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06-20
特约综述
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Ⅸ.围产期
李珊珊;王加启;杨永新;卜登攀;魏宏阳;张乐颖
. 2010, 37(6):  5-8. 
摘要 ( 1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和繁殖周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与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综述了2008-2009年发表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及ADSA-ASAS年会中与奶牛围产期方面相关的文献。通过反刍动物围产期生理变化规律的阐述及围产期奶牛日粮营养的调控,对改善围产期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十二指肠增量灌注游离亚麻酸对乳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刘庆生;王加启;哈斯额尔敦;杨光;赵国琦
. 2010, 37(6):  9-12. 
摘要 ( 12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在4头泌乳荷斯坦奶牛十二指肠中增量灌注游离亚麻酸(0、100、200、300、400 g/d)的交叉试验设计,观察灌注亚麻酸对乳脂中脂肪酸含量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灌注剂量的增加,乳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α-亚麻酸含量呈显著增加,但同时乳脂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有降低趋势,而硫代巴比土酸反应物具有增加趋势。因此,当在奶牛的十二指肠中增量灌注游离亚麻酸会使乳脂中脂肪酸模式得到改变,但同时会影响其氧化稳定性。
胍基乙酸的体内代谢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王连生;张圆圆;单安山
. 2010, 37(6):  13-16. 
摘要 ( 1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胍基乙酸是一种新型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肉质和促进能量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近年来胍基乙酸的体内代谢及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为胍基乙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小肽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蒋金津;陈立祥
. 2010, 37(6):  17-20. 
摘要 ( 11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游离氨基酸外,小肽也能够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肽除了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外,某些有生理活性的肽直接被动物吸收利用后,还具有免疫、神经递质、抗氧化等活性。作者对近年来有关小肽在动物科学领域中的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除了分析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外,还重点阐述了小肽的吸收转运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生理生化
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结构功能及其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姜伟;王修启;束刚;江青艳
. 2010, 37(6):  21-24. 
摘要 ( 1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感受细胞中的氨基酸、生长因子、能量及环境压力等信号,通过下游效应蛋白调控翻译起始因子,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作者对近年来mTOR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营养介导的TOR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刘宁;; 刘国华;蔡辉益; 邓雪娟;王苑;张姝;常文环;郑爱娟
. 2010, 37(6):  25-29. 
摘要 ( 1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OR(target of rapamycin)是一种结构和功能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它能够通过整合营养、能量、生长因子等信号调节细胞的增殖、体积增大及细胞周期进程。作者综述了TOR激酶的上下游信号传导途径及氨基酸和能量等营养状况对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生长的影响,为探讨营养调控体蛋白合成的机制及精准营养供给技术的建立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开创性思路。
试验性氟中毒对肉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邓孝廷;夏晨阳;黄志宏
. 2010, 37(6):  30-31. 
摘要 ( 11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肉鸭氟中毒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形态学改变,选用8日龄的天府肉鸭16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常规饲料中添加0、350、450和550 mg/kg的氟化钠攻毒,攻毒后每隔8 d,每组扑杀5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对试验性氟中毒肝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和标记,光镜下观测24、40、56日龄肉鸭肝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和形态学改变。TUNEL检测结果显示,在肉鸭氟中毒模型中,DAB着色的阳性细胞呈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肝细胞凋亡的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果表明,肉鸭氟中毒时以肝细胞早期和中期凋亡为主,随着摄氟时间的延长和摄氟剂量的加大,肝细胞由凋亡逐渐发展为坏死。表明过量氟在体内毒性作用和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产甲烷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及其培养基对于菌株的选择作用
庞德公;杨红建
. 2010, 37(6):  32-35. 
摘要 ( 1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甲烷菌是一类能够将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经过厌氧发酵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严格厌氧古细菌,其参与的产甲烷作用通常发生在厌氧发酵过程的最后一步。发酵产物甲烷则是目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重要温室气体。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产甲烷菌的生物学特性,近10年来对于产甲烷菌分离培养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受重点关注。作者介绍了产甲烷菌的典型生境与生物学地位、产甲烷菌的分类及生理特征,并着重阐述了产甲烷菌分离纯化培养技术及培养基中不同底物与化学抑制剂对于产甲烷菌的选择作用。
生物技术
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测的快速筛选
姜艳彬;王海;李颖;侯东军;杨红菊;金秀娥;于雷
. 2010, 37(6):  36-39. 
摘要 ( 1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研究,其可以快速的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成分,避免了常规检测中大量阴性样品造成的巨大工作量,并首次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推导出定量计算公式,且灵敏度比常规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以上。
转人溶菌酶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朱振营;林祥梅;刘建;吴绍强;仇松寅;王建武;薛振华
. 2010, 37(6):  40-42. 
摘要 ( 13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进出境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牛物种特异性基因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设计奶牛内源性基因引物,根据外源基因人溶菌酶基因(human lysozyme,hLY)及标记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特异,一个反应可以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有效用于转基因奶牛外源基因的检测。
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致密化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分析
黄时海;孙洪亮;康超;陆凤花;石德顺;李湘萍
. 2010, 37(6):  43-46. 
摘要 ( 1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致密化相关基因在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Taqman探针法和SYBR GreenⅠ染料法分别分析了缝隙连结蛋白43和31(Cx43、Cx31)、上皮钙调素蛋白(E-cad)3个基因在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及培养的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Cx43基因在水牛成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后3个发育阶段(P<0.05);Cx31基因mRNA表达趋势与Cx43相反,成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低,囊胚期最高,随体外胚胎发育Cx31 mRNA表达量逐渐增高;E-cad基因在体外培养的各阶段胚胎中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3个致密化相关基因在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均有表达,但是具有明显不同的mRNA表达方式。
猪孤雌胚胎体外序贯培养
张立苹;王亚刚;;李莉;;刘西梅;;乔宪凤;;郑新民;;许生成
. 2010, 37(6):  47-49. 
摘要 ( 10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索不同培养体系和不同序贯培养法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采用普通培养和序贯培养2种培养方法进行猪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孤雌激活卵母细胞在NCSU23+0.4% BSA中分裂效果较好,而mTCM199+0.1% PVA则更有利于孤雌胚胎突破4细胞阻滞达到桑葚胚。在4种序贯培养中,NCSU23 (0.4% BSA)+mTCM199 (0.1% PVA)一组更适合于猪孤雌胚胎的体外培养。
滩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亮;刘丑生;王新庄;赵俊金;李天达;孟飞
. 2010, 37(6):  50-54. 
摘要 ( 1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滩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构建了35个滩羊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微生物检测和荧光蛋白报告质粒(PEGFP-N3)基因转染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36 h,细胞冻存后活力为95.8%,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n=54)占主体,镜检细胞的百分比约为97.5%。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该细胞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ATCC细胞系鉴定标准。
犬型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OmpL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陈方良;范泉水;邱薇;尹革芬;星云
. 2010, 37(6):  55-58. 
摘要 ( 13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以犬型钩端螺旋体菌株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OmpL1,克隆到pVAX1载体上,并对OmpL1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960 bp片段,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OmpL1基因与报道的七日热型、秋季型、波摩那型、澳洲型钩体的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38%、93.77%、99.58%、99.3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95%、100%、100%。证明OmpL1为致病性钩体所具有的保守性抗原成分,可在钩体病的预防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梅花鹿促卵泡激素α亚基基因克隆与融合表达
张建肖;关洪斌
. 2010, 37(6):  59-62. 
摘要 ( 1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原构建的克隆载体为模板,PCR扩增梅花鹿FSHα亚基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插入表达载体pGEX-6P-2,阳性克隆导入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GST-FSHα融合蛋白,SDS-PAGE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FSHα PCR产物大小约380 bp,测序结果与GenBank序列一致;重组表达载体pGEX-6P-2-FSHα构建成功;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发现,在分子质量39.3 ku处出现特异性蛋白质条带,说明梅花鹿FSHα亚基基因片段已在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了FSHα-GST融合蛋白。
5株堆形艾美耳球虫线粒体cox3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谢雯琴;谭志坚;符德文;丘丽玲;翁亚彪;刘毅;林瑞庆;徐民俊
. 2010, 37(6):  63-66. 
摘要 ( 12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5株堆形艾美耳球虫为研究对象,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Ⅲ亚基(cox3)的部分基因(pcox3)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顶复门原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其线粒体cox3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每个虫株均获得572 bp的目的片段,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对,5株堆形艾美耳球虫线粒体pcox3序列完全一致,与疟原虫和住白细胞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51%和50%,而与泰勒虫的相似性少于50%。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堆形艾美耳球虫pcox3序列,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堆形艾美耳球虫pcox3序列没有差异,与毒力无关,为进一步研究艾美耳球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菲莱氏温扬球虫18S rDNA基因的扩增与克隆分析
程家林;李国清;徐前明;岳彩玲;高振永;朱海波;刘霞
. 2010, 37(6):  67-70. 
摘要 ( 1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菲莱氏温扬球虫是鸭球虫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为了寻找种特异性的遗传标记,本研究采集广东省某鸭场的新鲜鸭粪,通过Sheather’s蔗糖漂浮法收集球虫卵囊,经形态学鉴定为菲莱氏温扬球虫;提取该球虫DNA样品,经过PCR扩增,首次获得了该虫的18S rDNA基因部分片段;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比较了该虫株与其他原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对菲莱氏温扬球虫序列与艾美耳科其他球虫关系较近,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艾美耳科的另一分支。表明18S rDNA基因在鸭菲莱氏温扬球虫的分类鉴定上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
猪瘟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中勇;曾小娜;朱道中;房红莹;蒋启荣;吴志强;罗满林
. 2010, 37(6):  71-74. 
摘要 ( 13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设计了4条针对猪瘟病毒6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猪瘟病毒体外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特异地检测出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的存在,检测PRV、PRRSV、PCV-2等病毒均为阴性;灵敏度高,所建立的CSFV-RT-LAMP方法灵敏度为10-5,总RNA的检测阈值约为1 pg;反应快速,整个扩增反应可在1 h内完成;操作简单,不需要PCR仪等复杂的仪器,结果可经肉眼观察及电泳检测。本试验为猪瘟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更加简便、快速的方法,可以满足基层检疫的需要。

鹅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86K61 和O44K74亚型的分离与鉴定
陈绍红;刘艳芬;马龙;刘铀
. 2010, 37(6):  75-77. 
摘要 ( 1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湛江养鹅场发生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死鹅无菌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其中,O86K61 4株,O44K74 3株,1株未定型,上述菌株均不产生内毒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先锋霉素、磺胺嘧啶、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呈交叉耐药;对万古霉素、新霉素、呋喃唑酮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不敏感。上述结果提示,同一发病鹅场存在着多种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并存在多重耐药。
猪流感病毒的分离及N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侯韶毅;冯建远;高永锐;卢桂娟;陆有飞;肖爱欢;张民秀;卢冰霞;黄伟坚;赵武
. 2010, 37(6):  78-83. 
摘要 ( 1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到3株猪流感病毒,经HI、RT-PCR鉴定,其中GXHZ株为H1N2亚型毒株,GXLZ、GXXY株为H3N2亚型毒株,并对分离株进行EID50测定及GXHZ株的猪体攻毒试验。所扩增分离到3株SIV病毒NA基因与A/Sw/Hainan/1/2005(H1N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3株SIV分离株的NA基因在氨基端胞浆尾区均由K6→R6,在非极性跨膜区均由V20→M2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试验所分离的3个SIV毒株与H1N2亚型毒株亲缘性最相近,且来源于猪源H1N2亚型流感病毒。从时间上也发现,3个分离株的NA基因与1996年以后获得的H3N2毒株亲缘关系很近,都隶属于一个亚分支。
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徐红伟;臧荣鑫;杨具田;卢建雄;蔡勇;石来文;马伟龙
. 2010, 37(6):  84-87. 
摘要 ( 1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兰州大尾羊尾部、大网膜、肝脏、肾周脂肪组织中的总RNA提取,反转录获得总cDNA样品,结合PCR技术,建立了SYB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兰州大尾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的试验方法,并进行批内、批间重复性检验。结果表明,H-FABP和18S基因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CtH-FABP =-3.24375x+38.34230和Ct18S=-3.33137x+33.4573,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4和0.9992,扩增效率分别为103%和99%;批内、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小于1.8%和10%;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兰州大尾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mRNA表达量的有效方法。
遗传繁育
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李姣;张猛;袁峥嵘;李俊雅;周正奎;贺建宁;高雪;陈金宝;许尚忠
. 2010, 37(6):  88-93. 
摘要 ( 15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指标的研究,分析3组性状组内及组间的相关性,揭示牛不同类型性状间的相互影响。测量记录327头牛3组性状的表型值,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3组性状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17个性状间共有74对存在极显著简单相关(P<0.01),多数相关系数低于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组性状间第一、第二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间、肉质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和0.350、0.993和0.623、0.698和0.394。结果显示,典型相关分析比简单相关能更准确、全面反映3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肉牛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闫雷;林家栋;张晓杰;张勇
. 2010, 37(6):  94-98. 
摘要 ( 1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gmorphisms,SNP)作为第3代分子遗传标记,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遗传育种、基因定位、克隆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笔者对SNP的概念、检测方法及在猪育种上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SNP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影响内蒙古三河牛泌乳曲线参数的非遗传因素
王瑞军;张志刚;吴宏军;王东升;乌恩旗;苏蕊;张燕军;王雅春;李金泉
. 2010, 37(6):  99-102. 
摘要 ( 15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三河牛泌乳曲线形状及其影响因素,试验对三河牛的486个泌乳期记录,应用Wood模型进行泌乳曲线拟合,结果显示,Wood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三河牛泌乳曲线,平均拟合优度R2为0.93±0.004。应用方差分析进一步研究场效应、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及胎次对Wood模型各参数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场效应对参数c、tmax、per、Y305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产犊年度间,参数b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参数c、ymax、Y305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各产犊季节间,参数a、b、c、Y305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参数per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胎次对参数a、ymax、Y305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参数与效应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新疆地方斗鸡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李兴明;赵艳;韩光;梁杜;周玲玲;廖和荣
. 2010, 37(6):  103-106. 
摘要 ( 1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利用8个微卫星座位分析了新疆3个地方(吐鲁番、喀什和伊犁)斗鸡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群体遗传变异参数。结果表明,3个地方斗鸡的8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77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除伊犁斗鸡ADL0298位点外)均大于0.5,表现高度多态信息,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866。因此,所选取的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新疆3个地方斗鸡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哺乳动物繁殖季节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储明星;冯涛;王西筠;张新珍;刘雪云;乔念民;郭志勇;刘新朋
. 2010, 37(6):  107-110. 
摘要 ( 1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照周期或季节更替调控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接收来自褪黑激素的信息并整合机体内部生理状态后调控下丘脑GnRH的脉冲释放,确保动物在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进行繁殖。哺乳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繁殖节律,已确定一些基因与繁殖的季节性有关。笔者简要介绍了褪黑激素受体1A基因、褪黑激素受体1B基因、KiSS-1/GPR54基因等与哺乳动物繁殖季节性的关系。
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对高原环境的适应及调控机制
孙英;袁莉刚
. 2010, 37(6):  111-115. 
摘要 ( 1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原生态因子中的光照、温度、高海拔低氧等是制约雄性动物生殖、发育的关键因素,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机能产生特殊的影响;而哺乳动物对高海拔环境有其独特的适应方式及调控机制。作者就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系统对高原环境的适应及细胞因子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中国肉鸽主要品种资源与育种现状
卜柱;厉宝林;赵振华;王强;陈宏生;陈卫彬;王程
. 2010, 37(6):  116-118. 
摘要 ( 1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肉鸽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通过对中国主产区肉鸽的优良品种进行种资源特点调查,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肉鸽;并针对在生产中发现的不同品种间存在的一些有利经济性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此指导中国肉鸽生产迈入更加科学的良性发展环节;同时简述了中国肉鸽育种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结合今后肉鸽育种科研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拙见。
鸡Nramp1基因第9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分析
HU Guo-shun;CHANG Guo-bin;WANG Ke-hua;CHEN Rong;LIU Yan;ZHOU Qiong;LIAO Jing;CHEN Guo-hong
. 2010, 37(6):  119-121. 
摘要 ( 10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文昌鸡、安卡鸡及藏鸡为试验动物,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Nramp1基因部分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发现,该区域存在2个突变,分别为C315G、C357T;共出现4种基因型,分别为GG、GT、TT及AA型,在文昌鸡和藏鸡群体内,T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安卡鸡中G为优势等位基因。3个群体该座位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且3个群体间基因型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陆川猪mtDNA D-loop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俊丽;张冰;马青艳;覃倩;黄光云;黄敏瑞
. 2010, 37(6):  121-124. 
摘要 ( 1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测定了陆川猪17个个体mtDNA D-loop高变区序列,共检测到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640和0.0074,表明陆川猪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合已报道的中国地方猪种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陆川猪和属于华中型的宁乡猪、大花白猪有很近的遗传关系,但与传统上同属华南型的香猪和滇南小耳猪的遗传关系较远,这与传统的分类方法不一致。
山羊间性特征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陈洋;杨永梅;陈娟;姜怀志
. 2010, 37(6):  125-129. 
摘要 ( 1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羊的间性是一种严重的繁殖障碍,而且多发生在无角山羊群体中,对山羊尤其是无角系山羊的选育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山羊间性的研究文献,从解剖学、遗传学等多方面对间性山羊的遗传学特征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评述
耿彩霞;狄冉;储明星;方丽;陈宏权
. 2010, 37(6):  130-133. 
摘要 ( 1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些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作者主要对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在畜牧业、医药产业和人类疾病模型的建立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疾病防治
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
景小冬;章振华;李林;张建伟;沈佳;郑小兰;姜北宇
. 2010, 37(6):  134-137. 
摘要 ( 1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1998-2009年在河北、河南及山东分离的3株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免疫后21 d,采血测定HI抗体,然后用从上述3个地区及北京分离的共5株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进行攻击,观察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H9亚型流行毒株的交叉免疫攻毒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用不同时期及地点的3个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各免疫组试验鸡H9亚型禽流感的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不同毒株灭活疫苗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用同源毒株作为抗原测定免疫组鸡的血清样品,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攻毒试验结果证明,对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间产生了较好的交叉保护力。用1998年分离的WD98株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对目前的流行毒株仍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力。
12味中药对鸡血清型O78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观察
褚秀玲;苏建青
. 2010, 37(6):  138-140. 
摘要 ( 11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观察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的水煎液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抗菌活性。选取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加水煎煮以获得中药水提取物,测定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对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进行体内试验。乌梅、芦荟、白头翁抗菌活性较好,桔梗、连翘、大黄、白芍、白术几乎无抗菌活性,其中乌梅、白头翁与芦荟水提取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MIC分别为2.57、2.06和2.31 mg/mL。乌梅、芦荟、白头翁具有一定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作用,将为开发新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自然弱毒株的分离鉴定
高继业;唐妤;赵洁;丁孟建;刘燕;刘子勇;李继祥
. 2010, 37(6):  141-144. 
摘要 ( 13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四川德阳某鸭场病死鸭肝脏中分离的DY9株细菌,经理化特性、16S rRNA核苷酸序列与cam基因检测,证明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对其毒力与毒力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DY9株细菌对14日龄非免疫健康鸭的LD50大于2.3×1010 CFU/0.5 mL,但死亡鸭不具有纤维素性炎症病变,并未能回收到细菌;经敏感鸭体内连续传10代和经巧克力营养琼脂平板传30代后毒力未见显著改变;培养滤液不影响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油佐剂灭活菌苗与活菌苗免疫鸭后14 d攻毒分别获得100%和79.52%的相对保护率,21 d时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 DY9株细菌为毒力稳定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自然弱毒株。
沙门氏菌载体在疫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安芳兰;刘学荣;宋玉霞;武发菊;董文教;刘萍;牟克斌;黄银君;黄安仓
. 2010, 37(6):  145-150. 
摘要 ( 1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沙门氏菌不仅可以用作疫苗,也是理想的疫苗载体,已受到医学与兽医学的广泛重视。其主要优点包括:沙门氏菌可以经黏膜途径免疫(口服或鼻内),操作方便,对接种对象刺激小。此外,沙门氏菌为胞内侵袭细菌,能有效递呈抗原,激发抗沙门氏菌和诱导外源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与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同时诱导黏膜免疫与全身免疫。作者对沙门氏菌的入侵机制、免疫机理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为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亲本株繁殖力的观察
李赟;;古少鹏;赵剑
. 2010, 37(6):  151-154. 
摘要 ( 11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选育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早熟株,了解其繁殖力,为早熟弱毒活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试验运用球虫的单卵囊分离技术得到一株E.necatrix(P0),并对其进行了早熟选育,得到了E.necatrix早熟株P8。P0和P8分别以0.05×104、0.1×104、0.5×104和1×104个/只的剂量接种11日龄雏鸡,接种后第7~13天每天检测粪便中的卵囊产量。结果表明,P0与P8均为接种0.5×104个/只的卵囊产量最大;P8的繁殖力是P0的55%;P8的卵囊高峰期较P0有提前趋势。
去甲斑蝥素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赵良中;李强;冯宪敏;赵东海 ;潘小涛
. 2010, 37(6):  155-156. 
摘要 ( 13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去甲基斑蝥素二钠盐对人和小鼠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小鼠肺癌Lewis细胞,用WST-1还原法检测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技术分析MAPK激酶表达。NCTD抑制A549和Lewis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3.5和9.5 μmol/L;0、6.25、12.50和25.00 μmol/L NCTD处理24 h,诱导A549细胞G2/M期阻滞率分别为26.30%、29.44%、49.83%和81.35%。结果表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去甲基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抗生素类驱虫药米尔贝肟的研究进展
关丽辉;王相晶;向文胜
. 2010, 37(6):  157-159. 
摘要 ( 1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米尔贝肟主要用于防治犬猫体内外寄生虫。作者对米尔贝肟的开发历程、药物剂型、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理、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和毒理学安全性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磺胺二甲嘧啶免疫抗原的合成研究
欧仁福; 魏星华; 郑晓华; 沈明浩
. 2010, 37(6):  160-163. 
摘要 ( 1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磺胺二甲嘧啶(SM2)免疫抗原的合成。用重氮化方法将SM2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了免疫抗原SM2-BSA和包被抗原SM2-OVA。紫外扫描和聚丙烯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 SM2-BSA的紫外吸收光谱与BSA、SM2相比均发生了改变,证明偶联成功,并测得SM2-BSA的结合比为13∶1;用SM2-BSA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效价和特异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半抗原SM2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并可获得高价、敏感的多克隆抗体。
利什曼原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张瑞岩;商立民;张宁;刘全;吴永魁
. 2010, 37(6):  164-167. 
摘要 ( 1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利什曼原虫的小环状动基体DNA(Leishmania kDNA)为靶基因,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利什曼原虫的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利什曼原虫小环状动基体DNA保守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后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挑选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鉴定正确后,作为模板建立SYBR-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和熔解曲线。结果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而且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利什曼原虫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利氏曼原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和科学研究。
猪瘟分子生物学诊断新进展
李菲;赵立峰;高云航;胡桂学
. 2010, 37(6):  168-170. 
摘要 ( 1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瘟是养猪业常见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尽管中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区和猪场不断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尽早对猪瘟进行确诊是减少该病造成损失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猪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迅速,为猪瘟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着重对最新的猪瘟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如RT-PCR、RT-LAMP等方法)加以综述。
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
冉旭华;李树东;闻晓波;王密;杨焕民;倪宏波;侯喜林;朴范泽;邵磊;李晓娟;李冬野;周恩民
. 2010, 37(6):  171-173. 
摘要 ( 1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性。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针对ORF3基因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该基因,并将此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命名为pET32a-ORF3,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blue(DE3) pLacⅠ感受态细胞,1.0 mmol/L IPTG 37 ℃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315 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9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抗His-tag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不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但与阳性血清之间没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PCV-2 ORF3蛋白的功能及特性奠定基础。
伊维菌素对雄性大白鼠生育功能的影响
姜晓文;冯国峰;徐明星
. 2010, 37(6):  174-175. 
摘要 ( 1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伊维菌素对雄性动物生殖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安全和动物繁殖提供依据。试验选取成年雄性大白鼠,按照0.17 mg/kg(低剂量组),3 mg/kg(中剂量组),5 mg/kg(高剂量组)的剂量分别进行灌胃,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进行灌胃。末次给药后24 h处死大鼠,取睾丸、附睾进行生殖系统毒性检查。试验结果表明:当伊维菌素用药剂量达到3 mg/kg以上就呈现出一定的生殖毒性,睾丸系数、附睾系数下降,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下降,但对精子活力并没影响,4个试验组均未显示与剂量的相关性。
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
刘志亮;余祖功;李丽杰;裴香玲;乔彦良;闫祥华;马凤龙
. 2010, 37(6):  176-179. 
摘要 ( 1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对1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靶动物-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氨苄西林混悬液吸收迅速,达峰时间快,约0.89 h即达峰值;消除半衰期较短,约2.5 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27%,略高于氨苄西林溶液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34.3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鸡口服给药后的生物等效性为109.8%。
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莉平
. 2010, 37(6):  180-182. 
摘要 ( 10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山东省诸城地区6个集约化养鸡场采集50只病死鸡病料,从中分离鉴定得到32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了12种常规药敏试验,发现分离的菌株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14株优势血清型菌株进行了质粒DNA提取分析,然后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进行了酶切。结果表明,质粒的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也就是说它们有共同的起源;来源不同的菌株的质粒图谱一般不同,即有不同的起源。将血清型和质粒图谱比较,结果发现,同一血清型可以有不同的质粒图谱,不同血清型可以有相似的质粒图谱,血清型与质粒图谱没有直接的联系。
规模化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夏伦斌;左瑞华;葛凯;余道伦
. 2010, 37(6):  183-184. 
摘要 ( 1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采用Kirby-Bauer氏法(K-B法)对采自皖西地区12个猪场的76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76株病原菌对20种抗生素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表现为多重耐药。
猪圆环病毒2型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索江华;吴玉臣;唐光武;郭爽;张桂云
. 2010, 37(6):  185-187. 
摘要 ( 1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serotype 2, PCV-2)高免卵黄抗体,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通过自制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苗,免疫SPF产蛋鸡,收集高免蛋,制备PCV-2高免卵黄抗体,对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无菌检验、活体动物安全性检测,用琼脂扩散方法进行效价检验和人工感染保育猪治疗试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抗体效价达到1∶64;人工感染治疗试验治愈率达100%;临床试验治愈率为96%,应用效果良好。
国际组织兽用抗菌药耐药性管理
张苗苗;戴梦红;黄玲利;袁宗辉
. 2010, 37(6):  189-191. 
摘要 ( 14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菌药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引起动物和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因此,兽用抗菌药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上关注的问题。作者主要介绍了国际组织兽用抗菌药耐药性管理措施,指出中国耐药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为中国兽用抗菌药的使用和耐药性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狼连涂擦剂急性毒性试验及微核试验
曲玲玲;田淑琴;高媛;张美玉;邓孝廷
. 2010, 37(6):  192-193. 
摘要 ( 1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检测狼连涂擦剂(以狼毒为君药,连翘为臣药的主方)的毒理学安全性,对试验小鼠进行半数致死量试验及微核试验。结果狼连涂擦剂LD50为3253.87 mg/kg,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未发现该药物对小鼠有遗传毒性,表明狼连涂擦剂的安全性良好。
兽医临床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情况与相关因素的调查
王永艳;王仲兵;郑明学;郝杰;古少鹏
. 2010, 37(6):  194-197. 
摘要 ( 11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雁门关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及危害情况,科学制定适合黄土高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措施,本试验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试验,对雁门关地区牛血清样本665份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血清330份,可疑血清55份。经过对阳性牛的分析,结果发现,病例多发生在荷斯坦牛及舍饲、卫生条件一般、未经过引种检疫的山区、居民区养殖的牛中。
猪多房型棘球蚴病的诊断
姜鑫
. 2010, 37(6):  198-198. 
摘要 ( 9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贵州奶牛传染病检测和预防的研究
谭诗文;冉懋韬;艾玉萍;腾传孝;王凡
. 2010, 37(6):  199-202. 
摘要 ( 1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6—2008年对贵州省内610份奶牛血清进行检测,其中有116份血清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平均阳性率19%;534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血清29份,阳性率为5.4%,而运用血清补体结合反应(CFT)检测奶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均为阴性。将HBsAg、HBeAg双阳性奶牛肝组织做电镜观察,发现肝组织中有密集的HBV颗粒。结果表明,贵州省奶牛可能存在乙型肝炎、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应当引起奶牛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
东丽丽
. 2010, 37(6):  203-204. 
摘要 ( 12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3家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的2000头黑白花奶牛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有37头牛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消瘦、喜卧、产奶量下降。剖检1头发现血液稀薄,皮下水肿,肝脏、脾脏肿大,腹腔脂肪及肝脏黄染等病变。经对牛进行血液检测,结果发现,病牛红细胞数减少至2.5×106~4.5×106个/mm3,白细胞数增高到1×104~2×104个/mm3,1 h血沉值上升为1.8~2.2 mm;并且80%以上的红细胞表面有球形、杆状的小体附着,使红细胞体积变大,形状不规则;待检血液接种营养琼脂、血液琼脂未见有细菌生长,动物回归试验阳性。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用咪唑苯脲对病牛进行肌肉注射,36头治愈,1头死亡,治愈率达97.3%。
一例犬胫腓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刘芳;董海聚;王梦艳
. 2010, 37(6):  205-205. 
摘要 ( 10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动物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包括单纯胫骨骨折、腓骨骨折和胫腓骨完全骨折等,骨折发生后多采用外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如果骨折部位比较靠近关节,此时尽量采用内固定治疗,不至于引起关节僵硬的后遗症。作者通过结合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X光和B超检查确诊一萨摩耶犬胫腓骨远端完全螺旋型骨折病例,使用接骨板和钢丝进行内固定,并结合一定的术后护理措施,恢复良好。
鹿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治
王自然
. 2010, 37(6):  206-207. 
摘要 ( 9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例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
郭剑英;曹华斌;刘湘红;丁珍
. 2010, 37(6):  208-209. 
摘要 ( 11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9年4月,笔者接诊一只2月龄英国小古牧病例,在主人购回后3 d发病,就诊前已发病超过1周,曾以普通出血性胃肠炎治疗,但病情未见改善。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遂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对粪便中的病原进行检测,结果表现为强阳性,确诊此犬为犬细小病毒感染。经过采用输液、输血、灌肠、抗感染等综合性治疗,病情逐步得到改善,10 d后痊愈。
动物生产
三穗鸭体尺及屠宰性状的测定及分析
李辉;欧秀勇;唐益成;郑刚;周约彬;张美权;龙宗康
. 2010, 37(6):  210-213. 
摘要 ( 1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对成年三穗鸭的体尺和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的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穗鸭的体尺性状大多数指标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屠宰性状大多数指标间呈显著相关,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有些指标也显著相关。本试验结果可为三穗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今后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燕麦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崔海;;王加启;卜登攀;李发弟;哈斯额尔敦
. 2010, 37(6):  214-216. 
摘要 ( 1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燕麦作物具有产量高、适口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其燕麦青(干)草、青贮燕麦及燕麦籽实对畜禽生产均有利用价值,作者就其在饲喂畜禽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推广其饲用价值,促进畜牧业发展。
经验交流
吡啶羧酸铬和天冬氨酸镁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徐大节;赵凤荣;马爱平;张敏红
. 2010, 37(6):  217-220. 
摘要 ( 1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48头体重接近(86.0±5.1) kg的杜长大肥育阉公猪,研究天冬氨酸镁和吡啶羧酸铬对猪宰前应激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猪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采食玉米-豆粕型日粮(DE,13.18 MJ/kg;CP,14.6%)。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1.0%天冬氨酸镁(MgAsp);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3 mg/kg吡啶羧酸铬(Crpi);Ⅳ组饲喂基础日粮+1.0% MgAsp +0.3 mg/kg Crpi。每头猪每日饲喂2.8 kg上述试验日粮,7 d后运到屠宰场。结果表明,日粮中补充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降低了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减缓了屠宰前的应激反应;给宰前的育肥猪补充吡啶羧酸铬、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可降低宰后糖原分解(P<0.05),补充天冬氨酸镁也有降低宰后糖原分解的趋势。补充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及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可显著降低宰后短时间内猪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乳酸含量(P<0.05);日粮中补充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及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可极显著(P<0.01)降低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pH和滴水损失,分别降低PSE肉发生率75.1%、49.8%和75.1%(P<0.05),而对系水力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添加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组猪的滴水损失、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色值都显著低于单独添加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组,这说明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在改善肉质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加性效应,二者同时添加效果最好。

肉牛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曲桂娟;秦贵信
. 2010, 37(6):  221-222. 
摘要 ( 12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肌内脂肪含量高,大理花纹丰富,肉细嫩、口感好。作者从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主要因素着手,分析了不同的遗传基础、年龄、屠宰部位、日粮等因素对肌内脂肪的影响,为生产优质高档牛肉提供依据。
干酪乳杆菌LC-03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金桩;;彭健;胡新文;林声汉;马燕
. 2010, 37(6):  223-226. 
摘要 ( 1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单因子优化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干酪乳杆菌LC-03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03属于兼性厌氧菌,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2 g,酵母提取物6 g,牛肉膏6 g,葡萄糖18 g,乙酸钠5 g,柠檬酸铵2.15 g,Tween 80 1 mL,MgSO4·7H2O 0.58 g,MnSO4·4H2O 0.05 g,K2HPO4 2 g,水1000 mL;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35 ℃,培养基起始pH为6.5,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24 h;优化培养后D610 nm值达到1.832,活菌数达到3.22×1010 CFU/mL。
慢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张蕊;龚道清
. 2010, 37(6):  227-231. 
摘要 ( 1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病毒载体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逆转录病毒载体,具有更安全、转移效率高、可将目的基因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和可感染非分裂期细胞等优点,因此有望成为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并在临床和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作者主要以HIV-1为代表对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研究进展
于云柱;何奕多;刘丽;王秀娟;刘情;邓卫东
. 2010, 37(6):  232-233. 
摘要 ( 1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也称为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MSHR)基因,是由扩散位点(extension locus,E) 编码的,是控制动物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作者对MC1R基因结构功能、作用机理、基因的定位与多态性检测进行了综述。
奶牛AsiaⅠ-O型口蹄疫双价灭活疫苗免疫程序对比试验
徐娟美;郑玉红;李斯华;张秋法;郑龙华;邓永红;胡绍生
. 2010, 37(6):  234-235. 
摘要 ( 1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分4组进行了AsiaⅠ-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siaⅠ-O型FMD双价灭活疫苗对奶牛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好,一次免疫180 d后还有较高的保护抗体;对奶牛AsiaⅠ型口蹄疫免疫效果差,抗体水平很难维持较高水平和较长时间。首免40 d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间隔4个月免疫1次,这种免疫程序比较适合衢州地区的奶牛口蹄疫免疫。
毛皮动物野生习性调查与驯化技术
何玉华;鞠贵春
. 2010, 37(6):  236-238. 
摘要 ( 10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毛皮动物一般指那些能提供高档裘皮产品的动物,属于野生或经过人工驯化饲养的哺乳类动物。作者对毛皮动物的栖息环境、采食习性、行为等野生习性及驯化的关键问题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一次性使用速效止血包对小型猪止血疗效试验观察
颜克松;战大伟;王巍;安宁;王军民
. 2010, 37(6):  239-241. 
摘要 ( 11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次性使用速效止血包对动物中动脉血管损伤的止血疗效,并与速效止血粉比较止血效果。选择小型猪9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一次性使用速效止血包试验组、速效止血粉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制作前肢肱动脉穿刺出血的小型猪中动脉失血试验模型,应用一次性使用速效止血包、速效止血粉进行止血处理,测定止血时间、创面局部最高温度及动物血压变化,取创面边缘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一次性使用速效止血包与速效止血粉均能对小型猪前肢肱动脉损伤有快速止血效果,二者的止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速效止血粉创面止血温度高于一次性使用速效止血包温度(P<0.05),但二者都对创面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程度的组织损伤。一次性使用速效止血包能对中动脉损伤引发的出血快速止血,是治疗急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