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5-10-20
生物技术
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cDNA序列克隆及表达
周英昊, 高晔, 刘林丽, 曾洁, 杨雨鑫, 张恩平, 陈玉林
. 2015, 42(10):  2513-252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1
摘要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克隆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 cDNA序列,探究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在小肠中的表达发育模式。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绵羊、牛SLC3A1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山羊SLC3A1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其在1日龄山羊11种组织及其在1日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得到了山羊SLC3A1基因cDNA序列,其与绵羊、牛、野猪、人、小鼠、大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88%、86%、80%和79%。SLC3A1基因转录表达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在1日龄山羊肾脏、回肠、空肠、结肠中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很低。同一月龄山羊,SLC3A1基因在不同肠段的表达量数值上回肠>空肠>十二指肠。SLC3A1基因在不同月龄山羊十二指肠表达量以1日龄山羊为最高(P<0.05),6~12月龄山羊相同肠段之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空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回肠表达量在各个月龄山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的主要表达部位在肾脏和肠道,推测b0,+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转运氨基酸的主要部位为肾脏和肠道。SLC3A1基因在山羊小肠受肠段和发育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表达发育模式。
长链非编码RNA(H19)在小鼠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王子帅, 化朝举, 王辰, 李奎, 唐中林
. 2015, 42(10):  2521-252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2
摘要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长链非编码RNA(H19)在骨骼肌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表达量的变化,为研究H19在小鼠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以C2C12细胞系和ICR小鼠为试验素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19的非编码特性和在物种间的低保守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H19在C2C12细胞分化,ICR小鼠骨骼肌发育不同时期和成体小鼠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H19在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量随出生后日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在诱导C2C12细胞分化过程中,H19的表达量先是逐渐升高,进而在较高水平维持不变;在肌肉损伤模型中修复的第4~6天,H19的表达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鉴于上述H19在C2C12细胞分化和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推断H19可能具有促进肌纤维形成和成体骨骼肌损伤后修复的功能。
水牛黑色素皮质素1受体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林宇纾, 蒋恒洁, 杨丰硕, 崔奎青, 石德顺, 刘庆友
. 2015, 42(10):  2529-253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3
摘要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对水牛黑色素皮质素1受体(MC1R)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参考牛MC1R基因(GenBank登录号:JN123363.1)序列设计引物,以本地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摩拉水牛和黄牛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克隆MC1R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运用QRT-PCR方法检测摩拉水牛、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和黄牛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模式,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沼泽水牛和白沼泽水牛MC1R基因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成功克隆了水牛MC1R基因,其编码区全长954 bp,共编码317个氨基酸。测序分析后发现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摩拉水牛和黄牛MC1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高。沼泽水牛与白沼泽水牛在476、618、881、930和931 bp位点上分别发生T→C、G→C、G→A、G→A和A→G突变,导致了沼泽水牛和白沼泽水牛第159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苯丙氨酸,第31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丙氨酸,第29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丙氨酸,发生了非同义突变。QRT-PCR结果发现,MC1R基因在摩拉水牛、沼泽水牛和黄牛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白沼泽水牛(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沼泽水牛皮肤组织中MC1R蛋白的表达量高于白沼泽水牛。综上所述,白沼泽水牛MC1R基因的编码区发生氨基酸位点突变,且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沼泽水牛,推测此为白沼泽水牛体内合成的黑色素缺失而导致毛色白化的主因。
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介导的EGFP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
秦建如, 黎娜铭, 许长剑, 廖明, 曹伟胜
. 2015, 42(10):  2538-254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4
摘要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体系,本研究将PCR获得的EGFP基因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EGFP,之后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用基于禽白血病病毒(ALV) p27抗原的ELISA检测盲传至第4代的细胞上清,ELISA阳性结果说明重组病毒拯救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80%以上DF-1细胞都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证明DF-1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对DF-1细胞基因组进行特异性PCR检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说明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EGFP携带的EGFP基因整合到DF-1细胞的基因组中。本研究建立的RCASBP介导反转录病毒表达体系为研究ALV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牛分枝杆菌Mb1230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其活性评价
李明, 贾红, 鑫婷, 郭晓宇, 袁维锋, 侯邵华, 侯强, 高新桃, 吴竞, 董瑞凯, 杨宏军, 刘来兴, 朱鸿飞
. 2015, 42(10):  2544-255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5
摘要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牛分枝杆菌Mb1230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利用PCR方法扩增出Mb1230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Mb1230,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通过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试验)、IFN-γ释放试验(IGRA试验)和间接ELISA对重组蛋白的活性进行评价。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与理论值相符,且能与鼠抗His的抗体反应有特异性条带;在TST试验、IGRA试验和间接ELISA中也表现出抗原活性。结果表明,重组Mb1230蛋白具有良好的B细胞活性和T细胞活性,在牛结核病诊断中具有应用潜力。
绿色荧光蛋白穿梭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嗜酸乳杆菌中的应用
曾娟娟, 王磊, 赵迪, 吕阳, 王蕾, 易丹, 陈洪波, 丁斌鹰, 侯永清, 吴涛
. 2015, 42(10):  2551-255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6
摘要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研究嗜酸乳杆菌的作用机理,以温敏型穿梭载体pSET4s为基本骨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和嗜酸乳杆菌上、下游同源臂插入该载体,构建GFP标记的穿梭表达载体pSET4s-P1-GFP-P2。利用电转化方法将穿梭表达载体pSET4s-P1-GFP-P2转化入嗜酸乳杆菌,通过抗性和温度双重筛选获得能稳定表达GFP的重组嗜酸乳杆菌,将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显微镜观察验证的重组菌命名为ΔMG6243(GFP)。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平板计数的方法对重组菌进行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菌在蓝光激发下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连传10代仍可见明显荧光,与野生菌相比,其生长特性、酸碱盐耐受性均无显著差别。结果表明,本试验已成功构建稳定表达GFP基因的重组嗜酸乳杆菌,利用温敏型穿梭载体pSET4s实现了外源基因在嗜酸乳杆菌中非抗性、整合型表达,为嗜酸乳杆菌基因重组菌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同时GFP的标记作用也为嗜酸乳杆菌在动物体内分布、定植规律和作用机理创造了可行的条件。
鸭痘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曹慧慧, 孙文超, 郑敏, 韦显凯, 苏姣秀, 梁晟, 郑列丰, 李军, 刘棋
. 2015, 42(10):  2560-256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7
摘要 ( 2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检测鸭痘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本试验克隆了鸭痘病毒P4b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D-DPV-P4b,并将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参照GenBank收录的禽痘病毒P4b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及与该引物相匹配的特异探针。以定量的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pMD-DPV-P4b为标准品,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鸭痘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禽流感病毒、鸭黄病毒、鸭肝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等其他水禽病毒,以及山羊痘病毒和鸡痘病毒等其他痘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29×102拷贝/μL,比普通PCR检测方法高10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安全、快速的特点,适用于鸭痘病毒的检测。
绵羊Lin28基因编码区克隆与序列分析
孙宏瑶, 侯坤, 王炜智, 周萃萃, 安铁洙, 王春生
. 2015, 42(10):  2567-257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8
摘要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绵羊Lin28基因的功能,探讨其在绵羊体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参照GenBank上小鼠、猪、牛和人的Lin28基因mR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Trizol法提取100 d左右胎绵羊肠组织总RNA,RT-PCR扩增Lin28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BioEdit和在线软件NCBI BLASTn、PlantsP和ScanProsite等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分析蛋白功能结构域并推测氨基酸序列的三维结构。结果显示,绵羊CDS区为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的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爪蟾、斑马鱼、鸡、牛、马、猫、猪、人、大鼠和小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53.8%、55.2%、70.2%、88.3%、88.7%、89.2%、89.5%、90.5%、95.9%和98.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6.5%、67.9%、93.2%、99.3%、97.7%、99.3%、99.3%、98.5%、99.3%和100.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绵羊Lin28蛋白含有2个CCHC型的锌指结构和1个冷休克结构域。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Lin28基因的编码区,为进一步研究Lin28基因的功能及探讨其在绵羊体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迟钝爱德华菌PuAH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部分特性分析
陈斌, 池洪树, 方勤美, 许斌福, 龚晖
. 2015, 42(10):  2573-257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09
摘要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对迟钝爱德华菌EIB202 PuAH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其部分特性进行分析。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迟钝爱德华菌PuAH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1135,CDS编号:ETAE_0818)设计引物,克隆并通过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纯化表达产物并制备兔抗血清,采用ELISA、Western blotting、溶血试验、菌体凝集试验分析所得融合蛋白的特性。结果显示,所得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2 ku;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对鳗鲡红细胞不具溶血性,但融合蛋白抗血清对迟钝爱德华菌EIB202膜蛋白提取物的溶血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可以凝集迟钝爱德华菌EIB202菌体。
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及免疫原性与保护性研究
王善辉, 谢金文, 吕颜枝, 李云龙
. 2015, 42(10):  2580-258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0
摘要 ( 2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产蛋量急剧下降。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利用蜂素信号肽(honeybee melittin signal peptide,Mels)构建分泌表达DTMUV JSXZ株E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将其感染Sf9昆虫细胞,从而分泌表达DTMUV E蛋白,并对该表达E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经Western blotting、IFA试验证明E蛋白可以在Sf9昆虫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表达;通过免疫雏鸭试验、间接ELISA结果证明E蛋白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IgG血清抗体;MTT试验结果显示E蛋白能刺激T 淋巴细胞增殖;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0.3 mL组免疫保护率为80%,0.6 mL组和0.8 mL组保护率均为100%,而PBS对照组雏鸭均表现为典型的DTMUV感染症状,其中3只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为DTMUV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VP2基因序列分析
林鹏, 赵航, 王建科, 程悦宁, 任静强, 易立, 仝明薇, 程世鹏
. 2015, 42(10):  2587-259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1
摘要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从北京某动物医院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血凝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本试验成功分离出一株CPV,命名为BJ-24。对BJ-24株的V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该分离株为CPV-2a亚型,其VP2基因与GenBank中19株CPV VP2基因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均在98.7%以上,甚至与CPV-JS2株达到10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的BJ-24株属于中国分支,与CPV-JS2株遗传距离最近。本试验对进一步开展北京地区CPV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基础依据,并对防制病毒传播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猪链球菌rGDH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
李书光, 张娜, 程立坤, 苗立中, 刘吉山, 杨立芳, 沈志强
. 2015, 42(10):  2594-259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2
摘要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谷氨酸脱氢酶(GDH)在猪链球菌35个血清型中都存在,是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保护性抗原。本试验PCR扩增出GDH基因,酶切定向插入pET-32a中构建表达载体pET-32a-GDH,将其转化E.coli BL21(DE3)表达菌中,培养并诱导表达rGDH蛋白,产物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检验该蛋白的免疫原性。PCR试验获得约1 300 bp的GDH基因,双酶切pET-32a-GDH表达载体获得5.4和1.3 kb的片段,IPTG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免疫保护结果达到70%。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表达猪链球菌GDH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GDH,rGDH蛋白以蜂胶为佐剂免疫模型动物后,免疫保护率达到70%,为猪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V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万春和, 陈红梅, 傅秋玲, 施少华, 傅光华, 程龙飞, 黄瑜, 胡开辉
. 2015, 42(10):  2600-260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3
摘要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番鸭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的特征,本研究运用PCR从已分离鉴定的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MDPV-ZJ)中分段扩增出VP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VP基因全长为2 199 bp,编码732个氨基酸。所编码的包膜蛋白大小为81.32 ku、理论等电点为6.59、不稳定系数为37.49、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667,属于亲水性稳定类蛋白,该编码的结构蛋白没有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根据VP基因特征从遗传进化上可将MDPV分为2个大的基因型:经典型和基因重组型,经典型MDPV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台湾亚群、大陆亚群和欧洲群,MDPV各分离株在遗传进化上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本试验中MDPV浙江分离株株处于MDPV大陆亚群。
克伦特罗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李静宇, 何小维, 刘晓云, 李文美, 邓建超
. 2015, 42(10):  2606-261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4
摘要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制备性能优异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荧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为实现其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采用荧光胶乳微粒为标记物,以抗原包被浓度、膜干燥时间、混匀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层析时间为单因素优化制备了CLB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该试纸条的检测限、特异性、临床准确度及添加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佳制备条件:抗原包被浓度2.0 mg/mL,膜干燥时间5 d,混匀反应时间1 min,反应温度25 ℃,层析时间15 min。评价结果显示,试纸条检测限可达0.35 μg/L;CLB与其他8种同类药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8%,特异性良好;各批添加回收率在80%~120%之间,准确度达到要求;不同CLB浓度下变异系数(CV)均小于5%,符合精密度标准;此外,稳定性试验验证了该试纸条稳定性良好。
新疆地区4种猪病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张勋, 吴鹏, 李世震, 伏寅峰, 许追, 梁田, 杨素芳, 陈新凯, 齐亚银, 盛金良
. 2015, 42(10):  2612-26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5
摘要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合成PRRSV、PCV2、PRV、Mh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敏感性测定,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以上4种猪多发传染病的PCR诊断方法。扩增的片段长度分别为424 bp (PRRSV)、490 bp (PCV2)、298 bp (PRV)和360 bp (Mh),对其他常见猪病病原无特异性扩增,采用Multiplex PCR Master Mix对PRRSV、PCV2、PRV、Mh的核酸最低检出量为3个拷贝。采用多重PCR方法对60份临床样本反复检测,与单重PCR相比,4种病原符合率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诊断方法可用于猪群中上述4种病原的单一或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
陈春丽, 王强, 李群芳, 严洁珍, 黄文科
. 2015, 42(10):  2619-262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6
摘要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3年中国吉林某养鸡场发生疑似H9亚型禽流感疫情,采集该发病鸡场病料接种9日龄SPF鸡胚,分离得到一株病毒。经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序分析,鉴定该毒株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本试验分离株HA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HA基因的裂解位点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基因特征;HA肽链具有9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近些年H9亚型AIV分离株的潜在糖基化位点相同;具有8个受体结合位点,其中234位受体结合位点由谷氨酰胺(Q)变异成苏氨酸(T);HA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株属于欧亚进化分支,与中国最早分离株A/Chicken/Beijing/1/94(H9N2)亲缘关系较远,与2007年后中国H9亚型AIV主要流行分支的代表株A/Chicken/Guangxi/55/2005(H9N2)亲缘关系较近。将该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免疫后第21天免疫鸡血清抗体高达10log2,表明本试验分离株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牛奶中替米考星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的建立
韩青, 王静, 徐豪, 杨娟
. 2015, 42(10):  2625-263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7
摘要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棋盘法优化替米考星抗体、包被原浓度,并考察了最佳包被条件,最佳反应温度、时间和酶标二抗最佳反应时间等,建立了替米考星残留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应用到牛奶样本的检测。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 ng/mL,牛奶中替米考星的最低检测限(LOD)为2 μg/L。在5、10和20 μg/L添加浓度下,回收率为79.2%~90.1%,变异系数不高于9.0%。与其他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替米考星间接竞争ELISA方法灵敏度达到了残留限量标准要求,为开发可用于牛奶中替米考星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副猪嗜血杆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游锦洲, 张瑞振, 丘建龙, 谢敏, 胡玲英
. 2015, 42(10):  2631-263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8
摘要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丝氨酸蛋白酶(espP)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根据GenBank中Hps espP基因(登录号:HAPS_1381)设计引物,以Hps血清11型(H456)菌株的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并测序。将该基因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对Hps espP蛋白的信号肽、亲水性区域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并预测了该蛋白C端的3D结构。结果显示,Hps espP基因序列全长2 343 bp,共可编码781个氨基酸,其中氨基酸序列的1—23位预测为信号肽。Hps espP蛋白含有12个亲水性区域,并预测含有12个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构建Hps espP蛋白3D结构显示,该蛋白C端是由12个β折叠层围成的桶状结构。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制新型副猪嗜血杆菌Hps espP蛋白多肽疫苗奠定基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与肌纤维类型转化及其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周招洪, 陈代文, 田刚, 肖竺宏, 余冰
. 2015, 42(10):  2636-264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19
摘要 ( 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 辅激活因子1α (PGC-1α) 是一种多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广泛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能量代谢和糖脂代谢等过程。PGC-1α可通过多条信号通路调控畜禽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转化,从而影响肉品质。因此,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对PGC-1α的表达调控进行深入研究将为今后改善肉品质提供新的思路。日粮营养作为一种调控畜禽肉品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关于营养对PGC-1α活性的影响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作者概述了PGC-1α的结构、组织表达特点及PGC-1α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的机制,重点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介绍了PGC-1α的表达调控机制,并综述了日粮营养对PGC-1α活性的影响。
生肌调节因子及肌生成调控因素研究进展
刘宁, 邓雪娟, 王建平, 邓庆庆, 徐廷生
. 2015, 42(10):  2644-26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0
摘要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是调控肌肉生成的重要基因,家族中包括MyoD、MyoG、Myf5和Myf6。MyoD能把多种类型细胞转化为成肌细胞,在肌肉特异基因转录调控中起着总开关作用;MyoG的表达能够控制成肌细胞融合的起始,促使成肌细胞增殖;Myf5协同MyoD在肌肉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而Myf6与MyoG共同控制肌肉分化。研究表明,MRFs家族基因的表达与肉用动物的产肉性能和肉质性状密切相关,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因素对该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作者综述了MRFs家族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活性调节以及营养、光照、温度、运动和活性物质等因素对该家族成员基因活性和肌生成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建立动物肌肉发育调控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陈傲东, 陈红莉, 孔平, 王树杰, 吴妍妍, 高巍
. 2015, 42(10):  2650-26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1
摘要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36头体况良好的泌乳初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平均泌乳天数(DIM)为(39.69±12.48) d、平均胎次为(3.02±0.64)胎。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按年龄、产奶量、胎次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将36头荷斯坦奶牛区组配对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奶牛,其中对照组奶牛饲喂仅添加有瘤胃保护性蛋氨酸(HMBi)的TMR日粮;试验1、2组日粮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种水平的瘤胃保护性赖氨酸,以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奶牛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0.60%和11.26%(P>0.05),而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平均每日4%校正乳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8.65%和10.58%(P<0.05),并可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乳脂和乳蛋白产量(P<0.05;P<0.01);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繁殖性能、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P>0.05)。②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60 d时,奶牛血清中葡萄糖、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奶牛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15.09和16.36元/(头·d)。综上所述,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能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改善奶牛代谢状况的趋势。
添加赖氨酸对小尾寒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刘文杰, 雒秋江, 钟涛, 陈勇, 潘榕
. 2015, 42(10):  2658-266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2
摘要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选用5只1.5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体重约45 kg),按照5×5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低尿素对照(等氮)组、低赖氨酸组、高尿素对照(等氮)组、高赖氨酸组),研究添加未经任何处理的市售赖氨酸对成年小尾寒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瘤胃消化代谢和整体消化代谢的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添喂量分别为0、4.0和8.0 g/kg日粮(干物质计)。结果表明,绵羊添加4.0和8.0 g/kg赖氨酸盐酸盐日粮,自由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5%(P>0.05)和11.8%(P<0.05),瘤胃细菌总数分别增加18.9%(P<0.01)和23.9%(P<0.01),其中球菌分别增加21.2%(P<0.01)和30.1%(P<0.01),大杆菌数量减少16.7%(P<0.05)和33.3%(P<0.01),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6%(P<0.05)和12.2%(P<0.01),其中丁酸分别增加12.8%(P>0.05)和20.2%(P<0.01),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6.4%(P>0.05)和10.0%(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7.0%(P>0.05)和18.3%(P<0.01),氮保留率分别增加46.4%(P>0.05)和110.7%(P<0.01)。然而,添加赖氨酸对绵羊瘤胃原虫和真菌数量、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本试验得出结论,给成年小尾寒羊添加一定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市售赖氨酸,可提高小尾寒羊的日粮自由采食量和消化率,增加氮保留率;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加瘤胃细菌总数,主要是瘤胃球菌数量;以上这些添加赖氨酸的作用是添加等氮量尿素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啤酒糟、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对肉鹅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姬向波, 姚国佳, 刘健, 陈理盾, 李新正, 杨建平, 臧彦全
. 2015, 42(10):  2669-267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3
摘要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啤酒糟、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对肉鹅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50只28日龄健康皖西肉鹅,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不含任何杂粕类饲料的基础日粮;试验1、2组分别饲喂用10%、20%风干啤酒糟替代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试验3、4组分别饲喂用10%、20%风干发酵啤酒糟替代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添加量以基础日粮干物质为基础。试验期43 d,分为早期(28~42日龄)、中期(43~56日龄)、后期(57~70日龄)3个阶段。结果表明:①从整个试验期来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肉鹅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4组肉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3组肉鹅生长性能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肉鹅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在试验早期均极显著提高(P<0.01);在试验中期和后期,仅试验2组肉鹅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各组间肉鹅法氏囊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肉鹅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在试验早期和后期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不同程度地增加;试验3、4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在试验后期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10%啤酒糟替代日粮中豆粕时可提高其生长性能,改善肉鹅肠道菌群;10%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时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但不影响其生长性能,而20%替代豆粕时则会降低肉鹅采食量和增重,阻碍其生长发育。
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吴东, 徐鑫, 杨家军, 齐云霞
. 2015, 42(10):  2676-268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4
摘要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3日龄黄羽肉公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和9%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试验Ⅰ、Ⅱ组相比,试验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6.47%(P<0.05)、15.03%(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7.71%(P<0.05)和4.27%(P>0.05)。②各组肉鸡胸肌的pH1、pH24、肉色(L*、a*、b*)、蒸煮损失和嫩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胸肌的失水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别降低13.06%(P<0.05)、8.12%(P>0.05)和9.57%(P>0.05);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50%(P>0.05)、20.86%(P<0.05)和33.92%(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分别降低7.99%(P>0.05)、18.85%(P>0.05)和26.98%(P<0.05)。综上所述,肉鸡日粮中添加3%~9%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是可行的,其中添加9%发酵菜籽粕效果最好。
不同日粮类型和粗蛋白质水平对四川山地乌骨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张纯, 晏家友, 唐凌, 邝声耀
. 2015, 42(10):  2681-26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5
摘要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类型和粗蛋白质水平对四川山地乌骨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2×2因子设计,设2种日粮类型(玉米—豆粕型和玉米—豆粕—酵母蛋白型)和2个粗蛋白质水平(16.5%和14.5%)。选用23周龄的四川山地乌骨鸡480只,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预试期14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日粮类型对四川山地乌骨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16.5%粗蛋白质水平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4.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日粮类型与粗蛋白质水平互作可显著影响平均蛋重(P<0.05),但对产蛋率、日产蛋量、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类型、粗蛋白质水平及日粮类型与粗蛋白质水平互作对四川山地乌骨鸡的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玉米—豆粕—酵母蛋白型(粗蛋白质16.5%)日粮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最佳。结果提示,四川山地乌骨鸡的平均蛋重受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影响较大;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5%的玉米—豆粕—酵母蛋白型日粮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
生理生化
紫花苜蓿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机体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梦竹, 刘艳丰, 张文举
. 2015, 42(10):  2688-269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6
摘要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中国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质豆科牧草,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氧化、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等多种生理活性。文章对紫花苜蓿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机体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并开发紫花苜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遗传繁育
鸡脂滴包被蛋白基因内含子6多态性与胴体及脂肪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周艳, 韩海霞, 逯岩, 曹顶国, 李福伟, 刘玮, 高金波, 雷秋霞
. 2015, 42(10):  2695-27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7
摘要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PLIN)基因内含子6在济宁百日鸡、莱芜黑鸡等4个地方鸡种和1个培育品系中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了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鸡胴体及脂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5个供试群体中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测序证实为新发现的鸡PLIN基因2 467 bp处G→A突变,该突变位点在供试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A1A1、A1A2和A2A2,2个等位基因:A1和A2。等位基因A1在所有供试群体中均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LIN基因2 467 bp位点对鸡部分胴体性状和脂肪性状影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1A1基因型个体活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腹脂重和腹脂率均显著高于A2A2基因型个体(P<0.05)。A1A2基因型个体的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1A1和A2A2基因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表明,PLIN基因对鸡胴体及脂肪性状有一定影响。
新生儿卵巢同源盒基因在猪卵巢中的表达研究
杨洋, 张凯鑫, 林叶, 林琳, 邢伟楠, 倪华, 侯晓明
. 2015, 42(10):  2701-27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8
摘要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生儿卵巢同源盒基因(newborn ovary homeobox gene,NOBOX)是母源基因的一种,在早期卵子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明确NOBOX基因在猪卵巢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NOBOX基因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然后构建了NOBOX基因的原位杂交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OBOX基因在猪卵巢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显示,NOBOX基因在猪卵巢中的表达最高,极显著高于肾脏、肝脏、乳腺、肌肉及肾上腺等组织(P<0.01),而在肾脏、肝脏、乳腺、肌肉和肾上腺中,NOBOX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在猪卵巢中NOBOX基因的表达定位于卵母细胞胞质中,在颗粒细胞中未检测NOBOX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NOBOX基因仅在猪的卵母细胞胞质中高表达,预示NOBOX基因很可能在卵母细胞发生和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新疆昌吉地区荷斯坦奶牛泌乳曲线拟合效果分析
刘丽元, 臧长江, 周靖航, 陈宝平, 高盼, 黄锡霞, 仲海蛟
. 2015, 42(10):  2707-271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29
摘要 ( 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对新疆昌吉地区荷斯坦牛2011~2014年185 340条日单产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5种模型(Wood、IQP、Wilmink、ML、AS模型)对第1、2、3、4胎及所有胎次泌乳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Wood、IQP、Wilmink、ML、AS模型拟合精度范围分别在0.9562~0.9828、0.9467~0.9809、0.8671~0.9752、0.8752~0.9175、 0.8775~0.9127范围内;Milmink模型为第1胎次泌乳曲线最佳拟合模型,Wood模型为第2、3、4胎次泌乳曲线的最佳模型。
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α-烯醇化酶异常表达分析及验证
邹晓, 刘瑶, 郑程远, 张璐莹, 许启有, 李诗莹, 罗春海, 刘健莹, 付世新
. 2015, 42(10):  2714-271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0
摘要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通过对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差异α-烯醇化酶(enolase,ENO1)的分析验证,探讨ENO1在胎衣不下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年龄、胎次、体重和泌乳量均相近的产后胎衣不下和产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各3头,分为两组,提取了胎衣不下组与胎衣正常排出组母体胎盘组织中的总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的方法筛选出差异蛋白,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其中差异表达量大的ENO1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胎衣不下组和胎衣正常组母体胎盘组织中ENO1差异表达量大且倍数较大,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ENO1在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中的表达量升高,t检验结果分别为P=0.015<0.05,差异显著;P=0.001<0.01,差异极显著。该基因参与机体的能量调节、免疫和纤溶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与奶牛胎衣不下密切相关,提示ENO1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
转基因猪中抗生素标记基因neo漂移风险评估
王庆庆, 高鹏飞, 李和刚, 马德尊, 蔡春波, 钱丽丽, 姜声旺, 崔文涛
. 2015, 42(10):  2720-272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1
摘要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转基因猪中抗生素标记基因neo漂移的可能性。利用Southern blotting鉴定F1代仔猪的显隐性,结果发现6头仔猪中有3头为转基因仔猪,3头为阴性仔猪。通过PCR技术对试验仔猪血液和消化道组织中neo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发现neo基因没有在血液水平和消化道组织中发生漂移。通过PCR技术对试验仔猪肠道细菌中neo基因进行检测,在肠道细菌基因组中没有检测到neo基因的存在。检测结果表明,仔猪血液、肠道细菌和消化道组织等都没有发生neo基因的漂移。
载脂蛋白CⅡ基因在猪肝脏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研究
刘翠翠, 郭晓红, 曹果清, 高鹏飞, 浦忠得, 牛姣艳, 张旗, 李萌, 靳玉舒, 李步高
. 2015, 42(10):  2726-27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2
摘要 ( 1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究载脂蛋白CⅡ(apolipoprotein Ⅱ,ApoCⅡ)基因mRNA在马身猪和大白猪肝脏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揭示ApoCⅡ基因表达水平与猪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马身猪和大白猪1~180日龄(1、30、60、90、120、150和180日龄)肝脏组织中ApoCⅡ基因mRNA表达。结果表明,马身猪和大白猪肝脏组织ApoCⅡ基因mRNA发育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马身猪ApoCⅡ表达量从1日龄到60日龄逐渐降低,在90日龄时上升,之后逐渐降低;而大白猪从1日龄到150日龄呈现逐渐降低趋势,180日龄时回升。1日龄时,马身猪和大白猪肝脏中ApoCⅡ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其他阶段,两品种间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 P<0.01)。这表明肝脏中ApoCⅡ mRNA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日龄依赖性和明显的品种差异性,其表达可能对猪脂质代谢有显著影响。
中国家养梅花鹿种质资源特性及其保存与利用的途径分析
胡鹏飞, 刘华淼, 邢秀梅
. 2015, 42(10):  2732-273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3
摘要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以"种质资源"为中心,论述了中国家养梅花鹿的遗传背景,分析比较了以东北梅花鹿为基础人工育成品种(品系)的特征及生产性能,并对家养梅花鹿与马鹿种间杂交的生物学基础、杂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养梅花鹿资源现状,提出了中国家养梅花鹿的种质资源保存与合理利用的途径。
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进展
徐礼杰, 孙武胜, 胡德宝, 方南洙, 李钟淑, 李福俊
. 2015, 42(10):  2739-274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4
摘要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牛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是一套极其复杂的技术体系,它包括卵母细胞的成熟、供核细胞的准备、卵母细胞的显微操作、细胞融合、卵母细胞激活和胚胎培养。因此,许多因素影响着核移植胚胎发育。虽然陆续有克隆牛出生的报道,但是克隆效率依然低下。本综述对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体系的6个方面进行简单综述,以期为探究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最优化条件、建立最优化的培养体系、提高克隆效率提供参考。
2014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黄冬维, 赵辉玲, 程广龙, 赵小伟, 杨永新, 陈胜, 王小飞
. 2015, 42(10):  2745-275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5
摘要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对2014年国内、外家兔的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家兔育种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2014年国外家兔传统育种主要集中在不同肉兔品种性能比较,而分子育种以毛色和生产性能为主要性状,同时在家兔基因组特征高通量测序挖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也有涉及,当然,高效繁殖技术依旧是国外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精液冷冻保护剂开发和胚胎冷冻方法研究两方面。而国内传统育种研究内容重点在地方品种、培育品种种质评定以及与国外品种比较等方面,亮点是国内已经较为重视家兔配套系和现代育种软件系统开发。毛皮、生长、胴体等性状的分子育种则仍旧为国内遗传育种研究重点,繁殖相关研究较少,且方向分散,是国内繁育研究薄弱环节。总体来说,国内、外各有侧重,但中国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特别是高效繁殖技术和生产性状分子基础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疾病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病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刘洋, 库旭钢, 刘晓丽, 何启盖
. 2015, 42(10):  2753-276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6
摘要 ( 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4年2月,突遇降雪天气,某规模化猪场2 000头母猪中约100头母猪所产新生仔猪集中在1周龄内出现大批死亡现象,死亡前均出现呕吐、消瘦及水样稀粪症状。通过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测序、ELISA检测等方法,本试验确定该病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野毒株感染引起,同时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通过采取母猪群紧急接种疫苗、仔猪口服卵黄抗体及加强保温、消毒等综合措施,该病迅速得到控制。
世界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杨峰, 王玲, 王旭荣, 李新圃, 罗金印, 张世栋, 李宏胜
. 2015, 42(10):  2762-277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7
摘要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展示世界奶牛乳房炎疫苗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 Ⅲ研究了1995—2015年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所收录的奶牛乳房炎疫苗相关的4 205条科技文献,分析了年度发文量,绘制了主要国家、机构、作者、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发现,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从1995至2012年持续上升,2013年发文量开始呈下滑的趋势;研究奶牛乳房炎疫苗的国家和机构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集中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和致病机理;受染奶牛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及相关的调控因子;预防和治疗乳房炎的最佳时期;有效抗原的筛选。该领域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方向将侧重于NF-κB和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
断奶仔猪腹泻病因分析
郑龙龙, 朱玲云, 陈关雄, 刘萍丹, 唐宁, 赵德育, 刘佳, 杨贵树, 白卫兵
. 2015, 42(10):  2772-27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8
摘要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云南省断奶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原因,通过对30个发生断奶仔猪腹泻猪场的210份粪便、60份饮用水,总计270份样品,进行病毒及致病性细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严重污染饮用水,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饮用水中检出40株,阳性率为66.7%,粪便中检出100株,阳性率47.6%;致病性沙门氏菌在饮用水中检出10株,阳性率为16.7%,粪便中检出24株,阳性率为11.4%,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在粪便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ous type 2,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及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的PCR扩增阳性率为5.2%~13.0%,在饮用水中未检出。通过对云南省断奶仔猪腹泻进行病因分析,了解断奶仔猪腹泻的具体原因,本试验结果为从病因入手防制该病提供更合理、更切合实际情况的理论依据与试验参考。
贵州省山羊源流产细菌调查及致病机理初探
王伟, 王开功, 周碧君, 王铭, 冯旭芳, 马光强, 罗意
. 2015, 42(10):  2779-27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39
摘要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调查贵州省细菌性山羊流产疫病的主要原因,分析山羊源流产细菌对正常怀孕动物免疫平衡的影响,本试验采集贵州省6个地区(州、市)12个规模养羊场临床健康和发病流产山羊的胎儿、子宫和母羊的阴道棉拭子样本共计107份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对3种主要羊源分离菌进行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调查,并用羊源流产细菌建立BALB/c小鼠流产模型,通过ELISA方法对妊娠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从采集的107份样本中共分离到13个属细菌共302株,其中发病流产山羊生殖器官中分离的细菌种类多于临床健康山羊;流产山羊生殖器官中分离的羊源细菌耐药率高于临床健康山羊细菌耐药率;3种主要羊源流产细菌埃希氏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均可引起怀孕BALB/c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流产,流产率为埃希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胚胎吸收率为埃希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BALB/c小鼠血清中的IFN-γ、IL-2含量上升,而IL-4、IL-10和孕酮含量降低。结果表明,贵州省细菌性山羊流产的发生与山羊生殖器官细菌种类多少、耐药性高低有一定相关性,推测山羊源流产细菌可能通过影响怀孕山羊的主要妊娠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的含量导致山羊流产。
水貂绿脓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孙娜, 陈强, 温永俊, 杨勇, 汪孟航, 程世鹏
. 2015, 42(10):  2788-279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40
摘要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山东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5只具有典型出血性肺炎症状的病死水貂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经鉴定共分离得到5株绿脓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绿脓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第3代和第4代头孢类药物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类、第1代和第2代头孢类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5株绿脓杆菌共检测出6种耐药基因aadA1、aac(3')-Ⅱcaac(6')-ⅠbtetAtetKcat2。且每株分离菌均检测出3种以上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株均为绿脓杆菌,主要引起水貂出血性肺炎。分离菌株耐药性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呈多样性,可引起菌株对相应药物产生耐药现象。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史同瑞, 刘宇, 王岩, 王爽, 李丹, 陈曦, 秦平伟
. 2015, 42(10):  2794-279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41
摘要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从秸秆中分离出能够降解纤维的菌株,试验采取秸秆样品接种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在室温环境下培养,取分离菌接种纤维素刚果红琼脂培养基,筛选能形成较大降解圈的细菌,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其纤维素酶性质。结果表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菌为黑曲霉菌,该菌在室温环境能够生长,菌株降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的比值(H/C)为7.64。筛选菌在20 ℃环境下培养5 d酶活达到最高值,为42.18 U/mL。纤维素酶最适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20 ℃,在20~40 ℃或pH 6.0~8.0环境下作用1 h,相对酶活力仍保持在90%以上。综上所述,本试验分离的黑曲霉菌株是低温产纤维素酶菌株,产酶能力较强,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吉林延边地区牛气肿疽病的诊断报告
段雪岩, 金东春, 任春宇, 车达, 云巾宴, 齐强, 金鑫
. 2015, 42(10):  2800-280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42
摘要 ( 2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吉林省延吉市三道湾镇两位农户饲养的病死黄牛进行快速诊断。本试验采集肝脏、脾脏、心脏、肌肉等组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显微镜观察、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及动物试验进行气肿疽病诊断。病死黄牛的肌肉部位触压有捻发音,切面有大量血液和气泡流出,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有芽孢的大杆菌,在肝片肉汤培养基中形成上清清朗、底部有松散的白色沉淀,生化试验均呈现气肿疽厌气菌所特有的产酸产气反应,PCR扩增出大小为501 bp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延边地区两病死黄牛感染了气肿疽病,证明了该地区气肿疽梭菌的存在。本试验首次分离鉴定出气肿疽梭菌延边株,为该地区气肿疽病的诊断和防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药物防制和免疫防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甘肃榆中县奶牛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虫种鉴定
倪晓婷, 殷铭阳, 谭启东, 秦思源, 周东辉, 朱兴全, 孙晓林
. 2015, 42(10):  2806-281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5.10.043
摘要 ( 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奶牛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中国部分省市也有报道,但是甘肃省至今尚未有关于奶牛球虫病的相关调查。甘肃省榆中县是甘肃省奶牛主产区之一,为了解甘肃省榆中县奶牛球虫感染情况,对当地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1岁以内荷斯坦奶牛犊牛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试验采用显微镜下观察的方法检测了该地区的234份奶牛粪便样品,并对球虫阳性粪便进行重铬酸钾法孵化来鉴定球虫种类。结果发现,犊牛球虫总感染率达到46.15%,其中1~3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为52.43%,4~6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为37.50%,7~12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为43.37%。经虫种鉴定,共发现7种艾美尔属球虫和1种等孢属球虫,7种艾美尔属球虫分别是牛艾美尔球虫(Eimeria bovis)、奥博艾美尔球虫(Eimeria auburnensis)、邱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 zuernii)、阿拉巴艾美尔球虫(Eimeria alabamensis)、亚球形艾美尔球虫(Eimeria subspherica)、椭圆艾美尔球虫(Eimeria ellipsoidalli)、加拿大艾美尔球虫(Eimeria canadensis),其中牛艾美尔球虫、奥博艾美尔球虫、邱氏艾美尔球虫为优势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榆中县奶牛球虫感染情况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