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5-07-20
生物技术
水牛水通道蛋白9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屈春凤, 李胜, 李卉, 杜凤娇, 雷薇, 吴柱连, 李湘萍, 石德顺
. 2015, 42(7):  1621-162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1
摘要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水牛水通道蛋白9 (aquaporins 9,AQP9) 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在水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水牛卵巢和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探索。根据GenBank上黄牛AQP9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205833.1)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水牛睾丸组织cD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扩增AQP9基因编码区片段;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QP9基因在水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QP9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水牛卵泡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了888 bp的水牛AQP9基因编码区序列,其编码295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较显示,水牛AQP9核苷酸序列与牛、猪、绵羊和人相应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0%、97%、8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86%、97%、83%,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推测,AQP9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QP9基因在水牛肝脏、肺脏、大脑、皮肤、睾丸和卵巢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最高,皮肤和睾丸次之,肺脏和卵巢表达较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卵巢组织中,AQP9蛋白表达随卵泡发育时期的不同而变化,并随着卵泡发育其表达逐渐增强;在睾丸组织中,AQP9蛋白在各级精母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结果提示,成功克隆得到水牛AQP9基因序列;AQP9在水牛卵巢和睾丸中的表达及其功能可能与水牛卵泡发育和精子发生有重要的关联。
军曹鱼Hepcidin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茅莉娜, 张鹤, 冯娟, 郭志勋, 许海东, 苏友禄
. 2015, 42(7):  1630-16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2
摘要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得到714 bp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Hepcidin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括213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UTR)、228 bp的3'UTR及27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90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0.03 ku,等电点为7.54,预测的蛋白包括信号肽、前肽和成熟肽。通过构建Hepcidin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并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军曹鱼与已知鱼类及哺乳动物Hepcidin氨基酸的同源性在24.4%~85.6%之间。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结果显示Hepcidin基因在正常军曹鱼组织中均表达,但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有所不同,其中以肝脏表达量最高。经脂多糖(LPS)和甲醛灭活的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刺激后,肝脏、头肾、脾脏中Hepcidin基因表达均上调。
SK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梅山猪与杜洛克猪卵泡中的表达研究
徐梦思, 黄涛, 刘丽娟, 杨飞, 鲁慧文, 翟腾蛟, 陈亚楠
. 2015, 42(7):  1640-16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3
摘要 ( 2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SKP1(S-phase kinase association protein 1)基因在猪卵泡中的表达规律,本试验从猪卵泡组织中克隆了猪SKP1基因CDS区全长序列,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KP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进一步分析了该基因在梅山猪和杜洛克猪S卵泡、M1卵泡、M2卵泡、L卵泡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经克隆测序,得到了猪SKP1基因492 bp编码区全长序列,与羊、人、黑猩猩、牛、大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3.10%、92.90%、92.29%、91.89%、89.86%。SKP1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肌肉、脂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卵巢、输卵管、子宫、子宫角、垂体、黄体、大脑、下丘脑),其中在子宫、脾脏、输卵管中表达量较高。SKP1基因的表达量在梅山猪S卵泡、M1卵泡和M2卵泡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杜洛克猪,特别是在梅山猪M1卵泡和M2卵泡中SKP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分别达到了2.39、2.82倍,而在L卵泡中的表达量却是杜洛克猪高于梅山猪,结果提示SKP1基因可能参与猪卵泡发育过程。
广西地方禽类品种ALV和REV感染情况的调查及ALV分离株gp85基因序列分析
钟兴福, 王培坤, 杨永立, 秦丽莉, 毕玉彧, 邹广珍, 彭昊, 韦平
. 2015, 42(7):  1647-165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4
摘要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广西钦州地区主要地方品种商品禽类中禽白血病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RE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随机采集了广西钦州地区代表饲养场的麻鸭、狮头鹅、铁脚麻鸡、火鸡、鸽子共5个品种的蛋清、肛拭子及血清样品共953份,使用ELISA商品试剂盒进行检测;然后对部分ALV p27阳性的个体采集其血清样品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其gp85基因的序列。结果发现,除铁脚麻鸡外其他4个非鸡禽类品种的ALV检测均为阴性;除鸽子和狮头鹅外,麻鸭、铁脚麻鸡、火鸡均检测到REV抗体阳性;获得的两株铁脚麻鸡ALV分离株gp85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4.5%,与参考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6.9%~94.9%;两株分离株gp85基因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5%,与参考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84.0%~91.6%。高变区hr1和hr2区存在较多可变位点,可变区vr2和vr3相对较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毒株与参考株SCAU11-XG的亲缘关系最近。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的鉴定和分子特征分析
张志, 程小娜, 樊雅婷, 董雅琴, 刘爽, 吴发兴, 邵卫星, 李晓成
. 2015, 42(7):  1654-16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5
摘要 ( 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查明山东省某猪场流行性腹泻的病因,本研究对该猪场病死仔猪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采集的7份仔猪腹泻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套式RT-PCR检测。病理学检查发现病猪的肠道肿胀、变薄、出血,肠绒毛皱缩、变短、边缘粗糙。套式RT-PCR结果显示,7份样品均为PEDV阳性;对其中两份PEDV阳性病料进行S基因扩增,分析其遗传变异,结果显示这两株PEDV野毒株的S基因与参考疫苗株CV777的同源性为92.3%~92.4%,与其他野毒株的同源性为96.6%~98.6%。PEDV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PEDV分为两个进化分支G1和G2,G1包括CV777等疫苗株及中国和韩国早期的部分毒株,G2则是PEDV变异株为主的分支,包括本试验分离的野毒株及近年来美国、中国等国的野毒株,这些毒株都存在两个插入突变和1个缺失突变。结果表明,变异株已成为PEDV的流行优势毒株,且这些变异位点有可能成为鉴定PEDV变异株的分子特征。
鸡黑素皮质素受体-4反向激动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
周家华, 李栋, 姜军娜, 柴继田, 王建兵, 李颖颖, 王志强
. 2015, 42(7):  1661-16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6
摘要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建立体外鸡黑素皮质素受体-4(cMC4R)反向激动剂的细胞筛选模型,为从中草药中筛选出能与cMC4R作用且存在活性的中药成分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将成功构建的cMC4R真核表达质粒cMC4R-pcDNA3.1(+)-myc与报告基因质粒pGL4.29[luc2p/CRE/Hygro]按1:5的比例共转染到CHO-K1细胞,两周后经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将获得的单克隆分别用CRE激活剂Forskolin和MC4R激动剂NDP-MSH作用6 h,挑选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的单克隆作为阳性细胞株;提取阳性细胞总RNA,RT-PCR检测阳性细胞内cMC4R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录水平;对MC4R激动剂NDP-MSH的终浓度、NDP-MSH孵育时间及溶剂DMSO的终浓度进行优化,应用Z'因子对筛选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获得了5个单克隆(A2、F7、F8、F9、H10),其中单克隆A2的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将其作为阳性细胞株;RT-PCR在预期位置扩增出大小分别为996和1 653 bp的两条目的条带;激动剂NDP-MSH终浓度为10-9 mol/L、NDP-MSH孵育时间为8 h、溶剂DMSO终浓度小于2%时,筛选模型Z'因子为0.82。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筛选方法可靠、稳定,细胞筛选模型可用于cMC4R反向激动剂的筛选,为进一步从中药中筛选出有效物质奠定了基础。
猪细环病毒1a型ORF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陈鹏强, 胡崇伟, 林群群, 陈秋勇, 修金生
. 2015, 42(7):  1668-167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7
摘要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猪细环病毒(porcine Torque teno sus virus,PTTSuV)1a型福建株ORF1基因的特征,本研究采用分段扩增的办法从PTTSuV 1a型感染阳性粪便中扩增PTTSuV 1a型福建株ORF1基因,对PCR扩增产物胶回收克隆测序后利用SeqMan软件拼接出完整的PTTSuV 1a型福建株ORF1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TTSuV 1a型福建株ORF1基因全长为1 947 bp,编码648个氨基酸,其理论等电点为10.06。核苷酸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本试验PTTSuV 1a型福建株ORF1基因和PTTSuV 1a型TTV1 Bj2-1株(GenBank登录号:HM633243)同源性最高,达99.7%。利用Mega 6.06绘制其遗传进化树,可见PTTSuV 1a型ORF1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呈两个大的遗传进化分支(分支Ⅰ和分支Ⅱ),分支Ⅰ又可分为两个小的分支(Ⅰa和Ⅰb),本研究为丰富福建源PTTSuV 1a型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奠定基础。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梁武, 孙艳, 吕茂杰, 李建丽, 杨保收, 乔健
. 2015, 42(7):  1674-167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8
摘要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利用已构建的基因工程重组菌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ORF2编码的Cap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进行3次亚克隆后,本试验最终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PCV2 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3D12、4D5、4B9、4C9和4G10。其中4D5为IgG2b亚型,其余4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型,轻链类型均为κ。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5株单克隆抗体均不能特异性的识别47 ku重组PCV2 Cap蛋白;对病毒感染细胞进行IFA试验,结果显示5株单克隆抗体均特异性的识别病毒抗原,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均为构象表位。中和试验结果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均有中和活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索ORF2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miR-142-3p对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增殖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谢雪娇, 栾生, 王媛, 张莉, 崔英俊, 王春梅, 李庆章
. 2015, 42(7):  1680-168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09
摘要 ( 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的调控性小RNA,在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本试验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抑制miR-142-3p在人乳腺上皮细胞的表达。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细胞增殖分析等技术,探索miR-142-3p对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miR-142-3p沉默后,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蛋白表达增强,同时,相关通路蛋白AKT、mTOR、STAT5、cyclinD1表达量均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结果表明,在人乳腺上皮细胞中,miR-142-3p的沉默使PRLR蛋白表达量升高,通过调控AKT、mTOR、STAT5、cyclinD1相关通路蛋白而促进乳蛋白质的合成和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水貂阿留申病基因工程诊断抗原的制备
张蕾, 柴秀丽, 冯佩平, 张海玲, 胡博, 白雪, 赵建军, 冯卓, 王振军, 徐磊, 闫喜军, 吴威
. 2015, 42(7):  1686-16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0
摘要 ( 2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生产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AD)诊断抗原的新方法。试验提取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disease virus,ADV)的基因组,PCR扩增ADV核衣壳蛋白VP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Bacmid-VP2,脂质体介导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AcMVPV-VP2。电镜下观察表达的VP2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的反应原性。以传统接毒方法生产的AD诊断抗原作对照,通过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VP2蛋白在电镜下组装成病毒样颗粒且能与ADV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与商业诊断抗原相比,重组抗原诊断AD的阴阳性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可成为生产AD诊断抗原的替代方法。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绒毛用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晓燕, 王晓铄, 王乐乐, 张燕军, 苏蕊, 王瑞军, 李金泉
. 2015, 42(7):  1692-169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1
摘要 ( 2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绒毛用羊参考转录组信息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介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RNA-Seq为主),挖掘绒毛用羊产毛、产绒等重要功能性状的分子标记,重点分析新发现的山羊新基因及与绒毛用性能相关的候选标记,为调控绒毛生长的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及绒毛分子育种等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惠影, 姜涛, 刘毅, 章世元, 龚绍明, 王翠, 何大乾
. 2015, 42(7):  1699-170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2
摘要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此阶段肉鹅日粮中菜籽粕的合理添加水平。试验选用4周龄健康的浙东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3%、6%和9%的菜籽粕代替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①3%、6%和9%组鹅体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3%组总能(GE)、粗蛋白质(CP)和总磷(TP)的利用率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EE)利用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肉鹅对粗纤维(CF)和钙(Ca)的利用率降低,且6%和9%组较对照组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③3%组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色氨酸(Se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组除缬氨酸(Val)、赖氨酸(Lys)外,其余氨基酸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9%组色氨酸(Ser)、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血糖(GLU)、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9%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4~6周龄浙东白鹅日粮中用3%~6%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较为适宜。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李晓蒙, 李秋凤, 曹玉凤, 于春起, 李建国, 高艳霞
. 2015, 42(7):  1705-171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3
摘要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效果的影响。选择4月龄左右、平均体重128 kg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公牛48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24头。Ⅰ组饲喂低营养水平日粮(低能量、低蛋白质),Ⅱ组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高能量、高蛋白质)。预试期7 d,正试期245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6.36% (P<0.01),料重比降低6.55%。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奶公牛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的表观消化率随之升高,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血清中葡萄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生长激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2.52%、12.85%、9.68%、13.24%(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10.98%(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养殖效益多收入1.37元/(头·d),全期效益多收入335.65元/头。综上所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可提高奶公牛的育肥性能和经济效益。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对福建黄兔屠宰性能、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酶活的影响
郑秦文, 陈思恋, 林欣, 刘庆华
. 2015, 42(7):  1711-17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4
摘要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对福建黄兔屠宰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和肠道酶活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福建黄兔1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0.40%、0.60% HMBi。预试期10 d,正试期52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屠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P<0.05;P<0.01),Ⅱ、Ⅲ组胴体重显著提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Ⅲ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Ⅰ、Ⅱ、Ⅲ组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Ⅱ、Ⅲ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Ⅰ、Ⅱ、Ⅲ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Ⅲ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提高(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Ⅱ、Ⅲ组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HMBi可提高福建黄兔的屠宰率,改善小肠黏膜形态,增加肠道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福建黄兔日粮中HMBi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0%。
灌服番茄红素对SD大鼠运动后血浆氧化应激的影响
臧长江, 李虎, 杨开伦, 赵芳, 吴欣, 李凤鸣
. 2015, 42(7):  1717-172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5
摘要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灌服番茄红素对SD大鼠运动后血液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33.40±6.21) g的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灌胃食用油,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灌服10、20、40 mg/kg体重番茄红素,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每周游泳训练6 d,训练6周,游泳11 h后采集血液测定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灌服番茄红素后SD大鼠血浆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灌服番茄红素后4 h时SD大鼠血浆中番茄红素浓度达到峰值;随着灌服番茄红素剂量的增加,SD大鼠运动后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抗氧化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呈升高的趋势;血浆丙二醛的含量随灌服剂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因此,运动后SD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与灌服番茄红素的剂量存在剂量依赖性,随着番茄红素剂量的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呈升高趋势。
贵州白山羊对4种牧草的消化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张俞, 熊康宁, 张锦华, 王元素, 池永宽
. 2015, 42(7):  1724-17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6
摘要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白山羊饲料缺乏营养价值参数的问题,更好地了解贵州白山羊对牧草的代谢规律,为石漠化治理中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白山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试验选取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去势贵州白山羊,以喀斯特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 4种牧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袋法测定4种牧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动态及降解模型参数。结果表明,4种牧草DM的72 h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为白三叶最高(P<0.05),依次降低为紫花苜蓿、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4种牧草CP的72 h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为紫花苜蓿最高(P<0.05),其次为白三叶、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4种牧草NDF与ADF的72 h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表现最好的为扁穗雀麦和紫花苜蓿,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则表现次之。综上所述,白山羊对4种牧草的营养吸收利用状况良好,其中紫花苜蓿的表现最为优越,能够促进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补饲女贞子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小伟, 杨永新, 黄冬维, 赵辉玲, 程广龙
. 2015, 42(7):  1732-173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7
摘要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女贞子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个处理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N1、N2、N3组分别在饲喂TMR日粮的基础上补饲150、300、450 g/d女贞子。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450 g/d女贞子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4%校正乳产量(P<0.05),补饲150 g/d女贞子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乳脂含量(P<0.05),而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蛋白、总固形物含量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女贞子可显著降低泌乳奶牛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而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补饲女贞子具有提高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脂类代谢的作用。
新疆北疆地区某集约化肉牛养殖场春季环境指标评价
梅玮, 祁巨中, 刘英玉, 张晓红, 王志琴, 姚刚
. 2015, 42(7):  1738-17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8
摘要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肉牛养殖环境状况,评价其环境质量,本研究对该县某典型集约化肉牛养殖场的相关环境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DT-8820四合一多功能环境表(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噪音)、智能气体检测报警仪(二氧化碳(CO2)、氨气(NH3)、甲烷(CH4))和LD-5C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对新疆昭苏县某集约化肉牛养殖场肉牛舍春季(4月下旬)上述环境指标进行为期10 d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牛舍春季每天采光时间为08:00~18:00,约10 h;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和噪音平均值分别为105.61 Lux、16.30 ℃、49.56%和64.59 dB;CH4、CO2和NH3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9、880.91和0.51 mg/m3;PM10和TS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30和0.010 mg/m3。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日周期和时周期变化可发现牛舍平均温度超过国标最高限值,持续时间为11:00~24:00,约13 h。综上所述,除牛舍温度指标外,该牛舍测定的各项环境指标参数均符合畜禽养殖环境标准,该牛舍春季环境较适宜肉牛生产,但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牛舍温度进行调节以保证动物的福利需求。
营养调控对瘤胃及羊乳和羊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志军, 赵芸君
. 2015, 42(7):  1747-175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19
摘要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轭亚油酸(CLA)因具有抗癌、抗糖尿病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而备受研究人员关注,近年来,针对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羊肉和羊奶等产品中CLA含量的研究越来越多。作者简述了反刍动物产品中CLA生物合成机制,并重点回顾了多种营养调控措施对瘤胃中CLA和十八碳烯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进一步探讨了这几种营养调控方式对羊乳和羊肉中CLA含量的影响。分析认为,利用油脂底物和调控剂混合添加有利于加强瘤胃纤维菌群和原虫区系对CLA、十八碳烯酸的积累和过瘤胃率,并可在提高动物产品中CLA含量的同时,避免乳脂率下降。今后还需通过营养、分子生物学及生理学等角度全面揭示CLA合成机理,为生产富含CLA的动物产品提供参考。
营养与表观遗传修饰关系的研究进展
宋善丹, 陈光吉, 饶开晴, 徐亚欧
. 2015, 42(7):  1755-176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0
摘要 ( 4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表观遗传学是在DNA碱基序列不变的前提下引起的基因表达或细胞表观型变化的一种遗传现象。经典遗传学理论认为DNA序列的遗传能够主导亲代基因传递给后代,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营养等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修饰作用,如营养因素可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croRNA(miRNA)调控等作用来影响表观遗传,且营养素对机体健康的保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生命早期的营养)。作者就动物或人长期暴露在蛋白质缺乏、能量不足、高脂和采食过度等营养不平衡日粮条件下,以及一些特殊的营养素作用条件下,其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生理生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蔚然, 代阳, 王轶敏, 刘新峰, 王婷, 郭宏, 丁向彬
. 2015, 42(7):  1763-176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1
摘要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在生长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bFGF,观察细胞生长及分化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EDU细胞增殖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添加了bFGF培养基的细胞生长状态较对照组良好,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bFGF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在生长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中增殖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方案,为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制作
李艳君, 宋少锐, 郭亚芬, 兰干球, 陈宝剑, 严雪瑜, 吴延军, 蒋钦杨
. 2015, 42(7):  1770-177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2
摘要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初步判断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以期为今后建立相关模型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通过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建模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血管切片作关联分析,初步拟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屠宰后血管切片结果显示,试验组有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均正常。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血管切片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进行关联分析后,初步拟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值在3.8以上,并持续3个月以上。
EDA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在动物皮肤毛囊发育中作用研究进展
王小佳, 贺建宁, 柳楠
. 2015, 42(7):  1777-178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3
摘要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EDA基因的突变会引起多种外胚层附属物的减少或是缺乏,像头发、牙齿、汗腺、皮脂腺和乳腺等外胚层附属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EDA的参与。EDA信号通路在多种类型毛囊的发生、毛干的形成和皮脂腺的形态发生中发挥作用,它可控制胚胎上皮细胞的命运,调控毛囊细胞的分化过程。作者简述了EDA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与动物毛囊发育的关系,介绍了EDA基因的功能和蛋白分子结构,以及它主要的两种转录体EDA1和EDA2的功能与作用机制,EDA1-EDAR系统在皮肤衍生结构的发育中发挥主要作用,EDA1和EDAR的突变均会导致HED。阐述了EDA基因信号通路调控毛囊组织生长发育机理以及与多个信号通路的关联,EDA信号可控制毛囊生长期到退行期的转换,对毛囊循环周期中退行期毛囊角质细胞的细胞凋亡起调控作用。EDA-EDAR系统是对皮肤附属器官发育有重要作用的Wnt信号通路的一个重要的效应器,其紧接着出现在Wnt诱导信号的下游。它依靠下游的NF-κB通路的活动来调控靶基因,通过刺激NF-κB调整Wnt、SHH、FGF、和TGF-β信号通路的效应器和抑制因子的转录来发挥作用,调控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还包括组织内的相互作用。结论认为EDA信号通路参与毛囊细胞的发育与分化调控,对动物毛囊生长发育起重要影响作用。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
李帅峰, 胡林, 汪加兴, 张淑君
. 2015, 42(7):  1787-179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4
摘要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之一,调控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然而环境应激会导致线粒体堆积并产生大量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目前研究发现多种由线粒体到细胞核的信号传导通路能够缓解线粒体应激反应,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状态。本综述就酿酒酵母中的逆行反应,哺乳动物细胞和线虫中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的分子机制及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与线粒体自噬、天然免疫的相互关系进行重点介绍。
遗传繁育
北京黑猪PPARD基因G32E多态位点与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梁晶, 王红卫, 程利安, 张龙超, 王立刚, 刘欣, 石国华, 杨洪平, 刘先策, 施辉毕, 张跃博, 张恬, 王立贤
. 2015, 42(7):  1793-179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5
摘要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D)基因第1外显子上的错义突变位点G32E(g.61399G>A)多态性与北京黑猪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关联。利用Sequenom质谱检测平台检测北京黑猪及多个中外猪种群体G32E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北京黑猪背膘厚及肌内脂肪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北京黑猪中,G32E位点GG基因型个体背膘厚性状极显著高于GA和AA基因型个体(P<0.01),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梅山猪和二花脸猪中,主要以A等位基因为主;而在中国地方猪种民猪、莱芜黑猪、丫杈猪及国外商品猪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中,G等位基因频率高。初步认为PPARD基因G32E位点多态性对背膘厚性状有显著影响,对肌内脂肪含量性状没有影响。
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水牛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多态性
邓廷贤, 庞春英, 朱鹏, 段安琴, 陆杏蓉, 杨炳壮, 梁贤威
. 2015, 42(7):  1800-18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6
摘要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检测水牛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的多态性(SNPs),为今后建立水牛辅助标记选择策略奠定基础。以水牛MC4R基因序列为模板,利用PCR扩增测序法筛查了水牛MC4R基因13个SNPs。为进一步验证筛选的可靠性,应用MALDI-TOF-MS针对380头水牛检测了8个标记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平均检出率为98.0%,能够准确的检测出3种常见的基因型。所检SNP位点的平均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24,平均杂合度为0.2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3。本研究建立的基于PCR测序法联合MALDI-TOF-MS检测水牛MC4R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具有快速、可靠和准确的特点,为今后开展水牛生产性状基因的SNP分型和检测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广西5个猪种和国外3个猪种mtDNA D-loop序列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分析
张冰, 廖海洪, 农素群, 马青艳, 孙俊丽
. 2015, 42(7):  1807-181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7
摘要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比较广西猪种和国外3个猪种的遗传资源多样性和进化关系,利用文献报道的1对引物测定了广西5个地方猪种(巴马香猪、东山猪、桂中花猪、陆川猪、环江香猪)共85个样本的mtDNA D-loop序列,结合已报道的国外3个猪种(杜洛克猪、大约克猪和长白猪)的45条mtDNA D-loop序列,进行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8个群体样本的130条序列共定义38种单倍型;广西各猪种之间遗传距离较小,远小于其与国外猪种杜洛克猪、长白猪间的遗传距离;构建的NJ分子系统进化树将所分析样本分为2个独立的支系:一支包含了所有广西地方猪种和部分大约克猪的单倍型,另一支则全部是3个国外猪种的单倍型,广西猪种和3个国外猪种有着两个明显不同的母系起源。陆川猪在系统树上分布较为紧密,其他4个猪种都很分散,表明陆川猪母源血统单一,其他4个猪种母源血统遗传背景比较复杂,彼此之间有基因交流。广西猪种母系资源没有受到国外引进猪种资源的影响,在其开发利用中依然适合用作母本。
GPR54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睾丸中的定位研究
路佩瑶, 王福传, 宋献艺, 张凯, 张宁, 岳文斌
. 2015, 42(7):  1816-182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8
摘要 ( 3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GPR54(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54)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4~6月龄公羔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定位。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织GPR54 mRNA表达规律,以及其在不同月龄公羔睾丸中的表达量,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睾丸中GPR54基因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GPR54在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下丘脑、垂体和睾丸中大量表达;GPR54在4~6月龄绵羊公羔睾丸组织中呈阶段性表达,6月龄表达量显著高于4和5月龄(P<0.05);4月龄时,在精原细胞和极少数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检测到较弱的阳性信号;6月龄性成熟时,在睾丸中分裂早期的精子细胞检测到强阳性信号。综上表明,GPR54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在下丘脑-垂体-睾丸生殖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与动物的性成熟及雄性动物精子发生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miR-142-3p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
王褚悦, 王春梅, 邵丽, 张莉, 林叶, 崔英俊, 高学军, 李庆章
. 2015, 42(7):  1823-182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29
摘要 ( 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miR-142-3p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选取泌乳期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材料,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抑制miR-142-3p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试剂盒等检测miR-142-3p基因沉寂后其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iR-142-3p基因沉寂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增强,β-酪蛋白及甘油三酯分泌增加。由此可知,miR-142-3p通过抑制靶基因作用,影响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分泌β-酪蛋白及甘油三酯等泌乳功能。
脂联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在生殖中的作用
白曼, 赵佳, 展微, 孙丽敏, 姜怀志
. 2015, 42(7):  1830-183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0
摘要 ( 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特殊蛋白,在增强脂肪酸氧化、抗炎症反应、抗糖尿病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脂联素通过AdipoR1和AdipoR2这两种受体的介导经过AMPK、PPAR、p38MAPK等信号通路来发挥生物学作用。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R1和AdipoR2能在多种组织器官中表达,AdipoR1主要在肌肉组织中表达,AdipoR2则高表达于肝脏组织。此外,脂联素及其受体还能在下丘脑、垂体、子宫、胚胎等多种生殖腺和生殖组织中表达,说明脂联素在调控动物生殖及胚胎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
瘦素与哺乳动物繁殖活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谊
. 2015, 42(7):  1836-184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1
摘要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二十年来的研究发现,瘦素除了参与哺乳动物摄食及能量代谢平衡过程的调节外,还作为一种代谢信号,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胎盘和子宫等来调控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瘦素基因不仅是研究家畜生长发育、肉质等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而且由于瘦素在调控哺乳动物胚胎附植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也是研究家畜多胎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研究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主要就瘦素对哺乳动物初情期的启动、生殖器官及性腺的发育、生殖激素的分泌、胚胎附植等繁殖活动的调控,以及性别与年龄、妊娠与哺乳、繁殖节律等对瘦素分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疾病防治
猪源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大肠杆菌气源性传播的研究
张晓丹, 高丽丽, 胡家卿, 艾文豪, 柴同杰
. 2015, 42(7):  1842-185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2
摘要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调查养猪场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气源性传播情况,本试验分别在5个猪场舍内及舍外上风向和下风向不同距离收集空气样品,并在舍内随机采集粪便样品,分离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ac(6')-Ib-cr、qepA)为指示基因,利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鉴定技术,分别对5个猪场不同样品中大肠杆菌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评估其向舍外空气的传播情况。结果显示,5个猪场中的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链霉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等12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呈现多重耐药。ERIC-PCR结果显示,46.34% (19/41)的舍内空气分离株与粪便分离株来源相同,其中73.68% (14/19)的分离株携带的耐药基因也相同;68.42% (26/38)的舍外空气分离株与舍内空气或粪便分离株来源相同,其中65.38% (17/26)的菌株携带相同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起源于舍内粪便的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能形成气溶胶污染舍内空气,并借助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不同距离空气中(≥400 m),对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及社区居民的健康形成威胁。
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对含fosA3基因细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宋剑武, 王鹏霞, 吴永继, 夏娟, 黄凯, 司红彬
. 2015, 42(7):  1851-185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3
摘要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体外抗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本试验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用牛津杯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抑菌活性,平板涂布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杀菌活性,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迷迭香酸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分离到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迷迭香酸的MIC为640 μg/mL,迷迭香酸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黏杆菌素、加替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联合应用后其FICI≤0.5,有协同作用;与头孢曲松钠、诺氟沙星、痢菌净联合应用后0.5fosA3基因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其与部分抗菌药联合应用后,抗菌药体外抗菌活性显著增强。
黄芪灵芝口服液对免疫新城疫疫苗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泽伟, 李楠, 余峥嵘, 郑玲敏, 鲁倩倩, 张雨梅
. 2015, 42(7):  1859-186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4
摘要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黄芪灵芝口服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成9组并通过点眼滴鼻免疫新城疫(ND)疫苗。1~3组分别是黄芪灵芝口服液高、中和低剂量组;4~6组分别是环磷酰胺+黄芪灵芝口服液高、中和低剂量组;7~9组分别为环磷酰胺组、阳性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的第7、14、21、28天测定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芪灵芝口服液能提高雏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促进新城疫病毒(NDV)抗体的产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其中黄芪灵芝口服液低剂量组对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好,黄芪灵芝口服液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感染小鼠乳房炎模型的建立
朱立力, 王奇惠, 时永强, 曲伟杰
. 2015, 42(7):  1865-187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5
摘要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建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mall colony variants,SCVs)诱发感染乳房炎动物模型,本试验取40只分娩6~8 d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8组(n=5),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1.0×103、1.0×104、1.0×105 CFU/mL)试验组,对生理盐水组及各试验组小鼠第4对乳腺注射生理盐水和对应剂量的菌液(50 mL/只),注射后24 h解剖观察病理变化,一侧乳头制作石蜡切片,另一侧研磨后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组织匀浆上清中的TNF-α含量。结果显示,注射菌液的试验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乳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症状和病理变化。同一注射剂量下,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较金黄色葡萄球菌 SCVs病理变化严重,通过SPSS等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高浓度处理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的TNF-α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SCVs均可用来建立小鼠乳房炎模型,且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引起的情况较其正常株轻微,这一结果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引起的奶牛慢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控制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有益的探索,为SCVs与慢性乳房炎更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透骨草水提物与抗菌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研究
刘增援, 吴永继, 孙燕杰, 宋剑武, 黄凯, 司红彬
. 2015, 42(7):  1871-187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6
摘要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透骨草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方阵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透骨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透骨草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磷霉素、黏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利福平、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林可霉素联合作用后的FICI分别为0.75、0.75、1.00、0.75、0.53、0.51、0.75、4.5、4.5、4.5、4.5、2.5。结果表明,透骨草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磷霉素、黏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利福平联合作用时有相加作用;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林可霉素联合作用时有颉颃作用。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郑建龙, 时书宁, 雍燕, 方炳虎
. 2015, 42(7):  1877-188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7
摘要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从环境样品筛选出一株具有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好氧反硝化细菌。通过对采集水样进行富集驯化,利用溴百里酚蓝(BTB)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筛,并以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氮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DG-3。在好氧条件下测定了菌株DG-3的反硝化能力,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的分析。菌株DG-3在好氧反硝化培养过程中对硝酸盐氮(138.63 mg/L)的去除率达75.57%,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仅出现了少量的亚硝酸盐氮累积,其最大累积值仅为2.06 mg/L。反硝化培养基培养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菌株DG-3为杆状,无鞭毛,大小为(1.7~2.8)μm×(0.6~0.7)μm,菌落呈淡黄色。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同源性比对分析,初步判断菌株DG-3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菌株DG-3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且能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水产养殖含氮废水的处理中具广阔的应用前景。
仔猪李斯特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李浩欣, 段纲, 项勋, 祖菲, 杨志远, 朱旗, 代飞燕, 常华
. 2015, 42(7):  1883-188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8
摘要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某猪场病死仔猪的死亡病因进行调查,本试验采集病料进行研究,采用鉴别培养基分离、生化特性鉴定、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及测序分析等方法对样品中存在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为李斯特杆菌。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此菌株对青霉素G、磷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高敏,而对呋喃唑酮等药物耐药。37 ℃培养6~14 h后细菌处于增殖期。本研究为中国仔猪李斯特杆菌病细菌学检测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乳酸菌发酵物与中药配伍对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协同作用的研究
王建国, 李秀丽, 范寰, 池晶晶, 田向学, 李富强, 孟繁瑞, 史慧玲, 王文杰
. 2015, 42(7):  1890-189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39
摘要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考察乳酸菌发酵物与中药(TCM)配伍后对预防鸡大肠杆菌病中药药效的影响。试验采用对鸡大肠杆菌病有效的中药组方与乳酸菌发酵物配伍组成中药乳酸菌复合物(CTCML)。以胸肌注射0.2 mL (9×108 CFU/mL)大肠杆菌培养液的方法建立雏鸡大肠杆菌病人工感染模型。将144只8日龄雏鸡平均分为9个组,其中3个组为CTCML高、中、低剂量组,在雏鸡感染前按0.6、0.4、0.2 g/d剂量将药物颗粒混入日粮中给予,在雏鸡感染后按0.3、0.2、0.1 mL/d剂量将药物提取液混入饮水中给予,同时设置3个与CTCML剂量相同的TCM高、中、低剂量组及药物(盐酸环丙沙星)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显示,CTCML高、中、低剂量组雏鸡存活率分别为75.00%、75.00%和93.75%,TCM高、中、低剂量组雏鸡存活率分别为68.75%、68.75%和75.00%,药物对照组为75.00%,感染对照组为56.25%,健康对照组为100.00%。CTCML低剂量组与CTCML高、中剂量组及TCM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感染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CTCML高、中剂量组及TCM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彼此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所有感染组中,CTCML低剂量组对雏鸡增重影响最小,增重率较健康对照组低29.93%;其次是CTCML中剂量组,增重率较健康对照组低36.95%;其余各感染组较健康对照组降低42.49%~51.07%。结果表明,中药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的雏鸡具有保护作用,乳酸菌对中药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一株临床2型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付梦玉, 林丽萍, 郭道初, 张凤英, 吴国平
. 2015, 42(7):  1897-190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40
摘要 ( 3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确定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江西省某规模猪场仔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毒力特性,本试验将病猪剖杀,采取脑脊液和关节液在血平板上划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将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基因血清分型鉴定,进一步对其进行毒力基因(gdh、orf2、fbps、sly、epf、mrp)检测和药敏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形成灰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有草绿色狭窄溶血环的光滑型圆形细小菌落,镜检呈散在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短链球菌,结合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基因血清型分型,确定其病原为2型猪链球菌,命名为JMS2。毒力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JMS2主要毒力因子分布为gdh+/orf2+/fbps+/sly-/epf-/mrp-,预示JMS2可能不是强毒力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JMS2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敏感,但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耐药。本研究对临床防控猪链球菌病具有参考意义。
一株山羊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孟霞, 孙翠平, 唐娜, 苗立中, 沈志强
. 2015, 42(7):  1905-19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41
摘要 ( 2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从一例病死山羊组织内分离到一株致病性细菌,通过鉴别培养、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证明该病原菌为羊致病性A型魏氏梭菌;毒素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同时含有α和β2两种毒素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昆明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从试验致死的昆明小鼠病料中分离到了与病死山羊病原相一致的细菌,从而确定A型魏氏梭菌为引起该山羊死亡的主要病原菌。本试验结果为该羊场魏氏梭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口蹄疫病毒研究进展
李夏莹, 郑鹭飞, 张秀杰, 杨坤, 汪其怀, 周荣, 吴添文
. 2015, 42(7):  1910-19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7.042
摘要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动物疫病,是全球范围内家畜及其产品贸易最大的羁绊。FMDV通过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建立持续性感染,使患畜持续向外界排毒,成为传染源。作者查阅了近几年FMDV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致病机理进行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