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20
生物技术
猪嵴病毒3C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结构分析
王琛, 兰喜, 祝俊鹏, 杨彬
. 2016, 43(4):  845-85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1
摘要 ( 246 )   PDF (3221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猪嵴病毒3C蛋白并了解其晶体结构,本试验以中国西北地区猪嵴病毒swKoV CH441株RNA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出3C基因,将其连接到pMD19-T Simple Vector,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选择测序正确的质粒经双酶切获得目的片段并将其连接到pET-30a载体以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检测3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获得全长为576 bp的3C基因,可编码192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在37℃经0.5 mmol/L IPTG诱导6 h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表达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28 ku。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3C蛋白为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没有跨膜区,有多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参与蛋白水解过程,不同嵴病毒株间3C序列差异较大。3C蛋白作为小RNA病毒的共同裂解酶,在病毒复制、转录、翻译及多聚蛋白成熟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3C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预测为进一步制备猪嵴病毒3C蛋白晶体及研究其结构奠定了基础。
京海黄鸡卵巢转录组研究:基因结构分析与新基因发掘注释
韩昆鹏, 段炼, 李婷婷, 王金玉, 张涛, 李国辉, 张跟喜, 薛倩
. 2016, 43(4):  854-86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2
摘要 ( 250 )   PDF (1644KB) ( 6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对京海黄鸡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为完善京海黄鸡部分基因结构和发掘新基因提供参考。选取高、低产京海黄鸡各4只,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其卵巢转录组进行测序,然后对得到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8个样品共得到484 992 074条有效数据(Clean Reads),总计61.09 Gb。筛选出1 445 264个京海黄鸡品种内SNP位点,其中位于基因区的SNP位点916 108个,位于基因间区的SNP位点552 168个。8个样品中平均新预测的可变剪接12 883个,并对7 481个基因结构进行了优化。与所选的参考基因组序列对比分析,共发掘4 431个新基因,通过与各数据库进行序列对比,1 809个新基因得到功能注释。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了京海黄鸡卵巢组织的基因结构,为进一步完善京海黄鸡的基因结构信息及发掘潜在的新基因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基于芯片数据和整合分析研究奶牛乳房炎的关键通路
赵静, 陈振亮, 王振, 张哲, 肖倩, 管毓渝, 孙浩, 刘光磊, 张向喆, 潘玉春, 廖荣荣, 王起山
. 2016, 43(4):  862-86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3
摘要 ( 234 )   PDF (1131KB) ( 4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乳房炎的调控机理,对已发表的5套大肠杆菌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表达谱芯片数据统一进行预处理,并整合大肠杆菌感染1、6、24 h的基因富集分析,以期得到更可靠的影响奶牛乳房炎的关键基因和通路。结果发现,感染1、6和24 h数据集的分析结果中共同下调通路分别为9、30和17个,分析结果确定了一些奶牛乳房炎相关的通路及基因,为进一步揭示其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卫巧林, 张韵, 甄士伟, 殷相平
. 2016, 43(4):  870-8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4
摘要 ( 282 )   PDF (2034KB) ( 5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了解河北与甘肃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情况,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犬细小病毒致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从10份疑似感染犬细小病毒犬的病料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NA,并以其作为模板进行VP2基因的PCR扩增,将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表达,诱导产物经SDS-PAGE鉴定表达后切割目的蛋白条带免疫豚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成功克隆VP2基因,10株分离株中CPV-2a型占80%,CPV-2b型占20%。本试验检测的毒株与部分中国毒株形成了一个分支,与韩国、美国分离株呈现一定差异,与意大利分离株同源性较低。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了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获得的大小为70 ku左右的重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该试验初步表明河北与甘肃地区以CPV-2a型为主,原核表达的VP2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犬细小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羊毛纤维直径细毛羊皮肤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研究
付雪峰, 杨涵羽璐, 石刚, 徐新明, 张恩平, 狄江, 张艳花, 黄锡霞, 田可川
. 2016, 43(4):  879-8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5
摘要 ( 245 )   PDF (2818KB) ( 5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直径的细毛羊皮肤组织中毛囊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探讨与羊毛细度相关的蛋白质功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毛囊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运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软件检测细毛羊毛囊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质谱鉴定技术和数据库比对等方法开展细毛羊皮肤组织毛囊特异性蛋白质分类和功能鉴定。结果成功鉴定出94个差异蛋白质,其中,相同年龄超细型细毛羊和细型细毛羊皮肤毛囊组织中有73个差异蛋白质;不同年龄的超细型细毛羊毛囊组织中有21个差异蛋白质。按功能属性划分得到了角蛋白、分子伴侣类蛋白、细胞骨架结构类蛋白、14-3-3蛋白、蛋白酶类、肌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其他蛋白8类功能蛋白。结果提示,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与羊毛纤维直径的内在联系,为优质细毛羊的培育提供直接有效的基因资源信息,对提高羊毛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
孟露萍, 史梦婷, 包海洋, 付强, 史慧君, 王慧勤, 乔军, 张辉, 陈创夫
. 2016, 43(4):  892-89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6
摘要 ( 261 )   PDF (1633KB) ( 4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以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H37Rv cDNA为模板,PCR扩增Rv2626c基因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中,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Rv2626c蛋白表达水平和RAW264.7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Rv2626c;成功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Rv2626c蛋白在RAW264.7细胞中高水平表达显著促进了细胞凋亡。本试验结果表明,在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能显著性增加其凋亡水平。
大片形吸虫病早期诊断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雪, 魏志鹏, 赵明龙, 许心婷, 刘宇, 吴文德, 蒋薇, 黄甜, 龙飞翔, 陈汉忠
. 2016, 43(4):  899-90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7
摘要 ( 244 )   PDF (1671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一种早期诊断大片形吸虫病的试验方法,本试验对5株分泌抗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抗原(E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复苏、制备单克隆抗体,配对筛选出7D1、7D2单克隆抗体,将7D2作为包被抗体,7D1作为酶标抗体,通过条件优化,建立早期诊断大片形吸虫病的夹心ELISA方法。结果显示,当包被抗体稀释度为1:6 400 (0.208 μg/mL)、采用5%脱脂奶粉封闭、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10 000 (0.200 μg/mL)时,最早可检测到感染此病第7天小鼠的血清循环抗原,其敏感性可达到1:3 200 (0.156 μg/mL),与其他几种寄生虫抗原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早期检测大片形吸虫病的夹心ELISA方法,为大片形吸虫病的诊治及开发早期诊断大片形吸虫病的试剂盒奠定了基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白洗猪PID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冯文武, 孙振梅, 李鹏程, 丁玫, 许厚强, 赵佳福, 陈祥
. 2016, 43(4):  906-91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8
摘要 ( 257 )   PDF (3056KB) ( 4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白洗猪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 (phosphotyrosine interaction domain containing 1,PID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Nest PCR及T克隆技术对白洗猪PID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运用生物学分析软件分析其结构功能及其在种内及种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白洗猪PID1基因CDS区全长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白洗猪与山东莱芜猪、广西陆川猪PID1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8.2%与97.7%;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白洗猪与两个猪种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种间比对黄牛、牦牛、猕猴、小鼠、眼镜王蛇、人、原鸡、非洲爪蟾、大鼠和斑马鱼PID1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依次为96.6%、96.6%、96.3%、95.0%、93.9%、91.7%、90.8%、88.2%、69.7%和67.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ID1基因在多物种之间的进化高度保守,结构功能分析表明白洗猪PID1基因功能区主要是编码链氨基酸C端的PTB结构域。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白洗猪PID1基因,为探究其对白洗猪肌内脂肪沉积方面的影响及为白洗猪种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水牛浮舰蛋白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段安琴, 庞春英, 朱鹏, 邓廷贤, 陆杏蓉, 梁贤威
. 2016, 43(4):  913-92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09
摘要 ( 262 )   PDF (4925KB) ( 5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克隆水牛浮舰蛋白2(Flotillin 2,FLOT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揭示该基因在水牛发育繁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了FLOT2基因全长并进行克隆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及分析其蛋白质结构。结果表明,水牛FLOT2基因编码区长1 287 bp,编码428个氨基酸,3'UTR区长277 bp。多重序列比较分析显示,水牛FLOT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牛、山羊、绵羊、小鼠、马、猫和人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8%、98%、97%、90%、93%、92%和92%,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FLOT2基因在不同物种以及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对FLOT2蛋白质的分析表明,该蛋白呈弱酸性,无信号肽,细胞亚定位于细胞质中,存在SPFH_flotillin和SPFH_hflk等结构域。microRNA预测结果表明,bta-miR-2438、bta-miR-2379和bta-miR-1777a可能是其3'UTR潜在靶标。研究结果为今后阐明FLOT2基因在水牛繁殖性能中的功能,尤其是在配子及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Fat-1基因载体构建及其在家鸡中的体外表达
王颖, 顾真真, 郭若婷, 欧科鹏, 刘乙, 刘小军
. 2016, 43(4):  921-9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0
摘要 ( 231 )   PDF (3038KB) ( 3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构建一种适合于家禽体外表达的ω-3脂肪酸脱氢酶Fat-1基因的真核生物表达载体,为后续转基因鸡的生产奠定基础。根据家鸡密码子使用频率,对秀丽隐杆线虫Fat-1基因进行优化改造;将改造后的Fat-1基因(cFat-1)连接至pLL3.7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LL3.7-cFat-1;经PCR、酶切、序列分析等手段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胰酶消化法培养鸡成纤维细胞,利用TurboFectTM转染试剂将pLL3.7-cFat-1转染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通过RT-PCR检测和绿色荧光观察分析cFat-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Fat-1基因在鸡成纤维细胞中高效转录并表达,成功构建了可在家禽体外表达cFat-1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载体。本研究首次获得可在家禽体外表达cFat-1基因的转基因细胞系,证实了经基因改造后cFat-1基因可在家禽体外的高效转录和表达,为后续制备富含ω-3脂肪酸的转基因鸡奠定基础。
民猪FoxN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苓, 张冬杰, 汪亮, 王鑫鑫, 曹越, 刘娣
. 2016, 43(4):  928-93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1
摘要 ( 232 )   PDF (1642KB) ( 4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对民猪FoxN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探索。利用常规PCR技术对民猪FoxN1基因进行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所获得FoxN1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对民猪和大白猪的FoxN1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民猪FoxN1基因完整编码区长1 941 bp,编码64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8.64 ku,理论等电点为5.81。FoxN1蛋白位于细胞核内,不存在信号肽,不是分泌性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在第269-347氨基酸处有1个叉头结构域,该蛋白在不同的物种间有高度的保守性。克隆发现了3种转录剪切变异体,与变异体1相比,变异体2在第124-387核苷酸位置处发生缺失,变异体3在581-582处发生GCA插入。民猪与大白猪的FoxN1基因序列相比,存在4个突变位点,其中3个是同义突变,1个是错义突变,导致第108位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由分子进化树得知,民猪与偶蹄目动物亲缘关系较近。上述结果表明FoxN1基因结构复杂,对其生物信息特性的探究将为进一步揭示民猪FoxN1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
猪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原核表达和抗原性分析
厚华艳, 丁玲玲, 吕茂杰, 杨保收
. 2016, 43(4):  934-9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2
摘要 ( 261 )   PDF (1524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猪乙型脑炎病毒(JEV)E蛋白Ⅲ结构域的抗原性,本研究克隆了JEV疫苗株SA14-14-2的E蛋白结构域Ⅲ,并通过pET-28a载体进行融合表达和纯化。用纯化后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ting、间接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小鼠及猪抗体滴度,验证E蛋白结构域Ⅲ的抗原性。SDS-PAGE结果表明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ting、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可达1×105;猪JEV阳性血清ELISA抗体滴度可达5.1×104;IFA结果表明JEV E Ⅲ蛋白产生的抗血清能很好的识别乙型脑炎病毒抗原。以上结果表明,表达、纯化的重组JEV E Ⅲ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建立以E蛋白结构域为抗原的诊断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猪干扰素-δ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高效表达
李红, 刘成倩, 严华祥, 王家豪, 易建中
. 2016, 43(4):  940-94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3
摘要 ( 233 )   PDF (1236KB) ( 5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扰素(interferon,IFN)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IFN-δ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猪 IFN-δ基因,片段大小为513 bp,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ransetta BL21(DE3)受体菌,经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ET-30a-DsbA-IFN-δ表达量较高,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20 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成存在,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不同季节添加复合水溶性维生素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姚震, 王小明, 杨在宾, 刘晓明, 姜淑贞
. 2016, 43(4):  946-95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4
摘要 ( 235 )   PDF (1008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水溶性维生素对春、夏季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2×2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胎次、体重相近的健康成年奶牛8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即Ⅰ、Ⅱ、Ⅲ、Ⅳ组,4组均饲喂基础日粮,Ⅲ、Ⅳ处理在春季补充复合水溶性维生素,Ⅱ、Ⅳ处理组在夏季补充复合水溶性维生素,各组添加量均为0.02%(日粮干物质为基础),预试期7 d,正式期70 d。结果表明:在春季添加复合水溶性维生素极显著提高奶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产奶量(P<0.01);在夏季显著提高奶牛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极显著提高日产奶量(P<0.01);均能极显著提高乳脂率(P<0.01),极显著降低体细胞数(P<0.01);均能显著影响淋巴细胞总数(P<0.05)。在夏季补充复合水溶性维生素能极显著增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P<0.01),极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含量(P<0.01)。综上所述,复合水溶性维生素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强奶牛非特异性免疫,改善奶牛抗氧化性能,减少夏季热应激。
复合营养调控剂对冷季放牧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梁静, 张文举, 王博
. 2016, 43(4):  953-95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5
摘要 ( 234 )   PDF (1012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调控剂对冷季放牧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48只健康、体重相近(28.01±1.70)kg的7月龄放牧母羊随机分为4组,Ⅰ组不补饲;Ⅱ组补饲常规精料;Ⅲ组补饲常规精料+复合配方1 (0.30%苹果酸、0.06%半胱胺、0.08%糖萜素);Ⅳ组补饲常规精料+饲料复合配方2 (0.60%苹果酸、0.12%半胱胺、0.16%糖萜素)。其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进行45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Ⅲ组末重最高,较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6.26% (P>0.05)、3.69% (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较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26.32% (P<0.01)、5.74% (P>0.05)。②试验Ⅲ组的屠宰率较Ⅱ组提高4.68% (P>0.05);试验Ⅲ组的净肉率较Ⅰ组、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18.46% (P<0.05)、10.97% (P>0.05)和4.40% (P>0.05);试验Ⅲ组的胴体净肉重较Ⅰ组、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49.74% (P<0.01)、13.22% (P>0.05)和18.27% (P<0.05);试验Ⅲ组的胴体净肉率较Ⅰ组、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10.42% (P<0.01)、6.00% (P>0.05)和3.37% (P>0.05)。③在血清GLU、Ca、P、HDL、LDL、GPT、IgG含量中,试验Ⅰ、Ⅱ、Ⅳ和Ⅲ组依次呈上升趋势,而其A/G、TG含量依次呈下降趋势。综上,补饲复合营养调控剂可改善冷季放牧绵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其中补饲复合配方1组(试验Ⅲ组)作用效果最佳。
不同纤维源对成年鹅肠道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
谢燕娟, 杨海明, 盛东峰, 李彦品, 靳世磊, 王志跃
. 2016, 43(4):  960-96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6
摘要 ( 263 )   PDF (1093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源对成年扬州鹅肠道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选用18只健康、体重相近的25周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3组,即:稻壳粉组、苜蓿草粉组、羊草粉组,每组6只。试验期28 d,试验期末将试验鹅处死并留取各肠段组织,称重并观察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①不同纤维源对十二指肠和空肠长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稻壳草粉组回肠长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与羊草粉组(P<0.05),苜蓿草粉组与羊草粉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稻壳粉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与羊草粉组(P<0.05),其中苜蓿草粉组隐窝深度、V/C与羊草粉组差异显著(P<0.05);稻壳粉组与羊草粉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苜蓿草粉组(P<0.05),稻壳粉组与羊草粉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稻壳粉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5);羊草粉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与稻壳粉组(P<0.05),3组间绒毛宽度差异显著(P<0.05),且以稻壳粉组最大,羊草粉组V/C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和稻壳粉组(P<0.05),羊草粉组肌层厚度显著低于苜蓿草粉组与稻壳草粉组(P<0.05)。由此可知,不同纤维源可显著影响25周龄扬州鹅肠道组织形态。
肥肝鹅恢复期血液生化指标、肝脏常规营养成分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
夏丽丽, 王倩倩, 杨彪, 孙晓先, 张宜辉, 刘龙, 耿拓宇, 龚道清
. 2016, 43(4):  967-97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7
摘要 ( 249 )   PDF (1016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朗德鹅填饲形成肥肝及恢复后其体重、肝脏重、腹脂重、常规营养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中与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阐明鹅肥肝的恢复或保护机制提供依据。将18只70日龄朗德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为对照组,用玉米饲料进行常规饲喂;组2为填饲组,填饲玉米饲料19 d;组3为填饲19 d后再用玉米饲料常规饲养20 d进行肝脏恢复。结果显示,与组2相比,组3鹅体重、肝脏重均极显著降低(P<0.01),而腹脂重下降不显著(P>0.05);与组2相比,组3肝脏水分、灰分和粗蛋白质均显著上升(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但与组1相比,除水分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组2相比,组3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组2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与组1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组2相比,组3肝脏中脂肪酸脱氢酶(FADS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和细胞色素P450 2C45(CYP2C45)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与组1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了鹅肥肝的可逆性,为深入研究鹅肥肝的恢复或保护机制,促进动物脂肪肝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安格斯牛×秦川牛F1代产量分级模型的研究
李敬, 郎玉苗, 张丽, 孙宝忠, 谢鹏, 李海鹏
. 2016, 43(4):  973-97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8
摘要 ( 281 )   PDF (1228KB)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中长期育肥的安格斯牛×秦川牛F1代的胴体性状指标进行筛选并建立其产量分级模型。随机选取115头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育肥牛屠宰后测定胴体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其进行筛选并建立产肉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胴体重、后躯部位肉重、眼肌面积、背膘厚是胴体产量分级的重要指标;将其与产肉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胴体产量分级模型,产肉率(%)=41.372-0.046×胴体重+0.403×后躯部位肉重-0.049×眼肌面积+0.334×背膘厚(R2=0.850),经回归诊断和t检验证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良好,预测值和实测值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建立的产量分级模型可用于安格斯牛×秦川牛F1代产量的预测,为开展雪花牛胴体分级提供科学依据。
库布齐沙漠蒙古牛肉品质及肌肉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赵称赫, 敖日格乐, 王纯洁, 姜晶, 张燕, 郝建刚
. 2016, 43(4):  980-98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19
摘要 ( 323 )   PDF (1051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通过对库布齐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肉品质部分指标及肌肉矿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研究库布齐蒙古牛的肉品质特性。选择库布齐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各6头,采集背最长肌进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牛肉色泽深红,红度a*、黄度b*、系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均高于西门塔尔牛,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失水率及pH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蒙古牛肌肉微量元素Cr、Cu、Fe、Mn、Se、Zn含量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肌肉中P和I含量均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其他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库布齐蒙古牛肉口感、多汁性及色度方面较优,肌肉中大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高于西门塔尔牛,肉品质较高。
伊犁地区肉牛产业链中土壤、饲料及牛肉中重金属残留分析
刘英玉, 王金泉, 吾买尔江·牙合甫, 刘莉莉, 李琳, 张晓红, 姚刚
. 2016, 43(4):  985-9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0
摘要 ( 280 )   PDF (999KB) ( 4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新疆伊犁地区肉牛产业链中重金素元素的残留情况,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法对新疆伊犁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饲料及屠宰场的牛肉进行重金属砷、铅、汞、铬、镉的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铅、砷、汞、铬、镉元素含量分别为0.03~0.20、3.87~8.30、0.15~0.23、0.09~0.48和0.41~0.86 mg/kg。饲料样品中铅、砷、汞、铬、镉元素含量分别为3.01~18.09、75.35~94.27、19.65~24.37、0.06~1.04和1.81~8.46 μg/kg。牛肉中铅、砷、汞、铬、镉元素含量分别为0.23~0.54、1.22~7.12、0.28~0.53、0.01~0.27及0.02~0.03 μg/kg。土壤和饲料、饲料和牛肉、土壤和牛肉中重金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6、0.99、0.98。综上所述,伊犁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和饲料,屠宰场的牛肉中重金素铅、砷、汞、铬、镉元素的含量均没有超标,三者中重金属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生理生化
排卵延迟奶牛发情后不同阶段B超黄体相关指标变化规律分析
刘贤侠, 王汉魁, 王树杰, 王海滨, 谷新利
. 2016, 43(4):  991-99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1
摘要 ( 261 )   PDF (2080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排卵延迟奶牛发情配种后黄体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性,本研究在临床症状观察、直肠检查和B超辅助检查诊断的基础上,选取8头排卵延迟奶牛(排卵延迟组)、5头健康正常发情奶牛(对照组),应用B超对黄体的相关指标(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进行了测量及分析,对获得的不同阶段典型黄体声像图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排卵延迟组与对照组奶牛黄体的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在发情配种后7~15 d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发情配种后第9和13天排卵延迟组奶牛黄体相关指标(直径、体积、面积和周长)大于对照组奶牛,而在第11天小于对照组奶牛。结果表明,排卵延迟奶牛发情后不同阶段B超黄体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与正常发情排卵后的相应指标没有显著差别。
断奶仔猪对不同锰源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
魏茂莲, 杨维仁, 杨在宾, 姜淑贞, 张桂国, 王功赢
. 2016, 43(4):  999-100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2
摘要 ( 245 )   PDF (1073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对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有机锰源)相对无机硫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采用3×2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224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9.67±0.13)kg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分成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不额外添加锰的基础日粮(锰含量为39.22 mg/kg),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以无机硫酸锰、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的形式添加20、40 mg/kg。预饲期7 d,正饲期28 d。结果表明,锰源及锰源与锰水平的互作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血清锰含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肾脏、心脏、胰脏锰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肝脏和跖骨锰含量受锰源及锰水平的影响显著(P<0.05),根据肝脏锰和跖骨锰含量与日粮锰进食量之间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运用斜率比率法,计算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相对无机硫酸锰(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是125.95%,112.79%和133.08%,119.25%,表明断奶仔猪对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显著高于无机硫酸锰(P<0.05),但有机锰源间无显著差异(P>0.05)。
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余祖华, 丁轲, 侯奎, 李元晓, 李旺, 刘一尘, 曹平华, 贾艳艳, 程相朝
. 2016, 43(4):  1006-101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3
摘要 ( 326 )   PDF (1586KB) ( 6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的产酶能力,本试验以前期分离的产纤维素酶地衣芽孢杆菌LY02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对该菌株进行了诱变选育,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并分别对其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初始pH和金属离子等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经诱变选育后突变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4.31%。其最佳产酶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5%,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24 h,培养基初始pH 5.0,K+和Ba2+对纤维素酶的产生有激活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将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开发为生产菌株提供了基础条件。
猪免疫口蹄疫灭活疫苗后外周血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张柳, 冯霞, 靳野, 祁淑芸, 张晓霞, 马军武
. 2016, 43(4):  1012-10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4
摘要 ( 203 )   PDF (1579KB) ( 5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动物在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后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情况,本试验选取口蹄疫阴性猪进行疫苗免疫,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来测定外周血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后能够快速产生应答,在24 h内其含量出现明显升高;B细胞和Th细胞含量在免疫后第10天都出现了明显升高,且两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着高度相关性,而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与这两种细胞含量的变化也高度相关;细胞毒性T细胞含量在免疫后也出现升高。这说明灭活疫苗免疫动物后不仅可以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产生高水平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同时能够激活细胞免疫应答,全方位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遗传繁育
不同日龄苏太仔猪LTβR基因组织表达谱及发育性表达规律分析
夏日炜, 甘丽娜, 钦伟云, 孙寿永, 包文斌, 吴圣龙
. 2016, 43(4):  1017-102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5
摘要 ( 211 )   PDF (1737KB) ( 4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LTβR基因在仔猪出生至断奶期间的mRNA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F18大肠杆菌致病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从初生到断奶的4个日龄(8、18、30和35日龄)苏太仔猪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比较分析了LTβR基因在各个体11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肌肉、胸腺、淋巴结、十二指肠及空肠)间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LTβR基因在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淋巴结、十二指肠及空肠组织中呈现较高水平的表达,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发育性表达差异。LTβR基因在8日龄仔猪淋巴、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在8日龄仔猪肺脏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35日龄(P<0.01),且显著高于30日龄(P<0.05);在35日龄仔猪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在35日龄仔猪胃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18日龄(P<0.05)。由此推测,8日龄左右为仔猪肠道免疫屏障快速形成期,LTβR基因的较高表达可能有利于仔猪对F18大肠杆菌抗性。
中国6个地方绵羊品种的微卫星分析
邱小宇, 黄勇富, 赵永聚, 娜日苏
. 2016, 43(4):  1024-10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6
摘要 ( 230 )   PDF (2155KB) ( 4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6个微卫星位点,对中国6个绵羊品种群体进行遗传检测,计算了各品种群体的平均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同时分析了各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UPGMA聚类。结果表明,6个绵羊品种Ho为0.5446~0.7140,PIC为0.5211~0.7732;6个绵羊品种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岷县黑裘皮羊的遗传变异最高,小尾寒羊的遗传变异最低;小尾寒羊的近交系数最高,揭示该群体内近交程度可能较高。利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兰州大尾寒羊与岷县黑裘皮羊为一类,哈萨克羊与贵德黑裘皮羊为一类,泗水绵羊与小尾寒羊为一类,表明群体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布及其驯化历史相关。
THBS3基因在长白猪和通城猪不同组织和不同时期骨骼肌中的表达分析
马喜山, 唐中林, 肖冲, 杨博超, 秦川
. 2016, 43(4):  1032-103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7
摘要 ( 220 )   PDF (2208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主要探究血小板反应蛋白3 (thrombospondin-3,THBS3)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THBS3基因在长白猪和通城猪中的组织表达谱,以及在胚胎期(33、45、65、70和90 d)和出生后阶段(0、9、30、60、120和160 d)骨骼肌中的差异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HBS3基因广泛表达于长白猪和通城猪各个组织器官,除胃和肠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外,其在两个猪种中的组织表达谱基本一致,在肺脏中表达量最高。THBS3基因在长白猪和通城猪胚胎期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出生后阶段(P<0.05),但胚胎期骨骼肌中的表达模式在两个猪种间存在一定差异,THBS3基因表达峰值出现在长白猪胚胎期45 d,而其在通城猪中表达峰值出现在胚胎期65 d。结果提示,THBS3基因参与了猪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及不同类型猪种骨骼肌生长发育异步性的调控。
GnIH与INH表位多肽疫苗主动免疫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殖激素的影响
张玲玲, 杨博辉, 岳耀敬, 郭婷婷, 刘建斌, 袁超, 牛春娥, 冯瑞林, 郭健, 孙晓萍, 刘善博
. 2016, 43(4):  1039-104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8
摘要 ( 281 )   PDF (1006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合成促性腺激素类的抑制激素——抑制素(inhibit hormone,INH)与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 inhibiting hormone,GnIH)的INH表位多肽疫苗和GnIH表位多肽疫苗,主动免疫甘肃高山细毛羊并对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试验选用15只处在非发情季节的3.5岁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注射INH表位多肽疫苗与GnIH表位多肽疫苗分别为表位多肽疫苗A组和表位多肽疫苗B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血后进行免疫,每隔7 d免疫和采血,同时在发情后每隔15 min采集一次血液,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抗体水平及FSH和LH激素变化。结果表明,表位多肽疫苗A组和表位多肽疫苗B组在初次免疫后都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且表位多肽疫苗B组较表位多肽疫苗A组产生的抗体浓度高,75 、90、105 min时,表位多肽疫苗B组相对表位多肽疫苗A组显著促进了FSH的分泌水平(P<0.05)。在45~105 min时,表位多肽疫苗B组相对表位多肽疫苗A组显著促进了LH的分泌水平(P<0.05),且在90到105 min时表位多肽疫苗A组和表位多肽疫苗B组血清中FSH和LH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INH表位多肽疫苗和GnIH表位多肽疫苗主动免疫促进了甘肃高山细毛羊的FSH、LH的分泌,GnIH表位多肽疫苗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上具有更好的免疫作用,本研究为该表位多肽疫苗在绵羊上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PRKAG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北京鸭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
张春雷, 周嫄, 房兴堂, 侯水生, 张桂英, 陈宏, 陈国宏
. 2016, 43(4):  1045-10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29
摘要 ( 297 )   PDF (1220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利用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对334个北京鸭个体已报道的重要能量代谢调控基因——PRKAG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的检测,分析其多态性,并使用SPSS 19.0将北京鸭的经济性状与PRKAG2多态性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鸭PRKAG2基因位点发现1个SNP (A>G),该位点位于PRKAG2基因3'-非翻译区,有3种基因型:AA、AB、BB,其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RKAG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北京鸭的18日龄重、胸宽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龙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可作为北京鸭分子育种的辅助标记,也可为改善鸭性能提供参考。
疾病防治
牛泰勒虫的分离鉴定及进化分析
刘娟, 刘军龙, 刘爱红, 赵洪喜, 杨聪山, 赵帅阳, 刘光远, 殷宏, 关贵全, 罗建勋
. 2016, 43(4):  1050-10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0
摘要 ( 273 )   PDF (1986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牛泰勒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牛业可持续发展的血液原虫病,本试验采用血涂片镜检和特异性PCR检测技术,对中国某种牛场的18份血样进行了泰勒虫检测,然后分别用ITS基因通用引物和4种MPSP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自阳性样品中扩增出对应的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确定泰勒虫基因型。结果显示,自18份牛血样中检出3份阳性样品,且全为瑟氏泰勒虫感染;3个阳性样品的瑟氏泰勒虫MPSP等位基因扩增结果显示,1个阳性样品为I (Ikeda) 和C (Chitose)型的混合感染,另2个样品为I型单一感染,而均无B (Buffeli)和Thai型;用扩增的MPSP基因测序,构建进化树,确认其感染的瑟氏泰勒虫存在MPSP 1型和2型。这些结果表明,该种牛场存在瑟氏泰勒虫感染,且同时存在2种MPSP等位基因型;MPSP等位基因的复杂性可能使该病的免疫防控更加困难。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瑟氏泰勒虫感染情况及免疫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养防一体做好监控。
猪排泄物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
徐刚, 王周芹, 宋禾, 房春林, 饶勇
. 2016, 43(4):  1058-106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1
摘要 ( 303 )   PDF (1885KB) ( 4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猪排泄物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进行定量检测,试验建立了测定猪粪尿中ENR和CIP含量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将猪粪经乙腈-氨水超声提取后,加入三氯乙酸酸化,然后分别将经磷酸酸化后的猪尿和提取后的猪粪溶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取净化液进行HPLC分析。HPLC流动相为乙腈(A):柠檬酸/乙酸铵缓冲液(B),梯度洗脱:0~25 min,A 10%~40%;25~30 min,A 40%至10%,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278 nm,发射波长465 nm。结果表明,ENR和CIP 在尿中的最低检测限(LOD)<0.01 mg/L,在粪中的LOD<0.021 mg/kg,在尿中的最低检测限(LOQ)<0.03 mg/L,在粪中LOQ<0.056 mg/kg,猪尿中的ENR和CIP在0.01~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4和0.9992;猪粪中的ENR和CIP在0.02~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86和0.9981。ENR在猪粪和猪尿中的回收率分别为79.4%和88.5%,CIP在猪粪和猪尿中的回收率分别为75.8%和89.9%。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灵敏度较高,是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乳酸菌发酵扶正解毒散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其在肉鸡上的应用研究
史洪涛, 乔宏兴, 王永芬, 姜亚乐, 边传周
. 2016, 43(4):  1066-107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2
摘要 ( 283 )   PDF (1002KB)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乳酸菌发酵的扶正解毒散复合制剂,并探索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首先,利用单因子试验法将不同比例的黄芪、板蓝根、淫羊藿及复合中药提取液添加至乳酸菌的培养基中,测定中药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其次,利用正交试验对复合药液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基配方;最后,选取1日龄健康AA肉仔鸡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抗生素)、试验Ⅰ组(发酵制剂)、试验Ⅱ组(未发酵制剂),分别在试验的第21、42天测定肉鸡的生长及免疫器官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黄芪、板蓝根、淫羊藿及复合药液组的最高活菌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61.64%、505.48%、156.16%、564.38%。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复合发酵液最适生产培养基配方:复合药液100 mL、红糖2.0 g、蛋白胨0.3 g、豆粕2.0 g,发酵液活菌数为7.13×109 CFU/mL。肉鸡生长试验结果显示,1~42日龄阶段,Ⅰ、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84%和8.22% (P<0.05),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0.88%和4.66% (P<0.05),平均日采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21、42日龄时,Ⅰ、Ⅱ组脾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04%和13.58% (P<0.05)、7.79%和7.41% (P<0.05),法氏囊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1.30%和26.23% (P<0.05)、15.65%和11.48% (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提取液能促进乳酸菌的增殖,复合发酵液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并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病原分析
陶立, 蓝显利, 李军, 马春霞, 蓝金红, 黄明学, 兰美益, 闭炳芬, 陈泽祥, 杨威
. 2016, 43(4):  1072-10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3
摘要 ( 232 )   PDF (1271KB) ( 4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调查广西省某山羊场一起羊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本试验采取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生化试验、PCR及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病原进行分析,并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防控。结果表明,从病死山羊的肺脏组织中分离出MS1和MS2两株革兰氏阴性的致病杆菌,分离培养或PCR检测发现支原体、流感病毒和寄生虫均为阴性。MS1菌株生化特性符合黏质沙雷氏菌,其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登录的黏质沙雷氏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上;MS2菌株生化特性符合大肠杆菌,其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登录的大肠杆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上,两株菌对小白鼠均具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黏质沙雷氏菌均对壮观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新霉素高度敏感,用高敏药物卡那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等相关措施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2014年广西部分地区常见猪群疫病感染情况监测分析
韦显凯, 蒋晓霞, 苏姣秀, 蒙振亩, 闭璟珊, 孙文超, 曹慧慧, 郑列丰, 郑敏
. 2016, 43(4):  1079-108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4
摘要 ( 260 )   PDF (1176KB) ( 4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明2014年广西猪群主要疫病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从发病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组织样品共325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结果发现,发病猪场中,这5种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2.00%、28.57%、19.43%、53.71%和9.71%,而屠宰场的感染率分别为5.33%、2.67%、5.33%、59.33%和11.33%。对猪群混合感染情况分析发现,PCV2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率最高。其中,发病猪场二重感染最高的为PRRSV+PCV2,达到11.43%,其次为PEDV+PCV2、CSFV+PCV2和PCV2+PRV,阳性率分别为5.71%、4.00%和4.00%;三重感染率最高的为PRRSV+PEDV+PCV2以及PRRSV+PCV2+PRV,阳性率均为2.29%。屠宰场二重感染最高的是PCV2+PRV,达到3.33%;三重感染最高的是CSFV+PCV2+PRV,阳性率为0.67%。结果表明,在发病猪场和屠宰场中,PCV2的感染率最高,且常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PR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加强对这2种病毒的监控对控制广西地区猪群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3个马群感染马泰勒虫的分子病原学调查
薛艳, 邓显佑, 王嘉福, 冉雪琴, 田松军, 魏小红
. 2016, 43(4):  1086-10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5
摘要 ( 259 )   PDF (2142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PCR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cELISA)等方法对贵州矮马、西南马和伊犁马的马泰勒虫病的感染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32份新鲜的血液涂片中,观察到形态完整的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虫体,检出率12.5%。从贵州矮马、西南马及伊犁马3个马群血液总DNA中都检测到马泰勒虫的18S rRNA基因片段,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7%~100%;相比之下,贵州矮马与伊犁马的阳性率相近,分别为76.62%和73.81%,西南马较低,仅为33.33%。另外,经cELISA检测,与伊犁马(31.71%)相比,贵州矮马和西南马血液中抗马泰勒虫抗体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4.68%和12.12%,并与两个马群的血液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联系:与中性细胞数量、γ-谷氨酰转移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呈弱正相关;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呈弱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3个马群中均存在较高比例的马泰勒虫感染。
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对含NDM-1不动杆菌的体外作用研究
吴永继, 刘增援, 庞贞宇, 孙燕杰, 赵雨川, 胡梅, 林立亮, 严泽豪, 黄凯, 司红彬
. 2016, 43(4):  1092-109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6
摘要 ( 249 )   PDF (1315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探讨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对含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NDM-1)基因不动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金不换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分别检测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对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亚抑菌浓度(即1/2 MIC)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对含NDM-1不动杆菌进行传代。结果显示,金不换水提取物的MIC为0.25 g/mL,以0.125 g/mL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美罗培南8种抗菌药联合作用传代后MIC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金不换水提取物部分联合抗菌药诱导耐药细菌体外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对含NDM-1的不动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贵州部分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ESBLs基因型检测
曹敏, 谭艾娟, 吕世明, 常鑫, 丁昌庆, 陈婷, 王珍燕
. 2016, 43(4):  1098-110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7
摘要 ( 230 )   PDF (1499KB) ( 5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贵州地区规模养猪场大肠杆菌菌株耐药情况和ESBLs基因型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方法对采自贵州省4个地区规模养猪场的164株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产ESBLs菌的检测,并用PCR方法对TEMSHVOXA-1和CTX-M-1 4种常见ESBLs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4株大肠杆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是头孢噻呋93.29%、氨苄西林87.19%、四环素86.59%、庆大霉素81.10%、链霉素53.66%、多黏菌素51.83%、环丙沙星53.05%、卡那霉素47.56%、金霉素34.76%和氟苯尼考21.95%,且大多为多重耐药,其中检测出ESBLs阳性菌株137株,阳性率为83.54%,各个地区的检出率不同;137株产ESBLs大肠杆菌中,TEMSHVOXA-1和CTX-M-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0.51%、70.07%、51.82%和43.07%,且多为复合基因型耐药菌株,各地区的各种基因检出率不同。试验结果表明,贵州部分地区的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ESBLs菌株的检出率很高,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也极高,且多为复合基因型耐药菌株,应加强当地产酶耐药菌的监测和研究,有效防制此类细菌引发的疾病。
经验交流
冀北山区散栏奶牛舍夏季风机降温效果的研究
李宏双, 邱殿锐, 郭建军, 高玉红, 崔雅丽, 白丽娜
. 2016, 43(4):  1105-111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8
摘要 ( 244 )   PDF (2392KB) ( 5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冀北山区夏季奶牛舍风机的降温效果。选择结构和饲养工艺相似的两栋舍饲散栏牛舍,分析安装风机对舍内温热环境、奶牛生理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风机舍的昼夜均温比对照舍低1.5℃,平均风速比对照舍高0.49 m/s,可达0.66 m/s。风机开启期间安装风机舍温湿指数(THI)显著低于对照舍(P<0.05)。此外,安装风机舍的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舍(P<0.05),且每头牛每天产奶量比对照舍显著提高了17.0%(P<0.05),但乳脂率、乳蛋白和乳糖与对照舍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冀北山区奶牛舍安装风机可改善舍内温热环境,缓解奶牛热应激,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油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包音都古荣·金花, HESHUOTE Mailisi, 呼格吉勒图, 黄春华, 侯荣伦, 乌日金, 韩松, 钟罡, 郭铁龙, 小亮, 徐迎春
. 2016, 43(4):  1111-111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39
摘要 ( 298 )   PDF (1091KB) ( 6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期以来,动物性油脂被认为是造成血清中高胆固醇和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性油脂作为主要食用油脂渐成趋势。植物油的大量食用导致畜产品的加工销售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当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过敏症等疾病逐渐威胁到人体健康时,人们开始关注食用油脂,寻找真正的致病凶手。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动、植物油中n-6系和n-3系脂肪酸及其比值的生理作用,发现植物油含有微量有害因子,而且植物油经过氢化作用后形成环境激素和反式脂肪酸,环境激素引起雄性动物精子数量减少和神经系统异常,而反式脂肪酸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动物油脂不含微量有害因子,不产生类似激素的物质。低热能饮食条件下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疾病。因此,动物性油脂的安全性要比植物油高,在人类正常食用油摄取量范围内选择动物性油脂更安全。
新疆草地生态功能区划探讨
于辉, 荀其蕾, 张延辉, 张青青, 朱光辉, 安沙舟
. 2016, 43(4):  1118-112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4.040
摘要 ( 240 )   PDF (1753KB) ( 3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对新疆草地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后,明确新疆草地的类型、利用方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提出适合新疆草地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考虑新疆草地独特的地理分布格局,将新疆草地分为5个生态区、16个生态功能区,并用二级命名法对各区进行命名,明确各区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服务功能,为新疆草地的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