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2-20
生物技术
靶向TLR9基因siRNA的筛选及其对BHV-1增殖规律的影响
呼凤丽, 徐丽媛, 张志飞, 周伟光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03-31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1
摘要 ( 187 )   PDF (1874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牛胚胎气管(bovine embryonic tracheal,EBTr)细胞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s 9,TLR9)在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BHV-1)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试验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以TLR9为靶向分别设计并合成3条siRNA干扰序列,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应用siRNA-TLR9干扰后TLR9基因的表达变化,筛选出最佳的siRNA-TLR9干扰序列,继而转染EBTr细胞使其TLR9基因沉默后感染BHV-1,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HV-1不同时间点的增殖变化。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TLR9A、siRNA-TLR9B和siRNA-TLR9C分别对TLR9 mRNA表达量下调了60.90%、24.05%和40.75%。筛选出siRNA-TLR9A片段在12~72 h可以显著抑制TLR9 mRNA表达(P < 0.05)。用该片段转染EBTr细胞再感染BHV-1后,6~72 h siRNA-TLR9A组BHV-1 DNA拷贝数低于对照组。本试验成功筛选出了特异性的抑制EBTr细胞TLR9基因的siRNA序列,并证明抑制TLR9的表达可降低BHV-1的增殖能力。

口蹄疫O型病毒二温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姚怀兵, 赵毅, 刘宏, 张毅, 任方, 黄炯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11-3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2
摘要 ( 205 )   PDF (2640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通过对口蹄疫病毒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分析,在O型口蹄疫病毒的P1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反应参数,建立口蹄疫O型病毒二温式RT-PCR检测方法。对该法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该二温式RT-PCR方法只对口蹄疫O型病毒敏感,对其他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及常见的猪病病毒均不敏感;扩增条带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相符,扩增片段经克隆、测序发现与引物所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检测病毒RNA的敏感性为1.665 pg/μL,其敏感性与三步法PCR敏感性检测结果没有差异。运用该法对54头攻毒试验的动物进行检测,阳性鉴定结果与三步法PCR鉴定结果一致,与三步法PCR相比该法节省了20 min,表明所建立的口蹄疫O型病毒二温式RT-PCR方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

山羊痘病毒TK基因功能缺失对其增殖的影响
李继东, 才学鹏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19-32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3
摘要 ( 226 )   PDF (1974KB) ( 4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山羊痘病毒TK基因功能缺失对其增殖的影响,同源重组构建TK基因缺失型重组山羊痘病毒,检测其增殖特性。试验在通用转移质粒pTKfpgigp内插入不同长度的X1~X4片段,构建了4个重组转移质粒;重组质粒转染已感染山羊痘病毒的羔羊睾丸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4株TK基因缺失型重组山羊痘病毒rGPV/tk,其TK基因内分别插入了长度约为2 800、4 000、5 200、7 700 bp的外源DNA片段;筛选纯化重组毒株,测定rGPV/tk病毒滴度。结果显示,TK基因失活后,rGPV/tk病毒滴度明显降低;随着插入DNA片段的延长,重组毒株的病毒滴度下降程度更加明显。研究表明,TK基因功能的缺失对山羊痘病毒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与外源DNA的长度具有相关性。

广东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B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黄雯晶, 梁国智, 梅敏敏, 李晓文, 黄淑坚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27-33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4
摘要 ( 216 )   PDF (4802KB) ( 2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广东新型呼肠孤病毒(NDRV)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试验从广东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脏器中分离到8株流行毒株,用RT-PCR方法进行σB蛋白基因扩增、克隆与序列分析,并与其他毒株σB蛋白的氨基酸特性、蛋白抗原和蛋白基因进行系统进化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鸭群中感染的NDRV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DR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达96.6%~99.5%,而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同源性则较低,分别为64.6%~66.5%和66.2%~67.1%;8株NDRV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7%~99.7%。与其他毒株比较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的NDRV毒株磷酸化位点均比参考毒株ARV和MDRV少,且大多数区域的抗原指数都较高,抗原性与MDRV较为接近,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NDRV和国内其他DRV处于独立的进化分支,ARV和MDRV则处于不同分支。结果表明,广东省流行的NDRV毒株σB蛋白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且广东地区分离的NDRV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的DRV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珠江上游地区蚊虫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及PrME基因序列分析
吕顺燕, 王静林, 李楠, 胡骑, 何于雯, 赵德宏, 陈红宇, 李华春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36-34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5
摘要 ( 206 )   PDF (2245KB)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了解珠江上游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主要传播媒介蚊虫的种类、分布及携带JEV基因型和分子特征。2013年7月在珠江上游地区师宗县采集蚊虫和库蠓标本,并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用黄病毒属引物对采集到的蚊虫和库蠓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标本用JEV PrM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测序,然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在4个采集点共采集蚊虫3 705只,分别属于库蚊、按蚊、伊蚊和阿蚊4个属的7种蚊虫,牛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羊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猪圈以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采用JEV PrME基因特异引物对采集到蚊虫和库蠓标本分162批进行扩增、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蚊虫携带的病毒均为基因Ⅰ型JEV,与疫苗株SA14-14-2 E蛋白存在1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在8个影响病毒毒力的重要位点上未发生突变。以上结果提示珠江上游地区存在多种蚊虫种类,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该地区的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是当地JEV的主要传播媒介,在当地的媒介中存在基因Ⅰ型JEV流行,而流行株的毒力并未降低。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罗亚坤, 梁琳, 王静, 刘存, 刘琪, 刘畅, 蔺文成, 崔尚金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44-3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6
摘要 ( 242 )   PDF (1286KB) ( 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为诊断PEDV提供简便、敏感、准确可靠的工具。参考GenBank中PEDV基因序列(登录号:KT799997),针对PEDVN基因设计了6条引物,对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建立可特异性扩增PEDV的LAMP方法。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PEDV LAMP检测方法,在60℃恒温下反应60 min,能特异性地检测PEDV,检测限量为91拷贝/μL,比常规PCR方法的敏感性高100倍。对比75份临床样本的LAMP和常规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7.3%。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的特点,适用于PEDV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

弓形虫不同发育时期棒状体颈部蛋白5基因的表达研究
何帅, 周春雪, 朱兴全, 周东辉, 徐前明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50-35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7
摘要 ( 240 )   PDF (1445KB) ( 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不同发育时期弓形虫棒状体颈部蛋白5(Toxoplasma gondii rhoptry neck protein 5,TgRON5)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毒力的相关性,本试验以Ⅱ型弓形虫PRU虫株作为研究对象,以弓形虫管家基因ACT1作为内参基因,分别对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各基因建立标准曲线,确定二者扩增效率的一致性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法对弓形虫4个不同发育时期(速殖子、缓殖子、未孢子化卵囊及孢子化卵囊)中TgRON5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TgRON5基因在弓形虫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孢子化卵囊表达水平最高,未孢子化卵囊次之,速殖子较低,缓殖子最低,表明RON5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与虫体入侵宿主细胞的侵袭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为阐明TgRON5蛋白参与弓形虫入侵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GUCY1A3和SFXN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靳聪飞, 梁婷玉, 刘新峰, 郭宏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57-36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8
摘要 ( 204 )   PDF (1596KB)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人GUCY1A3和SFXN1基因序列为探针,BLAST获得同源性较高的牛的表达序列标签(ESTs)序列及部分mRNA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牛肌肉及脑组织克隆cDNA序列与牛表达序列标签进行拼接,获得牛GUCY1A3和SFXN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序列分析表明,牛GUCY1A3基因编码区长2 076 bp,编码691个氨基酸;牛SFXN1基因编码区长969 bp,编码32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UCY1A3蛋白磷酸化位点分布于丝氨酸(Ser)、酪氨酸(Tyr)和苏氨酸(Thr)残基上,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不属于分泌蛋白,二级结构预测以α螺旋为主,保守结构域含1个CYCc功能结构域;SFXN1蛋白磷酸化位点分布于丝氨酸(Ser)、酪氨酸(Tyr)和苏氨酸(Thr)残基上,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和浆膜上,属于跨膜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保守结构域含1段低复杂度序列和3段跨膜螺旋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牛GUCY1A3和SFXN1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猪巨细胞病毒福建株DPOL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陈如敬, 陈铖, 吴学敏, 车勇良, 严山, 王晨燕, 王隆柏, 周伦江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65-37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09
摘要 ( 243 )   PDF (2018KB) ( 5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明确猪巨细胞病毒(porcine cytomegalovirus,PCMV)福建株(PCMV-FJ01株)DPOL基因特征,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PCMV DPOL基因序列特征,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设计针对DPOL基因的引物,以PCMV-FJ01株核酸DNA为模板,对其进行分段PCR扩增。将分段扩增的产物经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后进行克隆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后获得PCMV-FJ01株DPOL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CMV-FJ01株DPOL基因全长为3 021 bp,编码1 006个氨基酸;其与GenBank中的PCMV分离株DPOL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8.7%和99.1%以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相对于巨细胞病毒属其他种代表株,PCMV分离株DPOL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和玫瑰疱病毒属代表株更近。建议根据PCMV DPOL基因遗传进化特征,将其划归为玫瑰疱病毒属的一个病毒新种——猪玫瑰疹病毒(porcine roseolovirus)。

绵羊肺炎支原体p60蛋白N端与C端的表达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
麻昌姣, 郑佳琪, 黄海碧, 王晓晖, 白帆, 郝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71-37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0
摘要 ( 207 )   PDF (1345KB) ( 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膜表面脂蛋白p60的免疫学特性,本研究分别扩增p60蛋白N端与C端的基因,并通过重叠延伸PCR将C端基因序列中的TGA(1 459-1 461 bp)定点突变为同义密码子TGG。将扩增的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pET-32a(+)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得到分子质量约57 ku的p60-N蛋白和分子质量约为30.5 ku的p60-C蛋白;再对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进行 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均可与MO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p60-N和p60-C均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筛选MO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和建立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提供了依据。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丽珍, 罗桂芳, 张艳萍, 沈勇, 吴源潇, 石燕, 陈瑞爱, 贺东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77-38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1
摘要 ( 245 )   PDF (1005KB)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纯化的PEDV 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 ELISA 反应条件,建立了间接 ELISA 抗体检测方法,其反应条件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 20 μg/mL,血清标准品最佳稀释度为 1:500,包被时间为4℃过夜,5%小牛血清37℃封闭1 h,二抗 1:10 000稀释,37℃作用1 h,抗体临界值为 D450 nm≥ 0.289判为阳性,D450 nm≤ 0.236判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为可疑。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和口蹄疫病毒标准血清抗体均为阴性,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地区74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抗体阳性率达84%,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可用于 PEDV 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恩拉霉素生物检测方法的改进
许铭玉, 宋淑婷, 张莹, 张会图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84-3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2
摘要 ( 246 )   PDF (1845KB) ( 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对国家标准中恩拉霉素的生物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干燥滤纸片法代替管碟法对不同样品中的恩拉霉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浸提液组成、浸提时间、检定菌浓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恩拉霉素浓度与抑菌圈直径之间的线性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丙酮浸提液A(丙酮:1 mol/mL HCl:水=35:12:56,用1 mol/mL HCl将pH调至3.0)浸提供试品,浸提时间3.5 h,可以充分浸提供试品中的恩拉霉素;使用生物测定指示菌CMCC(B)63501芽孢数为3.4×107个/mL的平皿,形成的抑菌圈边缘规则清晰,准确度好;使用干燥滤纸片法可有效消除浸提液或酸性稀释液本身对检测菌株的抑制作用,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同时对大批量的样品进行恩拉霉素含量的测定。恩拉霉素标准溶液在浓度为150~500 U/mL的范围内,其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与效价有较好的线性回归性,所得回归方程:Y=0.00944X+11.55344,相关系数R=0.9962,最终有效区间是0.75~2.5 U,测得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恩拉霉素含量测定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葛根对奶牛脂肪肝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晓坤, 田梦悦, 秦建华, 马玉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91-39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3
摘要 ( 207 )   PDF (1149KB)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葛根对奶牛脂肪肝细胞的作用机制,采用胶原酶二步灌流法分离病牛的肝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用不同浓度的葛根水提物处理肝细胞,生化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含量。结果显示,50、100、500 μg/mL葛根水提物能极显著降低肝细胞中ALT、AST、TG、TC、MDA活性及含量,增加SOD活性(P < 0.01)。葛根水提物能显著改善肝细胞的相关生化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

口蹄疫表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李世芳, 邵军军, 常惠芸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396-40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4
摘要 ( 260 )   PDF (998KB) ( 4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给发病地区的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应用疫苗来防控口蹄疫仍是最主要的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表位疫苗是用病毒相关抗原表位制备,可同时携带多个抗原表位及辅助性表位的疫苗,具有安全性好、易操作和可控等优势,受到人们密切的关注。近些年来,对于口蹄疫表位及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对口蹄疫病毒相关的细胞表位及其以此为基础的表位疫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提供参考。

生理生化
猪圆环病毒2型诱导小鼠体内免疫细胞氧化胁迫模型的建立
杨剑, 尹丹, 罗文涓, 李璐, 文露婷, 郝祝兵, 韦英益, 曾芸, 胡庭俊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02-41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5
摘要 ( 230 )   PDF (1695KB) ( 3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诱导的小鼠体内免疫细胞氧化胁迫模型。筛选PCV2感染剂量及感染时间,采用腹腔注射、滴鼻和灌胃3种途径联合方式于第1、2、3 天或第1、3、5、7天给予昆明系小鼠感染PCV2病毒原液或10-1 PCV2病毒液,分别于感染后7、14、21 d剖杀小鼠,测定活性氧(ROS)、总谷胱甘肽(T-G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探讨PCV2感染时间与活性氧水平变化的关系,建立免疫细胞氧化胁迫动物模型。结果显示,第1、2、3天每天经3种途径联合感染PCV2病毒原液,1 mL/只,为后续试验感染最佳方案。PCV2感染小鼠3个时间点细胞内ROS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极显著升高(P < 0.01),感染后7、14 d GSH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感染后7 d GSSG水平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感染后7 d T-GSH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5),感染后14 d T-GSH水平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感染后7 d脾脏XOD、MPO、iNOS活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果表明,PCV2成功感染小鼠,试验感染方案为第1、2、3 天每天经3种途径联合感染PCV2病毒原液,1 mL/只,且用PCV2病毒原液感染7 d是建立小鼠体内免疫细胞氧化胁迫模型的最佳条件。

无血清条件下UC-MSCs和BMECs共培养对IGF-Ⅰ表达的影响
赵艳坤, 邵伟, 雒诚龙, 余雄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11-4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6
摘要 ( 205 )   PDF (1307KB)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无血清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共培养对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表达的影响,将UC-MSCs和BMECs按1:2直接共培养,对比单纯培养的两种细胞,48 h时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IGF-Ⅰ浓度水平,再利用Transwell小室将两种细胞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各组细胞IGF-ⅠR、IGF-Ⅰ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共培养中IGF-Ⅰ浓度显著高于UC-MSCs组(P < 0.05),极显著高于BMECs组(P < 0.01);UC-MSCs/BMECs、BMECs/UC-MSCs组IGF-Ⅰ mRNA表达值均极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P < 0.01),BMECs/UC-MSCs组显著高于UC-MSCs/BMECs组(P < 0.05);UC-MSCs/BMECs、BMECs/UC-MSCs组IGF-ⅠR mRNA表达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P < 0.05;P < 0.01),BMECs/UC-MSCs组较UC-MSCs/BMECs组差异显著(P < 0.05)。综上,体外无血清培养条件下,UC-MSCs和BMECs共培养可显著提高IGF-ⅠR及IGF-Ⅰ mRNA表达,IGF-Ⅰ浓度水平和IGF-ⅠR mRNA的表达具有一致性,IGF-Ⅰ主要存在于UC-MSCs中。

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诱导分化
刘乐, 王彦妮, 庞玉娟, 张婷婷, 刘紫佳, 朱梦, 曹俊伟, 张焱如, 刘春霞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17-42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7
摘要 ( 250 )   PDF (4574KB) ( 9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建立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细胞系,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通过获取马BMSCs,进行细胞培养和纯化,对第3代(P3)细胞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对分化后的细胞染色,并检测其软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获得的马BMSCs表达标记基因Sox2和Nanog,并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因子CD44、CD90和CD105,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5。P3代细胞经诱导培养后形态发生改变,阿尔新蓝染色为阳性,并表达软骨细胞特异基因Col,且其表达量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而增高。综上表明,本试验建立了马BMSC细胞系,并成功诱导其分化为软骨细胞,为软骨损伤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添加黄秋葵对儋州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海文, 管庆丰, 吴科榜, 李笑春, 王学梅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25-4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8
摘要 ( 271 )   PDF (1093KB) ( 4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儋州鸡日粮中添加黄秋葵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90日龄儋州公鸡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2.0%黄秋葵粉。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 < 0.05),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05);与对照组相比,Ⅱ、Ⅲ组屠宰体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重均显著提高(P < 0.05),Ⅰ组除屠宰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 < 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 0.05),Ⅳ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 > 0.05);Ⅰ~Ⅲ组滴水损失率、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熟肉率、肌肉pH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Ⅱ、Ⅲ组胰腺、十二指肠、空肠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Ⅳ组除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 < 0.05),其余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 0.05)。结果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黄秋葵粉的适宜比例为1.5%,可有效改善儋州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消化酶活性。

AFB1降解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及AFB1在体内残留的影响
左瑞雨, 王秋文, 常娟, 尹清强, 王二柱, 朱群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32-4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19
摘要 ( 180 )   PDF (1023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在含有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肉鸡日粮中添加AFB1降解剂,测定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及AFB1在血液、肝脏及肌肉中残留的影响。试验选择42日龄健康AA肉鸡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重复。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和E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0、200、400和800 μg/kg AFB1。B组为负对照组,C、D和E组分别添加0.15% AFB1降解剂,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时,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率、体内AFB1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AFB1含量相同的B组相比,D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末重分别提高了32.45%、42.46%(P < 0.05);与B组相比,其余各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钙和磷的代谢率均有显著提高(P < 0.05),D组的有机物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提高了9.50%和178.75%(P < 0.05)。血液、组织中AFB1的测定结果表明,停喂AFB1前,C组肝脏中AFB1含量显著低于B组(P < 0.05),停喂AFB124 h后,A和C组胸肌中AFB1含量显著低于B、D和E组(P < 0.05),停喂AFB148 h后,C、D组胸肌中AFB1含量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同的水平。与B组相比,添加0.15% AFB1降解剂的C、D和E组,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P < 0.05)。由此可见,在含有AFB1的日粮中添加AFB1降解剂,可缓解AFB1对生长的抑制,提高养分消化率,加速AFB1在肉鸡体内的代谢,减少AFB1对机体的损伤。

响应面法优化益生菌FGM发酵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
边亚彬, 张景艳, 侯艳华, 王旭荣, 张凯, 李建喜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40-4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0
摘要 ( 247 )   PDF (2347KB) ( 6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益生菌FGM发酵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本试验以发酵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显著,并且两两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影响发酵黄芪多糖提取含量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料液比 > 提取温度 > 提取时间;乳酸菌发酵黄芪液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65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9,在此条件下,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为6.72 mg/mL。试验证明该工艺可行,可为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

黑丝羽乌骨鸡精液DMA颗粒冷冻技术研究
黄琳, 孙鏖, 朱立军, 彭运潮, 王坤, 贾杏林, 燕海峰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47-45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1
摘要 ( 230 )   PDF (1637KB)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稀释液与解冻装置对黑丝乌骨鸡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A)颗粒冻精解冻后精子质量的影响,试验首先采用不同稀释液对精液进行稀释并比较其解冻后精子活力与人工输精的受精率;其次,选取不同解冻管及冻精颗粒数进行恒温水浴解冻,比较其活力;最后,依据解冻后的精子活力,筛选恒温水浴、恒温漏斗、恒温板3种解冻装置各自的最佳解冻温度,并利用各自最佳解冻温度解冻后的精液进行人工输精,检测受精率。结果显示:①不同稀释液组的精子活力与受精率高低趋势一致,为LR > F > B > L组,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 < 0.05)。②在60℃恒温水浴中,用薄壁大玻璃管解冻的精子活力最好。③不同解冻装置有各自最佳解冻活力的温度范围,恒温水浴为50~60℃(0.51~0.59)、恒温漏斗为40~45℃(0.42~0.46)、恒温板为50~55℃(0.61~0.63),每种装置最佳温度段内的精子活力差异不显著(P > 0.05)。④3种解冻装置最佳解冻状态相比:在精子活力上,60℃恒温水浴与55℃恒温板分别显著高于40℃恒温漏斗(P < 0.05),但60℃恒温水浴与55℃恒温板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在受精率上,55℃恒温板最高(26.91%),60℃恒温水浴次之(23.08%)、40℃恒温漏斗最低(20.93%),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因此,黑丝羽乌骨鸡精液应采用LR稀释液、DMA冷冻保护剂及颗粒冷冻技术,在54.9℃恒温板解冻可获得较高的受精率。

育肥羊饲喂全混合日粮条件下瘤胃固相食糜外流速度及其有效降解率的评定
高新梅, 郑猛, 牛露, 尹华, 陈道富, 刘晨黎, 高巍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56-46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2
摘要 ( 226 )   PDF (1125KB) ( 4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测定育肥羊饲喂全混合日粮(TMR)条件下瘤胃食糜外流速度(Kp)及干物质(DM)、有机物(OM)及粗蛋白质(CP)的有效降解率。选取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重(30.0±3.7) kg的哈萨克公羔羊作为试验动物,代谢笼内单笼饲养。按3×3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饲喂3种能量水平一致而CP水平不同(11%、12%和13%)的TMR。采用醋酸镱(Yb-ac)作为固相食糜标记物,测定镱(Yb)元素的浓度,绘制浓度衰减曲线,利用非线性回归法拟合其Kp,并计算全混合日粮的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显示,3种TMR的瘤胃固相食糜的Kp值分别为6.71、6.66和7.59 %/h,TMR1的DM、OM和CP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39.82%、38.58%和43.87%;TMR2的为35.70%、34.40%和36.86%;TMR3的为42.46%、41.29%和51.28%。3种TMR的DM在瘤胃中的有效停留时间分别为26.49、28.98和21.73 h。此结果为进一步评定TMR的DM及过瘤胃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研究提供了重要参数。

发酵北苍术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武洪志, 王志龙, 许灵敏, 宋建楼, 郭照宙, 李杰, 许丽, 刁新平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63-46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3
摘要 ( 224 )   PDF (1001KB) ( 4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北苍术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96头体况相近、断奶重为(6.0±0.5)kg的长白猪×大白猪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硫酸黏杆菌素,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未发酵北苍术,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3%发酵北苍术,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发酵北苍术组的断奶仔猪的血清各项免疫指标和生化指标较对照组及Ⅰ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Ⅳ组的效果最好。在整个试验阶段(断奶后28 d),与对照组相比,Ⅳ组断奶仔猪血清中IgA、IgG、IgM、TP和ALB含量分别提高了10.5%、10.0%、7.8%、21.0%和15.6%,差异均显著(P < 0.05),血清中AL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20.4%(P < 0.05);与Ⅰ组相比,Ⅳ组断奶仔猪血清中IgA、IgG、IgM、TP分别提高了7.1%、3.8%、3.8%、12.6%,差异均显著(P < 0.05),而ALB、AST和BUN含量分别提高了1.0%、9.5%和15.0%,差异均不显著(P > 0.05),血清中ALT含量与Ⅰ组相比降低了9.4%(P > 0.05)。

能量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王斌星, 陈光吉, 郭春华, 彭忠利, 王永, 唐善虎, 蹇尚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69-47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4
摘要 ( 272 )   PDF (1008KB) ( 8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能量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92.66±3.64)kg、3周龄左右的舍饲育肥麦洼公牦牛60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饲喂粗蛋白质(CP)水平为14.81%,增重净能(NEg)分别为4.17(低能量组,LE)、4.48(中能量组,ME)、4.79(高能量组,HE) MJ/kg的3种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ME和HE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为1 099.89和1 019.02 g/d,相对于LE组分别极显著提高了27.26%和17.90%(P < 0.01),且两组的料重比(F/G)值有显著低于LE组的趋势(P=0.073),而屠宰率有显著提高的趋势(P=0.092),但各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净肉率无显著差异(P > 0.05);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牦牛瘤胃pH有显著降低的趋势(P=0.064),且以ME组最低;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有显著影响瘤胃异丁酸浓度(P=0.063)和乙酸/丙酸(P=0.074)的趋势;ME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 < 0.05),而戊酸浓度则随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极显著升高(P < 0.01)。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有降低瘤胃黄色瘤胃球菌的相对含量的趋势(P=0.068),但对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没有显著影响(P > 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舍饲育肥牦牛日粮中适宜的NEg水平为4.48 MJ/kg(日粮DM)。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秀林, 魏小兵, 欧长波, 王秋霞, 刘明成, 陈晴, 郑卓亚, 闫艺婷, 刘兴友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76-48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5
摘要 ( 270 )   PDF (996KB) ( 9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饲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在饲料中被长期添加,造成了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的出现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益生菌发酵饲料是改变当前养殖状况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之一。益生菌发酵饲料能减少原料中抗营养因子,产生有益代谢产物和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起到促生长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作者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和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植物乳杆菌对致病性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蛋鸡的生产性能及其蛋、粪含菌量的影响
杨亚晋, 郭爱伟, 张颖, 孙娅婕, 黄琰淖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82-4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6
摘要 ( 222 )   PDF (998KB) ( 4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对致病性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SE)感染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鸡蛋、粪中病菌残留的影响。选用144只50周龄农大3号蛋鸡,分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土霉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 mg/kg土霉素;乳杆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9 CFU/kg植物乳杆菌。阳性对照组、土霉素组和乳杆菌组蛋鸡在试验第22和24天口腔接种1 mL沙门氏菌(109CFU/mL),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攻毒前,各组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攻毒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前期阳性对照组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 < 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 < 0.05),鸡蛋中沙门氏菌带菌率和粪中沙门氏菌含菌量显著升高(P < 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感染前期土霉素组和乳杆菌组蛋鸡平均蛋重分别提高5.43%(P < 0.05)、9.64%(P < 0.05),料蛋比分别降低11.51%(P < 0.05)、5.16%(P > 0.05);感染后期乳杆菌组料蛋比降低9.96%(P < 0.05),乳杆菌组鸡蛋中沙门氏菌带菌率和粪中沙门氏菌含菌量分别比阳性对照组降低43.17%、23.93%(P < 0.05)。空白对照组、乳杆菌组和土霉素组间生产性能和鸡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带菌率均无显著差异(P > 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土霉素均可改善沙门氏菌感染蛋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鸡蛋和粪中的沙门氏菌含量,提高家禽抗感染能力。植物乳杆菌具有无污染、无残留的特点,可作为家禽养殖中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遗传繁育
不同产羔数绵羊性腺轴比较转录组研究
付绍印, 何小龙, 王标, 李虎山, 储明星, 刘永斌, 张文广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88-49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7
摘要 ( 226 )   PDF (1972KB) ( 6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通过对巴美肉羊性腺轴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挖掘影响多羔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分别选取双羔组巴美肉羊5只、单羔组4只,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转录组文库进行测序,然后对得到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27个样品共得到112 Gb的有效数据。差异基因分析表明,与单羔组相比,双羔组下丘脑中,上调表达基因111个,下调表达基因106个;垂体组织中,上调表达基因97个,下调表达基因142个;卵巢组织中,上调表达基因182个,下调表达基因67个。功能富集性分析表明,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调控排卵及卵泡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不同产羔数巴美肉羊性腺轴比较转录组研究,提供了全部的转录本信息,筛选了影响产羔数的相关功能基因,丰富和补充了绵羊基因组信息,为进一步阐明绵羊繁殖力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基于RNA-Seq技术的京海黄鸡卵巢组织转录本预测及新基因挖掘
董新龙, 张向前, 韩昆鹏, 凌姣姣, 张跟喜, 王金玉, 王永娟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497-50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8
摘要 ( 235 )   PDF (3464KB) ( 5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及许多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相关基因图谱都已宣告完成,但由于注释方法的局限性,还存在许多遗漏的新基因及对现有基因的误差注释。RNA-Seq技术是基于第2代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研究方法,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8只(高产组4只、低产组4只)300日龄体重一致、饲养条件相同、产蛋数存在差异的京海黄鸡的卵巢组织所有RNA反转录而成的cDNA文库进行测序,通过分析RNA-Seq获得的京海黄鸡卵巢组织转录组数据,共发现4 431个新转录本,并将所有新转录本与GO、NR、Swiss-Prot、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和分析,发现了很多潜在的新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为鸡基因组的进一步完善及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数据基础。

梅山猪与杜洛克猪中等卵泡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赵志超, 黄涛, 杨飞, 刘丽娟, 孙敬礼, 王宵燕, 宋成义, 李大全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05-51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29
摘要 ( 202 )   PDF (2089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卵泡期第4天梅山猪和杜洛克猪中等卵泡M2组织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从中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进行验证,利用DAVID软件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梅山猪和杜洛克猪M2卵泡消减文库中筛选得到了148和75个差异表达的ESTs,分别含有125和60个已知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筛选结果相符。GO功能分类注释到调控代谢、细胞循环、生物合成、胞内转运、类固醇雌激素受体和刺激等生物学过程。KEGG Pathway分析表明有6个基因参与TGF-beta信号通路,5个基因参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信号通路,7个基因参与类固醇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推测TGF-beta信号通路中的基因可能调控猪卵泡的发育。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卵泡发育机理和对繁殖性状影响的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程序化冷冻前后小鼠正常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中C3基因表达的研究
刘迪, 倪和民, 顾美超, 卢文瑾, 盛熙晖, 齐晓龙, 王相国, 郭勇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14-52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0
摘要 ( 179 )   PDF (1709KB) ( 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程序化冷冻前后小鼠正常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中C3蛋白的分布及转录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为阐明哺乳动物胚胎在抗冻过程中的相关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ICR系雌性小鼠,从妊娠第5天小鼠子宫回收正常孵化囊胚;构建延迟着床模型获取小鼠休眠胚胎,利用激光共聚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胚胎进行细胞免疫荧光和C3 mRNA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发现,程序化冷冻前后的正常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中C3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有表达;正常孵化囊胚经冷冻处理后C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 < 0.05);休眠胚胎冷冻后C3 mRNA相对表达量与冷冻前相比显著下调(P < 0.05);冷冻前休眠胚胎C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冷冻前正常孵化囊胚(P < 0.05);冷冻后休眠胚胎C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冷冻后正常孵化囊胚(P < 0.05)。结果表明,胚胎中C3基因在转录水平的下调表达对胚胎抗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C3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胚胎抗冻过程的相关调控。

预防兽医
6株猪源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性研究
钟罗华, 邓舜洲, 张文波, 高洋根, 薛瑞, 罗锋, 汪建中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21-52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1
摘要 ( 242 )   PDF (1341KB) ( 6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温处理和常规厌氧菌分离法从健康肥猪粪便中分离芽孢杆菌,并通过培养性状、生化试验、PCR、肠道耐受、抗菌活性和接种试验动物等方法鉴定筛选性状稳定、优良的益生性芽孢杆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6株芽孢杆菌,其中1株巨大芽孢杆菌、1株死谷芽孢杆菌、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和2株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对多黏菌素和青霉素耐药性较强,对其他12种常用药物较敏感,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4种芽孢杆菌均可在酸性、高胆盐和高温条件下生存,特别是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耐受能力较强;分离的芽孢杆菌对小鼠均无致病性,其中巨大芽孢杆菌和死谷芽孢杆菌有较明显的促进试验动物生长的作用。结果提示,巨大芽孢杆菌和死谷芽孢杆菌可作为益生性芽孢杆菌的初步选择。

一株羊源致病性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刘永安, 李学瑞, 周建华, 马丽娜, 刘永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30-53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2
摘要 ( 199 )   PDF (1141KB) ( 4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从甘肃肃南县某羊场死亡羊中分离出疑似某球菌菌株XCP,为进一步确定该致病菌株及其耐药性情况,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16S rRNA PCR扩增鉴定、小鼠致病力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扩增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高盐、蜜二糖、蔗糖等生化反应阳性,VP、马尿酸盐、阿拉伯糖等生化反应阴性;16S rRNA基因PCR扩增后,进行BLAST比对,结果与GenBank中的屎肠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小鼠致病力试验发现,该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该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苯唑西林、青霉素G,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氟沙星,以及四环素等高度耐药,对红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敏感;毒力基因Asal、cylA、acm和耐药基因TetM、ant(6)-Ⅰ、aac(6')-aph(2")、ermB扩增均为阳性。结果表明,该菌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可能与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高阳性率有关。

不同品种猪感染HP-PRRSV后肺组织间PRRSV受体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康润敏, 姬高升, 曾凯, 吕学斌, 殷明郁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38-54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3
摘要 ( 180 )   PDF (1937KB) ( 3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了解藏猪、藏梅猪和大约克夏猪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 JXA1分离株具有不同易感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比较分析藏猪、藏梅猪和大约克夏猪感染JXA1分离株前、感染后4、7和14 d肺脏中HSPG2、SIGLEC1、CD163、VIMNMMHC-ⅡA 5个PRRSV受体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藏猪感染JXA1分离株后4和14 d肺脏中HSPG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染前(P < 0.05),而感染后7 d HSPG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感染前(P < 0.05),藏梅猪在感染后14 d HSPG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染后7 d(P < 0.05);藏猪感染后4和14 d肺脏中SIGLEC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染前(P < 0.05),大约克夏猪感染后4、7和14 d SIGLEC1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感染前(P < 0.05);藏猪和藏梅猪感染后14 d肺脏中CD163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感染前(P < 0.05),大约克夏猪则感染后7和14 d均显著低于感染前(P < 0.05);藏猪感染后7 d肺脏中VIM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染前(P < 0.05),大约克夏猪在感染后7 d显著低于感染前(P < 0.05);藏梅猪感染后4 d肺脏中NMMHC-Ⅱ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染前(P < 0.05),大约克夏猪在感染后4和14 d NMMHC-Ⅱ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染前(P < 0.05)。结果表明,5个PRRSV受体基因中,SIGLEC1和VIM基因可能是影响藏猪、藏梅猪和大约克夏猪对JXA1分离株易感性存在差异的潜在关键基因。

野生动物用狂犬病口服疫苗复合免疫佐剂与诱饵的筛选及其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程瑶, 毛丽萍, 文兆海, 古丽麦拉·卡日, 简子健, 翟少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46-55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4
摘要 ( 226 )   PDF (1193KB)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筛选最佳的复合佐剂和口服疫苗诱饵组方,并将筛选出的复合佐剂口服免疫试验小鼠,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和肠道IgA抗体效价。采用牛肉粉、鸡肉粉、鱼肉粉、奶粉、血粉为主要原料,以细菌脂多糖、氢氧化锌、枸杞多糖、甘露低聚糖为疫苗免疫佐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将复合免疫佐剂和口服疫苗诱饵与狂犬病SRV9病毒混匀后口服免疫试验小鼠,并对免疫动物血清IgG抗体效价进行检测。优化的复合佐剂组方是细菌脂多糖100 μg、氢氧化锌0.8 mg、枸杞多糖50 mg、甘露低聚糖10 mg,免疫小鼠血清IgG抗体含量为3.24 mg/L,肠道IgA抗体含量为1.56 ng/mL;在疫苗诱饵的投喂试验中,狼、狐狸、犬、猫对鱼肉味诱饵的采食率最高,其次是血味和奶味诱饵;诱饵与狂犬病SRV9病毒混匀后口服免疫小鼠28 d后,血清IgG平均值为1.20 U/L。本试验筛选出口服疫苗复合免疫佐剂,经筛选制备的鱼肉味诱饵具备高采食性,适合野生食肉类动物口服疫苗的制备。可增加狂犬病SRV9病毒的免疫效应,为进一步研发重组减毒狂犬病口服疫苗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
傅秋玲, 刘伟, 黄瑜, 傅光华, 万春和, 程龙飞, 陈红梅, 施少华, 刘荣昌, 陈珍, 陈翠腾, 林建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54-5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5
摘要 ( 239 )   PDF (1192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抗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结构蛋白VP1的单克隆抗体(MAbs),本研究以pGEX-VP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同时以纯化浓缩的全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筛选抗VP1蛋白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间接ELISA方法,经融合、筛选制备杂交瘤细胞及鉴定MAbs的稳定性、特异性、腹水效价和中和活性等生物学活性,获得了2株持续且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A2和5G3)。MAbs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3.2×104和1:2.0×106。亚类鉴定均为IgG1/κ型。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2株MAbs均能与DHAV-1a VP1蛋白和DHAV-1a全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2株MAbs能与鸭1型甲肝病毒(DHAV-1)和DHAV-1a发生交叉反应。中和试验结果显示5G3株具有中和活性。结果表明2株MAbs的ELISA效价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均能与DHAV-1和DHAV-1a全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其中一株具有中和活性。

川西北红原县和理塘县牦牛4类体内寄生虫感染的研究
计慧姝, 罗光荣, 肖敏, 泽旺仁真, 朱庆, 陈和强, 张俊杰, 郭政宏, 岳雷, 周军, 文娟, 杨琪玥, 杨晓农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61-5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6
摘要 ( 193 )   PDF (1533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集川西北阿坝州红原县和甘孜州理塘县总计402份牦牛粪便样本,采用廖氏计数法(改良)对4类常见体内寄生虫虫卵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计数,以了解该地区牦牛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表明,红原县牦牛体内线虫、绦虫、吸虫、球虫虫卵或卵囊(EPG或OPG)的平均感染量分别为11.59、23.77、42.45和14.72,总感染量为92.53(48.91~154.90);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8.01%、36.62%、44.68%、17.37%,总感染率为76.39%,表明吸虫是红原的优势寄生虫虫种,绦虫也是重要虫种。理塘县牦牛线虫、绦虫、吸虫、球虫的虫卵或卵囊(EPG或OPG)的感染量分别为52.38、13.10、20.24和1.19,总感染量为86.90;感染率分别为52.38%、19.05%、23.81%和2.38%,总感染率为78.57%,表明线虫为该地区的优势虫种。红原县和理塘县两地牦牛体内寄生虫虫卵感染主要以单一感染和二重感染为主,二者的总和分别为69.31%和78.57%,分别占总感染率的90.73%和100%。本研究结果证实牦牛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危害牦牛生产和当地牧民健康的一类重要疫病。该研究丰富了川西北高原地区牦牛体内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该地区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础兽医
莱菔硫烷对染镉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姜丽莹, 何剑斌, 郑伟萍, 张彤, 李慧, 杨淑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68-57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7
摘要 ( 224 )   PDF (2419KB) ( 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染镉(Cd)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向TM3细胞培养液中添加Cd和SFN,分别测定Cd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SFN的安全剂量范围,建立试验模型,通过检测TM3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细胞抗氧化水平,判定SFN对Cd诱导TM3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随着Cd浓度的增加,TM3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降低,Cd对体外培养TM3细胞的IC50为51.4 μmol/L;SFN在一定范围内对细胞存活有促进作用,但超过范围后具有毒性,且浓度越大毒性越大,本试验条件下选择SFN浓度为2.5、5和10 μmol/L。②与对照组相比,Cd组TM3细胞的T-SOD、GSH-Px活性及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 < 0.05;P < 0.01),LDH活性、MDA含量升高;SFN组LDH活性、MDA含量降低,GSH含量、T-SOD活性及GSH-Px活力升高;与Cd组相比,Cd+SFN组GSH含量、T-SOD活性及GSH-Px活力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 < 0.05;P < 0.01);LDH活性、MDA含量则降低,表明SFN具有缓解染Cd诱导TM3细胞毒性的作用。

基于紫外指纹图谱的公英青蓝合剂质量研究
潘春晖, 杨红玉, 张煊, 任园琴, 彭晓凤, 雍玲, 刘涛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78-58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8
摘要 ( 20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公英青蓝合剂的紫外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本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10批公英青蓝合剂全波长图谱,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公英青蓝合剂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提升公英青蓝合剂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绿原酸含量符合规定的样品紫外指纹图谱吸光度满足0.165~0.265 Abs(317.00 nm)、0.162~0.285 Abs(282.00 nm)、0.137~0.240 Abs(259.00 nm),且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10以上;绿原酸含量不符合规定的样品紫外指纹图谱样品紫外指纹图谱吸光度不满足0.165~0.265 Abs(317.00 nm)、0.162~0.285 Abs(282.00 nm)、0.137~0.240 Abs(259.00 nm)或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低于0.910,该方法可用于控制公英青蓝合剂的质量。

现代商品仔猪传代肾细胞株的培育与应用研究
胡鸿惠, 吴静波, 黄健强, 南文金, 于文涛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86-59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39
摘要 ( 199 )   PDF (2060KB)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胞系是动物病毒分离培养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现代商品化仔猪肾脏为原始材料,拟培育新的细胞系用于动物病毒的分离和培养。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相结合方法,分离纯化仔猪肾上皮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和筛选。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得到一株可以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命名为SDPK-D,且已在体外连续传代90代。SDPK-D细胞株F33和F83代倍增时间分别为40.9和32.7 h,细胞活率分别为97.55%和98.86%,8 h细胞贴壁率分别为91.67%和97.06%。在该细胞株接种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病料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本研究首次针对现代商品猪培育出一株可以在体外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并对多种动物病毒敏感,为相关动物病毒的分离培养提供了新的细胞系选择。

中药常山散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王玲, 郭志廷, 杨峰, 王文莉, 莫亚霞, 郭爱民, 罗小琴, 魏小娟, 吕亚楠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594-6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40
摘要 ( 194 )   PDF (1066KB)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常山散的体外抑菌活性。分别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稀释法及营养琼脂稀释法对选用的12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抗菌作用量效关系研究,并通过牛津杯法观察药物抑菌效果。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结果表明,常山散对链球菌属和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MIC在15.6~62.5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MIC在250~500 mg/mL之间;对真菌的抑菌作用最弱,MIC值 > 500 mg/mL,其抑菌强度大小依次为:链球菌属、芽孢杆菌、肠杆菌、真菌。营养琼脂稀释法结果表明,常山散对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约为500 mg/mL,而对其他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及芽孢杆菌属细菌的抑菌效果较弱,MIC值均 > 500 mg/mL。牛津杯法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常山散药液(500 mg/mL)对12种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抑菌效果较弱,绝大多数抑菌环直径≤10 mm。牛津杯周围可见明显的药物作用圈,作用圈内细菌数量较其他部位明显减少。综合以上试验结果,中药常山散对常见致病菌均具有一定抑菌效果,但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及有效组分含量较低,其抑菌作用效果较弱。

阿魏根粗多糖对鸡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
德力拜尔, 赛福丁·阿不拉, 依不拉音·木沙, 阿得力江·吾斯曼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601-6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41
摘要 ( 250 )   PDF (1811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新疆阿魏多糖(FSP)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本研究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阿魏总多糖(FSPt)和3种分级多糖(FSP30、FSP50、FSP70),并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对FSP进行检测。通过MTT法测定各级FSP的安全浓度及其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显示,提取的FSP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峰,为多糖类化合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除FSP50外,所有多糖在一定浓度下均能单独和协同PH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其中FSPt的增殖作用较强。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除FSP50外,所有多糖在一定浓度下均能单独和协同LPS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其中FSP70和FSPt增殖作用较强。综上所述,各级FSP中,FSPt对脾脏B淋巴细胞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同源异型框基因Prrx功能的研究进展
徐小桐, 张昕, 杜娟, 杨晓农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607-61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42
摘要 ( 266 )   PDF (1008KB) ( 5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源异型框(homeobox,HoX)基因是具有较高遗传等级并能控制细胞分化和形态发育的重要基因。同源异型框基因主要在胚胎时期高度表达,对胚胎的发育、分化及对肢体结构和器官发育有重要影响。同源异型框基因Prrx主要包括3种,分别是Prrx1、Prrx2和Prrx3。Prrx基因家族在人和鼠的腭裂、颌骨、四肢、胫腓骨的组织发育中有重要作用,并与大脑、脊髓、神经、心脏等器官的发育密切相关。其中Prrx1和Prrx2基因主要参与胚胎中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如四肢、颅面、软骨和动脉管。Prrx3基因主要参与胚胎中骨、软骨、大脑、脊髓等的发育。文章针对Prrx基因的功能进行概述,以期为这些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临床兽医
养殖锦鲤鲤鱼浮肿病的检测与鉴定
徐立蒲, 王小亮, 张文, 潘勇, 景宏丽, 王静波, 王姝, 曹欢, 王澎, 那立海, 江育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2):  613-6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7.02.043
摘要 ( 444 )   PDF (1865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房山某锦鲤养殖场锦鲤发生大量死亡,患病锦鲤呈烂鳃、肾脏糜烂、身体浮肿;症状类似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KHV)感染,但经PCR检测排除了KHV感染。为进一步确定病原,对发病鱼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毒分离、细菌分离培养、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和PCR扩增等检测。通过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肾脏内可见200 nm×400 nm的痘病毒样颗粒。抽提病毒核酸后,用已知的鲤鱼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出548和180 bp片段,测序结果和GenBank公布的CEV H504株序列完全一致。根据发病鱼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最终确定该病为CEV引起的鲤鱼浮肿病。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鲤鱼浮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