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20
生物技术
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的重组猪痘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钟罗华, 邓舜洲, 胡杨, 徐昌满, 罗锋, 张文波, 陈松昌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279-2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1
摘要 ( 292 )   PDF (1420KB)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猪痘病毒(swinepox virus,SWPV)作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疫苗载体的可行性,本试验以痘苗病毒启动子P11启动绿色荧光蛋白筛选标记,猪痘病毒TK基因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P28、P7.5启动子启动PCV2 ORF2基因,以猪痘病毒JX20G株为亲本病毒,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两株表达PCV2衣壳蛋白的重组猪痘病毒rSWPV11-28C和rSWPV11-7.5C。结果显示,重组猪痘病毒rSWPV11-28C和rSWPV11-7.5C均成功表达了PCV2衣壳蛋白,表达的蛋白能与PCV2单克隆抗体6E12发生特异性反应;痘苗病毒启动子P28的启动效果明显优于P7.5,P28适合用于启动目的基因;利用重组猪痘病毒制备的PCV2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rSWPV11-28C疫苗组的PCV2抗体水平与某PCV2商品疫苗相当,该重组病毒的成功构建为PCV2相关疾病及其他疫病在猪群中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方向。

水牛甲状旁腺素1受体基因CDS区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陆杏蓉, 梁贤威, 梁莎莎, 邓廷贤, 段安琴, 马小娅, 庞春英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291-30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2
摘要 ( 231 )   PDF (1208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对水牛甲状旁腺素1受体(parathyroid hormone 1 receptor,PTH1R)基因CDS区进行克隆,并对所获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丰富水牛PTH1R基因研究的基础数据。提取水牛基因组DNA,以牛PTH1R基因为参考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001075332.1),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序列,运用PCR扩增及测序获得水牛完整CDS区序列,使用DNAMAN、ProtParam、SOPMA、PSORT Ⅱ Prediction等在线分析软件分析PTH1R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与理化性质,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克隆了水牛PTH1R基因完整编码序列,该序列长为2 283 bp,CDS区长1 770 bp,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MF380401,可编码589个氨基酸。PTH1R基因CDS区核苷酸序列与黄牛、猪、马、山羊、绵羊和骆驼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同源性分别为99.4%、93.2%、93.5%、95.3%、98.1%和93.9%,物种之间同源性较高,进化树分析结果与其亲缘关系远近一致,表明水牛PTH1R基因编码区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蛋白理化性质分析显示,水牛PTH1R蛋白分子式为C2996H4616N792O823S30,分子质量为65 860.22 u,半衰期为30 h,理论等电点(pI)为8.37,水溶液在280 nm处的消光系数为117 770,肽链N端为M(Met),不稳定系数为43.36,属于碱性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8.61,总平均亲水性为0.007,该蛋白属于不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分析显示,水牛PTH1R基因蛋白中包含有218个α-螺旋、114个延伸链、44个β-转角、213个无规则卷曲,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PTH1R基因编码区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保守性,PTH1R基因的成功克隆及分析为进一步揭示其遗传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groEL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黄海峰, 张振兴, 杨小健, 曹瑞勇, 李宝宝, 聂鑫, 朱姝, 李国华, 彭冬梅, 李亚颖, 王凤阳, 杜丽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02-3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3
摘要 ( 221 )   PDF (890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groEL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并对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该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参考GenBank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groEL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大小为1 641 bp的groEL基因片段,将其连接至pMD19-T载体,构建pMD19-T-groEL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Hind Ⅲ双酶切鉴定正确后,构建重组质粒pET-28a(+)-groEL。将鉴定正确的pET-28a(+)-groEL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行蛋白质鉴定,利用DNAMAN和BioEdit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试验成功克隆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groEL基因并进行了蛋白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64 ku,GroEL蛋白的分子式为C4510H7381N1641O1840S521,原子总个数为15 893,消光系数为32 500,不稳定指数为40.31,亲水性平均值为0.901。GroEL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Hh)、延伸链(Ee)、无规则卷曲(Cc)分别占48.71%、13.19%和38.10%。本试验结果为深入探究类鼻疽杆菌groEL基因的分子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一株鸭源H1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ANA基因序列分析
熊文婕, 谢芝勋, 李孟, 曹国敏, 覃海, 严小东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10-31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4
摘要 ( 293 )   PDF (1493KB) ( 2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IV)在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在该地区活禽市场开展禽流感病原监测。监测过程中分离鉴定出1株H1N6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xi/F01/2016(H1N6),对其HA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相关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HA基因与A/sparrow/Guangxi/GXs-1/2012(H1N2)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6.9%),NA基因与A/Pavo cristatus/Jiangxi/JA1/2016(H5N6)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8.2%)。HA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SIQ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与部分N6亚型禽流感病毒一样,分离株NA基因有11个氨基酸缺失。此外,本研究还对分离毒株的受体亲和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优先结合唾液酸α-2,3-Gal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A/Duck/Guangxi/F01/2016(H1N6)是一株重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陆川猪黑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谢婉, 刘明君, 何剑雄, 申玉建, 陈宝剑, 关志惠, 张名媛, 郭亚芬, 兰干球, 蒋钦杨, 杨秀荣, 梁晶, 谢炳坤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20-32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5
摘要 ( 223 )   PDF (1251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对陆川猪黑皮质激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基因进行克隆及相关信息学分析。通过提取陆川猪背最长肌总RNA,采用RT-PCR、克隆等方法获得含目的基因MC4R的质粒pMD18-T-MC4R,经菌落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应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陆川猪MC4R基因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修饰结构和亚细胞定位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MC4R基因CDS区长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与NCBI上公布的野猪MC4R基因序列中的CDS区存在4个碱基差异,其中175和906 bp处为同义突变,110和278 bp处为错义突变,分别引起第37位谷氨酸变为甘氨酸和第93位缬氨酸变为丙氨酸。同源性比对结果发现,MC4R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陆川猪MC4R蛋白有明显的疏水区域,不存在信号肽,但有7个跨膜结构域,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元件有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修饰结构预测表明,MC4R蛋白存在多处N糖基化位点,但无O糖基化位点,可能主要分布于内质网和囊泡。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陆川猪MC4R基因,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品种陆川猪及其繁育奠定理论基础。

芦花鸡IFITM3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姜莉莉, 许腾, 周宛蓉, 樊兆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30-33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6
摘要 ( 227 )   PDF (905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芦花鸡的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鸡IFITM3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350061.1)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芦花鸡IFITM3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芦花鸡IFITM3基因片段大小为414 bp,与GenBank中发表的鸡IFITM3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350061.1)同源性为99.9%;编码137个氨基酸。IFITM3基因理论分子质量为14.95 ku,理论等电点(pI)为6.89,不稳定系数为33.98,脂肪系数为103.14,平均疏水指数为0.300,存在3个明显的疏水区,无信号肽,存在2个跨膜区,分别位于第46-68、101-123位氨基酸处;二级结构预测显示,IFITN3蛋白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存在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区域。本研究成功克隆了芦花鸡IFITM3基因,为进一步研究IFITM3蛋白功能及阐明其抗病毒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理生化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在体外受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王洋, 金一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38-34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7
摘要 ( 214 )   PDF (943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与多种疾病有关,在生物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降解错误折叠的、多余的蛋白质。UPP是一个循环途径,其主要作用起始于泛素(ubiquitin,Ub)的激活,是受泛素激活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酵母菌中是UbE1)、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E2,UbE2)、泛素连接酶(ubiquitin-protein ligase,E3,UbE3)和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调控的级联过程,最终使被多聚泛素化(polyubiquitination,polyubiquitination,Poly-Ub)标记的蛋白底物在UPP的蛋白水解核心——26S蛋白酶体内被降解成寡肽,寡肽可以进入新的蛋白循环,Ub则由DUBs去除进入下一个UPP循环。UPP在海鞘类和一些哺乳类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参与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acrosomal reaction,AR),促进精子顶体胞吐,在精卵结合时降解透明带(zona pellucida,ZP)蛋白,辅助精子穿透卵母细胞ZP,促进精子与卵母细胞ZP的融合,从而促使IVF的成功。通过在IVF液中添加一些UPP相关的抗体或抑制剂能够抑制IVF过程中的多精入卵,提高IVF率。作者综述了UPP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对IVF的辅助作用及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研究UPP循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与生物体内各种疾病的关系、在IVF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抑制多精入卵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透明质酸钠与软骨下钻孔对兔软骨损伤修复的对比试验
别连钰, 蒋茹, 马宁, 刘涛, 姜岩, 肖建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49-3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8
摘要 ( 236 )   PDF (1058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通过建立兔部分软骨损伤模型,采用外源性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软骨下钻孔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及早期修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选用36只哈白兔建立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3组:自愈组(阴性对照)、用药组(透明质酸钠注射)、钻孔组(软骨下钻孔)。术后1、4、6、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修复物中Ⅱ型胶原(Col Ⅱ)、蛋白聚糖(Agg)、Ⅹ型胶原(Col Ⅹ)、Ⅰ型胶原(Col Ⅰ)及Runx2的mRNA表达量;术后8周,制作软骨切片进行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3组的修复效果及修复机制。结果显示,两试验组软骨损伤都被明显修复,染色结果显示修复组织中软骨细胞增多,具有软骨典型的陷窝样结构,用药组阳性着色优于钻孔组。用药组软骨的特异性基因AggCol 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钻孔组(P < 0.05),软骨细胞肥大相关基因Col Ⅹ和Runx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钻孔组(P < 0.05)。自愈组Col Ⅰ的mRNA表达量最高,钻孔组次之,用药组最低。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及钻孔对关节软骨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修复作用,自愈组修复物成分主要为纤维组织,透明质酸钠治疗后产生了较多的透明软骨成分,而钻孔修复后的表层覆盖薄层纤维软骨成分,在骨缺损短期修复中,透明质酸钠的修复效果优于钻孔疗法。

2株海洋红酵母的复合诱变及其高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选育
刘影, 谢为天, 刘文媛, 宋礼娜, 徐春厚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58-36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09
摘要 ( 227 )   PDF (600KB)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从雷州半岛近岸海域分离鉴定的2株海洋红酵母(胶红酵母J6和黏红酵母J2)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NTG)和紫外线(UV)复合诱变,以期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先用NTG处理出发菌株的菌悬液60 min,再用UV照射120 s,且要连续诱变3次;每次复合诱变后的菌悬液经短时间的液体培养后涂布于红酵母琼脂平板培养,从中筛选出一定数量的第1、2和3代突变菌株;将突变菌株接种于红酵母发酵培养基,经培养、离心和烘干,制备出干菌体细胞;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干菌体细胞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并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胶红酵母J6的正向突变率为56.57%(56/99),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3株,第2代2株,第1代1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胶红酵母J6-82,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9.56%;黏红酵母J2的正向突变率为53.01%(44/83),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4株,第2代2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黏红酵母J2-75,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3.64%。本试验采用的NTG和UV 3次复合诱变的方法有利于海洋红酵母的变异及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升,且突变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比较
杨承剑, 梁辛, 李丽莉, 李孟伟, 梁贤威, 彭开屏, 郭艳霞, 唐庆凤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65-37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0
摘要 ( 195 )   PDF (942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比较分析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液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选取健康雌性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各3头,采用口腔导管法收集瘤胃液,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法提取瘤胃液总DNA,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扩增产甲烷菌16S rDNA,构建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各获得96个16S rDNA基因序列,均归类于Methanobacteriales目,其中德宏水牛有82个序列(18个OTUs)与已知菌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 97%,占总序列的85.4%,有14个序列(9个OTUs)与已知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89%~97%;摩拉水牛有94个序列(13个OTUs)与已知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 97%,占总序列的97.9%,仅有2个序列(1个OTUs)与已知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94%。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有序列分别聚集于两大分支上,其中德宏水牛有13个OTUs代表序列和摩拉水牛7个OTUs代表序列聚集在进化树顶端的同一分支上,且在系统发育距离上与Methanobacteriales目中任何已知相似序列都相隔较远。德宏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序列和RO簇序列所占总序列比列分别为83.3%、9.4%,摩拉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序列和RO簇序列所占总序列的比列分别为51.0%、9.4%。由此可见,摩拉水牛及德宏水牛瘤胃产甲烷菌序列以Methanobacteriales目为主,其中德宏水牛拥有更多未知的产甲烷菌序列;德宏水牛瘤胃中的SGMT簇产甲烷菌序列比例要高于摩拉水牛。

北京地区荷斯坦奶牛皮肤褶皱厚度与泌乳性能关系的研究
娄文琦, 李源韬, 常瑶, 苏义童, 黄铭逸, 张海亮, 董刚辉, 李锡智, 王雅春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75-38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1
摘要 ( 208 )   PDF (991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测定荷斯坦奶牛肋部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探究了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系。利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荷斯坦奶牛肋部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评定奶牛体况,并收集皮肤褶皱厚度测量月份试验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共得到2 519头奶牛的数据用于分析。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胎次、牛场、测定人、泌乳阶段、体况评分对奶牛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影响的分析模型中同样包括上述固定效应。结果表明胎次、牛场、测定人、泌乳阶段、体况评分对荷斯坦奶牛皮褶厚均有极显著影响(P < 0.01),肋部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P > 0.05),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对日产奶量、乳脂率影响显著(P < 0.05),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对乳蛋白率、尿素氮无显著影响(P > 0.05)。颈部皮褶厚为7.20 mm的个体日产奶量最高;颈部皮褶厚为6.00 mm的个体,乳脂率最低。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荷斯坦奶牛泌乳期内不同部位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因素,并首次利用大群数据区分不同部位研究了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的影响,为利用皮肤褶皱厚度提高奶牛管理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日粮精氨酸水平对蛋鸭卵泡膜血管形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夏伟光, 陈伟, 阮栋, 王爽, FOUAD A M, 罗茜, 熊云霞, 王胜林, 郑春田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84-3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2
摘要 ( 253 )   PDF (718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氨酸(Arg)水平对蛋鸭卵泡膜血管形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5周龄龙岩山麻鸭396只,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地面平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Arg的基础日粮(含0.66%精氨酸)2周后,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4%、0.8% L-精氨酸盐酸盐(L-Arg·HCl)的试验日粮,其Arg水平分别为0.66%、1.06%和1.46%,试验期17周。结果显示:①1.06%和1.46% Arg组试验蛋鸭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卵巢一氧化氮(NO)浓度均显著高于0.66% Arg组(P < 0.05)。②与0.66% Arg相比,1.06%、1.46% Arg组显著上调了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mRNA表达水平。而1.46% Arg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0.66%、1.06% Arg组(P < 0.05)。③与0.66% Arg相比,1.06%、1.46% Arg组著上调了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HIPK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P < 0.05)。综上所述,日粮1.46% Arg(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 L-Arg·HCl)可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GFβ1和HIPK2促进龙岩山麻鸭F2优势卵泡膜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量,促进其优势卵泡的卵黄沉积。

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淘汰荷斯坦育成母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岳康宁, 李秋凤, 曹玉凤, 吴磊, 于春起, 杜柳柳, 王晓玲, 高艳霞, 李建国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392-39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3
摘要 ( 221 )   PDF (753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淘汰荷斯坦育成母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平均体重为466 kg左右、体型相近的淘汰荷斯坦育成母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分别为Ⅰ组(低能量组)、Ⅱ组(中能量组)和Ⅲ组(高能量组),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试验分为前期和后期2个阶段,前期3组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均为12.50%,综合净能分别为6.80、7.00、7.20 MJ/kg;后期3组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均为12.00%,综合净能分别为6.90、7.10、7.30 MJ/kg。整个试验期共100 d,正试期为90 d。结果显示:①Ⅱ组淘汰荷斯坦育成母牛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较Ⅰ、Ⅲ组提高了4.76%(P > 0.05)、43.48%(P < 0.05);Ⅱ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料重比最低,且与Ⅲ组差异极显著(P < 0.01)。②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显著提高血清中葡萄糖、胆固醇的含量(P < 0.05),极显著降低β-羟丁酸的含量(P < 0.01)。③Ⅲ组荷斯坦育成母牛屠宰率、净肉率、大理石花纹和背膘厚度最高,屠宰率较Ⅰ、Ⅱ组差异显著(P < 0.05);大理石花纹和背膘厚度与Ⅰ组差异显著(P < 0.05),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 > 0.05)。综上所述,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显著提高淘汰荷斯坦育成母牛的平均日增重和屠宰率,降低料重比,促进脂肪沉积,改善肉品质。综合考虑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淘汰荷斯坦育成母牛育肥以中等能量水平饲喂较适宜,前期:综合净能7.00 MJ/kg,粗蛋白质12.50%;后期:综合净能7.10 MJ/kg,粗蛋白质12.00%。

几种农作物秸秆与苜蓿的不同配比对体外日粮组合效应的影响
袁玖, 王军军, 俞海山, 平丽莹, 祁鹏, 王丹丹, 马贵山, 万欣杰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00-40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4
摘要 ( 266 )   PDF (767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几种农作物秸秆(洋芋蔓、荞麦秸秆、大豆秸秆、冰草)与苜蓿的不同配比对绵羊日粮组合效应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测定了精粗比(concentrate supplement:roughage,C:R)为40:60下,精料补充料:秸秆:苜蓿干草分别为40:60:0、40:50:10、40:40:20、40:30:30、40:20:40、40:10:50、40:0:60时的28组日粮组合及6种原料分别培养2、4、6、9、12、24、36、48、72、96 h的产气量(GP),并通过24 h产气量(GP24 h)和各组合的加权估算值计算出各组合的组合效应值(AE)。结果表明:对于洋芋蔓各组,洋芋蔓比例为0、10及30的各组AE较高,其中洋芋蔓0组AE显著大于洋芋蔓50组(P < 0.05);荞麦秸秆和大豆秸秆各组AE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当荞麦秸秆比例在20、30、40、50时各组合的AE较高,其中以荞麦秸秆比例为40最优;大豆秸秆比例为20、30、40、50、60时各组AE较高,结合其他产气参数,以大豆秸秆50组最优。对于冰草各组,冰草比例为10和20组AE较高,极显著高于冰草50、60组(P < 0.01),冰草10组显著大于冰草40组(P < 0.05),冰草30组极显著大于60组(P < 0.01),冰草0组显著大于冰草60组(P < 0.05)。综合以上结果,低比例洋芋蔓(0、10、30)或冰草(10、20)与高比例苜蓿配比,高比例大豆秸秆(50)或荞麦秸秆(40)与低比例苜蓿配比可获得较高的日粮AE。

不同诱食剂对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部分血清激素的影响
曹梦, 王永强, 杨亮, 张文举, 李德贵, 李吉堂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09-41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5
摘要 ( 261 )   PDF (634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部分血清激素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平均体重165.1 kg±35.5 kg、约6月龄的健康安格斯肉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6个重复。A组为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B、C、D组分别饲喂TMR+0.24%绿色素、TMR+1.2 g/d XTRACT® 7065(香味剂)、TMR+0.4%甜蜜素。预饲期10 d,正饲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C、D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均显著提高(P < 0.05)。各诱食剂均能提高犊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各诱食剂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B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诱食剂组(P < 0.05),B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试验第31天采食后1 h,各组间神经肽Y(NPY)和5-羟色胺(5-HT)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 > 0.05),B、D组NPY含量高于对照组,C组则低于对照组,B、D组5-H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C组则高于对照组。综合考虑,日粮中添加绿色剂、香味剂及甜味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绿色剂和甜味剂可以提高犊牛血清中NPY含量,而香味剂则使犊牛血清中5-HT含量升高。

不同添加形式的亚麻油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秋旭, 高爱琴, 史晓雪, 牛占宇, 李刚, 幸超, 朱玉霞, 张润厚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15-42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6
摘要 ( 295 )   PDF (709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2代公羔24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CON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LO、L、LOM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含油量4%的亚麻油、亚麻籽炒粒、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①日粮添加亚麻籽、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L、LOM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LO组(P < 0.05);②LOM组背膘厚显著高于CON组及L组(P < 0.05),但各组间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③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均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 < 0.05),显著降低LO及L组(INS)浓度(P < 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及瘦素(LEP)含量虽有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 0.05);④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 > 0.05),但LOM组可显著提高瘤胃氨态氮(NH3-N)浓度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 < 0.05)。综上所述,亚麻油不同添加形式对血液脂代谢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可提高血清TC、LDL-C及HDL-C含量,降低INS的浓度;直接添加亚麻油将对肉羊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降低ADG及MCP浓度;添加亚麻籽炒粒和亚麻油微胶囊脂末均可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功能,但添加微胶囊脂末效果更好。

不同中药复方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宁, 符华林, 刘汉中, 李锐, 张凯, 余志菊, 简文素, 汪平, 傅祥超, 杜丹, 徐昌文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22-42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7
摘要 ( 216 )   PDF (681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药复方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20只平均体重为(700±50)g的35日龄断奶獭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则分别饲喂含1%健脾丸、1%参芪汤、1%加味四君子汤的基础日粮,观察不同中药复方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参芪汤组和加味四君子汤组腹泻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0~15 d加味四君子汤组料重比(F/G)极显著低于参芪汤组(P < 0.01);15~30 d加味四君子汤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健脾丸组(P < 0.05),参芪汤组和加味四君子汤组F/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第15天,健脾丸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加味四君子汤组(P < 0.05),加味四君子汤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并显著高于健脾丸组(P < 0.05),加味四君子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脾丸组(P < 0.05);试验第30天,健脾丸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极显著低于加味四君子汤组(P < 0.01),显著低于参芪汤组(P < 0.05)。综上所述,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加味四君子汤及1%参芪汤能有效降低断奶獭兔腹泻率,提高其生长性能与抗病能力,且加味四君子汤效果更好。

遗传繁育
红眼白水貂FSHβ和NCOA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霍自双, 刘宗岳, 岳志刚, 杜智恒, 丛波, 刘琳玲, 杨福合, 孙余卓, 白秀娟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29-43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8
摘要 ( 232 )   PDF (1026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检测红眼白水貂促卵泡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beta subunit,FSHβ)和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1,NCOA1)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了红眼白水貂215个个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针对红眼白水貂群体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统计分析模型,利用SAS 9.4统计软件对候选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红眼白水貂FSHβ基因上存在2个多态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处的g.1228G > A突变和外显子2处的g.1866T > C突变;在NCOA1基因上存在1个多态位点,为第6外显子处g.151536T > C突变。在红眼白水貂群体中,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为B等位基因,NCOA1基因的优势基因为A等位基因;FSHβ基因g.1228G > A位点的AA和AB基因型个体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上均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P < 0.01),g.1866T > C位点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上呈现BB > AB > AA的趋势;NCOA1基因的AB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 < 0.01);g.151536T > C与g.1228G > A的合并基因型对繁殖性状有显著影响(P < 0.05)。因此,可以利用以上突变位点对红眼白水貂的繁殖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2006-2016年中国羊口疮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葛士坤, 张凯照, 鲁荣, 刘健新, 宁章勇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39-44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19
摘要 ( 233 )   PDF (825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口疮(Orf disease)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对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解中国ORFV毒株的起源、分子流行病学及病毒系统研究的信息,本研究对中国2006-2016年分离到82株ORFV毒株进行了系统的遗传演化分析,利用DNAStar和Mega 5.0软件对ORFV011(B2L)、ORFV020(VIR)、ORFV059(FIL)和ORFV127(vIL-10)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82株病毒B2L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9%~100%和86.5%~100%,F1L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5%~100%和94.0%~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国不同地方分离的ORFV毒株处于不同分支上,甚至同一个省内的毒株也分布在不同分支上。表明中国ORFV毒株进化特殊,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且有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世界各地流行的代表性毒株在中国均有变种分布,这增加了中国防控ORFV的难度。本研究结果为中国防控羊口疮的流行和研制高效疫苗提供了基础数据。

东串猪Mx1基因第14外显子多态性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吴嘉韵, 朱恩昊, 王海飞, 吴圣龙, 包文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48-45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0
摘要 ( 200 )   PDF (815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抗黏液病毒1(myxo-virus resistance 1,Mx1)基因第14外显子在东串猪群体中多态性分布及组织表达特性,试验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东串猪Mx1基因第14外显子的多态性,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东串猪Mx1基因第14外显子Hin6Ⅰ酶切位点存在G36T突变,可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B为优势等位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东串猪Mx1基因的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为0.360,表现为中度多态;Mx1基因在淋巴、肺脏、脾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东串猪Mx1基因第14外显子的多态性分布,为探讨其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此外,Mx1基因在多种免疫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机体抵抗病原感染有关。

2个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与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关联分析
刘延鑫, 孙宇, 李业亮, 翟磊, 郝万清, 高腾云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56-46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1
摘要 ( 190 )   PDF (730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探讨了2个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与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关联分析。选择120头12月龄、体重250 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杂种肉牛进行运输应激试验,并根据牛基因组遗传图谱,选择23号染色体上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BMS468和BM1258检测其在西门塔尔杂种肉牛样本群体中的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拟合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微卫星座位与运输应激性状部分指标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微卫星座位BMS468共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128、134、140、146、154 bp),优势等位基因为128和134 bp,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e)分别为3.66、0.68和0.73,遗传多态性较高,关联分析显示与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和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128/128 bp基因型个体的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最大(P < 0.05),134/128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微卫星座位BM1258座位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99、101、103、113、117、119 bp),优势基因为101 bp,NePICHe分别为4.30、0.73和0.77,遗传多态性较丰富,关联分析显示,其与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99/99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综上所述,2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牛运输应激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为开展牛抗运输应激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家畜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赵德胜, 张崇志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63-47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2
摘要 ( 369 )   PDF (759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研究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家畜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被标识,GWA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畜重要性状的研究领域中,在动物遗传育种中,通过对家畜基因组进行GWAS分析研究,找到控制家畜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SNPs,从而挖掘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作者详细综述了GWAS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重要家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GWAS分析方法包括基因组控制法(genommic control)、分层分析法(stratification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AC)和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法(mixed-linear-model association,MLMA),通路分析方法包括非核算法(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分层贝叶斯优取(hierarchical Bayes prioritization,HBP))和核算法。依据不同的目标性状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提高GWAS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利用GWAS分析各种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合理的借鉴。

预防兽医
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及鉴定
朱玲, 柳旭伟, 剡文亮, 张锐, 韩小丽,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71-4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3
摘要 ( 299 )   PDF (896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筛选生长快、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副反应小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灭活疫苗菌株,本试验选取6株来自不同地区致犊牛肺炎死亡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测定了培养基生长曲线、小鼠毒力、菌体脂多糖(LPS)含量及各菌株灭活菌苗免疫小鼠和家兔后的抗体效价,并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Pm2、Pm3、Pm5生长速度较快、毒力较强、LPS含量较多,均含有与毒力和免疫相关的ptfAfimA基因;免疫小鼠及家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在二免后14 d血清抗体达1:64~1:128,强毒攻毒后全部存活,而PBS对照组全部死亡。本试验结果表明,Pm2、Pm3、Pm5均可作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的候选菌株,其中Pm3作为首选株。

一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石征宇, 易弋, 黄德生, 罗福广, 黄杰, 鲁晶娣, 黎娅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79-48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4
摘要 ( 239 )   PDF (922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导致罗非鱼患病的原因,本试验对濒临死亡的罗非鱼进行无菌解剖,从心脏部位分离得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析,确定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很强的多重耐药性,测试的20种药物中,该菌株对恩诺沙星、青霉素等13种药物具有完全耐药性,仅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拉定、哌拉西林、舒巴坦5种药物敏感。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草鱼、黄颡鱼、罗非鱼、禾花鲤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阐明了罗非鱼患病的原因,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可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

成都地区宠物犬感染犬瘟热病毒和犬呼吸道冠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张昕, 黄坚, 张萍, 杨晓农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86-49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5
摘要 ( 285 )   PDF (620KB) ( 2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成都地区宠物犬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和犬呼吸道冠状病毒(can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CRCo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应用RT-PCR对采自成都地区8家动物医院共计420份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宠物犬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从420份样本中,检出213份CDV阳性,检出率为50.71%;检出247份CRCoV阳性,检出率为58.81%;CDV和CRCoV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41.19%。表明成都地区宠物犬感染CDV和CRCoV较为严重,且二者混合感染率较高。宠物犬CDV和CRCoV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品种、季节和免疫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1~3月龄幼犬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4.40%和79.20%;纯种犬的检出率较其他犬种高,分别为59.37%和62.22%;春季CDV的检出率较高,为56.19%,而冬季CRCoV的检出率较高,为67.59%;未免疫犬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4.42%和63.46%。该研究丰富了成都地区宠物犬CDV和CRCoV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该地区宠物犬CDV和CRCoV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基本数据。

不同方法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消长规律的比较研究
刘洋, 李丹, 王传彬, 霍斯琪, 刘玉良, 顾小雪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493-5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6
摘要 ( 263 )   PDF (908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比较不同方法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消长的规律,以便为种鸡场净化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以鸡白痢沙门氏菌活菌和灭活免疫原分别接种SPF鸡,采用平板凝集、微量凝集和ELISA试验定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并以Kappa检验判定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结果显示,平板凝集试验在接种后检出抗体阳转的时间早于ELISA,但ELISA检出抗体阳性的持续时间更长,且更符合抗体消长规律;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之间仅具有微弱一致性(Kappa系数为0.002~0.295)。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检测方法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从总体来看,ELISA无假阳性干扰,检出抗体的持续时间较长,更符合抗体消长规律,在单一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种鸡场对该病进行净化。

基础兽医
河南省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徐引弟, 孙帅杰, 王治方, 张青娴, 朱文豪, 焦文强, 李海利, 郎利敏, 王克领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501-5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7
摘要 ( 191 )   PDF (797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河南省猪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河南省猪场采集的各种组织病料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并进行了血清群的分群鉴定和血清型的分型鉴定,对其中的2型猪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共鉴定出189株猪链球菌,流行的猪链球菌的血清群主要以D群为主,其次是G群和C群;优势的血清型是2型、7型、9型和1型。其中87株为2型猪链球菌,超过90%的2型菌株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氯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超过40%的2型菌株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链霉素、米诺环素产生耐药性。以上结果为指导猪场使用敏感药物及时控制疫情、选择血清型相符的疫苗进行预防及减少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吐鲁番斗鸡5-HTTTPH1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梅, 张苗苗, 李岩, 张璐, 刘秀霞, 李一丹, 钟新献, 李应生, 李海英, 常国斌, 陈国宏, 廖和荣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510-51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8
摘要 ( 269 )   PDF (917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不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影响的分子机理,试验将36只斗鸡随机分为12组,并选取利培酮、阿立哌唑、盐酸曲唑酮、盐酸舍曲林4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且每种药物设有低剂量组(L)、正常剂量组(N)及高剂量组(H),每天人工口服给药。分别在第1、2、5、8、11、14天时,翅下静脉采血,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口服不同剂量药物的吐鲁番斗鸡各阶段血液中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的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口服4种药物后,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斗鸡血液中5-HTTTPH1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具有相似性,5-HTT基因整体呈下降趋势,TPH1基因均表现为波动性上升,且利培酮组TPH1基因mRNA的表达量及上升幅度高于阿立哌唑组;盐酸曲唑酮组和盐酸舍曲林组5-HTT基因mRNA的表达均从第5天开始呈直线上升,并于第14天达到峰值,且盐酸舍曲林组TPH1基因的表达呈微上调,盐酸曲唑酮组则无明显变化。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斗鸡攻击行为减弱与其血液中5-HTT基因mRNA的低表达有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药物影响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临床兽医
PEDV、TGEV、PoRV 3种猪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王艳丰, 张丁华, 李爱心, 程征, 刘守铉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518-5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29
摘要 ( 613 )   PDF (1081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及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rvirus,PoRV),临床均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后备猪、母猪或育肥猪呈一过性腹泻,发病率较低。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PEDV变异毒株的流行已对全球的生猪产业造成严重影响,而已有的防控措施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流行态势。近年来,针对PEDV、TGEV、PoRV的毒株流行变化及防控措施研究的较多,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应用于3种病原的控制。作者基于当前3种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和流行现状,从饲养管理、免疫预防、中药疗法、干扰疗法、特异疗法及返饲疗法等方面对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安全
林蛙养殖场地土壤菌群结构及潜在病原菌分析
别佳, 佟庆, 胡宗福, 崔立勇, 刘笑凝, 王洪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528-53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30
摘要 ( 229 )   PDF (973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了解林蛙养殖场地土壤菌群组成和结构特征、喷洒益生菌后的土壤菌群变化和潜在致病菌的种类与数量。试验设置3个组:养殖场地组、益生菌喷洒组和半人工养殖组,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检测。3个试验组共获得191 588条有效序列,1 369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经分类学鉴定分属于438个属,29个门。3组样本菌群数量较大,多样性水平也相对较高。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Sphingopyxis、紫杆菌属(Porphyrobacter)、蓝细菌纲中未定种类(norank_c__Cyanobacteria)。各分组之间菌群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各组菌群结构相似度高。土壤中潜在的红腿病致病菌在属的水平有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喷洒益生菌后土壤菌群变化不明显。本研究为全面了解东北林蛙养殖场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变化、发掘有益微生物种类和东北林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陈倩倩, 刘波, 王阶平, 车建美, 张海峰, 朱育菁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536-54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31
摘要 ( 202 )   PDF (827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猪舍空气微生物进行收集,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揭示猪舍空气微生物的多样性。从猪舍空气中共分离到细菌60余株,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最终确定27个代表菌株进行后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7株细菌中包含芽孢杆菌属14个种(51.9%),假单胞菌5个种(18.5%),葡萄球菌4个种(14.8%),苍白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及单胞菌属各1个种;27株细菌中包含5种条件致病菌,6种有机物降解菌。采用SPSS分析将猪舍空气微生物按采集地点明显聚成6类:仅分布于猪舍下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上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外的菌、猪舍上风和下风处共有菌、猪舍下风处和猪舍外共有菌及3处共有菌。对猪舍空气微生物空间分布的研究显示,猪舍下风处微生物种类较多,有20种,多于猪舍上风处和猪舍外部,其中15种为下风处特有种。由于微生物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猪舍内相邻位置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种类丰富,且微生物分布与风向相关。

沙蚕的生态修复作用及虾蚕共育信息化养殖模式
刘峰, 孙涛, 赵玉涵, 李光亚, 马正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544-55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32
摘要 ( 408 )   PDF (990KB) ( 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作为底栖多毛类动物的优势类群,在生态修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虾池经过长时间、高密度的养殖,普遍存在底质老化、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虾病的暴发和流行,给对虾养殖造成巨大的损失。底质环境的好坏对养虾的成败至关重要。在虾池中投放一定密度的沙蚕可以有效缓解底质中有害物质的积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信息化的养殖模式将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作者在综述沙蚕生态修复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对虾养殖中投放一定数量沙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虾蚕共育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进一步综合信息化、生态化和集约化的理念,设计形成虾蚕共育信息化养殖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搭配沙蚕这一沉积食性的底栖清洁生物,使虾池得以自身净化,从而为对虾和沙蚕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养殖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养殖与智能的结合,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水产品的品质。目前,虾蚕共育信息化养殖模式正处在探索和建立阶段,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作者对该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浅析光照信息对肉鸡免疫功能的作用
李梅, 王子旭, 陈祝茗, 曹静, 董玉兰, 董彦君, 陈耀星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2):  552-5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2.033
摘要 ( 233 )   PDF (557KB)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照信息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通过对动物的视觉系统和昼夜节律生物钟系统的调控,进而影响着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功能。肉鸡属于光敏感动物,其视网膜和松果体上存在着不同的光感受器以及昼夜节律生物钟,通过位于其上的光受体接受外界环境的光信息(光照波长、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再把不同光信息处理后转化为特定的生物信号,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作者综述了不同的光照信息: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及光照波长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增强或抑制作用并重点讲述了褪黑激素通过其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抗氧化作用)介导着不同光照波长(光色)对肉鸡免疫功能的调控,以期为现代化肉鸡养殖过程中合理运用光照信息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