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4-20
生物技术
山羊皮肤新microRNA的挖掘
刘志红, 赵濛, 于梦然, 奈日乐, 王志新, 肖红梅, 赵艳红, 李金泉
. 2015, 42(4):  775-78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1
摘要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已有证据表明,microRNA在动物皮毛发育和形态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山羊皮肤microRNA的研究中,数据库不完善仍是限制其功能研究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山羊基因组为参考,对高通量测序中未注释的占总reads 5.40%的数据,使用Mireap软件预测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对新的microRNA的长度、表达量、基因组定位、靶基因预测及KEGG pathway进行分析.研究预测到28个新的microRNA,其长度分布与已知山羊、牛等动物的分布一致.对表达量统计表明,表达量在100以上的有4个,最高的是Novel-15,达到555;表达量在10~100的有19个;低于10的有5个.基因组定位研究表明,新microRNA在山羊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在5、6、7、19和X染色体上分别有两个microRNA被定位.预测和分析得到6 519个靶基因.KEGG分析结果表明,有3 552个靶基因定位到51条通路中,占前3位的通路是Metabolic pathways、Pathways in cancer、MAPK signaling pathway.本研究发掘了更多山羊的microRNA,为今后山羊皮肤发育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岭牛MyoD Ⅰ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时期中的表达分析
桓聪聪, 许厚强, 陈伟, 陈祥, 赵佳福, 张雯, 周迪, 夏丹
. 2015, 42(4):  782-78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2
摘要 ( 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MyoD Ⅰ基因在关岭牛不同组织表达量的差异及在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关岭牛背最长肌、大腿肌、心脏、肝脏、脂肪、小肠6个组织的MyoD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分析关岭牛胎儿、18月龄、30月龄时期背最长肌组织中MyoD Ⅰ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MyoD Ⅰ基因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在出生后的关岭牛肌肉组织中也具有较高的表达量,且随着出生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推测可能由于背最长肌是肌肉富集地方,因此基因表达量较高,随着年龄增大,肌肉丰满度增加,基因表达量也随着增加.
广西猪瘟病毒E0和E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陈田姣, 何奇松, 颜健华, 熊毅, 冯淑萍, 兰家暖, 廖玲玲
. 2015, 42(4):  789-79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3
摘要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目前广西猪瘟病毒(CSFV)的E0和E2基因特征,为了解广西地区CSFV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阳性猪瘟样品进行CSFV的E0及E2基因的扩增,经克隆、测序后,利用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时绘制系统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从阳性猪瘟样品中成功扩增CSFV的E0及E2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GX2毒株与参考毒株的E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83.1%~94.1%,其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在85.9%~99.6%;与参考毒株的E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1.7%~93.7%,其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9.0%~97.0%;E0与E2基因均属于基因Ⅱ群.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E0蛋白的RNase活性区域氨基酸基序位点没有发生变异;E2蛋白中15个位点上的半胱氨酸均未发生变异,但单抗识别位点S734R发生变异.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测定的GX2毒株与近年来广西CSFV流行毒株的变异趋势相似,与中国传统疫苗株HCLV、经典强毒株Shimen的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与广西近年来的流行毒株GXWZ02株的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
川西北牦牛肉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stx2基因的序列分析
童京京, 刘飞, 周芳, 冉丹丹, 汤承
. 2015, 42(4):  796-80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4
摘要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中国川西北牦牛肉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的携带情况及stx2的亚型和特征,试验将采集的204份川西北牦牛肉样品(各25 g)增菌培养后,每份挑取5个可疑菌落,采用stx1、stx2双重PCR方法检测STEC,对分离株中的stx2分型并克隆测定stx2编码区序列.结果显示,在204份样品中分离出8株STEC,平均分离率为3.9%(8/204);存在4个不同的O血清型,分别为O38(4)、O50(1)、O74(2)、O150(1);在6株含有stx2的菌株中,其中有2株为stx2a型、4株为stx2c型.结果表明牦牛源分离株氨基酸序列与人源和牛源菌株同源性较高;由stx2 A、B亚基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可知,牦牛源分离株与人源、牛源菌株聚为一支,表明它们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近,牦牛源stx2各自分布在自己的小分支中,表明牦牛源STEC stx2与人源和牛源stx2相比,尽管亲缘关系较近,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开放阅读框3表达的蛋白(pORF3)对L0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
郭莳雨, 史巧芸, 贾晓晓, 朱华培, 赵天靖, 庞峰, 徐开莲, 梁源祥, 崔克, 杜丽, 吴科榜, 王凤阳
. 2015, 42(4):  804-8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5
摘要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开放阅读框3(ORF3)表达的蛋白(pORF3)影响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分子机制,试验运用蛋白芯片技术对比分析了稳定表达pEGFP-ORF3和pEGFP的L0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谱,筛选出表达水平上调/下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结果表明,在稳定表达pEGFP-ORF3的L02细胞中,TIMP-1、TIMP-2和TIMP-4表达水平均降低.本试验结果为戊型肝炎病毒pORF3对L0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抗原表位基因串联构建及原核表达
王雨, 吉艺宽, 程艺, 向柯宇, 张宝石, 琚春梅
. 2015, 42(4):  810-81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6
摘要 ( 3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自行设计两段引物,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两段优势抗原表位序列串联,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双酶切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经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经检测,诱导后的重组蛋白获得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54 ku,其中串联蛋白大小约为34 ku.该重组蛋白可与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的抗原性良好.
猪札幌病毒VPg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单兴娜, 杨彬, 柳纪省, 张韵, 杨勃, 兰喜
. 2015, 42(4):  816-82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7
摘要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猪札幌病毒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VPg),本试验以中国西北地区猪札幌病毒CH430株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Pg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9-T Simple Vector,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再亚克隆至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将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家兔得到超免疫血清.结果显示,获得的VPg基因全长为339 bp,编码113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在37 ℃、1.0 mmol/L IPTG诱导表达6 h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表达的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为22 ku,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与超免疫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超免疫血清ELISA效价可达1:12 800,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试验获得的超免疫血清为研究猪札幌病毒非结构蛋白VPg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酸敏感性位点的筛选
解银丽, 马琪, 秦晓东, 殷相平, 柳纪省, 张志东, 李志勇
. 2015, 42(4):  823-82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8
摘要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与O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酸敏感性相关的位点,本研究以牛源O型FMDV ON株为研究对象开展耐酸性毒株筛选工作.通过给予pH 6.0酸性环境连续诱变,筛选获得6株耐酸性毒株.将诱变病毒与亲本病毒衣壳蛋白编码区P1区序列比对后发现7个核苷酸突变,即共同存在于6株耐酸毒株P1区的错义突变A1334G(Y445C)、A1643G(Q548R)、A1822G/A1823C(N608A)及同义突变G1371A,另有仅存在于耐酸毒株m2 P1区的错义突变C1849T(P617S)和仅存在于耐酸毒株m1 P1区的同义突变G468T.本研究为O型FMDV酸敏感性分子机制的揭示及病毒衣壳酸稳定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水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杜凤娇, 刘晓淋, 吴柱连, 李小楷, 屈春凤, 赵鑫, 雷钏, 阮秋燕, 陆凤花, 石德顺
. 2015, 42(4):  830-83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09
摘要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序列,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的同源性、生物进化树、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三级结构等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利用QRT-PCR方法研究了BDNF mRNA在胎儿水牛及成年水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应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长800 bp水牛BDNF基因序列,其中编码区全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分析显示,水牛BDNF核苷酸序列与黄牛、野猪、犬、人、马、小鼠同源性分别为99%、94%、93%、90%、90%和89%;生物进化树分析显示,BDNF基因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BDNF蛋白理论分子质量28 173.36 u,等电点9.12;蛋白二级结构由多个α-螺旋、β-折叠、T-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由多个α-螺旋、3对反向平行的β-折叠结构等构成活性中心(即NGF功能结构域).QRT-PCR结果显示,BDNF mRNA在胎儿水牛及成年水牛的心脏、肺脏、肾脏、大脑、肌肉、卵巢、睾丸组织中都有表达,且成年水牛的表达量高于胎儿水牛.
水貂、狐狸和貉源犬瘟热病毒F蛋白信号肽区基因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
孙彦刚, 赵建军, 白雪, 牛登云, 邵西群, 胡博, 刘昊, 张海玲, 张蕾, 王洋, 马凡舒, 闫喜军
. 2015, 42(4):  838-8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0
摘要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近年来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在中国毛皮动物主要养殖区的流行情况及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于2012-2014年从山东、河北、辽宁收集疑似犬瘟热的水貂、狐狸和貉病料,经犬瘟热抗原检测试纸条检测和RT-PCR检测为阳性后,克隆测序了15株CDV F蛋白信号区(Fsp)基因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5株CDV野毒株Fsp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为93.6%~100.0%,与疫苗株相似性为80.7%~81.7%.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5株野毒株均属于中国当前流行的Asia-1基因型.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Fsp蛋白在氨基酸3-14、16-37、47-67位等处存在高变异.通过对当前流行CDV野毒株Fsp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Fsp基因区具有较高的变异率,可作为CDV基因分型的依据,同时本试验结果为毛皮动物犬瘟热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猪BPI蛋白重组载体的构建及真核表达
殷学梅, 夏日炜, 孙丽, 朱国强, 包文斌, 吴圣龙
. 2015, 42(4):  847-85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1
摘要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构建猪BPI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猪源BPI重组蛋白.根据GenScript's CloneEZ® PCR Cloning Kit试剂盒,将BPI编码序列克隆至pUC57载体上,酶切与测序鉴定无误后,将重组质粒pUC57-BPI转染293-6E细胞,并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猪源BPI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UC57-BPI,并在293-6E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猪源BPI重组蛋白的表达.该猪源BPI重组蛋白体外表达系统的建立为今后深入研究猪BPI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猪抗菌蛋白的制备提供了试验基础.
水貂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王建科, 程悦宁, 易立, 赵航, 林鹏, 仝明薇, 程世鹏
. 2015, 42(4):  852-85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2
摘要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辽宁某貂场发病水貂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命名为PMSD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等常规鉴定发现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特性,进一步经VITEK 2 Compact 3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该株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MSD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敏感,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不敏感.以细菌16S rRNA基因为模板应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MSD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约1 504 bp,提交到GenBank中,登录号:KM229530.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发现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奇异变形杆菌各株系的16S rRNA序列,均高达99%以上.选取其中前20株作为参考序列,运用生物学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分离菌PMSD株与20个代表菌株的同源性为98.9%~99.7%,其中与BB2000株、HI4320株、B1株和FCC141株同源性最高,为99.7%.本研究为预防和控制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水貂疾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丽聪, 苏霞, 朱瑞豪, 周宏专, 徐福州, 杨兵, 孙继国
. 2015, 42(4):  859-86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3
摘要 ( 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CI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扩增片段大小为180 bp的特异性引物,构建pGM-T-CIAV重组质粒,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并进行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CIAV的Ct阈值与标准品浓度在5.33×108至5.33×103拷贝/μ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斜率为-3.443,产物Tm值在86 ℃左右.该方法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为5.33拷贝/μL,比普通PCR高1 000倍,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3%.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CIA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感染程度的定量分析的检测.
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赵雪丽, 闫若潜, 吴志明, 曹伟伟, 王淑娟, 谢彩华, 马震原, 周兵强, 王东方
. 2015, 42(4):  865-87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4
摘要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猪伪狂犬病野毒具有gD表面抗原基因和gE毒力基因,而基因缺失疫苗只有gD基因无gE基因的特性,针对gD/gE基因的5'端核苷酸序列自行设计引物,建立鉴别PRV 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疑似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鉴别PRV 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00拷贝/μL;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特异性地扩增出PRV细胞毒中的gDgE基因及gE基因缺失疫苗毒中的gD基因,但对PK-15细胞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其他8种病原扩增不出任何条带;自835份临床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共检测出PRV gDgE基因双阳性样品即野毒感染阳性样品267份,PRV gD基因单阳性样品28份,选取该方法检测出的26份PRV野毒感染阳性样品用于病原分离培养,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1%.说明本试验建立的二重PCR鉴别诊断方法快速、灵敏、特异,对于临床上疫苗毒和野毒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肖星星, 柳纪省, 殷相平
. 2015, 42(4):  871-87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5
摘要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表达并纯化鞭毛蛋白,为研究并获得高效蛋白佐剂奠定基础.用PCR扩增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基因fljBfljB'fliC,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9-T Simple Vector上,构建了克隆质粒pMD19-fljB、pMD19-fljB'和pMD19-fliC.克隆质粒经双酶切后将片段克隆至pET-30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ljB、pET30a-fljB'fliC和pET30a-fliC.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后的菌体经超声处理取上清,用Ni柱进行纯化.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表达的蛋白能与豚鼠抗鞭毛蛋白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优化表达条件,鞭毛蛋白fljB、fliC和fljB'fliC均以可溶性表达,纯化得到的鞭毛蛋白为后续评价其佐剂效应奠定基础.
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刘云, 贾斌, 石峰, 李鑫, 李洪涛, 张永生, 宁梦影, 纪俊明, 秦炳燕
. 2015, 42(4):  877-88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6
摘要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表达、纯化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及制备多克隆抗体.本试验构建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EPF,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内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切胶纯化的早孕因子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对重组蛋白及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37 ku,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8.6%,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3%,重组蛋白可与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结合,ELISA测定的抗体效价为1:12 800.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为研究奶牛早孕诊断奠定基础.
鹿茸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筛选和验证
张然然, 刘华淼, 邢秀梅, 胡大勇
. 2015, 42(4):  883-88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7
摘要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在不同生长时期鹿茸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试验以不同生长时期(分别为脱盘后10、20、40和60 d)的鹿茸组织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β2-微球蛋白(B2M)、还原型辅酶Ⅰ(NADH)、60S 核糖体蛋白L40(RPL40)、谷胱甘肽还原酶7(GPx)和β肌动蛋白(ACTB)6个看家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运用 geNorm和NormFinder 两个程序综合分析6个看家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显示,GAPDH、ACTB、RPL40表达稳定性较好,可用作鹿茸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而NADH和GPx的稳定性最差,不适合作内参基因.通过对鹿茸生长相关基因(ANXA5、HSP27、PRD2、CRABP1、LGALS1)表达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并且发现这5种基因均在脱盘后10 d的鹿茸组织中高表达.该研究结果为鹿茸快速生长及骨化相关基因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冷应激对湖羊血清因子及热休克蛋白 70 mRNA表达的影响
杨莉, 张莉, 齐亚银, 沈文, 李岩, 张鲁安
. 2015, 42(4):  890-89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8
摘要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冷应激对湖羊免疫系统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tress proteins 70,Hsp70)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冷应激前后湖羊肝脏、肺脏、脾脏、淋巴结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结果显示,与冷应激前相比,冷应激后湖羊肝脏、肺脏及脾脏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其中肝脏的表达量尤为显著;冷应激后湖羊血清中IL-2、IL-4的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IL-4浓度下降尤为显著(P<0.01).结果表明,冷应激条件下湖羊各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增强,可提高动物机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增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但细胞因子IL-2和IL-4的浓度下降,表明冷应激抑制机体免疫系统.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焉耆马运动性能、血浆抗氧化能力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曹莉萍, 臧长江, 徐向君, 李海英
. 2015, 42(4):  896-90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19
摘要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11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匹)、试验Ⅰ组(4匹)、试验Ⅱ组(4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试验马匹血液.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0 min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赛后20 min心率、赛后5 min呼吸频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GSH-Px、T-SOD活力及GLU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34.41%(P>0.05)、37.02%(P<0.01)、37.41%(P<0.01)和32.06%(P>0.05)、35.46%(P<0.01)、26.98%(P<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MDA、LA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38.46%(P<0.05)、17.56%(P<0.05)和38.26%(P<0.05)、13.04%(P>0.05).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机能的快速恢复;可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减缓焉耆马在运动期间的疲劳症状,相比而言,添加0.25%赖氨酸的效果较好.
羽绒采收对浙东白鹅绒用性能、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惠影, 王翠, 刘毅, 龚绍明, 姜涛, 吴华莉, 何大乾
. 2015, 42(4):  903-90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0
摘要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羽绒采收对浙东白鹅绒用性能、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只同批饲养、体重相近的120日龄浙东白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仅在试验末期(45 d)采绒1次,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初期(1 d)和试验末期(45 d)各采绒1次.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羽绒采收可促进鹅羽绒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同时也对鹅机体产生短时间的应激.羽绒采收4 d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葡萄糖(GLU)、钙(Ca)、磷(P)含量较羽绒采收前1 d呈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羽绒采收4 d后基本恢复到羽绒采收前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及转肽酶、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羽绒采收前后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综上所述,120日龄浙东白鹅羽绒采收在生产中具有可行性,同时应加强采绒鹅1周内的饲养管理.
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郭亮, 乔绿, 张敏红, 黄缨, 邓露芳, 臧长江
. 2015, 42(4):  908-91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1
摘要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未处理的玉米及两种不同厚度蒸汽压片玉米(压片厚度为1.5 mm,SFC 1.5;压片厚度为2.0 mm,SFC 2.0)为材料,采用营养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试验,研究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营养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淀粉糊化度(P<0.05);并且显著提高了玉米在瘤胃液内的淀粉降解率和体外产气速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液中氨态氮(NH3-N)浓度(P<0.05);降低压片厚度(1.5和2.0 mm),蒸汽压片玉米淀粉糊化度增加约17%(88.76%和71.60%),SFC 1.5的体外产气速度、4 h干物质和淀粉产气率显著高于SFC 2.0 (P<0.05).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瘤胃48 h产气量、12和24 h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及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摩尔比影响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在瘤胃内淀粉降解率和降解速度,降低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而对48 h产气量及其他发酵参数没有明显影响.
大麦虫幼虫粉营养成分及其储藏特性分析
容庭, 刘志昌, 宋浩铭, 李书宏, 叶柱良, 王刚
. 2015, 42(4):  915-92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2
摘要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麦虫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测定分析幼龄和老龄大麦虫幼虫粉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分析幼虫粉的储藏特性.结果表明,幼龄期和老龄期鲜活幼虫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58.13%和52.65%、16.68%和18.03%、18.71%和16.84%、1.52%和1.89%;幼龄期和老龄期幼虫粉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0.02%和33.8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分别为58.12%和58.68%,尤其是油酸和亚油酸所占比例较高;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所占比例分别为41.88%和38.12%,其中棕榈酸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0.63%和28.80%);幼龄期和老龄期幼虫粉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9.12%和45.70%;两者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2.66和39.36 g/100 g,其中畜禽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4.82%和44.41%;此外,幼虫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维生素中维生素E(VE)、维生素C(VC)及维生素B2(VB2)含量较高,矿物质元素中钾(K)、磷(P)、锌(Zn)及铁(Fe)含量较高.幼虫粉随贮藏时间延长,温度、相对湿度及水分含量越高,酸败越明显;幼虫粉合理的储藏条件为:温度≤20 ℃,相对湿度≤60%,水分<10.0%.因此,大麦虫幼虫粉营养价值极高,可作为新型饲料资源应用于动物生产中.
地衣芽孢杆菌对发酵床饲养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
徐小明, 白建勇, 宦海琳, 闫俊书, 周维仁
. 2015, 42(4):  923-92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3
摘要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仔猪生长性能、胰腺和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及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选用108头体重13 kg左右的35日龄健康苏钟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40 mg/kg杆菌肽锌+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3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益生菌组)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2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极显著提高仔猪胰腺中淀粉酶活性、十二指肠黏膜中麦芽糖酶活性和空肠黏膜中乳糖酶活性(P<0.01),十二指肠黏膜和空肠黏膜中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盲肠芽孢杆菌数量(P<0.05);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提高4.09%,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降低4.8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3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发酵床饲养仔猪胰腺、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芽孢杆菌数量,同时仔猪生长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蒸汽压片技术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张亚伟, 孟庆翔, 李德勇, 任丽萍
. 2015, 42(4):  929-93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4
摘要 ( 3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蒸汽压片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初应用于反刍动物养殖中.蒸汽压片技术是一种谷物加工方法,谷物经过蒸汽调质、辊式压轧和干燥冷却等过程制成片状谷物,通过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提高谷物中淀粉和其他化学成分的可消化性,增加营养物质与消化道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消化位点,从而增加动物对谷物的消化和吸收率.因此,蒸汽压片技术可以改善谷物的营养价值,提高动物对谷物的利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作者综述了蒸汽压片技术的工艺流程、参数和评价指标,以及蒸汽压片处理对谷物营养成分的影响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生理生化
腐植酸钠对植物乳杆菌生长、代谢及形态的影响
曹平, 刘娜, 安晓萍, 齐景伟, 娜仁高娃, 王乃凤
. 2015, 42(4):  936-94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5
摘要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在MRS液态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腐植酸钠,比较植物乳杆菌生长、代谢及形态变化,初步探讨了液态条件下腐植酸钠对植物乳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5%腐植酸钠降低了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但可提前6 h达到生长最高点;3%腐植酸钠作用后,植物乳杆菌的有机酸产量发生了改变,且菌落变小,菌体变粗;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腐植酸钠使得植物乳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部分变得模糊.因此,液态条件下腐植酸钠通过改变植物乳杆菌的代谢途径、形态结构达到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一定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
商云霞, 朱晓庆, 谷新利, 李效振, 乔海博, 贾书红, 张东升
. 2015, 42(4):  943-9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6
摘要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对鼠免疫增强效果显著的一定纯度中药复方多糖(cCHMPS)对雏鸡的最佳免疫增强剂量,本试验将300只1日龄雄性良凤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盐酸左旋咪唑组、黄芪多糖组及cCHMP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50只.分别于8日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及不同剂量的cCHMPS,连续7 d,在免疫后第8、14、21、35、42天采血,测定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不同剂量cCHMPS均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外周血T、B淋巴细胞增殖(P<0.05;P<0.01),提高新城疫病毒抗体浓度,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且中剂量的cCHMPS的免疫增强效果最好.
重组蓖麻毒素A链表达及其与天然蓖麻毒素毒性比较研究
曲英龙, 钱爱东, 钱军, 计越, 郑关雨, 郭振东, 赵思言, 付莹莹, 张毅, 赵红艳, 陈龙, 刘林娜
. 2015, 42(4):  950-9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7
摘要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制备有高生物活性的重组蓖麻毒素A链(r-RTA)并与天然蓖麻毒素(n-RT)进行毒性比较.根据NCBI公布的RTA序列合成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于pET-28a载体后,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镍柱亲和层析纯化上清,500 mmol/L咪唑溶液洗脱获得可溶性r-RTA蛋白,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对其进行鉴定并用ELISA测定其免疫原性后,对r-RTA与n-RT进行动物和细胞试验毒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该r-RTA在上清中表达率为31.2%;每升细菌培养物纯化后可得20 mg目的蛋白,纯度≥90%,大小为32 ku.其免疫原性约为n-RT的1.27倍;通过获取的n-RT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为0.01 μg/mL)及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为(3.27±0.44) μg/kg),以相同浓度进行细胞感染和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同等剂量下,在细胞试验中,n-RT毒力是r-RTA的2 700倍;在动物试验中,n-RT组对动物致死率为40%,r-RTA组动物无死亡.结果表明,单独RTA,在没有RTB协助下,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毒力将显著降低.该结果将为开发基于RTA的蓖麻毒素疫苗提供重要数据和理论支撑.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吡喹酮浇泼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金礼琴, 陈晓兰, 李勇军, 郁杰, 蒋春茂
. 2015, 42(4):  958-96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8
摘要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复方吡喹酮浇泼剂中吡喹酮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 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乙腈-水-三氟乙酸(70:30:0.01),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45 nm.吡喹酮在0.7506~7.5063 mg/mL范围内,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在31.266~312.66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8.1%,RSD分别为1.02%、0.32%.本试验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吡喹酮浇泼剂中吡喹酮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遗传繁育
表儿茶素对小鼠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和胚胎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
吴柱连, 刘晓华, 杜凤娇, 雷钏, 尹娜, 郭振伟, 屈春凤, 刘晓淋, 阮秋燕, 陆凤花, 石德顺
. 2015, 42(4):  966-97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29
摘要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究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对小鼠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其随后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添加不同浓度EC(0、5、10、15、20 μmol/L)的成熟液中体外成熟培养16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同时,通过对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处理,探讨其后续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添加 EC各处理组的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均有所增加,其中,10、15 μmol/L组的mtDNA拷贝数均显著高于0 μmol/L对照组(P<0.05);但10 μmol/L组mtDNA拷贝数更接近自然排卵周期合子的mtDNA含量(P>0.05).体外培养观察结果发现,成熟液中添加10 μmol/L EC能提高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P<0.05).综上表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10 μmol/L EC可提高卵母细胞的mtDNA拷贝数,有利于促进卵母细胞后续的发育能力.
从江香猪基因组甲基化修饰与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林如涛, 冉雪琴, 王嘉福
. 2015, 42(4):  973-97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0
摘要 ( 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索从江香猪生长慢的表观遗传学机理,本试验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ying polymorphism,MSAP)技术,将60头20 d从江香猪分为高体重组和低体重组,研究血液和肝脏基因组DNA中胞嘧啶的甲基化程度,并测定差异的甲基化片段核苷酸序列.结果发现,MSAP分析得到5 977条带;与低体重组相比,高体重组的血液和肝脏总甲基化水平较低,两组的血液半甲基化水平均较肝脏中的高,全/总甲基化水平较低.提示香猪血液和肝脏基因组的总甲基化程度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经克隆测序得到5条有差异的甲基化条带A1-A5,其中A1和A2源自血液,A3-A5来自肝脏;A1和A4片段为高体重组特有,其余3条片段为低体重组特有;A3片段未找到相关基因,其他4个片段处于代谢或免疫相关的基因内部或5'侧翼区.提示从江香猪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并与20 d体重相关;得到的4条甲基化片段,将有助于香猪甲基化调控机制的研究.
牦牛和犏牛促卵泡素受体基因5'-侧翼区序列多态性研究
陈生梅, 罗虹, 牛建章, 马玉红, 柴志欣, 马志杰, 钟金城
. 2015, 42(4):  980-98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1
摘要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分析牦牛和犏牛促卵泡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的多态性,为从遗传角度上解决其繁殖产仔率低的问题提供参考,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和犏牛共110头个体的FSHR基因5'-侧翼区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麦洼牦牛、大通牦牛和九龙牦牛FSHR基因5'-侧翼区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犏牛无多态性;麦洼牦牛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均存在AA、AB 2种基因型,AB基因型在3个牦牛品种中占绝对优势,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3、0.3565、0.3705,均达到了中度多态(0.25<PIC<0.5),表明各牦牛品种遗传变异较大.
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评估模型
夏日炜, 孙丽, 殷学梅, 程洪青, 吴圣龙, 包文斌
. 2015, 42(4):  986-9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2
摘要 ( 2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构建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评估模型,本研究分别检测了30日龄大白猪血清中IL-1β、IL-4、IL-6、IL-8、IL-10、TGF-β、TNF-α和IFN-γ 8个重要细胞因子的浓度,并对这8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选取前5个特征值作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721%),基本上反映了原先免疫指标的全部信息;通过建立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比较30日龄腹泻及健康大白猪断奶仔猪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健康组断奶仔猪综合得分为0.080,而腹泻组断奶仔猪综合得分为-0.009.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影响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主成分,并且对其进行了初步验证,为今后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早期选育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鹅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进展
刘毅, 刘杰, 何大乾
. 2015, 42(4):  991-99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3
摘要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养鹅业经过20世纪末约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出现了增长缓慢的趋势,原因除了中国畜牧用地限制、疫病危害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外,缺乏技术创新和突破也是主要原因.鹅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优秀公鹅的配种效率,而且可以加快鹅育种的遗传进展.如果精液冷冻保存成功,鹅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用于保种和克服配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鹅的育种落后和繁殖率低是制约养鹅业发展的瓶颈,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将对养鹅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作者对近几年鹅精液收集、精液保存、精液品质评估和输精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鸡开产日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郭军, 王克华
. 2015, 42(4):  997-100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4
摘要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产日龄是重要经济性状,家禽开产越早产蛋初期生产性能越高.国内外学者针对开产日龄的遗传调控机理,从遗传方式、遗传力及遗传标记等多角度,应用同胞设计、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多数研究结果支持鸡的开产日龄性状具有中等强度遗传力,介于0.24~0.55之间,表明通过选育可以从遗传上改善开产日龄性状.开产日龄变异系数较高,预示开产日龄整齐度将是未来选育重点.候选基因碱基多样性分析表明生长激素、催乳素、GDF-8等生殖轴基因与开产日龄变异相关,但研究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鸡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发现9个染色体11个位点携带开产日龄相关基因.禽类开产日龄遗传调控研究将为品种选育及改良提供支持.
梅花猪品种资源的保护与遗传保种研究探讨
胡鸿惠, 彭国良, 肖正中
. 2015, 42(4):  1004-100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5
摘要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白花猪是一种优良的地方猪种,随着规模化养猪的扩大,有的品系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作者综述了大白花猪粤北品系的代表——梅花猪的现有养殖状况及其特性,提出以梅花猪为例等地方优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现有的猪种遗传资源的保存方法、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猪体细胞克隆操作技术的探索等方向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梅花猪可开发与利用的方向.
疾病防治
救必应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对产ESBLs细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司红彬, 宋剑武, 王鹏霞, 李海燕, 刘增援, 孙燕杰, 郑艳青, 黄凯, 夏娟
. 2015, 42(4):  1009-101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6
摘要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主要探讨救必应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制备救必应中药血清,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救必应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细菌传代.救必应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对耐药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救必应中药血清可明显地增强β-内酰胺类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卡巴氧类抗菌药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兔豆状囊尾蚴病研究进展
杨德英, 杨光友
. 2015, 42(4):  1015-102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7
摘要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因此,作者综述了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与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同辐照剂量对蜂球囊菌杀灭效果的影响
董文滨, 刘锋, 李肖, 胥保华
. 2015, 42(4):  1021-10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8
摘要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辐照剂量对蜂球囊菌的杀灭效果,以期明确有效杀灭蜂球囊菌的最低辐照剂量,为Co60γ射线辐照蜜蜂饲料(特别是蜂花粉)时的辐照剂量选择提供依据.利用细菌纯化技术从患白垩病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蜂球囊菌,并结合形态学、乳酸酚棉兰染色及5.8S 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同时制备不同梯度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悬液加入到蜜蜂幼虫饲料中,以饲喂方式侵染3日龄意蜂幼虫,确定半数致死浓度(LC50);蜜蜂幼虫饲料中添加上述确定LC50的孢子,以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并通过侵染幼虫试验,确定有效杀灭蜜蜂饲料中孢子的最低辐照剂量.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患白垩病的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即为蜜蜂白垩病的病原——蜂球囊菌;蜂球囊菌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意蜂幼虫的LC50为9.5×104个/mL;当Co60γ射线辐照剂量为7.0 kGy时,幼虫患病率与未辐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确定对添加半数致死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饲料的最低有效辐照剂量为7.0 kGy.
口蹄疫病毒前导蛋白酶抑制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的机制
李夏莹, 许文涛, 汪其怀
. 2015, 42(4):  1028-10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039
摘要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动物疫病.口蹄疫病毒有多种机制对抗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在这个过程中病毒的前导蛋白酶(Lpro)发挥了关键作用.Lpro可切断宿主细胞帽子依赖性的蛋白翻译,抑制干扰素蛋白的合成;Lpro通过破坏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的完整性或减少干扰素调节因子3/7(IRF3/7)的表达,从而抑制IFN mRNA的产生;Lpro还会参与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TANK结合激酶1(TBK1)、TNF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和TRAF6的去泛素化,从而影响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活化.
扶正解毒散及其超微粉体外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药效比较
马霞, 郭振环, 刘永录, 王长林, 张国祖
. 2015, 42(4):  1032-103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04.40
摘要 ( 2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鸡胚法和细胞法2种体外抗病毒试验比较扶正解毒超微粉(FZSM)和扶正解毒散(FZ)的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效果.鸡胚法:在FZSM和FZ 2种煎煮液对鸡胚安全浓度范围内分别选取3个浓度,采用先加煎煮液后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后加煎煮液2种方式,接种10日龄SPF鸡胚,测定2种煎煮液对IBDV ELD50的影响.细胞法:在FZSM和FZ 2种煎煮液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安全浓度范围内分别选取3个浓度,采用先加煎煮液后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后加煎煮液2种方式,加入到长成单层的CEF中继续培养,观察并统计各孔的细胞病变(CPE).结果显示,FZSM和FZ 2种煎煮液均可以降低IBDV的病毒滴度和CPE抑制率,高浓度效果优于低浓度;同浓度FZSM效果优于FZ;预防作用效果优于治疗作用效果.结果表明FZSM和FZ均具有体外抗IBDV的作用,且FZSM效果优于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