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20
生物技术
蓝舌病病毒新型NS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及功能预测
吕爽, 杨涛, 孙恩成, 徐青元, 张继凯, 吴东来
. 2016, 43(1):  1-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1
摘要 ( 248 )   PDF (3244KB) ( 6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NS1~NS4),其中NS4是新发现的非结构蛋白。为深入探索该新型非结构蛋白的功能,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及可能的功能域,结果发现NS4蛋白的N端α-螺旋结构域中具有富含碱性氨基酸的核定位信号(NLS),而C端α-螺旋结构域中具有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输出信号(NES)。为进一步证实NS4的亚细胞定位,本试验构建了表达NS4全长及其缺失突变体的重组质粒,结果显示缺失NLS的NS4重组蛋白弥散在胞浆,而缺失NES后NS4重组蛋白只定位于细胞核,表明NS4蛋白亚细胞定位具有核-胞浆穿梭过程。最后结合3D同源建模发现NS4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β)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据此推测NS4可能为转录调控蛋白,与DNA或其他转录因子存在相互作用。总之,本研究为NS4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线索和新思路,填补了BTV基础研究的空白。
分枝杆菌分型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娄忠子, 刘聪暖, 贾万忠, 周继章, 闫鸿斌, 曹小安, 李立, 李兆才, 付宝权
. 2016, 43(1):  8-1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2
摘要 ( 264 )   PDF (1480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分枝杆菌的三重PCR方法,并比较分析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可靠性。根据已发表的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非洲分枝杆菌rv 3036c基因,结核分枝杆菌rv 1970f基因(RD7)和牛分枝杆菌pncA基因的序列,改造并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对分枝杆菌样品进行初步鉴定的三重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针对rv 3036crv 1970fpncA基因分别扩增出大小为500、125和249 bp的目的片段,能特异性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500和125 bp两条带)和牛分枝杆菌(500和249 bp两条带),并可将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其他分枝杆菌加以区分。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50 pg/μL模板基因组DNA。对86株抗酸染色阳性菌进行三重PCR鉴定,鉴定结果与细菌16S rDNA和ITS序列测定结果一致,检测准确度为100%,优于生长特征和生化试验鉴定。
Sox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Sox2基因绵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
刘怀禹, 李浩天, 苏小虎, 孟凡华, 刘春霞, 张焱如, 曹俊伟
. 2016, 43(1):  16-2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3
摘要 ( 266 )   PDF (1600KB) ( 4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ox2是多能干细胞的主要标记之一,有研究发现高表达Sox2基因的神经干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时具有较高的重编程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绵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 Sox2基因进行外源性增强表达,以期提高其重编程能力,从而改善动物体细胞克隆效率。试验提取绵羊胎儿生殖腺组织RNA,以其为模板克隆Sox2基因cDNA序列,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出pEGFP-N1-Sox2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将重组质粒转染入绵羊BMSC,经G418与荧光标记双筛选后挑选单克隆并扩增培养。测序鉴定表明,克隆得到绵羊Sox2基因CDS区全长,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荧光检测表明,成功建立表达Sox2基因的绵羊BMSC系。本研究得到了高表达Sox2基因的绵羊BMSC系,为提高体细胞克隆过程中的重编程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鸭Mx基因克隆及其在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丁明洋, 陈宗艳, 吴润, 刘光清
. 2016, 43(1):  23-3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4
摘要 ( 280 )   PDF (1818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北京鸭Mx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利用干扰素诱导剂Poly(I:C)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DEF),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北京鸭Mx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并观察其在感染了鸭呼肠孤病毒(DRV)的DEF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北京鸭Mx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2166 bp,编码721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脊椎动物Mx基因进行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北京鸭Mx基因与野鸭Mx基因关系最近。北京鸭Mx序列与其他动物基因序列的比对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47.8%~99.8%,氨基酸同源性为47.9%~99.4%。DRV孵育DEF后,Mx呈波动性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北京鸭Mx基因,预测分析证实其编码的蛋白具有脊椎动物Mx蛋白共有的结构特征,北京鸭Mx蛋白全基因的获得为下一步研究禽类Mx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及干扰素的监测奠定了基础。
CRISPR/Cas9体外酶切检测猪生长抑素基因定点修饰靶点活性的研究
李晓敏, 任红艳, 毕延震, 刘西梅, 郑新民, 吴民耀
. 2016, 43(1):  31-3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5
摘要 ( 334 )   PDF (2265KB) ( 5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通过CRISPR/Cas9体外酶切法检测猪生长抑素(SST)基因定点修饰靶点的活性。试验设计5个长20 bp的单链导向RNA(sgRNA),即SST-sgRNA-g1、SST-sgRNA-g2、SST-sgRNA-g3、SST-sgRNA-g4和SST-sgRNA-g5。化学合成sgRNA寡核苷酸序列,将寡核苷酸序列连接到可同时表达Cas9和sgRNA的质粒中,挑选正确克隆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体外转录形成SST-sgRNA。利用CRISPR/Cas9体外酶切含靶点的DNA片段,根据酶切条带的灰度换算成sgRNA活性。结果显示目的sgRNA寡核苷酸双链成功插入到质粒中且序列正确,以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SST-sgRNA成功。靶位点经Cas9蛋白酶切后与标准sgRNA1和sgRNA2酶切活性作比较,确定靶点SST-sgRNA-g1、SST-sgRNA-g4和SST-sgRNA-g5活性较高,可为在细胞水平、胚胎水平做基因定点修饰提供依据。
蓝舌病病毒衣壳蛋白VP2、VP5、VP7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张继凯, 孙恩成, 杨涛, 徐青元, 吕爽, 王海秀, 张沁, 吴东来
. 2016, 43(1):  39-4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6
摘要 ( 227 )   PDF (1795KB) ( 5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的结构主要由3层衣壳蛋白组成,其中VP2、VP5蛋白构成了BTV的外层衣壳,VP7蛋白构成了BTV的中间衣壳,最内层衣壳则由VP3蛋白构成。VP2、VP5及VP7蛋白在BT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BT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BTV的VP 2、VP 5、VP 7基因分别克隆到pGBKT7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GBKT7-VP2、pGBKT7-VP5与pGBKT7-VP73个诱饵质粒,且通过自激活和毒性验证,证明所构建的3个质粒均无自激活作用,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本研究为今后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VP2、VP5、VP7蛋白中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蛋白做好了铺垫,为深入研究BT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广西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屈素洁, 邹联斌, 胡杰, 粟艳琼, 莫胜兰, 施开创, 尹彦文, 李军, 张步娴
. 2016, 43(1):  45-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7
摘要 ( 272 )   PDF (2737KB) ( 7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广西发病鸡中分离鉴定了3株MDV。参照GenBank中MD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Meq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发表的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 Meq基因序列全长为1020 bp,编码一条由33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离株与国内外MDV参考毒株相比,不同MDV株的Meq基因序列相对较保守,它们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3.8%~99.9%,氨基酸同源性为88.4%~99.6%。3株MDV分离株Meq基因在相关报道中提到的与毒力相关的脯氨酸重复区存在点突变。3株分离株与国内参考株YL、GXY2关系较近,与参考株RB1B、GA、Md5、648A及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为中国MDV的流行、遗传变异及防控研究提供了材料。
湖南省4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与毒力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
杨涛涛, 赵墩, 刘崇灵, 屈泰龙, 余兴龙
. 2016, 43(1):  50-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8
摘要 ( 254 )   PDF (1431KB) ( 4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湖南省近年来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更好地控制伪狂犬病,2012-2014年从湖南平江、汨罗、浏阳、长沙4地的4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病料(脑组织)中检测到PRV野毒。将脑组织接种PK-15细胞,经PCR和动物接种鉴定为PRV。4个毒株分别命名为PRV-XiangA、PRV-GA、PRV-YY和PRV-LY。对这4株PRV的免疫(gB、gG、gH、gI、gL、gM)与毒力(gE、PK、TK)相关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4株PRV的免疫与毒力相关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8%~100.0%,说明分离得到的4株PRV变异极小;将这4株PRV与国内外的主要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这4株PRV与国内的分离毒株同源性很高,与BJ-YT株和TJ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9.8%~100.0%,说明当前国内流行的PRV毒株变异较小。
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丹丹, 徐义刚, 王昱, 邱索平, 高会江, 高慎阳
. 2016, 43(1):  58-6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09
摘要 ( 257 )   PDF (1600KB) ( 7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VP tox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VP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5株试验菌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只有VP检测为阳性,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4.9 CFU/mL,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采集的150份样品进行检测,共计检出3份VP阳性样品,与国标法(GB 4789.7-2013)检测结果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实用性。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马凡舒, 张蕾, 王洋, 孙彦刚, 闫喜军
. 2016, 43(1):  63-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0
摘要 ( 382 )   PDF (988KB) ( 1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的主要功能单位。B细胞抗原表位的准确定位对疫苗设计、诊断试剂的研发及高通量抗体的制备均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目前常用的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方法和B细胞构象表位预测方法进行概述,并对不同预测方法进行比较,旨在为病原微生物抗原表位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不同精粗比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绵羊体外发酵的影响
曾燕霞, 陈志龙, 王林, 赵臣, 郑琛
. 2016, 43(1):  68-7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1
摘要 ( 263 )   PDF (1010KB) ( 4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4×6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在4种精粗比日粮(20:80、30:70、40:60及50:50)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的MOS(0、0.4%、0.8%、1.2%、1.6%及2.0%),以体外产气法对各底物培养3、6、9、12和24h的产气量、甲烷(CH4)产量、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体外粗蛋白质消失率(IVCPD)、体外有机物质消失率(IVOM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对体外总产气量(除12、24h)和甲烷(CH4)产量(除9h)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精粗比对IVDMD、IVOMD和IVCPD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MOS仅对24h IVCPD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日粮精粗比和MOS的交互作用对体外产气量、CH4产量、IVDMD、IVOMD和IVCPD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随日粮中精饲料比例的上升,IVCPD下降而IVDMD和IVOMD在升高;随日粮中MOS比例的升高,IVCPD升高。综上所述,在精粗比为30:70的日粮中添加1.2% MOS效果最好。
体外产气法评价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王芳, 徐元君, 牛俊丽, 赵勐, 张养东, 张开展, 卜登攀
. 2016, 43(1):  76-8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2
摘要 ( 309 )   PDF (1025KB) ( 7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定反刍动物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饲料原料包括3种能量饲料(玉米、玉米皮、麸皮)和3种粗饲料(苜蓿草粉、苜蓿干草、玉米秸秆),通过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种饲料原料2、6、12、24h累积产气量、体外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降解率,并分析不同类型饲料发酵动力学参数及发酵动力学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能量饲料中,玉米体外发酵24h的产气量(GP24)、理论最大产气量(A)最高,产气曲线的平滑度(B)与其他能量饲料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玉米的干物质降解率(DMD)最高,玉米皮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最高,麸皮的粗蛋白质降解率(CPD)最高;粗饲料间GP24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草粉的GP24、A、DMD、CPD均最高,而粗饲料间B部分差异不显著(P>0.05);GP24和A与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灰分(Ash)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不同类型饲料间产气量及动力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能够为奶牛日粮配制提供参考。
奶牛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对日产奶量及体细胞数的影响
阮含章, 罗汉鹏, 邵平平, 左斌, 成晓, 蒋瑞祥, 徐伟, 张震, 连增建, 许文明, 魏俊飞, 罗长松, 王雅春
. 2016, 43(1):  84-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3
摘要 ( 264 )   PDF (2729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奶牛体表清洁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评价河南省3个奶牛场472头泌乳天数在0~33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股部清洁度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并结合2014年7月河南省牛奶记录系统(dairyherd improvement,DHI)中心提供的数据,对清洁度与平均日产奶量、体细胞数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究两个清洁度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固定效应模型除清洁度评分外,还包括泌乳阶段效应和场-胎次效应等。结果表明,清洁度评分对SCS和平均日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股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产奶量回归系数为-0.14,即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14 kg/头;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奶量回归系数为-0.02,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02 kg/头。对于SCS,股部清洁度评分≥ 4分时,SCS ≥ 5的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 3分时,SCS ≥ 5的比例有增加趋势(P=0.0546)。相关性检验和相关系数估计结果显示,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奶牛体表清洁度不仅是牛群的管理指标,而且可通过清洁度评分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对日常生产过程具有很大帮助。
青贮甘蔗尾、青贮玉米秸秆对生长水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唐振华, 周玲, 邹彩霞, 夏中生, 梁辛, 韦升菊, 李丽莉, 梁贤威
. 2016, 43(1):  92-1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4
摘要 ( 304 )   PDF (1022KB) ( 4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甘蔗尾(sugarcane tops silage,SS)和青贮玉米秸秆(corn straw silage,CS)对生长水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选择21头体重、胎次相同或相近的6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SS+精料、CS+精料、SS+CS+精料,进行为期30 d饲养试验。试验2:另选6头体重、胎次相同或相近的6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SS和CS,不喂精料,利用全收粪法进行为期4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①SS和CS单独饲喂对生长水牛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CS组生长水牛平均日增重(ADG)较SS组高,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组合饲喂时生长水牛ADMI、ADG比其单独饲喂时高。②CS的养分消化率、氮代谢和能量代谢率均高于SS,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二者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③SS和CS对生长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单独饲喂时CS养分消化率较SS高,CS及SS对生长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且二者组合饲喂能提高生长水牛生长性能。
补饲硒和维生素E对高温季节山羊精液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施力光, 周雄, 荀文娟, 侯冠彧, 周汉林, 黄显洲
. 2016, 43(1):  101-10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5
摘要 ( 249 )   PDF (1003KB)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在海南夏季高温饲养条件下,山羊补饲硒和维生素E对其精液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16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成年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5mg/kg Se(Se组)、基础日粮+100mg/kg VE(VE组)和基础日粮+0.5mg/kg Se+100mg/kg VE(Se+VE组),试验期93 d。试验期结束前1周采集精液,评价精液品质、测定精浆抗氧化酶活性和精液热休克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Se和VE对海南黑山羊射精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Se和VE能显著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P<0.01);极显著增加精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1),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P<0.05);补饲Se和VE还极显著降低了精液HSP70和HSP90mRNA的表达水平(P<0.01),但各补饲组之间对精液品质改善效果和热休克蛋白表达丰度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综上所述,补饲Se和VE有助于提高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季节山羊精子密度、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同时还能增强精浆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精液品质,进而起到缓解环境热应激的效果。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苏博美利奴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春昕, 赵云辉, 赵卓, 朱景良, 翟博, 赵凤江, 张明新
. 2016, 43(1):  108-11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6
摘要 ( 233 )   PDF (990KB)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对断奶初期苏博美利奴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按照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将64只苏博美利奴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4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25%(Ⅰ组)、14.33%(Ⅱ组)、15.53%(Ⅲ组)、16.60%(Ⅳ组)。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试验前期30 d,试验后期30 d。第30和60天称重后,在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只羊进行血液样品采集。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个试验组中随机选取3只苏博美利奴羊进行为期15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在试验前期和试验全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在整个试验期均高于其他3组。各组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消化能代谢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中,试验前期各试验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期丙酮酸激酶和肌酸激酶组间差异显著(P<0.05)。丙酮酸激酶随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呈现出上升趋势,Ⅰ组肌酸激酶高于其他各组。在苏博美利奴羊断奶初期的日粮中,15.53%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配方使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消化能代谢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到试验结束时,血清丙酮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受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影响显著。
复方中药超微粉对河田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马绍伟, 邓文琼, 马玉芳, 李健, 王长康, 黄小红, 黄一帆
. 2016, 43(1):  114-12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7
摘要 ( 274 )   PDF (1009KB) ( 4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药超微粉(CCMUP)对河田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将630羽1日龄河田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药组和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复方中药超微粉和饲用抗生素,试验期130 d,分为4阶段。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4个试验阶段的体重显著提高(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中药组河田鸡除在28 d时体重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外(P<0.05),其余3个阶段两组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组各试验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②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河田鸡屠宰率和腿肌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 P<0.01),中药组屠宰性能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屠宰后肉色亮度L*、pH、剪切力和失水率与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24h时,中药组pH、肉色亮度L*与剪切力均与抗生素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复方中药超微粉可以显著提高河田鸡的生长性能,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相当,同时明显改善了河田鸡的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
粉碎日粮条件下添喂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采食量和消化代谢的影响
雷程红, 雒秋江, 陈勇, 李维东, 程志泽
. 2016, 43(1):  121-1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8
摘要 ( 268 )   PDF (1006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相同日粮条件下饲养3岁左右,体重(48.7±2.0)kg、具有多羔基因的小尾寒羊空怀母羊群,1个月后进行配种,从中选取18只妊娠母羊,随机分为3组(试验1(对照组)、2、3组),从妊娠90 d起,给试验2、3组分别添喂气溶胶OT(800mg/kg)和多聚甲醛(300mg/kg),并在妊娠第121~130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添喂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自由采食量、消化代谢和产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喂气溶胶OT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增加13.0%(P<0.01);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和总能的消化量分别增加12.4%(P<0.05)、14.4%(P<0.01)、23.2%(P<0.01)、15.2%(P>0.05)和27.4%(P<0.01);氮、钙和磷保留分别增加31.1%(P<0.01)、48.5%(P<0.01)和31.9%(P<0.01);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趋于降低;但日粮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母羊体重下降减少61.9%(P<0.01),羔羊出生窝重增加4.2%(P>0.05)。添喂多聚甲醛,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增加12.6%(P<0.01);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和总能的消化量分别增加15.4%(P<0.01)、16.2%(P<0.01)、22.4%(P<0.01)、14.2%(P>0.05)和29.0%(P<0.01);氮、钙和磷保留分别增加33.5%(P<0.01)、48.9%(P<0.01)和36.3%(P<0.01);而日粮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母羊血清β-羟丁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趋于降低;体重下降减少57.1%(P<0.01),羔羊出生窝重增加11.1%(P<0.05)。本研究表明,添喂气溶胶OT或多聚甲醛,均可提高妊娠后期母羊的自由采食量,提高消化量和钙、磷消化率,增加氮保留,减少妊娠母羊体脂的动员或利用,减缓体重下降,提高产羔窝重。
添加不同水平玉米粉对杞柳皮青贮品质的影响
续元申, 晁洪雨
. 2016, 43(1):  128-13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19
摘要 ( 231 )   PDF (989KB) ( 4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玉米粉对杞柳皮青贮品质的影响,探讨玉米粉最佳添加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在杞柳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Ⅰ组)、10%(Ⅱ组)和15%(Ⅲ组)玉米粉进行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对青贮发酵品质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随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青贮料粗蛋白质(C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逐渐降低。对照组杞柳皮青贮料pH和NH3-N/TN最高,分别为4.76和11.09%,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分别高18.70%和98.75%、18.11%和96.63%、16.95%和85.76%,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分别低53.21%(P<0.05)、54.61%(P<0.05)、58.26%(P<0.05)。青贮饲料现场感官鉴定评分和发酵品质综合评价得分顺序均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现场感官鉴定以及综合评价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各项指标,杞柳皮青贮以添加5%玉米粉效果最佳。
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日粮添加生姜、八角和丹参对母猪抗氧化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李雪艳, 杨在宾, 姜淑贞, 王功赢, 刘宁, 钱鑫
. 2016, 43(1):  134-1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0
摘要 ( 304 )   PDF (994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生姜、八角和丹参对母猪抗氧化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一致、平均体重(164.28±1.30) kg的莱芜黑猪妊娠经产母猪3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g/kg姜粉、5g/kg八角粉和10g/kg丹参粉(即Cont.组、GIN组、SA组和DS组)。结果表明,GIN组、SA组和DS组母猪血清中GSH含量、初乳中乳蛋白含量及初乳T-AOC均显著高于Cont.组(P<0.05);GIN组和DS组初乳中乳脂含量均显著高于Cont.组(P<0.05),SA组和DS组初乳中乳糖含量显著高于Cont.组(P<0.05);各处理间窝产活仔数、21 d成活率、仔猪初生窝重和21 d窝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10g/kg生姜、5g/kg八角和10g/kg丹参可提高母猪血清和初乳的抗氧化水平,提高初乳营养价值,但对母猪繁殖性能无影响。
微量营养素与脂肪对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王杰, 刁其玉, 张乃锋
. 2016, 43(1):  140-1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1
摘要 ( 323 )   PDF (1019KB) ( 1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量营养素与脂肪作为动物新陈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只有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动物才能平稳的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们还作为基因表达的调控物,可以在多途径、多水平对动物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动物日粮中营养素含量和类型都会影响动物的基因表达,进而导致动物机体的代谢途径和效率发生改变,最终影响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产性能。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营养素对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逐渐被揭示出来,新的研究发现纷纷涌现。作者针对微量营养素与脂肪对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准确、更合理地确定动物对营养素的需要量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综述还对营养素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生理生化
紫菀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SD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彭文静, 辛蕊华, 任丽花, 罗永江, 王贵波, 罗超应, 谢家声, 李锦宇, 郑继方
. 2016, 43(1):  147-15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2
摘要 ( 216 )   PDF (1674KB) ( 4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观察紫菀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SD大鼠的肝脏毒性损伤。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石油醚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母液组、75%乙醇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0.34g生药/kg体重,连续28 d,观察对大鼠摄食量、体增重、脏器系数、尿液指标、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组织抗氧化酶、病理切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体增重、肝脏组织抗氧化酶、尿液指标、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雄鼠乙酸乙酯组、母液组白细胞计数(WBC)显著降低(P<0.05),正丁醇组极显著降低(P<0.01),雌鼠石油醚组、乙酸乙酯组WBC极显著降低(P<0.01),正丁醇组显著降低(P<0.05);雌鼠乙酸乙酯组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石油醚组和乙酸乙酯组大鼠肝脏出现轻微的肝索紊乱、颗粒变性,其余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在0.34g生药/kg体重给药条件下,紫菀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产生轻微的肝脏毒性。
海藻糖对人脑型肌酸激酶热变性的保护作用
宋青山, 杨江流, 贾芳
. 2016, 43(1):  157-16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3
摘要 ( 247 )   PDF (2245KB) ( 3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研究蛋白质折叠和稳定性的一个理想的模型蛋白。热失活研究结果显示海藻糖能有效防止人脑型肌酸激酶(human brain-type creatine kinase,hBBCK)的热失活和热变性。1.0mol/L海藻糖使hBBCK热失活的半失活温度(Tm)升高4.6℃,活化能由原来的29.7 kJ/mol升高到41.1 kJ/mol。内源荧光光谱研究结果显示在海藻糖浓度分别为0、0.6、0.8和1.2mol/L时,hBBCK热变性的表观转变温度(T1/2)相应的从43.0℃上升到46.5、47.7和49.9℃。内源荧光和ANS外源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的疏水作用可能对hBBCK的热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hBBCK复性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海藻糖能有效抑制hBBCK复性过程中聚集体的形成。
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醇提液对大鼠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张丹, 石刚, 周玉东, 闫静, 王丽芳, 孟坤杰, 郭晶, 赵红琼
. 2016, 43(1):  164-17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4
摘要 ( 226 )   PDF (3784KB) ( 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比较秋季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提取物对消化道运动的干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定了浓度递增(0.5%~8.0%)的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豆子、豆荚、叶和顶须)醇提液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机理。结果显示,与用药前相比,苦豆子植株各部位均在浓度递增到2.0%~4.0%时使离体小肠收缩频率和幅度减小(P<0.05),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对收缩张力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豆子抑制作用最强。同时,胆碱能M-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引起的小肠平滑肌兴奋作用可被2.0%豆子完全抑制,且2.0%豆子的抑制作用不能被氯贝胆碱扭转。结果表明,苦豆子植株各部位对离体小肠运动均有抑制作用,且可能与阻断M-受体作用有关。提示苦豆子植株各部位有望用于缓解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胃肠活动过度症状。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曹明泽, 王旭荣, 王磊, 张景艳, 王海瑞, 李建喜, 王学智
. 2016, 43(1):  171-17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5
摘要 ( 291 )   PDF (1421KB) ( 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通过筛选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最佳浓度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5% DSS组、5% DSS组,每组10只。小鼠自由饮水5 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观察粪便性状,测便潜血。试验结束后测血清TNF-α、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变化等指标,计算结肠重量/长度比值。与对照组相比,两试验组结肠组织中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两种浓度葡聚糖硫酸钠盐均可造模成功,5% DSS组小鼠精神状态很差,表现嗜睡、萎靡状态,而3.5% DSS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且组织中MPO、MDA、GSH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与5% DS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选用浓度为3.5% DSS造模更合适。
动物细胞流加培养工艺研究进展
骆海燕, 窦冰然, 姜开维, 洪厚胜
. 2016, 43(1):  176-18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6
摘要 ( 412 )   PDF (995KB) ( 5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流加培养技术是动物细胞大规模生产中主流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的生产,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流加培养过程中,需合理地向细胞持续提供所需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代谢和产物合成所需,控制代谢副产物的积累,缓解营养物耗竭和代谢副产物积累之间的矛盾。通过对流加培养的特性分析引出其优势,从培养过程中细胞代谢及基因调控、培养工艺的优化及流加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现如今流加培养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荧光标记微卫星分析广西树鼩群体的遗传多态性
杨香娣, 曹骥, 杨春, 李瑗, 周玲丽, 罗旺, 王谷洋, 李科志
. 2016, 43(1):  182-1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7
摘要 ( 237 )   PDF (1887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10个微卫星位点,结合荧光标记(FAM) PCR扩增技术,运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利用Microsatellite Toolkit、PopGene软件计算遗传相关指标,探讨广西树鼩群体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中,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7892,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156和0.696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367,其中7个是高度多态位点,3个属中度多态位点。此外,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中,有5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结果表明广西树鼩遗传多态性较丰富,所选微卫星位点基本可用于评估广西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
遗传繁育
从江香猪抑制素α基因克隆及其卵巢表达研究
张笑, 苏艳, 杨世彬, 王嘉福, 冉雪琴
. 2016, 43(1):  191-19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8
摘要 ( 227 )   PDF (1339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索抑制素α基因(inhibin-α,INHA)与从江香猪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采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从江香猪INHA基因,测定其核苷酸序列,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方法检测从江香猪低产群与高产群之间INHA基因的多态性变化,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高产、低产从江香猪卵巢组织中INH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从从江香猪基因组中成功克隆了INHA基因,编码区完整,全长1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经比对发现, INHA基因外显子2序列中存在2个候选SNPs位点(G359A和A373G)。经大样本检测,从江香猪高产群与低产群之间2个候选SNPs位点的基因频率没有明显差异;相比之下,高产从江香猪卵巢中INHA基因的表达量较高。研究结果提示,从江香猪INHA基因结构保守,可能主要通过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调节从江香猪卵巢的生长和卵泡的发育。
长链非编码RNA及其在畜禽生长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苏晓娜, 谢靑梅, 陈峰
. 2016, 43(1):  197-20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29
摘要 ( 225 )   PDF (1018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没有编码蛋白能力的RNA,通常被认为是一类异构体R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在许多重要的生物作用及人类疾病发展中起关键作用。lncRNA作为调节因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各个层次,在表观遗传、转录调控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有着广泛功能。研究结果已表明,lncRNA表达水平的紊乱与人类各种癌症及其他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基因调控网络的调控因子,lncRNA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相较于人类医学,lncRNA在畜禽上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作者对lncRNA的特点、分类、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及其在畜禽生长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lncRNA在畜禽生长调控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利用Solexa测序技术鉴定策勒黑羊microRNA
曾献存, 贾斌, 史洪才, 申红, 张永生, 陈韩英
. 2016, 43(1):  204-2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0
摘要 ( 202 )   PDF (1636KB) ( 4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挖掘、分析策勒黑羊卵巢组织microRNA(miRNA),为进一步研究特定miRNA参与策勒黑羊卵泡发育及激素分泌等相关生殖活动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从策勒黑羊卵巢组织中提取总RNA,分离、构建小片段RNA文库,进行Solex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9527311条干净序列读数,小RNA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21~23 nt;共鉴定出434个策勒黑羊卵巢组织表达的保守miRNA,其中表达量在100以上有167个;鉴定出57个候选miRNA,其中表达量在100以上有8个。测序成功获取了策勒黑羊卵巢组织miRNA序列及表达谱,卵巢组织miRNA表达丰富且表达量各异。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牛肉品质的影响
郭同军, 臧长江, 王连群, 何宗霖, 桑断疾, 邵伟, 余雄
. 2016, 43(1):  210-2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1
摘要 ( 333 )   PDF (1119KB)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胴体不同部位牛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0头健康、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显示,未去势组的pH为辣椒条 >腹肉 >臀肉 >外脊 >米龙,辣椒条的pH比外脊和米龙高3.88%和5.35%(P<0.01),比臀肉高2.29%(P<0.05);腹肉和臀肉的pH分别比米龙高3.30%和2.99%,差异极显著(P<0.01);去势组的pH为腹肉 >辣椒条 >外脊 >臀肉 >米龙,腹肉的pH比米龙高4.33%(P<0.01),比臀肉高2.36%(P<0.05);辣椒条的pH比米龙高3.37%,差异显著(P<0.05)。未去势组的脂肪含量为腹肉 >外脊 >臀肉 >辣椒条 >米龙,各部位间的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去势组的脂肪含量为腹肉 >臀肉 >外脊 >辣椒条 >米龙,腹肉的脂肪含量比外脊、辣椒条和米龙高82.81%、132.59%和196.02%,差异显著(P<0.05)。未去势组的灰分含量为米龙>外脊 >臀肉 >腹肉 >辣椒条,米龙的灰分含量比辣椒条高21.90%,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的灰分含量为辣椒条≥外脊 >米龙 >臀肉 >腹肉,辣椒条和外脊的灰分含量分别比腹肉高30.60%和30.60%,差异极显著(P<0.01)。去势组和未去势组胴体各部位的剪切力、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失水率、肌红蛋白和干物质含量的组内统计差异相似。结果表明去势对胴体各部位的脂肪沉积能力有调节作用,对除米龙外其他部位pH有影响,对胴体各部位灰分含量有影响;去势对胴体各部位的剪切力、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持水性、肉色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疾病防治
新疆乌鲁木齐绵羊球虫感染调查及驱虫试验
阎晓菲, 丁梦玥, 王杏芹, 张启耀, 陈新恩, 杨兵
. 2016, 43(1):  219-22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2
摘要 ( 257 )   PDF (1435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对新疆乌鲁木齐绵羊球虫感染季节动态变化进行调查及药物驱虫试验。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使用磺胺二甲嘧啶进行驱虫试验,计算卵囊减少率和转阴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成年羊和羔羊驱虫前后平均OPG。结果表明,绵羊总感染率为71.38%,夏季感染率为65.28%,秋季感染率为78.24%,冬季感染率为62.18%,春季感染率为81.58%;羔羊感染率最高;经形态学鉴定共发现7种绵羊球虫,感染单一虫种的占42.75%,感染2~4种的占53.94%,感染5种以上的占3.31%。成年羊高剂量组的卵囊减少率和转阴率最高,与中、低剂量组相比,驱虫效果较好;羔羊使用低剂量就能取得明显的驱虫效果。因此针对新疆乌鲁木齐绵羊球虫感染,今后应做好羔羊及春、秋季节的驱虫工作,使用磺胺二甲嘧啶进行驱虫,能取得较好的驱虫效果。
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的安全性研究
瞿红颖, 魏丽娟, 刘欣, 魏占勇, 宋婷婷, 贾兴, 耿智霞, 吴聪明, 张越
. 2016, 43(1):  227-23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3
摘要 ( 252 )   PDF (1007KB) ( 3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的安全性,试验选用24头泌乳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其中3个受试药物组(Ⅰ、Ⅱ、Ⅲ组)分别给奶牛子宫内注入不同剂量的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1个空白对照组(Ⅳ组),给奶牛子宫内注入一定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给药2次,间隔72h。在给药第0天、末次给药日及停药第7天,观察记录试验奶牛的各项指标,包括体温(直肠温度)、脉搏、呼吸频率、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精神状态等临床表现及日产奶量和乳汁体细胞数(SCC)等,并对其进行考查。结果表明,泌乳期奶牛按推荐方法使用受试药物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较安全,临床可用于治疗泌乳期奶牛的子宫内膜炎。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相关致病性分析
邓伯雄, 刘情, 邓安元, 李文文, 宋志刚, 余琼, 陈光芬, 刘述皇, 刘亚刚
. 2016, 43(1):  235-24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4
摘要 ( 322 )   PDF (1175KB) ( 4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相关生物特性,本试验从西昌市某规模化鸭场采集病料,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理化性质鉴定,分离得到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对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血清型为O119、O86、O126、O142和O44,占分离株55.56%。血清型O119占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40.74%,为该鸭场流行的致病血清型。对20种兽医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较敏感,对利福平等5种药物耐受。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iutAhlyFIssIroNompTfyuAirp 2、TshpapA基因携带率均为100.00%, fimC基因携带率59.26%, K 99基因携带率7.40%。各项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鸭大肠杆菌病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为大肠杆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动物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张吉丽, 李冰, 周绪正, 张继瑜
. 2016, 43(1):  242-24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8
摘要 ( 256 )   PDF (991KB) ( 7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抗寄生虫药物主要用于防制动物寄生虫病,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有效手段。抗寄生虫药物的药效建立在药物分子与寄生虫或动物机体不同靶组织、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种类多样,抗寄生虫机理复杂。随着新抗寄生虫药物的开发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化学合成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抗寄生虫药物的品种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新的药物结构和作用靶标不断发现,作用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作者主要对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黑蜂王台病毒研究进展
王向辉, 郑言, 隋佳辰, 杨倩, 张健, 宋战昀, 王振国
. 2016, 43(1):  248-25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6
摘要 ( 281 )   PDF (1218KB) ( 1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是一种常见的蜜蜂病毒,春季和初夏高发,主要危害蜂王的幼虫和蛹,蜜蜂患病后短时间内死亡,王台壁进而变黑。黑蜂王台病毒已在世界不同蜂种间广泛传播,常以无明显症状的隐性感染方式存在于蜂群中,与蜜蜂微孢子虫联合危害表现出极强的致病性,对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作者从黑蜂王台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致病过程、检测方法及防控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黑蜂王台病毒及其防制措施提供参考。
伊维菌素微乳无菌检查方法学的研究
邢守叶, 周绪正, 李冰, 牛建荣, 魏小娟, 张继瑜
. 2016, 43(1):  256-2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7
摘要 ( 199 )   PDF (975KB) ( 4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对伊维菌素微乳制剂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和无菌检查试验,确认本试验所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制剂的无菌检查。按《中国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118)所载"无菌检查法"项下进行试验,通过对阳性对照菌、不同量冲洗液等条件的选择,采用薄膜过滤法对10瓶供试品(每种试验菌的样品量)进行检测,建立了无菌检查方法。经方法验证,用400mL 0.1%蛋白胨水溶液冲洗后,含供试品容器中的7个阳性菌试验组与阳性菌对照组相比均生长良好,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用该方法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对3批供试品进行无菌检查,阳性对照菌均在24h内生长良好,阴性对照均澄清,无菌生长,3批供试品均澄清,无菌生长,无菌检查试验结果符合规定。
包头地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用药情况调查
贾智丽, 李培锋
. 2016, 43(1):  261-26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5
摘要 ( 238 )   PDF (1136KB) ( 3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包头地区4个奶牛场开展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用药调查研究和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分析不同诊疗方法的治疗效果。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技术分离了包头地区子宫内膜炎患牛的病原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在此基础上选用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比较传统治疗组与治疗试验组两者的临床疗效。传统治疗结果显示,使用13种抗菌药物治疗160例子宫内膜炎病例,其中糜宫速康(氟苯尼考)最有效,青霉素类效果最差。治疗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且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头孢噻吩等抗菌药物敏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试验组与传统治疗组疗效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且该方法可避免药物滥用。
副鸡禽杆菌发酵培养工艺研究
杨国良, 梁爽, 张洪, 孙石静, 丁春宇, 陈秋平, 李文超, 李海燕
. 2016, 43(1):  267-27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39
摘要 ( 296 )   PDF (1579KB) ( 10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从接种方式、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等方面对副鸡禽杆菌C-Apg-8(A型)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工艺改进。结果显示,通过将现有副鸡禽杆菌生产的二步接种法(一级种子→二级种子(7500mL)→300L)改为四步接种法(4mL→160mL→1600mL→30000mL→300L),接种比例由之前的2.5%变为2.5%~10%,培养方式由大瓶培养变为发酵罐培养,同时在不改变单批次发酵总体积、不增加人员和原材料成本的情况下,最终可以使副鸡禽杆菌发酵单批产量增加约5倍。
犬脓皮病诊疗研究进展
童胜涛, 邵咏旋, 谢倩茹, 胡长敏
. 2016, 43(1):  274-27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40
摘要 ( 282 )   PDF (1000KB) ( 5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脓皮病是犬最常见的皮肤病,不仅影响犬的外观,而且致犬瘙痒及疼痛,显著增加犬饲主患脓皮病几率,严重危害动物及人类健康。临床上可根据脓皮病患犬病史调查、临床检查、皮肤细胞学分析、病原分离鉴定、皮肤组织病理学诊断等进行确诊。通过局部用药结合全身疗法,科学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综合防制犬脓皮病。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3型分子鉴定及药敏试验
李海利, 徐引弟, 宋毓民, 朱文豪, 张青娴, 王克领, 冯亚杰, 候自花
. 2016, 43(1):  280-28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1.041
摘要 ( 246 )   PDF (1102KB) ( 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的血清型及耐药情况,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设计1对引物,特异性的扩增950 bp核苷酸片段,对血清3型APP进行分子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得PCR产物经过测序,与GenBank已发表的血清3型APP的同源性达99%以上,所分离菌株耐药性较强,大多为多重耐药。通过对血清3型APP进行分子鉴定及药敏试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鉴定、诊断及防制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