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5-20
生物技术
利用脂质体法建立转Toll样受体4基因大尾寒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株的研究
邢书涵, 李方舟, 曹玉桃, 顾美超, 倪和民, 刘云海, 郭勇
. 2016, 43(5):  1125-113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1
摘要 ( 239 )   PDF (3746KB) ( 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获得转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将其作为供体细胞,再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构胚,最终生产出转TLR4基因且性别可控的大尾寒羊。本研究通过原代培养大尾寒羊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并进行SRY基因性别鉴定,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入TLR4基因,然后分别从形态学与分子水平检测TLR4基因的表达,将稳定表达转TLR4的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入绵羊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重构胚。最终获得5个稳定表达TLR4的阳性细胞克隆,经SRY基因性别鉴定为雌性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在第4代转染的细胞中TLR4表达量最高,比未转染细胞高出7.4816倍(P<0.01),卵裂的重构胚中有EGFP的表达。试验成功构建出含TLR4基因的重构胚,为今后生产出性别可控的抗病转基因绵羊地方新品种奠定基础。
鲤鱼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全长cDNA克隆及其在外周血白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温振才, 曹津津, 卢强
. 2016, 43(5):  1133-11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2
摘要 ( 210 )   PDF (1971KB) ( 4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获得鲤鱼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cDNA全长序列,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在丝裂原刺激下外周血白细胞中iNOS的表达变化。以从鲤鱼正常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中获得的iNOS的EST序列为基础,采用基因文库筛选和cDNA5'末端快速扩增技术(5'-RACE)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扩增出鲤鱼iNOScDNA全长序列,然后进行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原代培养,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分别为脂多糖(LPS,1.0μg/mL)刺激4、12h,刀豆蛋白A(ConA,1.0μg/mL)刺激4、24h,对照组为相同培养时间无丝裂原刺激的外周血白细胞,根据得到的iNOScDNA全长序列和鲤鱼β-actin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中iNOS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最后获得的cDNA片段共3704bp,包含74bp的5'端非编码区,246bp的3'端非编码区,一个3384bp的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1127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鲫鱼iNOS基因同源性高达10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LPS、ConA刺激的试验组外周血白细胞中iNOS表达量均升高,且短时间(4h)刺激的表达量高于长时间(LPS12h;ConA24h)刺激的表达量。综上所述,在LPS、ConA刺激过程中,iNOS在外周血白细胞中表达量均有上调,结果提示存在炎症反应的动态变化。
京海黄鸡腹脂重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段炼, 王文浩, 李婷婷, 王金玉, 韩昆鹏, 王永娟
. 2016, 43(5):  1140-114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3
摘要 ( 233 )   PDF (2123KB)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揭示京海黄鸡腹脂重性状的遗传基础,寻找可用于京海黄鸡腹脂重性状改良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京海黄鸡核心群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屠宰时的腹脂重,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检测与腹脂重相关的SNPs位点。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腹脂重存在潜在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1.1×10-5),并且4个处于染色体水平显著,分别为rs18144674、rs18144680、rs12246236、rs12257795。其中rs18144674、rs18144680、rs19745739位于2号染色体上一个1.6Mb区域内,rs12246236、rs12257795位于14号染色体上1个12kb区域内。筛选这2个区域0.1Mb范围内的基因,共找到11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分别为VIMTRDMT1、AXIN1、PDIA2、ARHGDIG、gga-mir-1763、gga-mir-1564、CLCN7、ECL1、DNASE1和SDOS基因。使用GO数据库对该基因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参与的生物进程进行分析,由结果推断出这些基因可能为影响京海黄鸡腹脂重性状的候选基因。
2012~2015年H9N2亚型AIV分离株H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叶贺佳, 梁昭平, 彭特, 仇微红, 许利娜
. 2016, 43(5):  1148-115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4
摘要 ( 253 )   PDF (3472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特点及遗传进化情况,利用RT-PCR方法扩增2012~2015年分离的17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HA蛋白的裂解位点、受体结合位点和潜在的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7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7%~100%和75%~100%,均属于Y280-like亚系毒株。HA基因裂解位点均为非连续碱性氨基酸,属于低致病力毒株。HA基因受体结合位点149、198、234和235位氨基酸存在变异,其中,16株分离毒株的234位氨基酸由Q突变为L,表现出人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征。潜在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显示,11株病毒在218位氨基酸处缺失1个糖基化位点,4株病毒在492位氨基酸处缺失1个糖基化位点,17株病毒在313位氨基酸处增加1个糖基化位点。研究结果表明,应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流行病学监测,关注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的差异。
含赖氨酸二肽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和乳腺氨基酸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周苗苗, 崔景香
. 2016, 43(5):  1156-116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5
摘要 ( 232 )   PDF (969KB) ( 4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含赖氨酸二肽对奶牛乳腺组织中乳蛋白合成和氨基酸转运的影响。在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组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含赖氨酸二肽(赖氨酸-赖氨酸(KK)、赖氨酸—组氨酸(KH)、赖氨酸—苯丙氨酸(KF)、赖氨酸—亮氨酸(KL)和赖氨酸—苏氨酸(KT)),分别等量取代培养液中0、5%、10%、15%和20%的游离赖氨酸(赖氨酸总浓度为210μg/mL)进行培养,试验结束后收集乳腺组织用于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同游离氨基酸替代量为0组相比,KH替代Lys比例为15%,KF替代比例为10%,KK、KL和KT替代比例为5%时,αs1酪蛋白(CSN1S1)mRNA丰度最高(P<0.05);KK替代Lys比例为5%、10%、15%和20%,KH替代比例为10%和15%,KF替代比例为15%,KL替代比例为5%、20%及KT替代比例为5%、10%和15%时,均显著促进了奶牛乳腺组织中小肽转运载体2(SLC15A2)的基因表达(P<0.05);KH替代Lys比例为15%,KK、KL替代比例分别为10%,KF、KT替代比例分别为5%时,赖氨酸转运载体B0+(SLC6A14)的mRNA丰度最高(P<0.05);KH替代Lys的15%、20%,KK替代比例为5%、10%和15%,KL替代比例为5%和10%时,显著促进了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奶牛乳腺摄取赖氨酸二肽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乳蛋白的合成。
云南大额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周熊艳, 王松明, 顾招兵, 吴锡川, 冷静, 毛华明, 李清, 冯励, 杨舒黎
. 2016, 43(5):  1162-116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6
摘要 ( 226 )   PDF (1176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云南大额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对大额牛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总数据产出>3Gb)、分析、组装,共获得13546196个环境基因标签(EGTs)。在微生物分析时随机选用了10387566个EGTs(占总EGTs的76.68%)与NCBI的NR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进行物种注释。结果显示,在分析的EGTs中,主要由细菌域、真核生物域、古生菌域及部分不能确定域归属的未知微生物构成,其中微生物主要属于10个门,94%的EGTs属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丰度最高,分别占总细菌的48%和42%。大额牛瘤胃中主要的纤维降解细菌为黄化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分别占总细菌的1.60%、1.20%、0.86%和0.52%。本研究结果表明EGTs技术可用于分析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解释微生物群落功能,对研究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练斯南, 梁淋, 白挨泉, 崔尚金
. 2016, 43(5):  1169-117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7
摘要 ( 218 )   PDF (2043KB) ( 4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感染情况,并进行强弱毒株的鉴别诊断,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鉴别猪PRV的双重PCR方法。针对PRVgEgB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退火温度(50~60℃,按照1℃递增)、引物浓度(0.2~1.4μL,依次增加0.2μL)的优化,结果表明,双重PCR反应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6℃、最适引物添加量为1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扩增出PRVgE(316bp)和gB(432bp)的目的片段,对PCV2、PTV、CSFV、PPV、PRRSV、大肠杆菌的DNA或cDNA均无扩增。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RVgE和gB的最低核酸检出量分别为4.4×103和3.3×103拷贝/μL,与单一PCR方法的敏感性相近。应用该方法对广东、广西地区临床送检的56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强毒感染阳性率为53.6%(30/56),阴性率为46.4%(26/56),未发现有弱毒感染。
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组DNA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赵燕, 喻正军
. 2016, 43(5):  1176-118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8
摘要 ( 317 )   PDF (1115KB) ( 4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病相关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可损伤宿主的免疫系统,加剧一些细菌病和病毒病感染的临床症状,在全球养猪业中造成巨大损失。PCV2的基因组DNA含有11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至少有7个ORFs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大于5ku,但目前只有5种编码的蛋白(Rep、Rep'、Cap、ORF3和ORF4)发现于PCV2复制过程中。作者概述了当前PCV2基因组DNA的结构与功能,阐明PCV2的病原学,为防控PCV2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刘健, 徐锋, 杨显超, 李鑫, 邓波, 杨德全, 鞠厚斌, 葛杰, 龚国华, 周锦萍
. 2016, 43(5):  1182-11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09
摘要 ( 280 )   PDF (1622KB) ( 4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IR)病毒是引起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属于猫疱疹病毒1型(FHV-1)。选择FHV-1gD基因设计1对引物FHV-1F、FHV-1R和探针FHV-1Probe,建立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出FHV-1的DNA,敏感性达到75fg/μL,反应效率达到107%,R2值为0.9965,Ct值的变异系数低于2%。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于普通PCR,特异性好、稳定性好,适用于FHV-1的临床诊断、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该方法对上海地区宠物门诊送检的疑似FHV-1感染的样品进行检测,其阳性率达到27.78%,表明上海地区宠物猫FHV-1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PRDM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赵生军, 张勇, 阎萍, 郭宪
. 2016, 43(5):  1188-119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0
摘要 ( 365 )   PDF (965KB) ( 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RDM家族蛋白是具有一个PR结构域和数量不等锌指结构(除了PRDM11),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啮齿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中能够调控表观遗传的蛋白。部分PRDM蛋白家族成员的PR结构域具有组蛋白赖氨酸转移酶活性(HMT),影响表观遗传,PRDM蛋白锌指结构具有DNA、RNA、蛋白识别结合能力;另一部分PRDM家族成员虽然具有PR结构域,但不具有HMT活性,在癌症发生、原始生殖细胞特化、神经系统发育、造血、血管发展、胚胎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家族蛋白通过甲基转移或募集染色体结构重塑复合物,调控基因表达和修改染色体结构,在细胞特化和疾病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论文综述了PRDM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最新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乳酸菌对饲喂黄曲霉毒素B1日粮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邓庆庆, 刘宁, 江青东, 王建平, 陈雅坤, 顾鲲涛
. 2016, 43(5):  1194-12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1
摘要 ( 244 )   PDF (975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日粮添加乳酸菌(LAB)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正对照组:无AFB1日粮;负对照组:1~21d:正对照组日粮+40μg/kgAFB1,22~42d:正对照组日粮+80μg/kgAFB1;LAB组:负对照组日粮+1.5×1011CFU/kgLAB;HSCAS组:负对照组日粮+3g/kgHSCAS。试验期42d。试验结果显示,负对照组日粮显著降低了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体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添加LAB和HSCAS均明显改善了生产性能,且LAB组的效果优于HSCAS组。1~21d时,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LAB干物质、能量、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9.6%(P<0.05)、9.5%(P<0.05)、10.1%(P<0.05)、15.2%(P<0.05)和18.9%(P<0.05),添加HSCAS能将干物质、能量、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提高9.7%(P<0.05)、6.6%(P<0.05)、6.3%(P<0.05)和17.4%(P<0.05),且LAB组能量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HSCAS组(P<0.05)。LAB组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也显著高于HSCAS组(P<0.05)。综上所述,在AFB1污染日粮中添加LAB制剂,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效果显著优于HSCAS脱霉剂。
饮用磁化水对羔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程志泽, 雒秋江, 黄振, 李凤鸣, 潘榕
. 2016, 43(5):  1201-120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2
摘要 ( 268 )   PDF (965KB)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饮用磁化水对羔羊生长、消化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12只20日龄、平均体重(5.57±0.36)kg的断奶小尾寒羊公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在自由采食相同日粮条件下,试验组饮用磁化水,对照组饮用普通水。在95~110(试验前期)和215~230日龄(试验后期)分别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在240日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磁化水组羔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钙、磷的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5.5%(P>0.05)、15.2%(P>0.05)、14.4%(P<0.05)、13.5%(P<0.05)、66.3%(P<0.05)、52.3%(P>0.05)、16.4%(P<0.05)和1.3%(P>0.05);在试验后期,分别提高15.3%(P>0.05)、9.0%(P<0.05)、8.8%(P<0.05)、7.7%(P<0.05)、20.6%(P<0.05)、33.5%(P<0.05)、9.8%(P<0.05)和14.5%(P<0.05)。在20~240日龄期间,磁化水组羔羊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0.8%(P<0.01)。磁化水组羔羊的屠宰活体重、胴体重、胴体净肉率、胴体瘦肉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8%(P<0.01)、52.3%(P<0.01)、8.8%(P<0.01)和66.2%(P<0.01)。综上所述,饮用磁化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羔羊日粮表观消化率和日增重,改善羔羊的屠宰性能。
冬夏两季室内、外饲养对黑脚麻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庭国勋, 叶栋国, 欧德渊, 张楚珺, 艾淼, 高登慧
. 2016, 43(5):  1208-121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3
摘要 ( 292 )   PDF (981KB)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不同季节室内、外饲养方式对黑脚麻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在冬季、夏季各选用180只35日龄的黑脚麻鸡雌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进行室外放养和室内平养。在49、63、77、91日龄分别对黑脚麻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体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①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试验期室内平养的黑脚麻鸡体重均大于室外放养,冬季两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夏季仅在77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其余日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夏季室外放养组黑脚麻鸡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冬季室外放养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冬季室外放养组(P<0.05),而室内平养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ADG在两个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免疫功能上,冬季室内平养黑脚麻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ND)抗体效价均大于室外放养组,而夏季室外放养组部分免疫器官指数和禽流感H5亚型(AI(H5))、ND抗体效价高于室内平养组;冬季两种抗体效价均高于夏季。综上所述,气候和季节是影响放养黑脚麻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
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王四新, 季海峰, 刘辉, 张董燕, 王晶, 王雅民, 董大明
. 2016, 43(5):  1215-122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4
摘要 ( 297 )   PDF (973KB)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160头保育猪,日龄为(30±2)d,体重为(7.85±0.68)kg,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制剂,试验期35d。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对保育猪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效果,其中,0.2%发酵乳酸杆菌组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日增重提高8.70%(P<0.05),料重比降低4.62%(P<0.05),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IgG含量提高了8.39%(P<0.05)。因此,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猪源发酵乳酸杆菌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长性能,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藤茶总黄酮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萌, 郁建生, 郁建平, 杜文
. 2016, 43(5):  1221-122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5
摘要 ( 286 )   PDF (949KB) ( 6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藤茶总黄酮(AGF)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5%、0.5%、1%AGF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0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抽取2头仔猪血液进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仔猪日粮中添加AGF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ALB)的含量(P<0.01);降低仔猪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其中0.5%、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0.25%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0.5%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日粮中添加AGF能够极显著的提高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P<0.01),0.5%和1%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25%和0.5%组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综上所述,AGF能够增强仔猪机体代谢能力及免疫功能。
奶牛饲料中酿酒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刘龙海, 李新圃, 杨峰, 罗金印, 张哲, 李宏胜
. 2016, 43(5):  1226-12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6
摘要 ( 261 )   PDF (1181KB) ( 4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分离鉴定甘肃地区奶牛场饲料中的酿酒酵母菌,进而研究酿酒酵母菌发酵液的体外抑菌活性。通过YPD固体培养基对采集的5份饲草和5份饲料样品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分别进行生化鉴定和26SrDNA测序鉴定,进而检测酿酒酵母发酵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出4种共12株酵母菌,分别为3株酿酒酵母菌(Y1、Y7和Y11)、4株汉逊德巴利酵母菌、3株浅黄隐球酵母菌和2株戴尔有孢圆酵母菌;3株酿酒酵母菌的发酵液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其中酵母菌Y7和Y11的发酵液对3种病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而Y1的发酵液只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性能优异的酿酒酵母菌用于微生态制剂研发奠定了基础。
黄褐毛忍冬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腹泻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陈丽, 张传博, 孙云子
. 2016, 43(5):  1232-123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7
摘要 ( 220 )   PDF (1066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褐毛忍冬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试验Ⅰ、Ⅰ、Ⅲ组及对照组,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2、0.04及0.06mg/g体重的黄褐毛忍冬提取物,对照组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酸抗敌素,并通过小鼠番泻叶灌服法,观察其腹泻情况。结果显示,试验Ⅱ、Ⅲ组及对照组小鼠末重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黄褐毛忍冬提取物对试验组小鼠的生长性能均有所影响,但对小鼠肝脏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小鼠腹泻率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小鼠腹泻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各试验组(除Ⅰ组外)小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所提高,且试验Ⅲ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空白组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黄褐毛忍冬提取物能够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与抗氧化性能,降低小鼠的腹泻率,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产生的效果有差异,其中以添加0.06mg/g提取物效果最佳。
影响羊肉风味的因素研究进展
席继锋, 邓双义, 王香祖
. 2016, 43(5):  1237-124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8
摘要 ( 277 )   PDF (978KB) ( 6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肉的风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因此对羊肉风味的研究备受关注。脂肪组织是羊肉最明显的风味来源,而呈现羊肉风味的化合物主要有支链脂肪酸、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酮类物质等。品种、性别和年龄等遗传因素、饲料营养水平及各种添加物质等营养因素、饲养方式及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羊肉风味。脂肪组成和代谢的遗传控制可以形成品种特有的风味,而脂肪氧化产物碳酰化合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是种间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性别不同在脂肪含量及组成上存在差异,对羊肉风味也有影响。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沉积增多,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大,脂质氧化物的浓度增加,羊肉的风味也会变得强烈。不同部位的羊肉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而在风味上存在差异。羊肉的风味受到采食饲料类型的影响,高蛋白饲料、高能量饲料、风味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籽实及其他添加剂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羊肉的风味。饲养方式与疾病因素也会使羊肉风味发生变化。饲养密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羊肉风味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养羊生产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营养调控及科学饲养管理等途径来改善羊肉气味和风味。
新疆三地区肉牛养殖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张超, 刘英玉, 张晓红, 吾买尔江, 姚刚
. 2016, 43(5):  1244-12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19
摘要 ( 267 )   PDF (959KB)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和评价新疆肉牛养殖场的环境,对新疆阿克苏和伊犁及塔城地区的肉牛养殖场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根据《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等标准和规范,对3地区的8个肉牛养殖场的土壤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重金属砷(As)、汞(Hg)、铅(Pb)、镉(Cd)、铬(Cr)的检测。结果显示,8个肉牛养殖场土壤中总As、总Hg、总Pb、总Cd、总Cr的平均值分别为0.389、0.568、22.708、0.573和149.449mg/kg,均低于《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规定的最高限值。8个肉牛养殖场综合污染指数(P综)值为0.577~0.994,其中伊犁地区2个监测点和塔城地区1个监测点的土壤环境P综为0.7~1,土壤环境质量处在尚清洁水平;其余5个监测点P综均≤0.7,土壤环境处在清洁水平。结果表明,3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环境均符合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规范和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
影响羊肉品质因素的研究进展
梁静, 张文举, 王博
. 2016, 43(5):  1250-125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0
摘要 ( 330 )   PDF (955KB) ( 5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肉品质是指与鲜肉或加工肉的外观和适口性等相关的一些特性,包括肉的色泽、结构、硬度、大理石纹和肌肉系水力等。羊肉品质的物理特性决定着消费者对肉品的可接受性,而化学成分则与营养性关系密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羊肉的要求越来越高。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不断改善羊肉品质。目前,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已成为热点话题。作者主要就品种、性别、年龄、环境、饲料营养等对羊肉品质有影响的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期为从营养调控措施入手改善羊肉品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生理生化
不同直径的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核相及皮质颗粒分布特征分析
王寒阳, 李捷鑫, 李文瑞, 刘爱菊, 曹慧, 郝永兰, 苏欣, 王春霞, 孙树春, 田树军
. 2016, 43(5):  1255-126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1
摘要 ( 247 )   PDF (2402KB) ( 5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绵羊体内卵母细胞的核相及皮质颗粒的分布特征,本研究根据绵羊卵泡直径将绵羊有腔卵泡分为早期有腔卵泡(1mm≤直径≤2.5mm)与中期有腔卵泡(2.5mm<直径≤7.5mm)两组,用地衣红染色方法观察两组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的核相特征及所占比例,用FITC-PNA、Hoechst 33342双染方法观察两组绵羊卵泡中的不同核相时期的卵母细胞的皮质颗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绵羊早期有腔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大部分处于GV1期,其核膜边缘不整齐,染色体呈细丝状,紧贴于核膜下均匀分布或集中于核膜下某处分布,皮质颗粒在胞质中密集、均匀的分布。绵羊中期有腔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大部分处于GV3~GV4期,其核膜边缘清晰、着色较轻,染色体短而粗,在核质中均匀分布,核质明显脱颗粒化,皮质颗粒开始向细胞膜迁移,部分卵母细胞的皮质颗粒在细胞膜下形成一圈密集的带状区域。由此可见,绵羊早期与中期有腔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大部分处于GV期的不同阶段,其胞质中皮质颗粒开始发生迁移的时间早于生发泡破裂(GVBD)期。
子宫蓄脓对犬子宫内膜组织中IGF-2及IGF-1R蛋白表达的影响
杜淼, 岳英伟, 周朋洋, 李爽, 马文芝
. 2016, 43(5):  1263-126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2
摘要 ( 258 )   PDF (2393KB) ( 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IGF-2及IGF-1R蛋白质在子宫蓄脓的表达及与子宫蓄脓发病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5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19例子宫蓄脓(试验组)子宫内膜组织中IGF-2及IGF-1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一致,IGF-2和IGF-1R在蓄脓子宫组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子宫(P<0.01)。对子宫蓄脓组中IGF-1R与IGF-2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组化结果表明IGF-1R与IGF-2之间低度相关(=0.42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IGF-1R与IGF-2之间高度相关(=0.927)。结果提示,IGF-2阳性表达上调及IGF-1R的异常高表达,在子宫蓄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马链球菌感染RAW264.7细胞中的作用
杜润慈, 刘建华, 史茜, 付强, 冉多良
. 2016, 43(5):  1270-127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3
摘要 ( 228 )   PDF (4966KB) ( 6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Toll样受体(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马链球菌马亚种(S.equi)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作用,收集S.equi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Toll样受体1、2、6(TLR1、TLR2、TLR6)、接头蛋白骨髓分化蛋白88(MyD88)及细胞因子IL-1、IL-6、IL-10、IL-12、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equi感染RAW264.7细胞后6h时,TLR1、TLR2、TLR6与MyD88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后12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量未出现明显上升(P>0.05),而MyD88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24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水平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MyD88mRNA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IL-10和IL-12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IL-1、IL-6和TNF-αmRNA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S.equi感染RAW264.7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四次跨膜蛋白CD81的研究现状
史振丹, 乌丽雅苏, 乌亚罕, 爱伦高娃, 莫丽梅, 扎木嘎, 乌云斯钦, 张铁佳, 娜仁花
. 2016, 43(5):  1277-128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4
摘要 ( 290 )   PDF (990KB) ( 6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etraspanins特殊的四次跨膜结构能联系膜内、跨膜和膜外蛋白,从而形成一个通道,起到连接膜内外生物信号的作用。CD8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四次跨膜蛋白分子,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并参与生物体大量的生理应答反应,在多个细胞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且与人类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息息相关,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CD81的分子结构、空间构象及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尤其是探究CD81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精确作用对于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作者将重点阐述近年在CD81的分子结构与生化特征、细胞融合效应、识别病毒的机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临床应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意义,这对研究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遗传繁育
绵羊CLPG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胡师金, 张淑珍, 袁泽湖, 轩俊丽, 马晓萌, 张莉, 赵福平, 魏彩虹, 杜立新
. 2016, 43(5):  1285-129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5
摘要 ( 275 )   PDF (2168KB) ( 4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究CLPG(Callipyge)与MSTN(Myostatin)基因作为绵羊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调查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本试验以133只澳洲白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绵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及PCR-RFLP技术检测CLPGMST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然后通过SPSS22.0软件GLM统计模型分析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聚合基因型与绵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测序结果表明,CLPG基因STS序列232bp处检测到C→T突变位点C1,MSTN基因3'UTR区检测到G→A突变位点M1。PCR-RFLP分析显示,C1位点表现为2种基因型:CC和CT;M1位点表现为2种基因型:GG和GA。关联分析表明,C1位点与绵羊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P<0.01),M1位点与绵羊体重、管围、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P<0.01)。聚合基因型对体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影响极显著(P<0.01)。研究揭示CLPG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聚合基因型对绵羊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C1和M1位点可以考虑作为绵羊生长性状的有效遗传标记。
香猪SNP位点rs80894395的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联研究
王洋, 梅子凌, 喻昌燕, 牛熙, 谢玲玲, 牛秋锦, 仇志浪, 王嘉福, 冉雪琴
. 2016, 43(5):  1294-130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6
摘要 ( 200 )   PDF (1792KB) ( 4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影响香猪生长发育的功能基因,本试验利用Illumina Porcine SNP60K芯片筛选出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2,GALNT2)基因内含子10中一个与腹围呈弱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80894395。在此基础上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技术检测520头雌性香猪群体中该位点的基因型,并与43头大白猪、36头柯乐猪相比较。结果表明,从3个猪群体中检测到rs80894395位点的CC、CT和TT3种基因型;其中香猪群体以CT为优势基因型,且基因型与香猪的体重、体长和腹围呈弱的正相关;大白猪群体以CC基因型为主,T等位基因频率较香猪极显著减少(P<0.01);柯乐猪群体中CC与CT基因型频率相等,与香猪和大白猪的基因频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s80894395位点可能影响GALNT2基因的剪接过程。rs80894395与香猪的生长发育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青年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试验
赵明礼, 郝海生, 马腾, 李旭冰, 孙柏青, 朱化彬
. 2016, 43(5):  1302-130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7
摘要 ( 394 )   PDF (1365KB) ( 9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PGF)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或Ovsynch+CIDR法)处理母牛后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组),统计同期发情率、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青年奶牛人工授精后不返情率和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1d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35.3%,P<0.05)。试验组中,1次PG法、间隔7d2次PG法和间隔11d2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76.1%、81.7%和84.6%,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组中,Ovsynch法(GPG)和Ovsynch+CIDR法(GPG+CIDR)的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输精人员可显著影响青年奶牛的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P<0.05),而不同公牛常规冷冻精液对青年奶牛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发情及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使青年奶牛集中发情,提高参配率,从而提高21d妊娠率,有效加快青年奶牛人工授精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猪肌分化因子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张雄, 张勇, 陈祥, 李俊, 白优, 陈村年, 李冬光
. 2016, 43(5):  1308-131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8
摘要 ( 217 )   PDF (2641KB) ( 4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猪肌分化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1,MyoD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本试验分别以野猪×从江香猪二元杂交猪、杜×长×大外三元杂交猪及贵州宗地花猪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池和直接测序技术,筛选MyoD1基因5'UTR及部分第1外显子区SNP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NP位点对核心启动子区、CpG岛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yoD1基因5'UTR及部分第1外显子区筛查到3个SNPs位点,分别为A-39G、T+150C和C+227G;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发现,A-39G位点附近出现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消失和新位点生成;CpGIslandsearcher软件分析得到多态位点突变前后CpG岛大小及GC含量发生改变,据此推测猪MyoD1基因5'UTR区域的A-39G位点对调控启动子功能元件有重要影响。
新疆艾比湖鹅喉羚mtDNA D-Loop区序列多态性研究
塔吉古丽·吐热甫, 艾孜孜江·乃比, 宁礼群, 马合木提·哈力克
《中国畜牧兽医》---唯一指定的官方网站. 2016, 43(5):  1316-132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29
摘要 ( 233 )   PDF (1789KB) ( 5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新疆艾比湖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背景,本试验对艾比湖鹅喉羚35份粪便样本进行了研究,采用非损伤性DNA分析技术,扩增其mtDNAD-Loop区878bp片段序列,测序结果进行GenBank数据库的BLAST比对及ClustalW和DNASP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以上片段序列,共检测到55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未发现缺失、插入现象;发现15个变异位点,包括14个转换位点、1个颠换位点。A、T、C、G含量分别为28.03%、31.57%、24.84%、15.56%,A+T的含量(59.6%)高于C+G含量(40.4%),具有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向性。除此之外共测到1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为0.886±0.037,核苷酸多态性(π)为0.037±0.01528。表明中国新疆艾比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喉羚mtDNAD-Loop区序列存在丰富的多态性。
黑羽鹌鹑的EST-SSR标记开发与应用
白俊艳, 庞有志, 杨又兵, 祁艳霞, 李宏伟
. 2016, 43(5):  1323-132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0
摘要 ( 260 )   PDF (1053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加速分子标记在黑羽鹌鹑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开发黑羽鹌鹑的EST-SSR标记。随机选取100只黑羽鹌鹑,心脏采血2mL,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黑羽鹌鹑的EST-SSR新标记,并检测EST-SSR标记在黑羽鹌鹑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黑羽鹌鹑中成功的开发出了6个EST-SSR标记,EST-SSR标记检测到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6个,6个EST-SSR标记在黑羽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96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59。6个EST-SSR标记中P1和P2个为高度多态标记,其他4个EST-SSR为中度多态标记。新开发的6个EST-SSR标记可用于黑羽鹌鹑的遗传多样性分析,6个EST-SSR标记与鹌鹑的糖类代谢、黑色素的合成等有关系,但具体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雄性生殖系统抗氧化研究进展
范晓梅, 张家新
. 2016, 43(5):  1329-133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1
摘要 ( 243 )   PDF (970KB) ( 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雄性生殖道代谢活跃,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不可避免,低浓度的ROS对哺乳动物生殖具有基础性作用,但ROS的过度累积必然会使精子发生氧化损伤而影响其受精能力。因此精子对抗氧化应激的保护机制非常重要,作者就目前公认的雄性生殖系统中抗氧化酶及氧化还原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更好地开展雄性动物生理和病理学研究提供借鉴。
疾病防治
牛奶中土霉素残留检测方法改进及临床消除规律探究
刘源, 刘文丽, 崔一芳, 刘建业, 黄晓勇, 刘晓晔, 闫兆阳, 曹杰, 丁双阳
. 2016, 43(5):  1335-134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2
摘要 ( 253 )   PDF (1622KB) ( 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对牛奶中的土霉素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对牛奶中土霉素的临床消除情况进行了探究。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选取0.1mol/LNa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提取牛奶中的土霉素,正己烷除脂及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釆用Symmetry Shield RPC18(250mm×4.6mm,5μm)反相色谱柱,以乙腈和0.048%的磷酸溶液(pH2.5)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方法改进后,土霉素的出峰时间为6.5min,峰形尖锐,与样品中的杂质峰分离良好。土霉素标准溶液在5~20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R2=0.9999;牛奶中土霉素在10、20、100μg/kg3组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9%、90.5%和87.8%,批内变异系数范围为2.2%~5.8%,批间变异系数范围为4.0%~5.1%。土霉素在牛奶中的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0μg/kg,适用于研究土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选取了29头产后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分成4个不同剂量组(2、3、4和5g),通过子宫内灌注土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采用优化后的方法检测牛奶中残留的土霉素。结果发现,4g及以下剂量组给药72h后,牛奶中的土霉素可以消除至残留限量以下;而当给药剂量达到5g时,72h后牛奶中的土霉素未消除至残留限量以下,因此不建议采用5g及以上剂量灌注病牛子宫。
一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主要致病基因分析
李思菲, 孙鹏, 陈俊霞, 秦魁, 苏帅, 赵鹏, 崔治中
. 2016, 43(5):  1343-134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3
摘要 ( 261 )   PDF (2079KB) ( 7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东省某地区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鸡群暴发马立克氏病(MD),为分离得到致病毒株,检测其致病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从发病鸡的血液及羽髓中分离到一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生长的马立克氏病病毒。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毒株的meq、pp38、132bp重复序列等病毒致病相关基因,所得序列用DNAStar软件与GenBank上登录的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SDAU-1的pp38基因与标准强毒序列同源性为100%,132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及meq基因的变异均符合MDV强毒株的序列特征。
5'端非病毒核苷酸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性克隆拯救的影响
韩焘, 周智, 赵柏林, 原霖, 翟新验
. 2016, 43(5):  1349-135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4
摘要 ( 212 )   PDF (2170KB) ( 8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5'端非病毒核苷酸对感染性克隆拯救的影响,优化PRRS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本试验构建了含有CMV启动子的PRRSVJXA1-R株全长克隆质粒,在CMV启动子的下游引入锤头核酶序列,并在PRRSV基因组的5'端上游和锤头核酶下游之间引入非病毒核苷酸,分别构建成5'端含有非病毒核苷酸GG和GCTAGC的PRRSV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Pgg-PRRSV和PNhe-PRRSV。新构建的两株克隆质粒直接转染BHK-21细胞拯救,48h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M蛋白,结果表明两株克隆均可拯救成活,测定Pgg-PRRSV和PNhe-PRRSV转染上清的病毒毒价分别为3.0和1.25TCID50/mL,拯救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传3代后均稳定在6.5TCID50/mL,病毒滴度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两株5'端上游含有非病毒核苷酸的PRRSV基因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表明PRRSV的5'端上游含有两个非病毒核苷酸GG拯救效率较高,且5'端的病毒外源核苷酸对拯救的影响仅存在于拯救的最初阶段。
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体外筛选
王磊, 吕阳, 张越, 谢佳倩, 赵迪, 晏利琼, 梅慧敏, 王蕾, 易丹, 陈洪波, 丁斌鹰, 侯永清, 吴涛
. 2016, 43(5):  1355-13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5
摘要 ( 217 )   PDF (1435KB) ( 5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从断奶仔猪肠道分离的益生菌为试验菌株,将大肠杆菌K88和益生菌接种到体外培养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1,IPEC-1)中,测定培养2.5h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同时将益生菌和大肠杆菌K88体外混合培养2.5h,进行平板计数,统计大肠杆菌K88菌数的变化,筛选出可以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IPEC-1培养上清液中的LDH活性(P<0.05),降低大肠杆菌K88对细胞的损伤;凝结芽孢杆菌能降低DMEM培养基中大肠杆菌K88的生长速度,结合模拟制粒过程及胃肠道环境的耐高温、耐酸及耐胆盐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该凝结芽胞杆菌对大肠杆菌K88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酸及耐胆盐性能,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菌株的应用潜力。本试验建立了能够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体外筛选技术模型。
两种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对仔猪腹泻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彭姣, 徐丁, 白挨泉, 卢超, 祁振强
. 2016, 43(5):  1361-13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6
摘要 ( 254 )   PDF (969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开发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卵黄免疫球蛋白粉相关产品,将卵黄抗体的先进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畜牧养殖中。采用两种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对人工感染细菌(ETEC)和病毒(PEDV和TGEV)的21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将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Ⅰ型按0.4%添加至仔猪断奶日粮中,攻毒后仔猪没有出现死亡情况,只有5头仔猪在攻毒初期出现轻微腹泻情况,随着饲喂的继续,5头仔猪腹泻很快得到控制,而攻毒对照组仔猪全部死亡;对21日龄仔猪攻毒,攻毒24h内仔猪陆续出现腹泻症状。在攻毒24h后采用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Ⅱ型产品以1∶3的比例配以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灌服治疗,经3d治疗后仔猪腹泻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5d后腹泻仔猪基本痊愈,治愈率可达84%~88%。对存活仔猪进行带毒检测,结果显示,预防组存活仔猪带毒水平较其他组更低,治疗组其次,而药物治疗对照组带毒情况严重。
C基因型牛副流感3型病毒的分离鉴定
冉旭华, 张峣, 曹思, 卢元赫, 张玲玲, 刘阳阳, 倪宏波, 朱战波, 闻晓波
. 2016, 43(5):  1368-137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7
摘要 ( 201 )   PDF (2280KB) ( 3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宁夏地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舍饲牛进行病原鉴定,试验主要利用RT-PCR方法对样品进行牛副流感3型病毒(BPIV3)M基因序列扩增,将扩增产物连接在pMD18-T载体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进行亚克隆。通过氨苄青霉素平板筛选,将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菌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与GenBank上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测序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到了1株BPIV3,并命名为NX49,其M基因全长为1056bp;进化分析表明,NX49隶属于BPIV3C基因型,其M基因与中国山东C型分离株SD0835具有较高同源性,核苷酸同源性为99.4%;理化分析表明,该毒株对温度、酸及有机物均敏感,高温孵育下Mg2+对该病毒无保护力;血凝试验表明,NX49对豚鼠红细胞凝集效价仅为1∶4,且仅在4℃孵育时出现凝集反应。本研究成功分离得到一株BPIV3C型毒株,这将有助于中国BPIV3分子进化规律及病毒流行特点的进一步研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新城疫La Sot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章振华, 李林, 张建伟, 沈佳, 史爱华, 黄凤军, 郑小兰, 姜北宇
《中国畜牧兽医》---唯一指定的官方网站. 2016, 43(5):  1374-13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8
摘要 ( 275 )   PDF (1037KB)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京粉雏鸡,间隔1、2周后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以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为对照,免疫后2、3、4和5周对各组鸡采血测定新城疫HI效价,并在免疫5周后用新城疫强毒攻击,计算各组保护率。结果显示,1日龄时首免IBD免疫复合物疫苗间隔不同时间再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与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相比,新城疫HI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在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上对新城疫La Sota疫苗免疫均无免疫抑制作用。
经验交流
通过CHD基因快速鉴定鸽子性别方法的研究
张莉, 单达聪, 刘彦, 潘裕华
. 2016, 43(5):  1379-138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39
摘要 ( 369 )   PDF (2103KB) ( 1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PCR方法,依据性别基因连锁理论,通过羽毛和血液,不提取鸽子基因组DNA,直接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其CHD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雄鸽仅有1条带,在700bp左右,雌鸽有2条带,分别在400与700bp左右;利用该检测方法对100羽性别未知的雏鸽进行了性别鉴定,结果为雌鸽48羽、雄鸽52羽,并通过剖解雄鸽的生殖器官进行验证,准确率达到100%。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2928羽雏鸽用于蛋鸽留种试验,结果表明,雌鸽为1411羽、雄鸽为1517羽。
用CNCPS体系评定安徽及其周边地区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
黄帅, 朱飞, 王尚, 赵男, 程建波, 张养东, 王洪荣, 范彩云
. 2016, 43(5):  1385-13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5.040
摘要 ( 236 )   PDF (1069KB) ( 4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评定安徽及其周边地区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提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类方法,对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安庆市、铜陵市、亳州市、宿州市和河南省信阳市及甘肃省、黑龙江两省采集的21个非常规饲料样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并通过CNCPS方法计算出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结果显示,宿州花生桔秆可溶性蛋白占粗蛋白质(SCP/CP)比例最高(55.92%),合肥麦秸最低(6.85%);合肥油菜秸秆木质素(ADL)最高(23.16%),合肥稻草ADL最低(4.14%)。蛋白质中真蛋白的含量以合肥笋壳最高(99.83%),以宿州麦秸最低(44.96%);碳水化合物中不可利用纤维(CC)以宿州花生壳最高(47.94%),以合肥笋兜最低(10.74%)。结果表明,CNCPS体系较全面的评定了非常规饲料的营养特性,反映了非常规饲料的优劣程度,可作为安徽地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国外畜牧科技
肉羊CYP19基因C242T位点多态性研究
Mora H A P, 晋大鹏, 姚倩倩
. 2016, 43(5):  1392-1392. 
摘要 ( 145 )   PDF (903KB) ( 3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芳香化酶(CYP19)基因C242T位点多态性,对4个肉羊品种CYP19基因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试验选取巴西马林加的4个绵羊品种(杜泊羊、圣伊内斯羊、特克塞尔羊、白杜泊羊)187只,采集血样,采用碱性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并用特异性引物对CYP19基因片段进行扩增,PCR扩增产物经Dpn Ⅱ内切酶酶切后进行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分型结果显示,CYP19基因C242T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CC、CT、TT。用POPGENE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4个肉羊品种CYP19基因C242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特克赛尔羊(CC,0.426;CT,0.511;TT,0.064)、杜泊羊(CC,0.073;CT,0.732;TT,0.439)、白杜泊羊(CC,0.021;CT,0.255;TT,0.723)和圣伊内斯羊(CC,0.115;CT,0.462;TT,0.423)。
ANP32A物种特异性差异限制甲型禽流感病毒聚合酶在宿主中作用的研究
Long J S, 董晓云, 晋大鹏
. 2016, 43(5):  1392-1392. 
摘要 ( 94 )   PDF (903KB)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具有新抗原性的人畜共患流感病毒获得在人类中传播的能力时,流感大流行将随时可能发生。宿主范围变化受禽类病毒成分与人类宿主间兼容性的限制,包括受体偏好、病毒粒子稳定性及禽类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在人类细胞中的低活性。哺乳动物在适应过程中,会自动选择异三聚体病毒聚合酶成分,尤其是PB2蛋白的突变体,但其作用方式尚不清楚。研究结果显示,宿主ANP32A蛋白的物种特异性差异是限制禽类病毒聚合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作用的因素。禽类ANP32A蛋白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与羧基端低复杂度酸性区结构域间还有33个氨基酸。禽类病毒侵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禽类ANP32A蛋白促使禽类病毒聚合酶达到类似于哺乳动物适应聚合酶的水平。删除鸡ANP32A中禽类特异性序列可阻断该活性,但将其插入人体ANP32A或紧密相关的ANP32B,可强化禽类病毒聚合酶作用。H5N1或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迅速选择替换聚合酶蛋白,如PB2(E627K),从而将病毒聚合酶替换为较短的哺乳动物ANP32A。因此,ANP32A被认为是支持流感病毒复制的重要宿主合作伙伴,是新抗病毒药物的候选宿主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