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3-20
生物技术
树鼩Tssk6基因cDNA克隆、组织表达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元吉, 杨明华, 刘芳, 朱方方, 和绍禹, 匡海鸥, 李亚辉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19-6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1
摘要 ( 258 )   PDF (3880KB) ( 8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克隆出树鼩Tssk6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阐明其组织表达谱及基本生物信息学特征。以GenBank中收录的树鼩Tssk6基因mRNA预测序列为参考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树鼩Tssk6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树鼩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cDNA序列的CDS区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结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树鼩Tssk6基因cDNA的CDS区序列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Tssk6基因仅表达于树鼩睾丸组织;对树鼩和其他8种哺乳动物Tssk6基因cDNA的CDS区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鼩与人、黑猩猩、恒河猴3种灵长类动物亲缘关系较近,与小鼠、大鼠、金仓鼠3种啮齿类动物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树鼩Tssk6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陆川猪脂酰辅酶A氧化酶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关志惠, 陈宝剑, 潘天彪, 覃兆鲜, 刘嘉琪, 马青艳, 农素群, 谢炳坤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28-63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2
摘要 ( 223 )   PDF (3204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陆川猪脂酰辅酶A氧化酶1(acyl-coenzyme A oxidase 1,ACOX1)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猪ACOX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陆川猪ACOX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陆川猪ACOX1基因CDS全长1 986 bp,编码661个氨基酸,陆川猪ACOX1基因与猪、牛、人、斑马鱼、鸡、猕猴、大鼠、小鼠、爪蟾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85.5%、87.1%、66.3%、75.6%、84.0%、82.3%、81.1%和69.1%。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ACOX1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陆川猪ACOX1蛋白没有信号肽,没有形成跨膜结构。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陆川猪ACOX1基因,为阐明其在陆川猪脂肪沉积及代谢方面的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RACE法扩增梅花鹿β-防御素-1(siBD-1)全长cDNA
唐娟, 金鑫, 张曼, 侯永跃, 李军燕, 田巧珍, 刘骄, 王云鹤, 杨银凤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35-64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3
摘要 ( 264 )   PDF (3172KB)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获得梅花鹿β-防御素-1(sika deer β-defensin-1,siBD-1)cDNA全序列,本试验以梅花鹿舌黏膜组织内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前期已获得的siBD-1 cDNA的已知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5'-和3'-末端序列,将此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长度约为172和299 bp的siBD-1 cDNA 5'-和3'-末端序列,从而得到418 bp的siBD-1 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HM588696.1),其中包含89 bp 5'-非翻译区(UTR)、19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终止密码子TAA、118 bp的3'-UTR和Poly(A)16。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siBD-1 cDNA与水牛的肠防御素(BEBD)同源性最高,为90.6%,与牛(EBD、LAP、TAP、BNBD-4)、山羊(GBD-1、GBD-2)、驯鹿(reBD-1)、绵羊(sBD-1、sBD-2)和骆驼(caBD-1)的防御素cDNA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3.2%、83.1%、87.3%、87.0%、87.5%、87.5%、84.4%、79.9%、77.1%和70.5%;与马(hoBD-1)和猪(pBD-1)的同源性较低,为60.3%和72.4%;而与人(hBD-2)的同源性最低,为16.0%。siBD-1成熟肽由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包含9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

KLF3基因3'-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及其突变载体的构建与活性鉴定
翟博, 李旭, 王春昕, 赵云辉, 孙铭, 张立春, 张明新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44-65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4
摘要 ( 229 )   PDF (1891KB) ( 10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构建锌指蛋白3(KLF3)基因3'-UTR区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及其突变载体,初步分析可能调控KLF3基因表达的miRNAs。首先通过PCR方法扩增KLF3基因的3'-UTR序列,将其克隆到经Xho Ⅰ、Not 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运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可能与KLF3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用脂质体2000转染试剂将miRNAs mimics与构建好的KLF3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或突变载体共转染于常规培养的293T细胞中,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KLF3基因3'-UTR可能是miR-21的作用靶位点;双荧光报告显示,miR-21 mimics组(0.6900±0.0144)比突变组(1.000±0.0688)和空白对照组(1.000±0.0159)KLF3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和突变载体的活性降低了31%(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含有KLF3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与突变载体,初步证实miR-21对KLF3基因有调控作用。

获得最大酵母多糖提取率的破壁方法研究
李晶晶, 冀国珍, 高爱武, 曹平, 杨金丽, 王海荣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51-65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5
摘要 ( 276 )   PDF (2188KB) ( 8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选择获得最大酵母多糖提取率的酵母菌破壁方法。以酵母多糖提取率与细胞破壁率为综合评定指标,首先对超声波破碎、超声波清洗、反复冻融、蛋白酶处理4种方法进行条件优化,选择最适破壁条件;然后将此4种单一的破壁方法与超声波破碎和蛋白酶处理协同方法相比较,确定获得最大多糖提取率的破壁方法。结果表明,当超声波清洗时间达到40 min、超声波破碎时间达到50 min时,酵母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当菌泥加水量和冻融次数分别为15%与3次时,多糖提取率最大;当蛋白酶用量300 IU/g、酶解时间15 h、pH 5.0、处理温度40℃时,蛋白酶处理的多糖提取率最高。4种破壁方法中蛋白酶处理的效果最佳,对应的多糖提取率为149.81 mg/g,破壁率为53.49%。协同破壁处理的提取效果要优于单一的破壁方法,但考虑到协同作用对多糖结构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将蛋白酶处理确定为最佳的酵母菌破壁方法。

宏基因组技术在鸡肠道微生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杨天龙, 刘旭川, 廖奇, 王淑玲, 张春勇, 葛长荣, 冷静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59-66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6
摘要 ( 274 )   PDF (1052KB) ( 1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肠道中生存着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宿主的营养代谢与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简要介绍了宏基因组学,阐述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对宿主的影响及不同饲养条件、宿主生理特征改变对肠道微生的影响,并重点从宏基因组的层面透析鸡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构、营养代谢特征、免疫功能与鸡的健康生长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鸡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

ST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王鑫, 石达, 董慧, 曹丽艳, 陈建飞, 时洪艳, 张鑫, 冯力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67-67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7
摘要 ( 239 )   PDF (1232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筛选与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结构蛋白VP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深入研究病毒入侵及致病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建立了ST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采用RNeasy Min Kit提取ST细胞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之后,通过SMART技术合成了双链cDNA,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ST细胞的酵母cDNA文库。结果显示,文库滴度为8.1×108 CFU/mL,插入的双链cDNA片段大小为250~1 000 bp,平均大小约为500 bp,文库的重组率为96%。此文库可用于筛选与病毒相互作用的ST细胞宿主蛋白,为进一步阐明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利用miRNA芯片筛选不同月龄香猪肝脏中差异表达的miRNA
李升, 许亚楠, 牛熙, 冉雪琴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73-6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8
摘要 ( 196 )   PDF (1229KB) ( 10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miRNA在香猪发育时期的调控功能,试验对3和7月龄香猪肝脏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进行了筛选。提取3和7月龄香猪肝脏组织总RNA,通过与miRNA芯片杂交,经统计学分析,以变化倍数≥2倍(P<0.05)为阈值,筛选3和7月龄香猪肝脏中表达丰度差异的miRNA,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3月龄相比,7月龄香猪肝脏中有11条miRNA表达下调和9条miRNA表达上调,下调倍数最多的是miR-27b,上调倍数最多的是miR-155。对选取的4条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显示,4条miRNA表达变化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龄香猪肝脏中的miRNA表达丰度有差异,其中一些可能参与了机体生长发育时期肝细胞的脂肪代谢过程。

生理生化
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相关基因检测研究
孔静雅, 郭强强, 孔科委, 李劼, 周霞, 齐亚银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79-68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09
摘要 ( 180 )   PDF (2267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XJ05株生物被膜(BF)的形成能力并检测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BF形成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本研究以XJ05为研究对象,运用96孔板建立不同时间BF模型,染色后酶标仪测定D595 nm值,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F形态。同时检测11株菌中与BF形成相关基因(gelE、esp、ace、asa1、asa373、efaA、ef0591、ef3314、ahrc、eep)的携带情况,并对相关基因片段做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段XJ05株BF的生成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4 h时D595 nm值最高且与其他各个时间段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显微镜下观察6 h时BF初具规模,可见散落的网状结构,12~24 h矩阵网格结构明显,24 h时形成高度有序的网格结构,24 h后网状结构逐渐脱落,BF开始降解。11株菌中10种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不同,有6株携带8种基因,1株携带7种基因,1株携带6种基因,1株携带2种基因,有2株未检测到10种基因的任何一种。检出的基因片段同源性均在93.3%~100.0%之间。结果表明,XJ05株能形成完整的BF,11株分离的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中有9株携带部分与BF形成相关的基因。

大肠杆菌K1侵袭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凌晨, 张奇文, 宋康, 蒋建军,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86-6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0
摘要 ( 205 )   PDF (1291KB)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肠杆菌K1株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代表菌株,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而致病。大肠杆菌K1黏附、侵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并穿越血脑屏障(BBB)的分子机制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文章重点阐述致脑膜炎大肠杆菌K1穿越BBB的基因调控和信号介导通路,旨在了解致脑膜炎大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脑膜炎提供参考。

肉鸡鸡胚肝脏中脂滴的发育研究
余燕, 马艺源, 吴世秀, 陶立奎, 张艳红, 徐之勇, 马金友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92-69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1
摘要 ( 255 )   PDF (2534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索鸡胚肝脏脂滴的发育规律,选取120枚受精蛋,分别在孵化的第7~21天(E7~E21)每天随机选取6枚蛋,收集鸡胚,采集鸡胚肝脏,采用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观察鸡胚肝脏脂滴的形成和发育特点。结果发现:①鸡胚发育到E9胚龄,肝细胞内开始出现脂滴,且随着胚龄增加,脂滴的数量不断增多,脂滴的大小不断增大;②E18胚龄以前,肝脏脂滴的分布从中央静脉开始沿肝索到肝小叶边缘数量逐渐减少,E18胚龄以后,肝脏边缘脂滴数量较肝脏中央的多;③肝脏脂滴的发育分为E9~E14、E15~E17和E18~E21 3个阶段,而且后一个阶段脂滴的数量和体积均显著大于前一个阶段(P<0.05),脂滴的平均大小在E9~E14、E15~E17和E18~E21 3个阶段分别为3.2、5.7和10.8 μm,平均数量分别为67、327、397个/mm2。以上结果表明,随着鸡胚的发育,肝细胞内脂滴数量增加、体积变大。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体外产气法评定全株玉米青贮与谷草的组合效应研究
杨志林, 李秋凤, 曹玉凤, 高艳霞, 李妍, 李建国, 李运起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698-70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2
摘要 ( 228 )   PDF (1094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法对全株玉米青贮(WCS)与谷草(MS)的组合效应做出评价。WCS与MS分别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0:100的比例组合,每个比例设3个重复。利用体外产气法分析不同组合对体外发酵24、48、72 h的产气量(GP)、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及干物质消失率(DML)的影响,计算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及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显示,不同比例的全株玉米青贮与谷草在发酵24、48、72 h时产气量差异显著(P<0.05),两种饲料组合后WCS80组的产气量最优;DML随着MS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是WCS80组的DML与WCS100组较接近,WCS100和WCS80组的MCP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P<0.01);各组间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WCS与MS的不同比例组合中,发酵24、48、72 h的MFAEI均以WCS80组最大,分别为0.5517、0.5094和0.9860。通过MFAEI评定,WCS与MS的最佳配比为80:20。

云岭牛不同解剖部位肉品质评价
王勇峰, 郎玉苗, 黄必志, 王安奎, 丰永红, 李海鹏, 张松山, 谢鹏, 孙宝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08-7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3
摘要 ( 250 )   PDF (2624KB) ( 3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明确云岭牛不同解剖部位肉的品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云岭牛冈上肌(SU)、冈下肌(IF)、臀三头肌(TB)、菱形肌(RH)、颈腹侧锯肌(SVC)、夹肌(SP),中部胴体的腰大肌(PM)、背最长肌(LD)、背阔肌(LA),后部胴体的半膜肌(SM)、半腱肌(ST)、股二头肌(BF)、臀中肌(GM)、股直肌(RF)、股外侧肌(VL)和阔筋膜张肌(TFL)共16个解剖部位肉的压力失水率、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红度(a*)、黄度(b*)、粗蛋白质、脂肪、水分10项品质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标准化分析研究其品质特性。结果显示,云岭牛不同解剖部位肉之间的10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冈上肌、冈下肌、腰大肌、颈腹侧锯肌和阔筋膜张肌的嫩度较好,其剪切力均低于4 kg。夹肌、半腱肌和股外侧肌的保水性较差,半腱肌的L*值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力和压力失水率、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标准化分析发现,背最长肌和半腱肌具有相似的品质特征;股二头肌、臀中肌和股外侧肌具有相似的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部位因素对云岭牛肉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云岭牛胴体前部肉品质较好,可以作为开发高档产品的原料来源。

N-羟甲基蛋氨酸钙水平对泌乳期奶牛血清含氮物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方伟, 马婷婷, 陈志远, 占今舜, 李洪根, 霍永久, 赵国琦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17-72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4
摘要 ( 198 )   PDF (971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N-羟甲基蛋氨酸钙(N-hydroxymethyl methionine calcium,N-HMM-Ca)对荷斯坦奶牛血清含氮物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用胎次、产奶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3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75%和1.50% N-HMM-Ca,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①日粮中补充N-HMM-Ca对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第14天,1.5%组血清肌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2天,1.5%组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0.75%组尿酸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②第14天,0.15%组血清中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及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试验第42天,0.15%组血清中精氨酸、胱氨酸及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最高。0.30%组血清中谷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浓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综上所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 N-HMM-Ca对泌乳期奶牛血清含氮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添加0.15% N-HMM-Ca能够显著提高泌乳期奶牛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综合考虑,N-HMM-Ca的添加量以0.15%为宜。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赵倩, 陈玉春, 高绪娜, 郭婷婷, 王冰, 谷巍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24-7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5
摘要 ( 202 )   PDF (1083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对嗜水气单胞菌抗感染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水平。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制剂投喂初始体重为(35±0.5)g的鲤鱼,试验设6个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1‰、0.5‰、1‰、2‰、3‰,每组30尾,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56 d。养殖试验结束后,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计算免疫保护率(RPS)。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制剂,鲤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溶菌酶(LSZ)、补体3(C3)、总蛋白(TP)、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均不同程度提高,饲料系数(FCR)、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且当饲料中发酵中药添加量为2‰、3‰时,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C3、碱性磷酸酶(ALP)和肌酐(Cr)除外)均差异显著(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对鲤鱼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中药可显著提高鲤鱼的抗感染能力,添加发酵中药2‰、3‰组免疫保护率可达77.23%和74.63%。可见,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2‰、3‰能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基于对添加成本的考虑,建议发酵中药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

脂多糖和地塞米松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发育的影响
冯焱, 张芬鹊, 薛智全, 范新凤, 张晋强, 李建慧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32-7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6
摘要 ( 236 )   PDF (988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和地塞米松(DEX)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小肠形态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22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为无免疫组(NV组)、正常免疫组(CV组)、免疫抑制组(DEX组)和免疫亢进组(LPS组),DEX组和LPS组分别于15、17和19 d肌肉注射2.5 mg/kg体重的DEX或500 μg/kg体重的LPS,NV组和CV组于相应日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显示,DEX组和LPS组能够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提高料重比(P>0.05);DEX和LPS对干物质(DM)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降低36~42 d日粮中的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钙(Ca)和磷(P)的表观代谢率(P<0.05);21和42 d时,各组血清葡萄糖(GLU)、尿酸(UA)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21 d时,DEX组和LPS组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NV组和CV组(P<0.05),但在42 d,各组间的血清IL-6和TNF-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EX和LPS可降低21和42 d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壁厚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综上所述,DEX和LPS使肉鸡的肠道形态结构受损,降低了养分表观代谢率,从而影响采食量及体增重,使生长性能下降。

胡麻油和苹果酸对延边黄牛瘤胃脂肪酸代谢及饲料降解率的影响
刘田, 金哲勇, 李香子, 高青山, 严昌国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40-74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7
摘要 ( 196 )   PDF (1031KB) ( 2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对延边黄牛瘤胃脂肪酸代谢及日粮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选用4头平均体重为(350±1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釆用4×4拉丁方设计,设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LO组饲喂基础日粮+475 g/d胡麻油;LOM组饲喂基础日粮+475 g/d胡麻油+160 g/d苹果酸;LOMS组饲喂基础日粮+475 g/d胡麻油+160 g/d苹果酸+47.5 g/d小苏打(NaHCO3)。在正试期第3、4天采集瘤胃液测定其脂肪酸含量,在正试期第5、6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饲料在瘤胃内的降解率。结果显示:除了饲喂后6 h瘤胃t11-C18:1含量外,3个试验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瘤胃各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3个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LO组瘤胃DM、OM、CP及NDF的降解率均有所降低,但LOM和LOMS组瘤胃DM、OM、CP及NDF的降解率均有一定程度提高。综合以上结果,日粮中单独或同时添加胡麻油、苹果酸均有利于提高延边黄牛瘤胃液中的脂肪酸含量;日粮中单独添加胡麻油会降低日粮养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而同时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日粮养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脂肪酸对动物骨骼肌的代谢调控作用
王乐山, 左旭冬, 江青艳, 王丽娜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48-75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8
摘要 ( 212 )   PDF (1403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观点认为,脂肪酸的主要作用是给细胞供能。最近研究显示,脂肪酸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和代谢都有调控作用。骨骼肌作为脂肪酸代谢的重要场所,是脂肪酸发挥调控作用的主要靶标。棕榈酸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IR)密切相关;油酸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和甘油三酯的合成;亚麻酸可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缓解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共轭亚油酸(CLA)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影响骨骼肌的代谢活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能显著改变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的基因表达;二十碳五烯酸(EPA)对骨骼肌的糖代谢、线粒体活动和Apelin系统都有一定影响。作者通过对不同脂肪酸对骨骼肌的调控作用进行探讨,试图揭示不同脂肪酸的差异化调控机制,从而为开发脂肪酸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运输应激对反刍动物机体功能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国艮, 吴鑫, 孟庆翔, 周振明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55-7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19
摘要 ( 248 )   PDF (964KB) ( 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运输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长途运输导致的运输应激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综述了运输应激对动物机体外在行为表现、体内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肉品质4个方面的影响,对后续研究运输应激的相关机理及缓解运输应激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F1代猪肉品质特性研究
苑洪霞, 王鑫, 孙振梅, 李鹏程, 冯文武, 陈祥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61-76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0
摘要 ( 298 )   PDF (960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体尺指标、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变化,本试验选择10月龄健康白洗猪16头、白洗猪×杜洛克猪杂交F1代(DBF1)6头测定其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结果显示,DBF1猪各项体尺指标与白洗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28.33 cm2)、肉色(3.00)、大理石纹(3.50)依然保持在较好水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4.33%)、肌内脂肪含量(4.08%)与腿臀比(31.32%)均有所上调,背膘厚(24.69 mm)、鲜味氨基酸总量(48.46%)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肌肉嫩度及保水能力显著降低(P<0.05)。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可在保持其良好的产肉性能、较好的肌肉感官指标和肌纤维嫩度等情况下,提高其后躯载肉性能、瘦肉率及氨基酸种类等,但杂交后肌肉嫩度、营养价值、鲜味、保水能力等方面有所下降。

脯氨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秋萍, 徐生祥, 刘庆友, 石德顺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67-77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1
摘要 ( 232 )   PDF (967KB) ( 5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脯氨酸为环状的α-亚氨基酸,同时也是哺乳动物的功能性氨基酸,在蛋白合成、机体新陈代谢、伤口愈合、抗氧化反应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添加适量的外源性脯氨酸,可以促进胎儿与仔猪的生长发育、预防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同时对胚胎、乳腺及胎盘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阐述了脯氨酸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合成和分解代谢,重点介绍了脯氨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脯氨酸对母猪繁育的影响提供参考。

遗传繁育
陆川猪MC1R和KIT基因型鉴定
秦珂, 黄翔, 曾检华, 王晨, 孙冠杰, 宋德清, 陈瑶生, 刘小红, 何祖勇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73-78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2
摘要 ( 255 )   PDF (2224KB) ( 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检测陆川猪种群的纯度,本研究以4个华南地方猪种(莆田黑猪、粤东黑猪、大花白猪、巴马香猪)和3个外来猪种(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作为对照,利用PCR测序法对陆川猪群体56个样本的MC1RKIT基因进行基因型鉴定。测序结果表明,大白猪和长白猪KIT基因内含子17的第1个碱基发生G>A剪接突变,而陆川猪和4个华南地方猪种,以及杜洛克猪中KIT基因型一样,均为野生型的GG基因型;MC1R基因编码区分析表明,以海南野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陆川猪和4个华南地方猪种在MC1R基因编码区存在95Val > Met和102Leu > Pro两个错义突变;MC1R基因非编码区分析表明,与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相比,陆川猪和4个华南地方猪种MC1R基因的5'UTR分别存在5~6个SNPs,3'UTR存在1个A碱基的缺失。另外,试验对一窝毛色异常的陆川猪仔猪及其亲本的KITMC1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仔猪及其亲本的KIT基因型均为GG野生型,仔猪和母本的MC1R基因均存在ED1和Ep两种不同的基因型,父本的MC1R基因型为ED1,因Ep对应于皮特兰猪的斑块表型,所以初步判定母本渗入了外来猪种的血统。本研究通过检测陆川猪等8个猪种的毛色相关基因KITMC1R基因的基因型,证实了中外猪种间在毛色遗传上的分子差异,为今后深入研究猪毛色遗传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牦牛PLIN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巢不同发情阶段的表达
蔡雯祎, 陈通, 石仙, 陈伟明, 胡嘉嘉, 熊显荣, 兰道亮, 李键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82-78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3
摘要 ( 196 )   PDF (2497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牦牛PLIN2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性,并分析其表达与不同发情时期的卵巢的相关性。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普通牛序列,设计克隆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牦牛PLIN2基因序列。RT-PCR检测PLIN2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卵巢不同发情时期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牦牛PLIN2基因的编码区长为1 353 bp,共编码450个氨基酸,为无跨膜结构的非分泌蛋白。与GenBank中已知的普通牛序列同源性达到99.4%,表明PLIN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当保守。在牦牛的各个组织中PLIN2分布广泛,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异,卵巢、乳腺、胃和肾脏中相对较多,而肺脏中几乎没有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卵巢的不同发情时期PLIN2都有表达,且在黄体期的表达量最高,表明PLIN2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猪圆环病毒2型江西株的全基因组克隆和序列分析
蔡高峰, 李凯, 张黎, 王伟松, 何后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90-79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4
摘要 ( 244 )   PDF (4526KB) ( 5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江西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和进化情况,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PCV-2全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后得到9条PCV-2全基因序列,并对其全基因序列核苷酸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江西地区流行的9株PCV-2中,基因组序列全长分为8株1 767 bp和1株1 768 bp,9株PCV-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7%~99.9%,与GenBank己发表的PCV-2分离株全基因组同源性介于94.3%~99.8%之间,而9株PCV-2的ORF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9%~100.0%。ORF2和ORF3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部分位点突变。遗传进化树显示为3种基因型:5株PCV-2b、3株PCV-2d、1株PCV-2a。本研究有助于江西地区PCV-2的监测和防制。

香猪FSHR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间的关联分析
许瑶, 刘畅, 牛熙, 冉雪琴, 王嘉福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799-8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5
摘要 ( 192 )   PDF (2071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可通过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调节卵巢的功能。为了研究香猪FSHR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的关系,试验以从江香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型与香猪产仔数间的关系。对8个候选位点进行群体检测证实其中2个为SNPs位点,分别是rs322800083(C276T)和rs332115220(T601C),且新发现1个SNP位点novel 1(G-92A);rs322800083和rs332115220位点构成4种单倍型,其中C-T为香猪群体的主要单倍型(45.0%),且在香猪群体中紧密连锁(r2=0.334)。分析4种单倍型与香猪产仔数间的关系,在香猪的二胎产仔数中,单倍型C-T的总产仔数(total number born,TNB)最高,单倍型C-C的TNB最低,两者之间的TNB相差0.99头(P<0.05);在香猪的三胎产仔数中,单倍型C-T的TNB最高,与单倍型T-C、C-C间的TNB分别相差1.61和2.33头(P<0.01)。rs332115220位点的基因型与香猪的三胎产仔数呈弱的正相关关系(ρ=0.429)。本研究结果提示,单倍型C-T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香猪产仔数性状的辅助选育。

猪卵母细胞在GV期与MⅡ期的冷冻保存效果比较研究
吴国权, 权国波, 吕春荣, 邵庆勇, 洪琼花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07-81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6
摘要 ( 246 )   PDF (1857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比较猪卵母细胞在GV期与MⅡ期的冷冻保存效果,试验在这两个成熟阶段对其进行玻璃化冷冻,GV期卵母细胞解冻后培养至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解冻后恢复2 h,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标记、Western blotting和链霉蛋白酶溶解方法分别检测它们的皮质颗粒分布、CD9蛋白表达水平和透明带消化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表明,GV期卵母细胞在解冻后2 h的存活率显著低于MⅡ期卵母细胞(P<0.05),但极体排出率与对照卵母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在冷冻MⅡ期卵母细胞中,皮质颗粒的皮质区分布比例和CD9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冷冻GV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后则无明显变化(P>0.05);冷冻GV期与MⅡ期卵母细胞均不会影响透明带的消化时间(P>0.05)。由此可见,猪卵母细胞在GV期的冷冻存活率虽然较MⅡ期低,但其体外成熟后极体排出率、皮质颗粒分布和CD9蛋白表达水平均未受到冷冻的影响。

边鸡IGF-ⅠR基因AluⅠ位点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吴鹏飞, 王冬, 张向前, 张丽, 丁馥香, 张跟喜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13-8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7
摘要 ( 197 )   PDF (1244KB) ( 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寻找与边鸡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本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边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receptor,IGF-ⅠR)基因Alu Ⅰ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位点对边鸡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边鸡IGF-ⅠR基因Alu Ⅰ位点存在多态性,在外显子2的376 bp处有1个G→A突变,产生了GG、GA和AA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87、0.296和0.017,GG为优势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为0.835,为优势等位基因。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座位在边鸡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8、14、16和18周龄时,GG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5),GG基因型个体的开产体重极显著高于GA基因型个体(P<0.01),但并不能说明该位点可以作为影响边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标记。IGF-ⅠR基因外显子2的Alu Ⅰ位点(G→A)可能是影响边鸡生长性状的一个遗传标记。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冷冻保存对其DNA甲基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曹俊国, 魏海军, 许保增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19-82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8
摘要 ( 265 )   PDF (960KB) ( 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保存物种的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冷冻引起的DNA甲基化对其印记基因缺陷性疾病的发生和后代生理功能的差异会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就冷冻保存技术对配子(精子和卵子)和胚胎的DNA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冷冻引起的DNA甲基化对后代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配子的冷冻保存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基因多态性与超声波活体测定相结合对肉牛主要肉质性状的研究
李娜, 李红波, 周振勇, 张金山, 闫向民, 杜玮, 袁理星, 张杨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25-8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29
摘要 ( 226 )   PDF (1653KB) ( 4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PCR-SSCP与超声波活体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Leptin基因外显子Ⅱ E2JW的SNP位点与宰前/宰后新疆褐牛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脂肪含量、眼肌高度的部分肉质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Ⅱ E2JW位点的PIC处于中度多态(0.25 < PIC < 0.5),E2JW多态位点存在3个基因型:AA、AB和BB,其中AB为优势基因型,B为优势等位基因。相关性结果表明,除预测值中AB、AA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脂肪含量与实测值的分析结果不一致外,其他均表现出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Ⅱ E2JW多态性与预测肉质性状和实测肉质性状关系的一致性。因此,Leptin基因外显子Ⅱ E2JW是影响新疆褐牛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位点,基因多态性结合超声波活体测定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部分肉质性状,而且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一种手段。

湘白鹅生长发育规律及产肉性能的研究
曲湘勇, 陈继发, 梁韡, 何俊, 蒋隽, 汤恩平, 戴建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32-83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0
摘要 ( 221 )   PDF (1403KB) ( 3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湘白鹅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肉性能。选用雌、雄湘白鹅各50只,分别在0~12周龄称重,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雌、雄湘白鹅各周龄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12周龄时随机挑选雌、雄湘白鹅各8只屠宰,测定体尺指标及产肉性能。结果表明:①湘白鹅1~6周出现体重增长高峰,7~12周相对稳定;4周龄后,雄鹅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雌鹅;雌、雄鹅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88以上,雌鹅生长曲线拐点为5周龄,雄鹅为5.2周龄;雌、雄鹅4周龄体重与12周龄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0.561(P<0.01)。②12周龄雄鹅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半潜水长均高于雌鹅,差异显著(P<0.05)。③12周龄雄鹅活重显著大于雌鹅(P<0.05)。④湘白鹅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为88.25%、67.93%、13.03%和13.76%。综合以上结果,湘白鹅生长较快,产肉性能良好,雌、雄鹅生长发育、体尺指标及产肉性能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雄鹅优于雌鹅。

预防兽医
内蒙古地区羊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刘正明, 李金泉, 黄德浩, 郝欣蔚, 郝普国, 吴莉芩, 吴烨挺, 杨奇妙, 赵红霞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39-8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1
摘要 ( 200 )   PDF (1584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内蒙古地区羊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及其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内蒙古地区108株羊源大肠杆菌对1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磺胺甲唑、黏菌素的耐药率最高,均达10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80%之间,对头孢噻肟、美洛培南、新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较为敏感。108株羊源大肠杆菌中耐7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94.4%,其中15.6%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只有1株菌对所有抗菌药物敏感。采用PCR方法对羊源大肠杆菌分离株所携带的6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种耐药基因中的4种耐药基因blaTEMproP-2、sul-Ⅰ、ampG检出率超过50%,耐药基因aph(3')-Ⅰ携带率达40%,只有耐药基因aac(3)-Ⅱ检出率仅为5.5%。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羊源大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情况,羊源大肠杆菌分离株携带aph(3')-Ⅰ、sul-Ⅰ、ampGblaTEMproP-2、aac(3)-Ⅱ耐药基因。

禽呼肠孤病毒σA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卢恒, 谢芝勋, 谢丽基, 黄莉, 黄娇玲, 王盛, 张艳芳, 曾婷婷, 范晴, 罗思思, 谢志勤, 邓显文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47-85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2
摘要 ( 193 )   PDF (1420KB) ( 4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筛选与禽呼孤病毒σA基因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试验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禽呼孤病毒σA基因的诱饵载体pGBKT7-σA。从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标准毒株抽提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σA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诱饵载体pGBKT7上,把通过测序的重组诱饵载体命名为pGBKT7-σA。将重组诱饵载体转化酿酒酵母Y2HGold后,把不同浓度的诱饵载体转化液涂布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观察该重组诱饵载体在酵母细胞中有无毒性作用和自激活现象。结果显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σA构建成功,且对酿酒酵母无毒性和自激活现象。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σA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奠定了基础。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抗原性分析
谢三磊, 温书香, 罗琳, 马志宏, 李桂萍, 李铁梁, 姜娜, 邢薇, 孙惠玲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54-8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3
摘要 ( 214 )   PDF (1359KB) ( 4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主要结构蛋白糖蛋白(G),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IHNV中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经PCR方法扩增获得1 380 bp的G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B-LIC-Bse杆状病毒载体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FB-LIC-Bse-G,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了重组杆粒rBacmid-G。将重组杆粒转染至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G蛋白可与抗组氨酸单抗(Anti-His)、抗IHNV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本研究克隆的IHNV G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正确表达,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研究G蛋白的功能及开发IHNV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广西部分地区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小鼠致病性研究
陈雯雯, 韦显凯, 闭璟珊, 郑敏, 苏姣秀, 曹慧慧, 张红云, 郑列丰, 刘棋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61-8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4
摘要 ( 256 )   PDF (1384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来自广西边境地区部分发病猪场及屠宰场的370份猪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6株链球菌,对这16株链球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PCR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形态、染色、生化特性均符合猪链球菌的特点,通过GDH鉴定与测序,证实这16株菌株均为猪链球菌,分别命名为GX1~GX16。通过特异性引物PCR分型(35个血清型),其中有1株为1型,1株为2型,1株为5型,1株为29型,5株为8型,7株未分出型。用这16株猪链球菌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菌株GX10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致死率均为100%;菌株GX11对BALB/c小鼠致死率为80%;其他菌株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均无致病性。菌株GX10、GX11对BALB/c小鼠的LD50分别为4.5×105和3.6×109 CFU。本试验结果表明,广西边境地区存在致病性猪链球菌8型。BALB/c小鼠对猪链球菌的敏感性高于昆明小鼠,更适合作为猪链球菌致病性研究的动物模型。

牛支原体HB0801株VspX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陈曦, 朱洪梅, 赵刚, 胡长敏, 陈颖钰, 郭爱珍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68-8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5
摘要 ( 179 )   PDF (2625KB) ( 4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VspX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并纯化,作为免疫原,以QuickAntibody-Mouse 5W为免疫佐剂,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3次亚克隆筛选后,共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抗VspX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8、3A3、3C12、3H9及4D11。亚型鉴定表明,3C12重链为IgG2b,其余4株为IgG1,轻链均为κ链。间接ELISA结果表明,5株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在1:1×104~1:2×105,腹水效价在1:1×105~1:8×105。选其中两株杂交瘤细胞株3H9和4D11的腹水纯化,进行亲和力测定,解离常数分别为6.3×109和7.8×109,属高亲和力抗体。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株单抗均能与牛支原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单抗4D11与羊无乳支原体标准株PG2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标准株PG3均不反应。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单抗4D11与牛支原体表面的VspX的结合呈剂量依赖性。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单抗4D11可以识别黏附到胚胎牛肺细胞上的重组VspX蛋白。本试验成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VspX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PRRSV美洲型经典株、变异株和疫苗株多重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施开创, 许心婷, 胡杰, 粟艳琼, 陆文俊, 陈汉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79-8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6
摘要 ( 265 )   PDF (2318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PRRSV美洲型经典株、高致病性变异株以及TJM-F92疫苗株的Nsp2基因序列特点,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反应条件后,建立了能同时检测并区分PRRSV美洲型经典株、变异株及疫苗株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猪其他病毒间不存在交叉反应;敏感性高,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出下限为1.13×103拷贝/μL。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49份临床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检出PRRSV阳性119份,其中美洲型经典株5份、变异株107份、TJM-F92疫苗株7份,且有变异株和TJM-F92疫苗株混合阳性7份。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RRSV美洲型经典株、变异株及TJM-F92疫苗株的多重RT-PCR鉴别检测方法,可用于PRRSV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基础兽医
合生素和抗菌肽对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效果及免疫调节作用
朱琪, 郭明, 何岚, 杨春蕾, 李玉鹏, 李海花, 乔家运, 王建国, 王文杰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88-89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7
摘要 ( 200 )   PDF (1501KB) ( 5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自制合生素和新型抗菌肽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攻毒后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取健康的1日龄科宝Ross 308肉仔鸡100只,随机分为4组。自制合生素组(S组)饲喂基础日粮+0.3%合生素;抗菌肽组(AP组)饲喂基础日粮+0.5%抗菌肽;抗菌肽+合生素组(SAP组)饲喂基础日粮+0.3%合生素+0.5%抗菌肽;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测定各组肉鸡生长性能;在试验第14天,同时每组随机选取10只肉仔鸡进行大肠杆菌O78攻毒(对照组攻毒后设为攻菌模型组(M组)),观察记录24 h各组鸡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并测定肉仔鸡的免疫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组和AP组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SAP组的法氏囊指数在攻毒前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攻毒后,S组及AP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腺指数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攻毒后S组中IgA、sIgA和IL-10与M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IL-6极显著降低(P<0.01);AP组中IgA和IL-6均极显著降低(P<0.01),sIgA和IL-10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SAP组的变化趋势与AP组相同。综上所述,日粮中分别添加合生素和抗菌肽可以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攻菌后,合生素和抗菌肽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均可以提高肉仔鸡免疫功能。

新疆猪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江萍, 关茹飞, 夏利宁, 林亚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896-90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8
摘要 ( 179 )   PDF (1062KB) ( 4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养殖场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16S rRNA甲基化酶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通过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PCR方法进行β-内酰胺酶blaTEMblaCMY-2blaCTX-MblaLAP-1blaKPCblaOXAblaSHV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PMQR类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oqxBaac(6')-Ib-cr的检测,确定阳性菌株,分析其携带的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分离的猪源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和安普霉素耐药率最高,均为77.9%(102/131),耐药菌主要以8耐为主(29.0%,38/131)。从被检基因中检测出11种耐药基因,不同基因共存有24种类型,主要以blaTEM+blaOXA+qnrS+aac(6')-Ib-cr+oqxA+oqxB(27.6%,32/116);blaTEM+blaOXA+qnrS+oqxA+oqxB(24.1%,28/116);blaTEM+qnrS(18.0%,21/116)形式共存。该养殖场分离的沙门氏菌耐药现象严重,分离耐药菌株存在β-内酰胺酶、16S rRNA甲基化酶和PMQR类基因共存现象,提示应加强对β-内酰胺酶、16S rRNA甲基化酶和PMQR类因子的监控。

鹿场环境中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王超, 张梦南, 乜琳, 申乃文, 刘鑫, 张燚, 何剑斌, 尹荣焕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904-91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39
摘要 ( 177 )   PDF (1125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辽宁省西丰县鹿场环境中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本试验采集了鹿场粪便、饮水、空气、饲料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对分离到的菌株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并对分选出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测样品共分离纯化出27株菌,公鹿精饲料、母鹿精饲料、粗饲料和水的含菌量分别为1.0×105、8.7×104、2.7×107 CFU/g和2.9×104 CFU/mL,表明水和粗饲料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养殖场环境卫生要求;16S rDNA基因序列在NCBI比对后,鉴定出有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等15种不同菌株,其中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共13种,这13种细菌对呋喃唑酮、多黏菌素B和头孢氨苄等耐药,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本试验结果可为鹿场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猪源大肠杆菌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活性分析
冯将, 王玉坤, 魏玉好, 易琼, 王鲁, 鲜思美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912-91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40
摘要 ( 231 )   PDF (1516KB) ( 8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从猪源大肠杆菌中获得纯度高、产率高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并评价其毒力,本试验采集仔猪腹泻粪便作为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16S rDNA鉴定,采用热酚水法提取细菌的LPS,通过DNaseⅠ、RNaseA、蛋白酶K和醇沉法对LPS进行纯化,通过苯酚硫酸法、Bradford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PS多糖、蛋白及核酸含量,鲎试剂定量法测定其活性,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分离获得一株具有高致病性的猪源大肠杆菌,纯化的猪源大肠杆菌LPS平均产率为3.74%,其中多糖含量为13.40%,蛋白含量为0.48%,核酸含量为0.06%,主要条带集中在14~160 ku范围内,鲎试剂定量法测定其活性为1.21×107 EU/mg,提取LPS对小鼠的LD50为31.86 mg/kg。该猪场仔猪腹泻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获得其毒力因子LPS纯度高、产率高、毒力强,这将为临床防制猪大肠杆菌病及LPS提取纯化提供理论依据。

一株产角蛋白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黄妙容, 钟楚红, 任广彩, 刘传高, 叶俊贤, 陈瑞爱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920-9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41
摘要 ( 223 )   PDF (2095KB) ( 4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从鸡场长期堆放羽毛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降解羽毛能力强的菌株。该菌株在牛奶平板上培养24 h后产生透明降解圈,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边缘模糊,产生绿色荧光色素;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无芽孢,有鞭毛,无荚膜。生化试验显示,该分离株能够水解牛奶、明胶,具有角蛋白酶活性,能利用柠檬酸盐,硝酸还原反应阳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与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GenBank登录号:BAMA01000316)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分离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并正式命名为Pesudomonas aeruginosa B1-2。将该分离株在以1%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发酵培养,48 h后角蛋白酶活性最高达到60.3 U/mL,对羽毛降解率为85.7%。本研究中分离获得的Pesudomonas aeruginosa B1-2可用于畜禽废弃物的处理。

解淀粉芽孢杆菌SSY1株的安全性试验
王岩, 陈楠楠, 侯美如, 尹珺伊, 刘宇, 周庆民, 秦平伟, 史同瑞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928-93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42
摘要 ( 221 )   PDF (1033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估1株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SY1株的安全性,本试验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细菌易位、代谢产物及药敏等安全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分为高剂量组(1.30×1010 CFU/mL)、中剂量组(0.90×1010 CFU/mL)、低剂量组(0.65×1010 CFU/mL)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一次性灌服后观察14 d,处死存活小鼠,剖检。慢性毒性试验分为高剂量组(0.65×1010 CFU/mL)、中剂量组(0.65×109 CFU/mL)、低剂量组(0.65×108 CFU/mL)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灌服1次/d,连续灌服30 d。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的精神、食欲、行为、粪便等均未见异常,试验鼠全部存活,剖检未见病理变化;慢性毒性试验小鼠均无异常临床变化,剖检小鼠也未见病变,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间小鼠增重、饲料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解淀粉芽孢杆菌SSY1菌株在小鼠体内未发生易位,氨基脱羧酶、吲哚试验均为阴性,在测定的24种常用药物中,除林可霉素耐药外,菌株对其余23种药物均敏感。试验证实,解淀粉芽孢杆菌SSY1株的安全性良好。

临床兽医
44例宠物犬肿瘤病理诊断及分析
王靖媛, 吴乔兴, 佘锐萍, 李恒, 石蕊寒, 杨金玲, 郝文卓, 安俊卿, 苑雪瑞, 胡凤姣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3):  935-94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3.043
摘要 ( 350 )   PDF (5622KB) ( 5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收集北京地区2015~2016年宠物医院的部分宠物犬肿瘤病例56例,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病理诊断,并对患病动物的品种、发生部位、年龄和性别与肿瘤发生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56个病例中有44例确诊为肿瘤,其中良性肿瘤21例,包括肛周腺瘤、皮脂腺瘤和肥大细胞瘤等;恶性肿瘤23例,包括乳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和肛周腺癌等。本次采集的病例中,大型犬与小型犬发病率持平,皮肤、肛周与乳腺部位肿瘤的发生率较高;7岁以后是肿瘤高发期;雌性犬皮肤和乳腺肿瘤的患病率高于雄性,雄性宠物犬肛周腺肿瘤的发生率高于雌性,肿瘤总患病率雄性与雌性持平。本研究为今后宠物犬肿瘤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