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05
目录
封面封底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0-0. 
摘要 ( 154 )   PDF (6340KB) ( 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录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0-0. 
摘要 ( 45 )   PDF (505KB) ( 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技术
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研究
刘在霞, 段仕, 孙燕勇, 吕琦, 付绍印, 何小龙, 张文广, 刘永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1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1
摘要 ( 328 )   PDF (13446KB)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整合分析多个绵羊睾丸转录组数据集,揭示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以期探索影响绵羊精子生成的关键基因,为绵羊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74个绵羊睾丸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使用WGCNA构建加权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并通过MCODE计算网络中重要基因;利用Metascape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插件AutoAnnotate识别基因集簇。[结果] 最终筛选到11 884个基因,构建237 366对蛋白质互作关系;对2 058个差异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产生46 169对蛋白质互作关系,确定了4个得分最高的基因集合。对2 058个差异基因构建加权共表达网络,共获得7个模块,其中Blue模块内有929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显著富集于雄性配子产生、繁殖、精子发生、鞭毛运动和AMPK信号通路等,且富集结果高度连接并聚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最终确定了25个参与精子发生和精子细胞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绵羊睾丸表达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和多维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最终找到与睾丸精子发生相关且有互作关系的25个基因,为绵羊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广灵驴FTO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差异表达
邱丽霞, 关家伟, 李丽, 李武峰, 杜敏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2-2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2
摘要 ( 254 )   PDF (2877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广灵驴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同时检测其在广灵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探究广灵驴FTO基因结构对其生理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RT-PCR技术扩增并克隆广灵驴FTO基因CDS序列,进行基因及蛋白质功能分析,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TO基因在广灵驴7种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的差异表达。[结果] 广灵驴FTO基因CDS区序列长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序列提交至NCBI,登录号:MZ169553。广灵驴FTO基因与马、猪、牛、人、羊驼、绵羊和山羊的相似性为99.3%、90.3%、89.5%、90.8%、90.7%、89.2%和89.2%;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广灵驴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FTO蛋白分子质量为58.35 ku,理论等电点为5.07,脂肪系数为80.36,不稳定系数为48.82,平均疏水指数为-0.550,为不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FTO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34个磷酸化位点与5个糖基化位点。FTO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43.96%)和无规则卷曲(37.82%)为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FTO基因在广灵驴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肺脏和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低。[结论] 本试验结果可为下一步基因表达与调控脂肪沉积机制及改善驴肉品质的研究奠定基础。
利用中芯一号SNP芯片检测隆林猪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路玉洁, 莫家远, 朱思燃, 杨丽丽, 陈奎蓉, 吕冬玲, 李月月, 刘笑笑, 梁靓, 兰干球, 梁晶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3-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3
摘要 ( 234 )   PDF (1139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隆林猪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方法] 采集33头隆林猪的耳组织样本,通过酚-氯仿法提取DNA后,使用猪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得到的原始数据通过Genomestudio软件和Linux系统进行处理,使用CNVPartition和PennCNV软件分别检测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并利用Bedtools软件将CNV合并为拷贝数变异区域(copy number variation region,CNVR),使用Biomart对CNVR进行基因定位,利用David网站对定位到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猪QTL数据库对共同CNVR进行QTL注释。[结果] CNVPartition软件共检测到260个CNVs,合并为47个CNVRs,其中缺失型40个、获得型5个、混合型2个,共定位到84个基因,显著富集到13条信号通路;PennCNV软件共检测到96个CNVs,合并为15个CNVRs,其中缺失型9个、获得型1个、混合型5个,共定位到8个基因,显著富集到8条信号通路;2个软件检测结果定位到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嗅觉相关通路和G-蛋白偶联相关通路中,其中INPP5BNEURL1和GAPDHS基因显著富集到精子活力通路;2个软件获得了3个共同CNVRs,其中缺失型、获得型和混合型均为1个,共定位到8个基因,显著富集到涉及嗅觉感官知觉的化学刺激检测通路、嗅觉受体活性通路、嗅觉转导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膜整体组件通路和质膜通路共7条信号通路;共有130个QTLs与3个共同CNVRs重叠,其中与背膘厚、肉质和乳头数相关的QTLs分别有11、9和6个。[结论] 隆林猪CNV可能与嗅觉功能、繁殖性能、背膘厚、肉质和乳头数性状相关。
北京地区1株鸽圆环病毒全基因组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亓玉卓, 梁琳, 韩坤, 梁瑞英, 贾亚雄, 崔尚金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2-4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4
摘要 ( 228 )   PDF (3555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流行的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的基因组特征及变异规律。[方法] 以3只发病鸽的肝脏和脾脏组织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检测病原。以检测阳性的肝脏组织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分段扩增PiCV的全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和Mega 7.0软件对扩增得到的全序列进行拼接和核苷酸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病毒基因组的2个开放阅读框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经PCR检测,3只病鸽中有1只病鸽的组织中检测到PiCV阳性,并未检出其他病毒。采用PCR分段扩增成功获得了1株PiCV的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PiCV BJ,该病毒基因组大小为2 034 bp,包含有2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ORFs),ORF-V1编码Rep蛋白,ORF-C1编码Cap蛋白。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PiCV BJ株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参考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在86.0%~97.0%之间,与2011年分离自波兰的PL53相似性为97.0%。遗传进化结果显示,PiCV BJ株与2014年分离自波兰的PL124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禽源圆环病毒不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远。PiCV BJ株Cap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ATG,与2011年分离自比利时的11-08304株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5.8%和85.2%;Rep基因与2011年分离自波兰的PL53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高达94.6%和96.2%;CapRep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结果也显示,PiCV BJ株均与PL53和11-08304株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这与相似性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 PiCV BJ株来自国外,可能由赛鸽引种传入中国,提示在外部引种时要做好病毒监测。本研究丰富了PiCV的遗传学研究资料,为进一步探究PiCV的遗传变异及传播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PiCV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红嘴鸥TLR7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常华, 段纲, 阮谦, 罗倩敏, 余琬玲, 刘清琦, 黄翠琴, 项勋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43-5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5
摘要 ( 215 )   PDF (5678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克隆野生鸟类红嘴鸥Toll样受体7(TLR7)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期TLR7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研究做准备。[方法]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红嘴鸥TLR7基因全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TLR7基因序列、稀有密码子、相似性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区域、信号肽、N-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和亚细胞定位,分别利用SOPMA和SWISS-MODEL软件预测TLR7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 试验成功克隆红嘴鸥TLR7基因(GenBank登录号:MZ668652),全长1 720 bp,开放阅读框(ORF)大小为1 182 bp,存在39个稀有密码子,其中含8个连续稀有密码子,编码393个氨基酸;红嘴鸥TLR7基因与GenBank中原鸡、红腹角雉、鹌鹑、绿头鸭、黑天鹅、山雀、白鹭、帝企鹅、红喉潜鸟和巴布亚企鹅的TLR7基因相似性分别为85.7%、84.9%、85.4%、87.0%、87.8%、86.8%、91.0%、93.1%、93.1%和93.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白鹭的亲缘关系最近。TLR7蛋白分子式为C2080H3256N556O567S19,分子质量约为63 ku,理论等电点为9.25;该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含有6个N-糖基化位点和33个磷酸化位点,是疏水性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TLR7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约占48.09%,其次为无规则卷曲(32.06%)、延伸链(13.23%)和β-转角(6.62%),TLR7蛋白的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一致,且与模型蛋白人TLR7蛋白相似性为68.78%。[结论] 红嘴鸥TLR7基因与白鹭进化关系较近,含有8个连续稀有密码子,体外表达较难,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红嘴鸥TLR7蛋白抗病毒免疫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CRISPR/dCas9技术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杨莎, 郝海生, 杜卫华, 庞云渭, 赵善江, 邹惠影, 朱化彬, 杨宇泽, 赵学明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53-5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6
摘要 ( 397 )   PDF (884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RISPR/dCas9是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建立起的一种用于调控基因组转录与表观遗传修饰的系统,它不仅继承了CRISPR/Cas9系统的精准性,同时还展现出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在该系统中dCas9蛋白保留了Cas9蛋白结合DNA的能力而切割功能不复存在。将dCas9蛋白与不同的激活、抑制效应子域和表观遗传调控酶偶联,可以对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修饰进行精确调控。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过程是基因表达的基础,对整个生命过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表观遗传与多种疾病和癌症都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以CRISPR/dCas9系统为框架的不同表观遗传修饰系统在人类疾病治疗和癌症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简要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的发现过程以及作用原理,主要总结了以CRISPR/dCas9系统为框架的不同调控系统在基因表达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应用以及优化过程,以期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中华蜜蜂GABARAP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于慧敏, 吴鹏杰, 李南南, 谭静, 徐书法, 武江利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60-6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7
摘要 ( 238 )   PDF (2662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中自噬相关蛋白Atg8家族成员γ-氨基丁酸相关受体蛋白(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type associated protein,GABARAP)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原核表达,以期为后续探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Bank中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GABARAP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01120069.5)设计引物,采用巢式PCR对中华蜜蜂GABARAP基因进行扩增、克隆;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进行比对和预测分析;构建GABARA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GABARAP蛋白进行鉴定后并用IPTG诱导纯化。[结果] 经巢式PCR扩增得到中华蜜蜂GABARAP基因序列;使用在线BLAST工具对氨基酸相似性进行分析显示,中华蜜蜂GABARAP与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欧洲熊蜂、东方熊蜂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中华蜜蜂与西方蜜蜂亲缘关系最近,与秀丽隐杆线虫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ABARAP基因编码区全长354 bp,编码117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13.99 ku,理论等电点为9.48;GABARAP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3个α-螺旋、4个β-折叠和6个多肽结合位点构成,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IPTG诱导的GABARAP蛋白分子质量为35 ku;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证明了His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GABARAP蛋白。[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了中华蜜蜂GABARAP基因,获得了GABARAP蛋白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GABARAP基因及其蛋白在自噬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生理生化
马脐带不同部位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软骨诱导分化
唐小云, 周桂珍, 周正娜, 邓雅迪, 张慧, 张欣如, 王旭光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70-8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8
摘要 ( 206 )   PDF (647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比马雌性胎儿同一脐带3个不同部位分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的增殖率、表面标记分子、多潜能性基因表达和软骨分化潜能的差异性,明确更适合作为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马脐带部位。[方法]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脐带靠近胎儿的部分(近端)、整段脐带的中心(中段)和靠近胎盘部分(远端)3个部分的MSCs,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对比UC-MSCs的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潜能性基因和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经软骨诱导检测成软骨分化的潜能。[结果] 近端、中段和远端分离得到的MSCs均贴壁生长,呈成纤维状;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35.4、25.5和34.9 h,且都表达多潜能性基因NANOG(NANOG homeobox)、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POU class 5 homeobox 1,POU5F1)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盒2(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SOX2),高表达5'-核苷酸外切酶(5'-nucleotidase ecto,CD73)、Thy-1细胞表面抗原(Thy-1 cell surface antigen,CD90)、内皮糖蛋白(endoglin,CD105)和造血祖细胞抗原(CD34 molecule,CD34),低表达单核细胞分化抗原CD14(CD14 molecule,CD14)、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B4(CD19 molecule,CD19)、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C型(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C,CD45)和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相关蛋白α链(CD79a molecule,CD79a)。多潜能性基因NANOG相对表达量在P1代中段细胞显著高于近端细胞(P<0.05),POU5F1相对表达量在P5代近端细胞显著高于中段细胞(P<0.05),且极显著高于远端细胞(P<0.01)。CD14、CD19、CD73和CD90的相对表达量在P5代近端细胞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段和远端细胞(P<0.05;P<0.01);CD34、CD79a的相对表达量在P5代远端细胞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近端和中段细胞(P<0.05;P<0.01)。近端、中段和远端分离得到的UC-MSCs均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在诱导分化第14天,近端细胞SOX9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远端细胞(P<0.01),诱导21 d时远端细胞SOX9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中段细胞(P<0.01);在诱导第7和14天,中段细胞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和Ⅱ型胶原蛋白1链(collagen type Ⅱ alpha 1 chain,COL2A1)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近端和远端细胞(P<0.01),第21天时显著高于近端和远端细胞(P<0.05)。[结论] 马脐带的近端、中段和远端均可用于制备MSCs,都表达多潜能性基因和MSCs表面标记分子,且均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中段MSCs增殖能力和软骨分化潜能优于近端和远端,更适合用于分离MSCs。
Nrf2/Keap1-ARE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信号调控
冯志强, 王腾飞, 赵善江, 郝海生, 杜卫华, 赵学明, 邹惠影, 朱化彬, 庞云渭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81-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09
摘要 ( 520 )   PDF (1733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化应激是机体内一种有害的氧化还原失衡状态,是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畜禽繁殖障碍、抗病力下降、生产性能与畜产品品质降低等都与氧化应激有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抗氧化应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是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最重要防御机制之一,通过调控下游多个细胞保护基因的转录,维持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及代谢和蛋白质稳态,发挥抗炎、抗癌和抗衰老等生物学功能。Nrf2是一种对氧化应激高度敏感的转录因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与其负调控蛋白Keap1结合,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被泛素化和降解。氧化应激导致Nrf2与Keap1解离,Nrf2转位到细胞核内,与小Maf(sMaf)蛋白形成异二聚体并识别ARE序列,启动下游目标基因的转录。由于Nrf2处于复杂调控网络的中心,其活性受到多个水平的严格调控,包括转录及转录后调控、蛋白质稳定性调控、亚细胞定位调控和翻译后修饰调控等。作者介绍了Nrf2/Keap1-ARE信号通路的分子结构基础、生物学功能、Nrf2活性调控等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入了解该通路的调控机制,为提高畜禽健康和提供疾病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附睾精子抗氧化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许娇霞, 张家新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91-9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0
摘要 ( 226 )   PDF (1118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附睾转运,精子经历了一系列的生化和形态变化逐渐成熟,在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其胞质成分含量逐渐减少,因此精子对氧化应激更为敏感,进而导致精子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故而附睾管腔微环境中抗氧化酶的作用非常重要。活性氧(ROS)在精子功能中起着双重作用:生理水平的ROS可促进精子受精前的获能,而过高水平ROS则会导致精子发生氧化损伤。在附睾中清除多余ROS的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s)以及过氧化物酶(PRDXs),但是不同年龄的哺乳动物附睾不同部位中各种抗氧化酶的含量均会发生变化,不同抗氧化酶对ROS也具有不同的清除机制。当附睾缺乏某一抗氧化酶时,会使精子DNA受损、精子质量下降,最终导致异常生殖结果增加。因此,哺乳动物附睾中各类抗氧化酶需要相互协调将ROS维持在生理水平,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附睾上皮细胞分泌的抗氧化酶以附睾小体的形式传递给精子,以清除自身有氧代谢以及异常精子所产生的ROS,进而保护精子正常成熟。作者综述了附睾精子所面临的氧化应激以及附睾中各类抗氧化酶对精子的保护作用。
营养与饲料
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刘石, 刘静, 陈庄, 俞婷, 贝锦龙, 王蕾, 李拯民, 王志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98-10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1
摘要 ( 257 )   PDF (1049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70只21日龄健康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g/t 15%金霉素和40 g/t 50%维吉尼亚霉素,益生菌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饮水),其中,复合益生菌制剂为1:1:1配伍的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各菌种添加量为1.0×106 CFU/mL,试验期5周,全程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 ①22~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的料重比(F/G)均显著降低(P<0.05);22~56日龄,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提高(P<0.05),且益生菌组死淘率最低,均一性优于对照组与抗生素组。②42日龄时,抗生素组回肠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P<0.05),盲肠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P<0.05);③益生菌组在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上占有优势,而其他各菌门、各菌属中抗生素组都呈现出较高的相对丰度,益生菌组与对照组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 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改善22~56日龄岭南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有效降低死淘率,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近抗生素组,有部分高效替抗功能;在肠道微生物方面,益生菌组整体上表现出与对照组更大的相似性,说明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不大。
不同钙和非植酸磷水平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性状的影响
邹轶, 刘松柏, 张齐, 温志芬, 苗丽萍, 陈丹, 谭会泽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09-12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2
摘要 ( 201 )   PDF (1035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Ca)和非植酸磷(NPP)水平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性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1日龄快大型黄羽公鸡4 0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采用3(Ca水平)×3(NPP水平)双因素设计,试验期63 d。小鸡阶段(1~21日龄),Ca水平为1.00%、0.90%、0.85%,NPP水平为0.46%、0.38%、0.30%;中鸡阶段(22~42日龄),Ca水平为0.90%、0.75%、0.65%,NPP水平为0.42%、0.35%、0.28%;大鸡阶段(43~63日龄),Ca水平为0.80%、0.70%、0.60%,NPP水平为0.39%、0.31%、0.23%。利用采食量和体增重计算0~21、22~42、43~63和0~63 d料重比。试验第63天,每个重复随机挑选肉鸡2只,屠宰后取胫骨和血清,测定肉鸡胫骨性状和血液Ca、磷(P)水平。[结果] 随着饲粮中Ca水平降低,肉鸡生长性能并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饲粮中NPP水平降低对整个生长周期肉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小鸡阶段,NPP水平降低,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Ca水平对63日龄肉鸡胫骨性状、血P和血Ca均无显著影响(P>0.05)。NPP水平降低,63日龄肉鸡胫骨灰分和P含量均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63日龄肉鸡血P水平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Ca和NPP水平之间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性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 总体来看,黄羽肉鸡对钙的需求低于黄羽肉鸡推荐营养标准,黄羽肉鸡标准中小、中、大鸡阶段Ca水平可以下调20%~30%,分别设定为0.85%、0.65%和0.60%,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性状无任何负面影响。黄羽肉鸡标准中NPP水平下调影响小鸡阶段生长性能,降低肉鸡胫骨Ca、P沉积,建议保持目前水平,分别设定为0.46%、0.42%和0.39%。
地菍粗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李丽, 朱盼, 郭兴兰, 潘炳强, 周敬凯, 陈俊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22-13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3
摘要 ( 222 )   PDF (7400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地菍粗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0.025 mg/g奥利司他)及高、中、低剂量地菍粗多糖(1.2、0.6和0.3 mg/g)处理组,每组12只。空白组小鼠喂食普通维持饲料,其余各组小鼠喂食高脂饲料,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组给予0.025 mg/g奥利司他,高、中、低剂量地菍粗多糖组分别给予1.2、0.6和0.3 mg/g地菍粗多糖,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30 d。给药结束,称量小鼠体重、附睾及肾脏周围脂肪和肝脏组织的重量;HE染色法观察脂肪和肝脏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及肝脏TC、T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脏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地菍粗多糖组小鼠体重、Lee's指数、摄食量、肝脏及附睾和肾脏周围脂肪的重量均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地菍粗多糖组小鼠体重、脂肪重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阳性组小鼠摄食量、肝脏重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阳性组、高剂量地菍粗多糖组小鼠的脂肪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阳性组、高剂量地菍粗多糖组小鼠血清TC、TG、LDL-C及肝脏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地菍粗多糖组小鼠血清TC、TG及肝脏T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阳性组及高、中、低剂量地菍粗多糖组小鼠脂肪细胞均不同程度变小,肝细胞内脂滴小空泡明显减少,且AC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分别降低了20%、42%、15%和11%。[结论] 地菍粗多糖可通过调节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脂代谢水平,从而干预肥胖的发生。
丁酸钠对鱼类肠道消化吸收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祥, 何金环, 潘春梅, 索江华, 李京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31-1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4
摘要 ( 287 )   PDF (1168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畜禽等动物相比,鱼类消化系统不健全,消化酶活性低,而植物性原料中常含有抗营养因子和毒性成分等,易导致肠道损伤及肠炎等疾病。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可显著改善鱼类生长性能,增强鱼体健康及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因丁酸气味不佳,影响动物适口性,丁酸钠作为丁酸的替代物,呈固态且不易挥发,易于添加使用。丁酸钠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发育,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保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对损伤的肠道黏膜加以修复,刺激上皮细胞内mRNA和蛋白质合成,加速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加绒毛高度,促进消化吸收。丁酸钠能破坏有害菌DNA结构,蛋白质不能合成,使有害菌不能进行正常分裂,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促进有益菌群的增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菌群多样性显著提高。丁酸钠可通过刺激消化酶的分泌来改善鱼类消化,降低劣质蛋白原料对肠道损伤,抑制鱼肠道细胞凋亡,减少肠道炎症发生,显著改善鱼类肠道屏障的功能。丁酸钠还可用作生长促进剂及免疫刺激剂,在低鱼粉饲料中使用可降低饲料成本,促进鱼类生长发育。因此,丁酸钠是绿色安全可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同时植物蛋白适当替代鱼粉可提高经济效益。作者就丁酸钠对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鱼类等水产养殖业使用丁酸钠提供科学参考。
DHA对高脂饲粮诱导肝脏脂肪积累的预防作用
安晓羽, 郝伟, 孙利婷, 杨丹妮, 常悦, 赵婷, 李康, 李喻瞳, 张智精, 杨慧娣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40-1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5
摘要 ( 250 )   PDF (1550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高脂饲粮诱导肝脏脂肪积累的预防机制。[方法] 将32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均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普通饲粮,模型组(Model)饲喂高脂饲粮,DHA组分别在高脂饲粮中添加0.2 g DHA(DHAL)和1.0 g DHA(DHAH),饲喂周期为20周。饲喂期间每天称量体重及食物重量,计算摄食量;饲喂结束,采集肝脏和血液,ELISA法检测肝脏脂联素和血清甘油三酯(TG)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生脂肪合成关键酶(SREBP-1c、FAS)、脂肪酸氧化关键基因(PPARα、PPARγ、CPT-1A和ACOX)、线粒体基因(PGC-1α)、褐色脂肪化基因(Prdm16、UCP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磷酸化ACC、AMPK和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Model组终体重、体脂重量和T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肝脏脂联素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DHAL和DHAH组终体重、体脂重量和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脂联素水平显著增加(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Model组SREBP-1c和FAS 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PPARα、CPT-1A、ACOX、PGC-1α和UCP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DHAL和DHAH组SREBP-1c和FAS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DHAH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DHAL组(P<0.05),DHAL和DHAH组PPARα、CPT-1A、ACOX、PGC-1α、Prdm16和UCP1 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DHAH组CPT-1A和ACOX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DHAL组(P<0.05),PPARγ的mRNA表达量在4组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Model组p-ACC显著高于Con和DHAH组,但显著低于DHAL组;Model组p-AMPK/AMPK和pAKT/AKT比值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DHAH组p-AMPK/AMPK和pAKT/AKT比值均显著高于Model和DHAL组(P<0.05)。[结论] DHA可降低高脂饲粮导致的C57BL/6小鼠终体重、体脂和TG含量的升高,增加肝脏脂联素的水平,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白色脂肪细胞褐色化,从而预防肝脏的脂肪积累。
植物多糖对动物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毛欣雨, 梁慧, 王行, 董娜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50-1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6
摘要 ( 212 )   PDF (1578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但易受外界环境刺激引起病理变化。动物肠道疾病的多发严重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增加动物的饲养成本,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冲击。虽然抗生素是缓解肠道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策略,但因其耐药性以及药物残留等问题让人们不得不开发新的环境友好型替代产品。植物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具有高效、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等特点。植物多糖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保护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充分发挥肠道各屏障的生理功能以及加强各屏障之间的相互联系,预防动物肠道疾病发生,调节肠道炎症水平,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动物机体免疫性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畜产品品质,提升动物创造的经济价值。作者综述了植物多糖对动物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阐述了其在动物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效果,旨在为植物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育肥期苏姜猪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陶勇, 任善茂, 宋颜颜, 董晓君, 赵旭庭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61-16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7
摘要 ( 210 )   PDF (874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试验旨在探讨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育肥期苏姜猪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0头120日龄、体重55 kg的健康苏姜猪阉公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A、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400 mg/kg植物提取物(由杜仲、女贞子、五味子按4:3:1混合提取,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齐墩果酸和木脂素等)。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试验结束后采血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肌肉成分、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 B和C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等常规肌肉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B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和C组(P<0.05)。B和D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肌肉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B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和D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A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苏姜猪育肥期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复合植物提取物有利于改善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可在苏姜猪的生产中加以应用。
微生物发酵中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杨新波, 张晓轩, 蔡亚南, 倪宏波, 赵权, 马赫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69-1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8
摘要 ( 262 )   PDF (1164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发酵法是中药炮制的传统方法,具有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增强或产生新的疗效、降低毒性、调整肠道菌群等作用。现代中药发酵技术克服了传统中药发酵技术的菌种驳杂、温度和湿度不可控等缺点,发展出了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双向固体发酵的现代工艺技术。近年来国家推行饲料禁抗,微生物发酵中药作为一种微生态制剂,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养殖业中抗生素替代品之一,在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但目前发酵中药仍存在发酵机理不明确、物质基础的改变相对未知、发酵菌种较为单一、缺少一定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作者重点介绍了发酵中药的优势并比较了各种发酵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对发酵中药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发酵中药的发展潜力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及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微生物发酵中药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畜禽、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
一株高抗氧化活性戊糖片球菌的筛选
汪祥燕, 辛国芹, 徐海燕, 谷巍, 兰江华, 郝木强, 冯刚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79-1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19
摘要 ( 237 )   PDF (1070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筛选具有高抗氧化性的乳酸菌并进行菌种鉴定,为缓解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提供新型抗氧化微生态制剂。[方法] 以体外耐受过氧化氢氧化胁迫方法进行初筛,以体外对过氧化氢的耐受存活率为指标进行复筛,从27株菌株中筛选具有显著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然后以DPPH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HO·)清除能力、还原活性、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等为指标评价乳酸菌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 从27株筛选菌株中最终确定了1株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C2-0327,其对DPPH·清除率为95.2%,HO·清除率达141.0%,还原活性达3 147 μmol/L(以L-半胱氨酸当量计),抗脂质过氧化率达82.9%,T-SOD活性和T-AOC分别达81.32和20.10 U/mL。经16S rDNA分子鉴定,该菌株为戊糖片球菌C2-0327。[结论] 筛选、鉴定得到1株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鉴定为戊糖片球菌C2-0327,可用于新型抗氧化微生态制剂的研制。
遗传繁育
大白猪ENO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赵玉强, 陈鑫, 李清春, 马继林, 董银河, 汪德明, 郭凌云, 黄涛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88-19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0
摘要 ( 227 )   PDF (1787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挖掘大白猪β-烯醇化酶(β-enolase,ENO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SNP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大白母猪316头,采用混合DNA样本PCR扩增产物测序,确定ENO3基因SNP位点。采用GenoPlexs分型技术对每个个体的目标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大白猪体重达100 kg时的日增重、日龄、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眼肌厚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探究ENO3基因SNP与大白猪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 共鉴定出9个SNPs位点,均为已知SNPs,其中rs196953768与rs324943047、rs345530479、rs329283992完全连锁(D'=1,r2=1),与rs342598032呈强连锁(D'=1,r2=0.99);rs327882211与rs341541240、rs325279236呈强连锁(D'=1,r2>0.7)。ENO3基因rs196953768及完全连锁位点与大白猪体重达100 kg时的日龄和日增重均呈显著相关(P<0.05);rs327882211和rs341541240位点与体重达100 kg时的眼肌面积和眼肌厚均呈显著相关(P<0.05);rs325279236与体重达100 kg时的眼肌面积呈显著相关(P<0.05);rs786427749和rs342598032位点与上述各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结论] 本研究共鉴定出9个SNPs,4个完全连锁的SNPs;筛选到7个与生产性状显著相关的SNPs,为大白猪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参考数据。
m6A表观遗传修饰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史源钧, 米思远, 俞英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197-20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1
摘要 ( 212 )   PDF (4498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现阶段发现的真核生物体内最广泛的RNA表观遗传修饰方式,近年来研究显示,m6A在真核生物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基因表达及细胞命运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且对mRNA的可变剪接、定位、翻译及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现有的m6A修饰检测技术可以较为准确、高效地检测出生物样本中的m6A修饰丰度,并能快速、简便地进行m6A修饰的高通量测序,以及在单碱基分辨率下检测m6A修饰在RNA上的位置。尽管m6A修饰相关调控蛋白对畜禽复杂经济性状的影响近年来已有少量报道,但其中的作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阐明。大量人类及模式生物上的研究表明,m6A修饰相关蛋白能够影响生长发育、繁殖、热应激、炎症及癌症等生物学过程,为探究畜禽m6A修饰参与复杂性状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主要从m6A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及读取蛋白)、m6A检测技术、m6A对哺乳动物复杂性状的调控机制、m6A与其他表观修饰的互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m6A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水牛卵丘细胞增殖活力及其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郑海英, 杨春艳, 李玲玉, 唐丽萍, 郑威, 尚江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08-21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2
摘要 ( 171 )   PDF (1039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水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活力、激素分泌、卵丘扩展及抗凋亡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0(对照组)、1、10、20、30、40、50和60 μmol/L)RES培养卵丘细胞,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活力,筛选最佳RES处理浓度及时间用于后续试验。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卵丘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4)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卵丘细胞扩展、凋亡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体外培养24~36 h内,1、10和20 μmol/L RES组水牛卵丘细胞的增殖活力均有升高趋势,10 μmol/L RES处理36 h细胞活力最强,因此用于后续试验中细胞的处理。体外培养36 h时,10 μmol/L RES组细胞增殖能力和E2、P4的分泌显著增加(P<0.05);10 μmol/L RES组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穿透素3(PTX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抗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而促凋亡基因Bcl-2相关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p21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透明质酸合酶2(HAS2)和过氧化氢酶(CAT)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培养液中添加10 μmol/L RES能够提高水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活力,促进卵丘细胞激素分泌和卵丘细胞扩展,并增强卵丘细胞抗氧化能力并减少细胞凋亡。
Xist lncRNA介导X染色体失活及应用研究进展
陶维昆, 刘波, 黄飞, 王杰, 高庆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16-22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3
摘要 ( 349 )   PDF (909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雌性胚胎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转录沉默,导致两性间的剂量补偿称为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X染色体失活中心(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center,XIC)是XCI的主要调控区域,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物(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Xist)位于该区域中且是XCI的关键部分。Xist长链非编码RNA(long 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非活性的特异性转录物,能够招募如RNA互作结合蛋白(RNA interaction binding protein,RBP)、染色质修饰因子等一系列辅助因子,促使染色体和细胞核空间结构、染色质组成及X连锁基因转录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将有活性的染色体转化为无活性的染色体。对小鼠、人及其他物种研究显示,XCI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是胚胎存活的基础,然而不同物种胚胎中却存在一些特异性差异。此外,癌症、肿瘤等一些人类疾病也与XCI有关。目前关于XCI机制研究比较零散,作者就Xist lncRNA介导XCI的主要分子机理、调控机制及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进行概述。
海藻糖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影响
李晓霞, 肖红卫, 曹平华, 徐志谦, 张芳, 张志阳, 荆鹏华, 禹学礼, 栗颖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24-2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4
摘要 ( 201 )   PDF (2223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胞外冷冻保护剂海藻糖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牛未成熟卵母细胞形态、活性线粒体分布和核成熟的影响。[方法] 将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新鲜组、不同浓度海藻糖(0.25、0.5和1 mol/L)组和0.5 mol/L蔗糖组共5组。新鲜组作为玻璃化冷冻的对照组,海藻糖和蔗糖组均采用两步法进行玻璃化冷冻和解冻处理。在冷冻的第1步不添加海藻糖和蔗糖,在冷冻的第2步和解冻的第1步分别添加对应浓度的海藻糖和蔗糖,在解冻的第2步海藻糖和蔗糖浓度均减半。解冻后,统计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用JC-1染色检测卵母细胞的活性线粒体分布区域和荧光强度;体外成熟培养24 h后,统计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结果] 玻璃化冷冻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和核成熟率均显著低于新鲜组卵母细胞(P<0.05),0.5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和核成熟率均显著高于0.5 mol/L蔗糖组及0.25和1 mol/L海藻糖组(P<0.05);0.5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的活性线粒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膜内侧区域,在绿光和蓝光下分别呈现强的红色荧光和黄绿色荧光,且荧光强度高于其他玻璃化冷冻组卵母细胞,但仍低于新鲜组卵母细胞;0.25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的活性线粒体分布区域少于、荧光强度低于0.5 mol/L海藻糖组,蓝光下其荧光为绿色并呈现不连续的散点分布,0.5 mol/L蔗糖组和1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活性线粒体分布区域极少,蓝光下其荧光为暗绿色。[结论] 0.5 mol/L海藻糖是进行牛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最佳浓度。
哺乳动物合子基因组激活过程中的染色质重塑
张景瑶, 张鲁, 高帅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32-24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5
摘要 ( 298 )   PDF (2990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哺乳动物受精后,终末分化的卵子和精子结合并转变为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从而产生胚胎。胚胎发育最初由卵母细胞储存的基因产物指导,然后完成由母源到合子的过渡(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MZT)。母源mRNA逐渐被降解,合子基因组开始转录,合子的发育由自身调控。伴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表观基因组经历了剧烈的重编程,表观遗传修饰在胚胎发育过程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其中,染色质重塑是指开放(转录激活)和关闭(转录抑制或沉默)染色质结构之间的动态变化。核小体在染色质上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基因组不同区域的松散程度不同,染色质可及性高的区域比较松散,易与转录因子结合,通常是重要的调控区域。染色质重塑通过调节DNA结合蛋白的基因组可及性,参与合子基因表达的调控,在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作者讨论了伴随ZGA的整体染色质结构(和局部染色质可及性)的变化,以及它们在ZGA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合子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卵母细胞来源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李玲玉, 郑海英, 陈明棠, 唐丽萍, 尚江华, 杨春艳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41-24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6
摘要 ( 173 )   PDF (1274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不同来源卵母细胞对体细胞核移植(SCNT)重构胚的发育能力及发育潜能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试验分为活体采卵(OPU)和屠宰场(SLH)卵巢2组,OPU组用超声波活体采卵仪穿刺抽吸10头非泌乳期经产水牛卵巢的卵泡采卵,SLH组从屠宰场卵巢抽吸卵泡采卵。获得的卵母细胞分别进行体外成熟,体外成熟22~24 h后,吹打去除卵丘细胞,挑选具有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去核后与水牛耳部成纤维细胞进行SCNT,分别统计SCNT重构胚的融合率、分裂率和囊胚率,用免疫荧光检测2种SCNT重构胚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转录因子So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OPU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及其SCNT重构胚的囊胚率均显著高于SLH组(P<0.05),但2组SCNT重构胚的融合率和分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cadherin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Sox2蛋白分布在细胞核膜及细胞质中,OPU组SCNT重构胚中E-cadherin和Sox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LH组(P<0.05)。[结论] 活体采集的水牛卵母细胞更适合用于SCNT重构胚的构建。
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
王源朗, 丁海生, 赵辉玲, 黄冬维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48-25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7
摘要 ( 196 )   PDF (1049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海藻糖替代部分甘油对延边黄牛冻融精子质量的影响
陈璇, 吕艳秋, 韩越, 徐一超, 金一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56-26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8
摘要 ( 259 )   PDF (2073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是否可以通过补充海藻糖来降低冷冻保护剂中甘油的浓度,从而提高冻融精子的质量。[方法] 分别用6%甘油(Ⅰ组)及3%甘油+0、50、100和150 mmol/L海藻糖(Ⅱ、Ⅲ、Ⅳ和Ⅴ组)处理精子,用精子-微生物动(静)态图像检测分析系统(CASA)检测冻融精子的活力、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及动力学相关参数,筛选出最佳海藻糖处理浓度用于后续试验。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评价精子获能状态,Hoechst 33342/PI/JC-1联合染色法检测精子的活率及线粒体膜电位,色霉素A3(CMA3)染色法检测精子DNA的完整性,部花青540(M540)和Yo-Pro-1染色检测精子膜脂质紊乱水平。[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精子的活力、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以及曲线速度(VCL)和直线率(STR)均显著下降(P<0.05),Ⅲ、Ⅳ和Ⅴ组组精子的活力、VCL、直线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直线性运动(LIN)和STR均显著升高(P<0.05)。因此,后续试验选用100 mmol/L海藻糖处理精子。与新鲜精子相比,冻融精子获能后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条带显著减少(P<0.05),冻融精子的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冻融活精子和死精子的高度膜脂质紊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100 mmol/L海藻糖可显著降低高度膜脂质紊乱水平(P<0.05);冻融精子的鱼精蛋白缺失率显著增加(P<0.05),且Ⅱ组和100 mmol/L海藻糖组精子的鱼精蛋白缺失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 海藻糖可作为一种新型冷冻保护剂降低甘油毒性,用100 mmol/L海藻糖替代部分甘油可显著改善延边黄牛冻融精子的质量。
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调控睾酮合成的研究进展
常雪蕊, 郭勇, 齐晓龙, 陈余, 王梁, 盛熙晖, 王相国, 邢凯, 肖龙菲, 倪和民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65-27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29
摘要 ( 472 )   PDF (1007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LCs)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睾酮。在睾丸间质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促进胆固醇向线粒体内膜转运,在线粒体内膜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cytochrome,P450scc)的催化下生成孕烯醇酮,而后通过光面内质网的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和转运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的共同作用合成睾酮。因此,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睾酮的生物合成,而位于线粒体上的StAR和P450scc是睾酮合成的关键调控因子。睾酮能够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其功能,对促进蛋白质合成(如肌肉、骨骼及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维持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和改善线粒体氧化损伤、线粒体生物发生等功能进而促进睾酮的合成已成为睾酮合成机制的研究热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者介绍了睾丸间质细胞内睾酮合成的分子机制及影响睾酮合成的重要因子,综述了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结构、线粒体氧化损伤、线粒体调控的细胞凋亡和线粒体的生物发生等对睾酮合成的影响,阐述了线粒体与睾酮合成之间的关系,为改善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从而促进睾酮合成提供依据,对于深入了解雄性动物的睾酮合成调节和提高雄性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防兽医
瑶山亚种树鼩ISG15蛋白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曹颖颖, 李慧君, 李宝莹, 梁亮, 冷静, 唐海波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73-28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0
摘要 ( 199 )   PDF (325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克隆瑶山亚种树鼩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ing gene 15,ISG15)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纯化、制备多克隆抗体,为其生物学应用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瑶山亚种树鼩外周淋巴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出ISG15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SG15,并瞬时转染仓鼠肾细胞(baby hamster syrian kidney,BHK-21);同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ISG15,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树鼩ISG15蛋白;重组蛋白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并免疫小鼠,获得鼠抗树鼩ISG15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检测其反应性。[结果] 成功克隆瑶山亚种树鼩ISG15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和原核表达载体,真核表达载体在BHK-21细胞中能高效表达;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30 ℃、0.5 mmol/L IPTG诱导6 h获得重组蛋白(分子质量22 ku),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法得到纯化。乳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抗瑶山亚种树鼩ISG15的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制备的鼠抗树鼩ISG15多克隆抗体稀释度在1:8 000时仍能够与0.01 μg ISG15重组蛋白结合。IFA检测发现,多克隆抗体能与真核细胞过表达的蛋白反应,抗体反应性良好。[结论] 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瑶山亚种树鼩ISG15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复性后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获得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树鼩抗病毒感染免疫奠定了良好基础。
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干扰与过表达对布鲁氏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谢珊珊, 杨琴, 邓肖玉, 易继海, 王震, 陈创夫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83-29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1
摘要 ( 219 )   PDF (3565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试验旨在探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干扰与过表达对布鲁氏菌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设计3条特异性针对MFN2基因的siRNA序列(siMFN2-450、siMFN2-1661、siMFN2-2275)和1条阴性干扰序列(siMFN2-Negative);利用空质粒pcDNA3.1-EGFP通过过表达技术构建1个重组质粒pcDNA3.1-EGFP-MFN2。双酶切法鉴定过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EGFP-MFN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筛选最佳干扰序列并鉴定重组质粒的过表达效率,使用筛选出的最佳干扰序列和鉴定过表达后的重组质粒分别构建MFN2基因干扰及过表达的转染巨噬细胞模型;用牛种布鲁氏菌疫苗株A19侵染巨噬细胞,按照细菌数:细胞个数=100:1的比例侵染24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双酶切结果显示,pcDNA3.1-EGFP-MFN2过表达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iMFN2-1661组MFN2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pcDNA3.1-EGFP-MFN2组MFN2的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成功构建干扰及过表达MFN2基因的转染巨噬细胞模型;布鲁氏菌侵染干扰MFN2基因表达的巨噬细胞后,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iMFN2-Negative组(P<0.05),BAX转录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极显著高于siMFN2-Negative组(P<0.01);布鲁氏菌侵染过表达MFN2基因的巨噬细胞后,BAX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pcDNA3.1-EGFP组(P<0.05),细胞凋亡率极显著低于pcDNA3.1-EGFP组(P<0.01)。[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干扰MFN2基因的表达会增强布鲁氏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而过表达MFN2基因则会抑制布鲁氏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可为研究MFN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为进一步解析布鲁氏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病毒性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杨旭琼, 杨金易, 王弘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294-3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2
摘要 ( 303 )   PDF (2123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疫病的大暴发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生产与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毒性疫病的增加使得动物疫病更加复杂,流行趋势更加严峻。灵敏、特异、快速地诊断动物疫病是实施疫病防控措施的关键环节。基于PCR技术及等温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解决了传统病原学诊断费时费力、免疫血清学存在的窗口期等问题并摆脱了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成为目前常用的病原体筛查方法。但大多数检测方法一次只能检测到一个或几个病原体,且复杂的试验流程及对设施的高要求降低了立即干预突发疫情的能力,同时无法满足某些检测分析需求。近年来,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的高通量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具有同时监测、检测和表征成百上千个靶点的能力,能满足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需求,是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检测手段。笔者从病原学、免疫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高通量诊断等方面对主要的病毒性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展望未来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发展,以期为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猪塞尼卡谷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莫红芳, 揭凯, 陈鑫, 文威, 刘文强, 陈焕春, 钱平, 李祥敏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07-31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3
摘要 ( 236 )   PDF (456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纯化猪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SVV-CH-HB2016毒株,并制备其结构蛋白VP1、VP2和VP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SVV-CH-HB2016病毒颗粒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制备能特异性分泌针对结构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IFA方法分别检测单克隆抗体与重组表达蛋白及天然结构蛋白的反应性,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病毒中和保护效果进行测定。利用空斑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SVV-CH-HB2016毒株吸附过程的影响,最后用抗体相加试验来分析14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结果] 在蔗糖密度梯度为5%~45%(W/V)时获得了纯度较好、浓度较高的SVV-CH-HB2016毒株结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了1:12 800,成功制备了17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验证14株单克隆抗体能与重组结构蛋白发生Western blotting反应,17株单克隆抗体能与病毒发生IFA作用;2G6、4A3和4C11 3株单克隆抗体对SVV-CH-HB2016毒株感染的BHK-21细胞具有明显中和保护作用,也能有效抑制SVV-CH-HB2016毒株对293T细胞的吸附。经分析发现,除1F5与2E1、4B8与4F11外,其余10株单克隆抗体分别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SVV的纯化方法,制备了17株特异性针对SVV-CH-HB2016毒株的单克隆抗体,为后期进一步开展SVV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保护性抗原表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LPPA蛋白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陈静, 吴燕, 李梅, 岳筠, 朱二鹏, 文明, 张双翔, 程振涛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18-3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4
摘要 ( 174 )   PDF (253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基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膜脂蛋白LPPA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 扩增Mmc LPPA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Cold-Ⅰ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Ⅰ-LPPA,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得到Mmc LPPA重组蛋白,采用SDS-PAGE验证该重组蛋白是否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传统经典的琼脂扩散血清学试验分析其与Mmc阳性血清的反应原性。以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Mmc重组LPPA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后开展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并将其初步应用于184份山羊血清样本。[结果] 通过PCR扩增得到Mmc LPP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old-Ⅰ-LPPA,经诱导表达后得到Mmc LPPA重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获得了大小约23 ku的LPPA重组融合蛋白;琼脂扩散及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该蛋白反应原性良好。ELISA方法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LPPA抗原蛋白的包被浓度为2.0 μg/100 μL,血清稀释度为1:300,3% BSA封闭1 h为最佳反应条件,临界值为2.738。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o)、蓝舌病病毒(BT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口蹄疫病毒(FMDV)、弓形虫及山羊痘病毒(GPV)标准阳性血清的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184份临床血清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与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3.33%,阴性符合率为75.23%,两者相对符合率为82.6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Mmc LPPA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为临床Mmc血清抗体水平的监测及Mmc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胡换仪, 汪建中, 刘昌锦, 林敏, 刘小兰, 魏黄思梧, 邓舜洲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28-33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5
摘要 ( 243 )   PDF (4223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猪痘病毒(recombinant Swinepox virus,rSWPV),制备抗GFP单克隆抗体。[方法] 首先合成3'-端含His标签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序列EGFP-His,用双酶切方法将其插入到基础质粒载体pSW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SW-EGFP-His;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使该载体与SWPV(SWPV-JX20G株)同源重组,经蚀斑纯化获得rSWPV-EGFP-His。重组病毒进行PCR和SDS-PAGE鉴定,扩增并纯化EGFP-His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GFP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对抗GFP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及特异性鉴定。[结果] PCR和SDS-PAGE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并纯化到rSWPV-EGFP-His,该病毒感染PK15细胞可稳定表达EGFP-His蛋白,蛋白大小约27 ku,为可溶性表达,镍柱纯化的EGFP-His蛋白溶液呈明显的绿色。EGFP-His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高达1:256 000。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9株能稳定分泌抗EGFP-Hi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9株单克隆抗体中的7株针对GFP的线性表位,另外2株单克隆抗体针对GFP的构象表位。[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EGFP-His蛋白和9株抗EGFP-His的单克隆抗体,为后续建立GFP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必备材料。
重组动物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
杨明珠, 陈晓春, 宋佳诚, 侯亚欣, 李俊平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38-35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6
摘要 ( 289 )   PDF (1489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活载体疫苗,规避了传统疫苗的一些缺点,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目前被广泛用作重组病毒载体的动物疱疹病毒有火鸡疱疹病毒(Herpesvirus of turkey,HVT)、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鸭瘟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等。对疱疹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显示,其基因组大,复制非必需区域多,容纳外源基因的能力强。同时疱疹病毒具有宿主范围广泛、免疫持续期长、安全性较好及相关基因操作技术成熟等优点。笔者总结了当前构建重组动物疱疹病毒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同源重组技术、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技术、Fosmid文库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简述了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比较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最适运用条件,从而更准确地为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对外源基因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论证了不同启动子对外源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不同,同时对不同疱疹病毒的常用插入位点进行了研究成果的列举总结,并对当前重组病毒HVT、PRV、DEV及ILT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相关生物制品的注册应用信息进行了归纳,介绍了高选择率外源基因及高成功率插入位点,从而为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非洲猪瘟病毒360-12L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蒋亚君, 陈世钰, 鑫婷, 郭晓宇, 王召阳, 刘雪婷, 崔帅, 王洋, 朱鸿飞, 贾红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52-3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7
摘要 ( 201 )   PDF (5669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获得抗原性好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12L蛋白用于ASFV血清学诊断技术研究。[方法] 根据GenBank ASFV参考序列(登录号:NC_044959.2)合成360-12L基因,并插入pET-28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12L,将经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培养,筛选最佳诱导温度,同时分析其可溶性。随后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并对所获得的12L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将获得的12L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雌性小鼠,以获得鼠抗ASFV 12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并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了ASFV 12L蛋白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菌pET-28a-12L-BL21在37 ℃ 6 h时表达量较高,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可在54.7 ku处出现明显条带。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鼠抗ASFV 12L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1:512 0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鼠抗ASFV 12L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特异性识别12L重组蛋白。[结论] 原核表达的12L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的鼠抗ASFV 12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12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ASFV血清学诊断技术和疫苗研究提供生物材料。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生物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卢立叶, 牛富贵, 王中华, 林雪彦, 王云, 侯秋玲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61-3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8
摘要 ( 225 )   PDF (91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筛选诊断脂肪肝生物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 随机采集77头产后7 d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清,测定生理生化指标。根据Reid方程计算的Y值将奶牛分为正常组(Y>1)和脂肪肝组(Y<1),比较两组奶牛血清指标的差异,并与Y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组间差异与相关性显著的指标作为生物标志物,用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的AUC值、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和最佳临界值。将Reid方程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作为标准,用非酯化脂肪酸(NEFA)、谷草转氨酶(AST)的最佳临界值检测461头奶牛患脂肪肝的情况。[结果] 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NEFA、葡萄糖(Glu)、AST、谷丙转氨酶(ALT)在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总蛋白(TP)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EFA、Glu、AST、ALT、T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n)与Y值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生物标志物;NEFA、AST、ALT和Gln的AUC值>0.5能准确诊断脂肪肝,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1.8%、72.7%、63.6%和54.5%,特异性分别为92.8%、89.4%、84.8%和69.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71.74 μmol/L、95.50 U/L、46.50 U/L和64.60 ng/mL。用NEFA、AST和NEFA+AST最佳临界值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分别高达89.96%、73.49%和69.08%。Y值诊断发病率为54.01%,NEFA、AST、NEFA+AST诊断出的发病率分别为48.59%、39.70%和37.31%。[结论] NEFA、AST、ALT和Gln可用于快速、准确地诊断脂肪肝。
1型鹅星状病毒ORF2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刘莉, 顾玲玲, 张硕, 谢军, 朱善元, 王安平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68-37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39
摘要 ( 219 )   PDF (2436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1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 1,GAstV-1)结构蛋白ORF2,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根据GAstV-1 TZ03株基因序列,对ORF2基因序列进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和合成,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pET-ORF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显示,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ET-ORF2;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与抗His标签鼠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检测制备的兔抗ORF2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8 0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与GAstV-1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原核表达的GAstV-1 ORF2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和特异性,为研制GAstV-1相关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基础兽医
禽源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几种中药抑菌作用研究
薛文慧, 赵千惠, 梁天, 王明迪, 孙鹏, 霍书英, 李永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75-38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40
摘要 ( 249 )   PDF (15074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保定市临床真菌感染病鸭进行菌株分离鉴定,并筛选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药物。[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PCR扩增、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体外药敏试验统计菌落数量和直径来探究石菖蒲、黄柏、决明子、苦参、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对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成功分离到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雏鸡出现与病鸭相似的症状,剖检可见肝脏长出灰白色结节,且病变组织出现肉芽肿病变,说明2种病原菌均可使雏鸡感染。烟曲霉菌MIC80结果显示,石菖蒲、黄柏、决明子和苦参MIC80分别为8、16、32和64 μg/μL,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均为128 μg/μL;黄曲霉菌的MIC80结果显示,石菖蒲、决明子和黄柏MIC80分别为8、16和32 μg/μL,苦参和辣蓼均为64 μg/μL,白头翁和蒲公英均为128 μg/μL。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石菖蒲浓度为16 μg/μL时培养基长出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菌落,在决明子浓度为32 μg/μL时培养基长出黄曲霉菌菌落,黄柏浓度为32 μg/μL时培养基中长出烟曲霉菌菌落,而在苦参、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浓度128 μg/μL培养基中就已长出直径较大的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菌落。[结论] 石菖蒲、黄柏和决明子对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石菖蒲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本试验可为抗家禽曲霉病的中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2种头孢氨苄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试验
杨宇欣, 赵富华, 刘羽, 邱基程, 曹玉颖, 张璐, 白如念, 王建中, 曹兴元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86-39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41
摘要 ( 339 )   PDF (1132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头孢氨苄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和双序列交叉设计,将22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成2组,按30 mg/kg BW分别单剂量口服头孢氨苄片受试制剂Trolevis®300和参比制剂Rilexine®300,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0.5、1、1.5、2、2.5、3、4、6、8、12、17和24 h从臂头静脉采血。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检测限、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利用建立好的U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用WinNonlinTM 8.1软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方法学结果显示,在100~5 000 ng/mL浓度范围内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 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10.6828x-176.481;高、中、低3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105.63%、104.35%和102.40%;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15%;检测限为50 ng/mL,定量限为100 ng/mL。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参比制剂组和受试制剂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1.77±0.55)和(2.70±4.68)h;Cmax分别为(28.09±5.09)和(26.82±7.94)μg/mL;T1/2分别为(3.39±1.43)和(3.12±1.05)h;AUC0-t分别为(121.81±25.80)和(116.34±36.30)μg·h/mL。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时曲线相似,且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max、AUC0-t和AUC0-∞几何均数的比值分别为99.51%、99.27%和99.30%,其90% CI均在80.00%~125.00%之间。[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UPLC-MS/MS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头孢氨苄的浓度测定,且头孢氨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是等效的,临床上均可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新疆地区2株驴源马流产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蒲小峰, 张雨薇, 李胜男, 张雪静, 苏艳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95-40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1.042
摘要 ( 245 )   PDF (5812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确定导致新疆地区2个规模化驴场出现流产的疑似病原沙门菌,并探究其致病能力和耐药性情况。[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分离菌的鞭毛基因FliC进行了PCR扩增及序列分析,通过致病性测定、荷菌量检测及病理组织学观察,鉴定和分析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确定分离到的2株细菌均为马流产沙门菌,分别命名为G1-1和XD1-2。对这2个分离株的鞭毛基因FliC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FliC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为99.0%,2株分离菌FliC氨基酸序列与爱尔兰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Ireland-HE801373、Ireland-HE801378株相似性均最高,且均为99.3%;分离株G1-1与爱尔兰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Ireland-HE801373和Ireland-HE801378及国内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China-KJ486797.1和China-KJ486769.1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XD1-2则与美国肠炎沙门菌分离株USA-EBQ1214032.1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分析与进化树结果一致。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2株分离菌对小鼠的毒性均较强且致病性存在差异,XD1-2对小鼠的致病性强于G1-1。分离菌G1-1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对11种抗菌药物敏感。分离菌XD1-2对11种抗菌药物耐药,对5种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本试验成功分离到2株驴源沙门菌,不同养殖场来源的驴源沙门菌的致病能力和耐药性有一定差异,对鞭毛基因FliC的进化分析也显示出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驴源沙门菌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