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11-20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谷氨酰胺和甘氨酰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杨玲媛;范志勇;肖勇;沈维军;李玉莲;陈永辉
. 2011, 38(11):  5-8. 
摘要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120头三元杂交仔猪进行饲养试验,研究外源性谷氨酰胺和甘氨酰谷氨酰胺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1%谷氨酰胺和0.2%的甘氨酰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有降低腹泻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前期营养水平对羔羊两阶段育肥效果的影响
张崇志;高爱武;杨金丽;侯先志;考桂兰;刘小刚;李东;黄雅娟
. 2011, 38(11):  8-13. 
摘要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前期营养水平对羔羊两阶段育肥效果的影响。选用蒙古羔羊(羯羊)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中等受限组(RG1和RG2)和严重受限组(RG3)4个处理组。进行营养限制期60 d 和补偿期90 d 的羔羊生长育肥试验。限制期4个组日粮对应能量(ME)、氮(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10%、10%、5.7%。补偿期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日粮(ME:9.75 MJ/kg;CP:12%)。研究羔羊在限制期和补偿期体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GR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CG组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RG1和RG2组(P<0.05),极显著高于RG3组(P<0.01),CG组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明显高于受限组。补偿期结束时,RG3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受限组羔羊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胴体产肉率有逐渐接近CG组的趋势,且4个组羔羊的眼肌面积和GR值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蒙古羔羊在限制期受到日粮中不同能氮水平限制后,经过补偿期后体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而且日粮中蛋白质的限制比能量的限制对补偿生长的负影响更大。在限制期蛋白质的限制影响羔羊的产肉性能较明显,补偿期能量的补充更重要。
鸡腿菇菌糠对天府肉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雅雪;王涛;殷中琼;贾仁勇;周瑞平;唐代云
. 2011, 38(11):  14-18. 
摘要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鸭日粮中添加鸡腿菇菌糠对肉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20只1日龄健康天府肉鸭,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和6%鸡腿菇菌糠的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鸭日粮中添加鸡腿菇菌糠,肉鸭的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在试验前2周肉鸭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后2周对肉鸭的日增重影响不大(P>0.05);饲料的转化率略微降低(P>0.05)。鸡腿菇菌糠对肉鸭的免疫器官指数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在肉鸭日粮中添加2%、4%、6%的鸡腿菇菌糠均对肉鸭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综合各项指标,在肉鸭日粮中添加2%的鸡腿菇菌糠效果最好。
高铜日粮对肉鸡肝抗氧化功能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任常宝;胡锴;颜诚;苏荣胜;郭剑英;潘家强;唐兆新;
. 2011, 38(11):  18-22. 
摘要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商品代AA肉鸡,随机分成4组,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饲料铜含量为11 mg/kg,3个高铜试验组饲料铜含量分别为110、330和550 mg/kg,试验至50日龄结束,探讨高铜日粮对肉鸡肝抗氧化功能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高铜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先呈代偿性升高,后表现降低,丙二醛(MDA)表现为代偿性升高。随着饲养周期的延长和日粮铜含量的增加,高铜组肉鸡肝细胞凋亡率升高并逐渐出现比较明显的DNA断裂条带。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为330 mg/kg及其以上可引起肝脏抗氧化功能受损,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乳脂肪酸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杨晋辉;周凌云;张军民;卜登攀;李珊珊;袁廷杰;孙鹏
. 2011, 38(11):  23-27. 
摘要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脂肪酸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乳是许多脂肪酸的天然来源。乳中脂肪酸既可以由乳腺从头合成,也可直接来自于血液,这个过程受遗传、饲料、泌乳阶段、年龄、季节、养殖方式、畜群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者介绍了乳中脂肪酸的合成及各脂肪酸间的相关性,并对影响脂肪酸组成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
单一菌种与复合菌种益生菌制剂对蛋鸡生产效果研究
王永芬;赵志军;席磊;乔宏兴
. 2011, 38(11):  28-32. 
摘要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单一菌种与复合菌种益生菌制剂对蛋鸡生产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鸡源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为益生菌株,利用发酵培养制备乳酸杆菌益生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制剂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在140日龄罗曼褐商品蛋鸡基础日粮上,按照质量比0.1%比例分别添加不同益生菌制剂,进行蛋鸡生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平均蛋重、日产蛋量、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提高蛋品质。与乳酸杆菌益生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制剂相比,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使平均蛋重分别显著提高1.87%、1.91%;平均日产蛋量分别提高了3.34%、2.77%;产蛋率分别提高1.56%、1.00%;料蛋比分别降低1.99%、1.49%; A级蛋比例分别提高9.16%、5.91% ;蛋黄比率分别提高7.71%、4.14%;每只鸡毛利润分别提高10.84%、7.73%;而在降低不合格蛋率、死淘率、平均日耗料量、蛋形指数和提高蛋比重、蛋壳厚度等方面,各益生菌制剂组差异不显著。因此,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蛋鸡生产效果优于乳酸杆菌益生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制剂。
新疆4种绵羊羊毛氨基酸含量测定
李树伟;任述强;杨飞;李春雷;李烨;谢安新
. 2011, 38(11):  32-37. 
摘要 ( 5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遗传及环境对羊毛生产性状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疆地区和田羊、卡拉库尔羊、多浪羊、中国美利奴羊4个绵羊品种羊毛中的17种氨基酸含量,探索不同品种绵羊间和同一品种不同品系绵羊间羊毛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和田羊羊毛的氨基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多浪羊羊毛,差异显著(P<0.05);其他品种间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多浪羊羊毛中的Asp、Ser、Glu、Arg、Thr、Ala、Pro、Val、Lys、Ile、Leu、Phe等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其他品种;卡拉库尔羊羊毛只有Cys含量高于其他品种,Ser、Gly、Thr、Pro、Tyr等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其他品种。各品种羊毛的螺旋比值(促螺旋氨基酸含量/阻螺旋氨基酸含量),中国美利奴为0.90,卡拉库尔羊为0.79,和田羊为0.77,多浪羊为0.75。结果表明,和田羊氨基酸总含量高于其他品种,中国美利奴螺旋比值高于其他品种,卡拉库尔羊Cys含量高于其他品种。
生理生化
水牛小腔卵泡分离方法的初步研究
李翠玲;李楠;黄章虎;蒋建荣;陆凤花;石德顺
. 2011, 38(11):  38-41. 
摘要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分离方法和酶作用的不同时间,以及不同的卵巢表面状态等因素对水牛小腔卵泡分离效果的影响,以期建立有效的水牛小腔卵泡分离体系。结果发现,采用机械与酶结合的方法分离水牛小腔卵泡时,平均每个卵巢获得5.64个小腔卵泡,显著高于机械法分离平均每个卵巢获得的3.12个小腔卵泡数(P<0.05);当胶原蛋白酶作用12或15 min,每个卵巢平均获得的小腔卵泡数均显著高于5和10 min处理组(P<0.05),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当消化时间延长到20 min时,卵泡膜被酶消化而破裂,没法分离到小腔卵泡;从表面小于2 mm卵泡且无黄体的卵巢分离获得的小腔卵泡平均数显著高于表面无可见卵泡且有黄体的卵巢组的平均数(7.50和2.25,P<0.05)。以上结果表明,选用表面无小于2 mm卵泡且无黄体的卵巢,采用机械与酶结合的方法,酶作用时间为12~15 min分离水牛的小腔卵泡,可获得的小腔卵泡数量最多。
蒙古羊羊水源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成骨分化研究
胡斯乐;达赖;吴江鸿;周欢敏;张家新;荣威恒;朱宪光;王凤武
. 2011, 38(11):  41-46. 
摘要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建立羊水源干细胞系并对其诱导形成成骨细胞的潜能进行研究。在胎牛血清浓度为15%的条件下对羊水源干细胞进行建系,并检测其类胚体形成能力;检测不同代数细胞的干细胞标志基因Oct-4、SH2、SSEA-1、NanogHLA-ABCCD117的表达情况;利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等因子进行诱导。结果表明,羊水源干细胞在体外可以持续增殖,悬浮培养形成的类胚体表达三胚层相关标记基因,经诱导可形成成骨细胞。试验成功分离了蒙古羊的羊水源干细胞并建系,且其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牛磺鹅去氧胆酸对热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夏俊峰;李金莲;李培锋;王丛丛;王振勇;石有斐
. 2011, 38(11):  47-50. 
摘要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对热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低、中、高剂量TCDCA组(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热应激组和低、中、高剂量TCDCA组小鼠置于(35.5±0.5) ℃、相对湿度60%环境下连续热应激7 d。结束后分别检测小鼠脾脏指数、血清IgG、小肠sIgA的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B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引起小鼠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血清IgG、肠sIgA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8+、CD19+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百分率下降不显著(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表明热应激导致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TCDCA对热应激小鼠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抑制热应激引起的血清IgG含量、小肠sIgA含量升高(P<0.05)和显著提高外周血CD8+、CD19+百分率(P<0.05),同时能够调节CD4+/CD8+ 比值到正常水平。因此,TCDCA对热应激导致的小鼠免疫功能紊乱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维生素E吸收、转运、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
周洵;罗海玲
. 2011, 38(11):  51-56. 
摘要 ( 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维生素E是对动物体十分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动物对维生素E的利用需要经过肠道的吸收、血液中脂蛋白的转运、肝脏的储存和调控及机体各个组织的摄取和代谢;这些过程涉及到多种生理学机制,包括多种载体的转运、酶类的催化及其他营养素的互作等。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人们探索动物体利用维生素E的关键点,继而通过调控这些关键点促进动物对维生素E的利用。作者简要总结了有关维生素E在动物及人类体内吸收、转运、代谢过程机理的最新研究结果。
不同品种牛血清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冯丽萍;宋忠峰;施琼;李文波;曹兵海
. 2011, 38(11):  57-60. 
摘要 ( 5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同品种牛血清对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采用模型细胞体外培养法模拟牛脂肪组织生长环境,为牛大理石纹肉早期选择提供一种可能性的方法。抽取17头秦川牛和28头秦杂牛血清,先制备没灭活和灭活血清组培养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对数,油红O检测脂肪含量,再用不同品种牛血清培养细胞,检测细胞增殖相对数和脂肪含量,以及用比色法测定三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结果表明,灭活血清培养细胞的增殖相对数量在分化培养第2和4天与分化脂肪含量在第2、4、6和8天都极显著高于没灭活血清组 (P<0.01);秦杂牛血清培养细胞的数量在第2和4天显著高于秦川牛 (P<0.05),秦川牛血清培养细胞分化的脂肪含量在第8天显著高于秦杂牛 (P<0.05),其他天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分化第8天的细胞内GPDH和FAS酶活两牛种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显示自制血清灭活比没灭活的更利于细胞的培养;牛血清品种是影响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因素,秦杂牛血清可能更有利于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而秦川牛血清可能更有利于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马兜铃酸Ⅰ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检测
彭晓兰;董晓凯;廖芳芳;高磊;张中文;吴国娟
. 2011, 38(11):  61-65. 
摘要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探讨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 Ⅰ,AAⅠ)诱导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AAⅠ与RTECs反应后,从细胞形态学、DNA Ladder、流式细胞仪3个方面检测AAⅠ诱导RTECs的凋亡情况。AAⅠ作用后,随着浓度的增高,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细胞表型,在20~80 μg/mL作用24 h后,细胞都出现晚期凋亡的特征;在20 μg/mL AAⅠ的作用下早期凋亡的比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AAⅠ可诱导小鼠原代RTECs产生凋亡,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剧。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甲氧苄啶的研究
张伟;符华林;陈静;姜彪;舒刚;付强
. 2011, 38(11):  66-69. 
摘要 ( 4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及包合比,试验分别采用相溶解度法、等摩尔系列法、摩尔比率法测定了TMP与HP-β-CD的包合表观常数、包合过程的熵变、焓变、自由能变化及包合比。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TMP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均可形成1∶1摩尔比的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L型;TMP与HP-β-CD的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G<0),且为放热反应(△H<0),同时也是熵值增大的过程(△S>0);说明TMP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均可自发形成1∶1摩尔比的包合物,从而增加其溶解度。选择适宜的包合温度将有利于包合过程的进行。
南美蟛蜞菊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林碧芬;黄志坚
. 2011, 38(11):  69-72. 
摘要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南美蟛蜞菊挥发油对畜禽、水产养殖中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美蟛蜞菊挥发油,研究测定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并用GC-MS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南美蟛蜞菊挥发油对7种供试菌种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活性增强;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从南美蟛蜞菊挥发油中鉴定出了48种组分,主要含有庚烷(1,3,3-三甲基-三环(2,2,1,0(2,6))、3-蒈烯、α-水芹烯、氧化石竹烯和丁香烯等。
生物技术
转人乳铁蛋白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朱振营;李风翠;林祥梅;吴绍强;仇松寅;李宁;王建武;薛振华;刘建;张书霞
. 2011, 38(11):  73-76. 
摘要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出入境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牛物种特异性基因(mtDNA)设计奶牛内源基因引物,根据外源基因人乳铁蛋白基因(human lactoferrin,hLF)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Ⅱ)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本方法敏感、快速、特异,一个反应可以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有效用于转基因奶牛外源基因的检测。
小熊猫源犬瘟热病毒全基因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磊;王照;李天松;刘玉秀;冯娜;王胜乐;许薇薇;姜雪;高玉伟;王铁成;杨松涛;夏咸柱;
. 2011, 38(11):  77-82. 
摘要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对军事兽医研究所病毒二室分离驯化后的小熊猫源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并对其基因组特征及H基因遗传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根据GenBank公布的犬瘟热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17对特异性引物,以小熊猫源犬瘟热病毒总RNA为模板,RT-PCR进行分段扩增,并克隆到pEASY-Blunt Simple载体中,经测序、拼接获得全长cDNA序列。结果显示,小熊猫源犬瘟热病毒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F014953、AY445077、AY542312、AY466011、AY386316、AF164967、EU716337、EU726268、AY443350、AB474397、GU138403和AY649446的12个不同毒株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6.6%、92.4%、92.5%、92.5%、94.3%、96.3%、95.9%、87.1%、94.5%、92.3%、87.4%和94.6%,与标准强毒株A75/17株(AF164967)的亲缘关系最近,全基因同源性达96.3%,但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AF014953)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同源性为86.6%。小熊猫源犬瘟热病毒H基因与其他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0株CDV进化树分析显示,小熊猫源犬瘟热病毒属于Asia Ⅰ型,H蛋白中309-311位氨基酸残基所形成的潜在糖基化位点,为疫苗株没有而野毒株所共有的,并且可能与病毒的免疫原性有关。因此,致弱的小熊猫源CDV在预防免疫的针对性上可能强于已有的疫苗株。
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糖蛋白gD主要抗原表位区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罗飞;李宇琴;周洁;南文龙;陆明哲;陈义平
. 2011, 38(11):  83-86. 
摘要 ( 5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以猪伪狂犬病病毒SD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含gD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的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D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5.2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纯化蛋白能与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可以作为猪血清伪狂犬病病毒抗体诊断用抗原。
依普黄酮对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相关激素的影响
马利芹;杨永红;利凯
. 2011, 38(11):  86-89. 
摘要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选用200只2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含钙3.55%)、低钙组(日粮含钙1.27%)、试验Ⅰ组(8 mg依普黄酮/kg+低钙日粮)和试验Ⅱ组(20 mg依普黄酮/kg+低钙日粮),观察依普黄酮对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相关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呈上升趋势,60 d时,与低钙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中PTH水平分别降低了6.12%(P<0.01)和7.05%(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分别降低了23.72%(P<0.01)和25.08%(P<0.01);各组血清中降钙素(CT)水平在15~30 d时均呈上升趋势,在30~60 d时均呈下降趋势。整个试验期,试验组和低钙组血钙水平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各组雌激素(E2)水平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钙日粮中添加依普黄酮能够显著调节蛋鸡体内钙代谢相关激素的浓度,促进钙离子向骨骼沉积,减少骨组织脱钙,缓解蛋鸡骨质疏松的程度。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检测及aroA基因PCR-RFLP分型
彭昊;谢宇舟;李军;禤雄标;马春霞;胡帅;杨威;许力干;谢永平;陈泽祥;潘艳
. 2011, 38(11):  90-94. 
摘要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aro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病原检测及基因分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针对aroA基因的PCR引物成功检测出18株来自广西各地区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检测的最低菌数为102个。对该18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aroA基因的序列测定,并进行aroA基因的酶切位点分析,筛选出Hind Ⅲ和Fok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利用PCR-RFLP技术对1株血清5型参考菌株与本研究中18株广西菌株aroA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进行Hind Ⅲ和FokⅠ限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与毒力相关的3种谱型。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检测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aroA基因的功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云南株的分离鉴定及其ORF5基因遗传特性分析
李富祥;毕保良;柴俊;童亮;肖晶;张书光;张以芳
. 2011, 38(11):  94-98. 
摘要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Marc145细胞从云南某猪场分离到两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将其命名为YN-1和YN-2。分离株在Marc145细胞上盲传4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其滴度为10-3.6/0.1 mL。PCR方法对NSP2基因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分离株缺失了90个核苷酸缺失,NSP2基因符合强毒特征。对分离株ORF5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进行同源性及遗传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两株PRRSV位于进化树的同一个小分支上,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9.5%,与山东株JN-HS、河南株Henan-1及越南株347-T-KSA位于同一个小分支上,其遗传距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2%~99.8%,与国内经典毒株Ch-1a和VR-2332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94.4%~94.5%,与国内其它强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99%,均属于强毒株。
副猪嗜血杆菌广东流行株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析
章胜;王文豪;苏丹萍;贺东生
. 2011, 38(11):  99-102. 
摘要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从广东省各个地区送检病料中成功分离鉴定了4株副猪嗜血杆菌,并且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特异性进行PCR检测和基因测序同源性分析,通过GenBank联机比对分析,所分离的菌株与国内外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性在98.2%以上,分离菌株之间同源性在99.6%~100%之间,证明了所暴发的菌株是副猪嗜血杆菌。
猪白细胞介素-6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马文涛;闫若潜;吴志明;刘光辉;盛敏;谢彩华
. 2011, 38(11):  102-105. 
摘要 ( 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自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猪脾脏细胞总RNA中扩增、克隆猪白介素-6(porcine interleukin-6,PoIL-6)成熟肽基因,并亚克隆入pQE30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重组融合猪白介素-6(rPoIL-6)蛋白通过尿素变性、低浓度复性液复性、PBS透析等步骤进行复性、纯化,采用PoIL-6 ELISA试剂盒检测rPoIL-6蛋白与抗PoIL-6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活性;采用MTS法检测rPoIL-6蛋白促猪脾脏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全长555 bp的PoIL-6成熟肽基因;表达的rPoIL-6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20 ku;纯化后的rPoIL-6蛋白纯度在95%以上,可和抗PoIL-6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且具有显著促猪脾脏细胞增殖活性。
羊魏氏梭菌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余波;冉懋韬;谭诗文;徐景峨;魏赐开;艾玉萍
. 2011, 38(11):  106-108. 
摘要 ( 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羊魏氏梭菌A、B、C、D、E型共有的α毒素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羊魏氏梭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扩增条带大小为255 bp,最低核酸检测量A型为0.39 ng/L、B型为0.62 ng/L、C型为0.52 ng/L、D型为0.87 ng/L、E型为0.92 ng/L,而对羊大肠杆菌、羊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PCR方法对5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PCR检测结果高于细菌学和生化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羊魏氏梭菌病的早期快速诊断。
重金属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孔涛;郝雪琴;赵振升;周变华;王国永
. 2011, 38(11):  109-112. 
摘要 ( 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金属难以降解,可以在生物体内长期积累,通过食物链沉积到人体后,可引起各种疾病,危害甚至能遗传到下一代,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目前,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因此重金属检测在环境、农产品残留监测中非常重要。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等。近年来兴起的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方法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快速检测双芽巴贝斯虫LAMP方法的建立
王素华;蔡渭明;李群;杜爱芳
. 2011, 38(11):  113-116. 
摘要 ( 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检出率,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B.bigemina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Babesia bigemi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地识别B.bigeminacyt b基因6个特殊区域的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65 ℃反应60 min,加入SYBR Green Ⅰ后观察。结果表明,该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牛巴贝斯虫(Babesia bovis)等DNA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高,对B.bigeminacyt b基因最小检测值为0.085 fg/μL,是一般PCR方法的1000倍。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B.bigemina的基层现场快速检测。
遗传繁育
拷贝数变异及其在畜禽中的研究进展
严林俊;唐星;孙涛
. 2011, 38(11):  116-120. 
摘要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核苷酸多态性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分子生物学家研究的焦点。生物体基因组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为了了解表型差异的分子遗传机制,但是要理解表型差异的分子基础就必须要对所有类型的变异有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单核苷酸变异。拷贝数变异是指DNA 片段大小范围从kb到Mb的亚微观突变,由于很多拷贝数变异的片段足够大,包含了整个基因,因此,相对于单核苷酸变异它们更有可能影响生物体的健康。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特殊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表型差异有着显著的联系。作者阐述了拷贝数变异的概念,重点介绍了这种变异的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并阐述了其在畜禽中的研究。
转基因家畜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狄冉;熊本海;储明星;潘佳一;耿彩霞
. 2011, 38(11):  121-124. 
摘要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NCBI和CNKI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搜集和整理了1991年以来国际上成功制备的转基因家畜的相关信息,基于ASP.NET技术开发了转基因家畜信息数据库(http://www.gmanimal.com.cn/sjk/index.asp);该数据库主要包括物种、外源基因名称、转基因方法、表型特征、研究单位、国家或地区、文献链接等信息,共有79条记录,包括37条转基因猪记录、16条转基因牛记录、12条转基因绵羊记录、14条转基因山羊记录;该数据库为网络公开数据库,可以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和下载,实现了转基因家畜相关信息的共享。
克隆猪印迹基因IGF2/H19印迹控制区的甲基化状态
吴志强;谢一妮;张廷宇;戴建军;吴彩凤;马恒东;张德福;
. 2011, 38(11):  125-131. 
摘要 ( 5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求核移植过程中DNA甲基化重编程是否充分,运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别检测新生死亡克隆猪和同期正常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中IGF2/H19基因印迹控制区(DMR1、DMR2、DMR3)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DMR1、DMR3在克隆猪和正常猪各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DMR2在克隆猪肺脏组织表现为超甲基化,极显著高于正常猪(P<0.01),且10个测序克隆中存在2处连续的全甲基化CpG位点(分别为4-9位和12-17位),而在其它组织中甲基化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DMR2在克隆猪肺脏组织可能存在DNA甲基化重编程紊乱,这也可能是导致该克隆猪死亡的因素之一。
水牛和黄牛同种及种间显微授精(ICSI)的初步研究
牛向丽;陆凤花;石德顺;张艳玲;卢晟盛
. 2011, 38(11):  132-135. 
摘要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探讨了水牛和黄牛同种及种间显微授精的可行性。体外成熟22~24 h的水牛和黄牛卵母细胞分别注入冷冻/解冻的尼里-拉菲水牛和利木赞黄牛精子,进行同种或种间的显微授精操作,构建的ICSI胚胎一部分培养到16~18 h固定染色检查原核形成情况,另外一部分胚胎培养2~9 d分别记录胚胎的分裂情况及囊胚发育情况。结果发现,水牛同种(水牛+水牛)和水牛异种(水牛+黄牛)显微授精胚胎的双原核率(47.73%和36.67%)、分裂率(68.00%和72.64%)和囊胚发育率(16.44%和22.39%)均无显著差异(P>0.05);黄牛同种(黄牛+黄牛)和黄牛异种(黄牛+水牛)显微授精胚胎的双原核率(60.00%和45.28%)、分裂率(73.33%和71.31%)和囊胚发育率(28.57%和33.70%)亦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①水牛精子注射到黄牛卵子和黄牛精子注射到水牛卵子的种间授精胚胎均可以体外发育到囊胚阶段;②黄牛卵子无论同种和种间显微授精的效果均优于水牛卵子。
幼龄母羊超数排卵及卵母细胞成熟效果分析
张兴会;张世伟;宋先忱;郭丹;豆兴堂;薛冰;常青
. 2011, 38(11):  136-139. 
摘要 ( 4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辽宁绒山羊卵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羔羊卵泡发育的影响,比较了羔羊超排处理后与普通成年母羊卵巢内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的差异,同时还对比了不同配方的培养液对羔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母羔早期利用采卵的最佳时期为5~6周龄,体重在5.6~7.5 kg之间;母羔最佳的超数排卵方案是依次注射FSH 40 mg 3次、PMSG 400 IU 1次,间隔时间12 h;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2 mg/mL的BSA可以替代血清培养液(10% FBS),不影响卵母细胞最终成熟;母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低于成年母羊。
妊娠相关糖蛋白(PAG)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现状
钟旭;薛立群;田见晖
. 2011, 38(11):  140-143. 
摘要 ( 4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妊娠相关糖蛋白(pregnancy associated glycoproteins,PAG)是反刍动物妊娠后外周血液出现的特异性蛋白,在妊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生产上通过检测PAG在血清中浓度能够进行奶牛的妊娠诊断。作者综述了PAG的发现、分离纯化及其在奶牛体内的代谢水平和近年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情况。
家禽胚胎性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姜桂苗;何剑斌;马振乾;杨东东
. 2011, 38(11):  144-146. 
摘要 ( 4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家禽生产中,孵化时蛋用禽希望雌性雏较多,而肉用禽却希望雄性雏较多,且在蛋用禽中,雄性雏的处理也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因此在孵化时,如果可以尽早的鉴别出胚蛋的性别,不仅可以节约孵化时的花费,更可以节约废雏的处理费用。作者主要介绍了几种家禽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以期为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胚胎分割技术在肉牛繁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裴燕;冯春涛;周艳华;朱士恩;余文莉;
. 2011, 38(11):  147-150. 
摘要 ( 3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采用弗莱维赫肉牛和日本和牛作为供体,本地黄牛为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共得到可用胚胎234枚,分为4个处理:新鲜全胚113枚、新鲜双半胚55枚、冷冻全胚56枚和冷冻双半胚10枚,进行移植。结果表明,新鲜双半胚的妊娠率为65.45%,略高于新鲜全胚移植的妊娠率(63.72%),差异不显著(P>0.05)。冷冻双半胚产犊率为20.00%,低于冷冻全胚移植的妊娠率(39.29%),差异不显著(P>0.05),而冷冻组的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新鲜组(P<0.05)。新鲜双半胚的产犊率为95.56%,双犊率为35.55%,犊牛存活率为72.09%。新鲜全胚组的产犊率为63.16%,显著低于新鲜双半胚组(P<0.05),但犊牛存活率却显著高于新鲜半胚组(90.00%和72.09%)(P<0.05)。此外,全胚与双半胚移植后产生的犊牛初生重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
注射口蹄疫疫苗对不同月龄弗莱维赫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张淑二;尹旭升;刘栋;闫先峰;战汪涛
. 2011, 38(11):  150-153. 
摘要 ( 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不同月龄的弗莱维赫采精种公牛30头,注射口蹄疫疫苗后,观察其对精液次均采集量、平均密度、平均活力、精液废弃率及制冻数量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疫苗注射后,3个月龄的种公牛精液采集量变化与注射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4、32月龄种公牛的精液密度变化也不显著(P>0.05),仅42月龄种公牛精液密度出现极显著增加(P<0.01);3个月龄的种公牛精液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1),但影响期不同,以32月龄种公牛影响期短;疫苗注射后,仅有32月龄种公牛精液废弃率及制冻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24、42月龄公牛精液废弃率明显增加(P<0.01),其精液制冻数量则在注射后期变化明显(P<0.05)。综上所述,口蹄疫疫苗注射对各月龄种公牛精液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青年公牛最为明显。
疾病防治
抗球虫药物靶标筛选的研究进展
周变华;王宏伟;赵振升
. 2011, 38(11):  153-156. 
摘要 ( 4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药物防治仍然是防治球虫病的主要手段,随着抗球虫药物的使用,耐药性的产生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抗球虫新药的研发,发现和选择合适的药物靶点是药物开发的前提,也是药物筛选及药物定向合成的关键因素。文章就近年来抗球虫药物靶标筛选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回顾。
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禽白血病中的比较与应用
孙涛;张太翔;徐彪;梁成珠;朱来华;岳志芹
. 2011, 38(11):  157-162. 
摘要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比较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PCR-DHPLC)与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两种方法在检测禽白血病中的应用。根据禽白血病pol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1条探针,利用引物进行禽白血病模板的RT-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上样处理;利用引物及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结果与PCR-DHPLC进行比对。两种方法同时用正常鸡胚尿囊液、鸭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鹅细小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做特异性检测;以稀释成不同梯度的AV228毒株核酸做敏感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PCR-DHPLC方法只对禽白血病病原有阳性扩增的吸收峰,Real-time PCR也只对禽白血病病原有阳性扩增,两法均对其他禽源病毒核酸无特异性扩增;PCR-DHPLC与Real-time PCR法相比,灵敏度虽低于Real-time PCR 1个数量级,但检测限仍可达到3 pg核酸模板。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到感染鸡的泄殖腔拭子所采集的病毒量。采集120份蛋鸡棉拭子同时进行临床检测,两种方法检测ALV的符合率为100%(15/120)。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诊断禽白血病病毒。
牦牛主要寄生虫的防治
李家奎;昂宗拉姆;次卓嘎;索朗斯珠;贡嘎;旦巴次仁
. 2011, 38(11):  162-164. 
摘要 ( 4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对牦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进行了概述,指出了目前牦牛寄生虫病防治的不足,并探讨了防治牦牛寄生虫病药物的研制方向。
天然植物药物防治家畜螨虫病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严作廷;王东升;荔霞;张世栋
. 2011, 38(11):  165-168. 
摘要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螨虫病是引起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影响消化吸收,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同时也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家畜螨病主要用化学药物防控,这类药物对生态环境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寻找低毒、高效的天然植物杀螨药物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对植物杀螨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
荧光定量RT-PCR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曹军平;陆桂平;徐向明;顾敏;徐全刚;刘武杰;彭大新;刘秀梵
. 2011, 38(11):  169-174. 
摘要 ( 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灵敏度约为8拷贝/μL,相当于8个AIV颗粒,对新城疫病毒和其他禽病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重复性佳,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生物安全性好的定量检测方法。对178份临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的检测,该方法结果与经典病毒分离方法符合率大于90.0%,在禽流感病毒临床样品快速筛检、流行病学监测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鸭瘟强毒株和疫苗株对雏鸭IFN-γ基因表达的影响
谢秀兰;杨发龙;李阳友;马小明;岳华
. 2011, 38(11):  174-177. 
摘要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毒力的鸭瘟病毒(DPV)感染对雏鸭INF-γ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为DPV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接种了鸭瘟强毒株和疫苗株的雏鸭肝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及鸭瘟病毒(DPV)的荷载量进行动态定量监测。结果表明:①感染鸭瘟强毒后,IFN-γ mRNA 在肝脏中的表达没有明显规律,PBL中IFN-γ mRNA表达水平很高,在此期间(1~12 h),病毒DNA量很少。IFN-γ mRNA表达量在6 h后大幅下降,直到144 h都非常低,而病毒的载量逐渐增大,至144 h时达到峰值。②接种弱毒疫苗后,肝脏中IFN-γ mRNA表达水平较高且稳定,至12 h达到顶峰,约比对照高出8倍。PBL中IFN-γ mRNA表达量较低且不稳定。弱毒DNA荷载量稳定上升,但载量约比强毒低两个数量级。病毒DNA在PBL检测不到。IFN-γ在抵抗鸭瘟强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FN-γ在肝脏中高水平的表达可能是鸭瘟疫苗的免疫机制之一。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刘延鑫;孙宇;刘学芳;刘文第
. 2011, 38(11):  177-180. 
摘要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对奶牛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致病机理,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缺点和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进展作一综述。
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的研制
韩笑;岳华;王远微;张焕容;汤承
. 2011, 38(11):  181-184. 
摘要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绵羊及山羊非典型肺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本试验旨在研制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采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对绵羊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SC02进行培养,收集生长滴度达109 CCU/mL的培养物,浓缩20倍后灭活,制备油佐剂疫苗。选择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6月龄健康山羊经颈部皮下接种该疫苗5.0 mL/只(2×1010 CCU/mL),免疫后21 d,试验组与对照组山羊经气管接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强毒Y98株5.0 mL/只(≥2×1010 CCU/mL),测量体温、观察临床症状,并于攻毒后30 d剖检,观察肺脏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5只山羊均获得免疫保护,全部精神状况良好,临诊和剖检均未见异常;对照组5只山羊出现咳嗽、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剖杀后见肺脏组织有典型的肺炎病理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对山羊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奶牛真胃变位的研究进展
刘海霞;刘俊栋;殷洁鑫;李建基
. 2011, 38(11):  184-187. 
摘要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奶牛真胃变位(displaced of abomasums,DA)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包括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位(RDA)。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D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畜牧兽医界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真胃变位的病因、机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文章对近几年该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资料。
5种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比较药动学研究
张瑞丽;崔亮亮;郝智慧;赵永达
. 2011, 38(11):  188-190. 
摘要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5种不同处方的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比较药动学特征。5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5组,通过单次给药剂量(5 mg/kg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家兔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属于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自制伊维菌素注射液的:T1/2(Ka)(8.10±3.68) h、T1/2(Ke)(36.34±14.63) h、Tmax (22.38±8.63) h、 Cmax (354.01±57.75) ng/mL、 AUC (25843±3029) ng/(mL·h)。经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显示自制伊维菌素注射液的T1/2(Ka)、T1/2(Ke) 无显著性差异,但Cmax 分析显示与C、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A、B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A、B的Cmax。AUC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余4种,说明自制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具有吸收好,消除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临床可安全使用,具有更好的抗寄生虫作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研究新进展
吴忆春
. 2011, 38(11):  191-194. 
摘要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的加快,传统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已不能充分发挥保护作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疫苗发展十分迅速,部分疫苗已商品化投放市场,广泛应用到生产中去,它给人类以及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尽管新型疫苗还存在缺陷,但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新型疫苗经过不断改造,将会更理想地服务于人类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流行病防治
4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流行病学调研与分析
韩一超;吴忻;姚敬明;王娟萍;武守艳;孟帆;雷宇平;陈剑波;刘文俊;焦福林;樊振华;米瑞娟
. 2011, 38(11):  195-200. 
摘要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清山西省这些疫病的流行情况,对全省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因母猪繁殖障碍病造成死亡的仔猪数平均可以占到总产仔数的13.77%,同时采集病料组织257份,不同日龄猪群血清1776份,用不同病原的PCR和ELISA试剂盒对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等进行了病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感染率为28.4%,抗体阳性率为57.5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率为3.89%;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株感染率为39.69%,抗体阳性率为44.99%;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为10.12%;gE抗体阳性率为2.98%,gB抗体阳性率为76.35%;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率为15.18%,抗体阳性率为56.98%,证明山西省种猪场4种疫病感染较为严重,并且常常发生混合感染,为今后山西省防控这些疫病提供了依据。
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金生;刘云志;柴方红;黄海楠
. 2011, 38(11):  201-203. 
摘要 ( 3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结核病诊断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就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作了概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治与防控提供依据。
兽医临床
鸭传染性浆膜炎疾病模型方法的建立
陈晓兰;蒋春茂;叶胜强;王帅兵;杨海峰
. 2011, 38(11):  204-206. 
摘要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最常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之一,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到养鸭业的发展。本试验通过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疾病模型的建立进行条件筛选,确立对6周龄雏鸭采用腹腔注射0.5 mL 4.5×109 CFU/mL细菌浓度的鸭疫里默氏杆菌,5 h后鸭开始发病,3~5 d死亡率达80%,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及病原学鉴定均符合该疾病模型复制的要求。本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病的病理学研究及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一例眼镜蛇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崔克;王家涛
. 2011, 38(11):  207-208. 
摘要 ( 4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发病眼镜蛇体内分离的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及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该大肠杆菌做动物试验,可致小白鼠死亡,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毒力。用临床上常用的14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控制了眼镜蛇大肠杆菌病的流行。
经验交流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减排研究进展
覃春富;张佩华;张继红;张养东;周振峰
. 2011, 38(11):  209-214. 
摘要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各种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找出畜禽温室气体的影响因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机理,提出减少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与对策,为探索节能、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养殖提供参考。
用乙基环丙沙星重建受大肠杆菌污染的BHK-21细胞
高林;廖德芳;姚俊;张念祖;李华春;李志华
. 2011, 38(11):  214-217. 
摘要 ( 4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重建受大肠杆菌污染的BHK-21细胞,本研究采用药物乙基环丙沙星,先测出该药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再测出该药对BHK-21细胞的MIC,从而确定10 mg/L为乙基环丙沙星不影响细胞生长,又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安全浓度。然后用含该浓度乙基环丙沙星的MEM生长液,对受污染的BHK-21细胞进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循环处理。经过3次循环处理,再传3代后,确认大肠杆菌污染已经被彻底清除,细胞恢复了健康。此方法为抢救受细菌污染的细胞提供了参考。
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王贵波;丁明星;郑继方;罗超应;王东升;李锦宇
. 2011, 38(11):  218-222. 
摘要 ( 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型的麻醉方法─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将30只体重22~27 kg的成年杂交山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0.5 mg/kg静松灵组、2 mg/kg静松灵组、电针复合0.5 mg/kg静松灵组、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公母各半。分别在静松灵给药后0、1.5、24、48、96、168 h采集山羊血液,测定血液指标。电针复合0.5 mg/kg静松灵对山羊的麻醉效果(痛阈值)与2 mg/kg静松灵的麻醉效果相当时,对所测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却比2 mg/kg静松灵组小。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是一种对山羊血液指标干扰较小的麻醉方法。
布氏艾美耳球虫南宁株的分离及鉴定
陈桂先;刘明如;陈汉忠;林贤;王华俊;卢冰霞;徐勒
. 2011, 38(11):  222-226. 
摘要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从南宁市郊区某鸡场感染球虫病的病鸡粪便中收集到混合卵囊,采用改良过的琼脂单卵囊分离法从中分离纯化出2个球虫虫株,并对其中的1个球虫分离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株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囊平均大小为(22.51±0.4790)μm×(15.94±0.5599)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41212±0.06714,裂殖体平均大小为31.33 μm×27.46 μm,潜在期为120 h 50 min,排卵高峰期为感染后第6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 50 min,寄生部位为小肠中、下段,属中等毒力的球虫虫株。通过将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与各类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种鸡艾美耳球虫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经过综合分析后,将该分离株球虫鉴定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并且将它命名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南宁株,记为Eimeria.brunetti-GXNN。对该虫株的成功分离鉴定,为进一步了解本地球虫虫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2009-2010年云南部分猪场猪主要传染病血清流行病调查
徐佳;张以芳;刘旭川;肖晶;王方;李竹青;周吉春;蔡国俊;王林昆
. 2011, 38(11):  227-230. 
摘要 ( 3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查2009-2010年云南部分猪场对猪主要传染病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本试验主要通过ELISA方法对样品进行血清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抗体阳性率为84.33%(1211/143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抗体阳性率为74.84%(803/1073);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抗体阳性率为0.00%(0/80);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抗体阳性率为62.26%(287/461);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抗体阳性率为54.25%(83/153);日本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为63.33%(76/120)。提高PRRSV、PRV、PPV和乙脑疫苗的使用效果是云南省内猪场解决母猪流产的有效途径。
肉鸡舍内有害气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魏凤仙;胡骁飞;李绍钰;徐彬;孙全友
. 2011, 38(11):  231-234. 
摘要 ( 4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舍内有害气体超标是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关键因素,作者就鸡舍内的主要有害气体种类及对鸡危害作一概述,并详细阐述了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技术措施。
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鹏举;张红霞;魏晓莉;向忠菊;张光辉
. 2011, 38(11):  234-237. 
摘要 ( 4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从河南省多个养猪场采集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猪肺脏和鼻拭子,进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的分离鉴定,通过病原的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以及用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fla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有8株分离菌株扩增出了237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结合形态观察及生化试验鉴定,确认成功分离到了8株猪源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强力霉素、氯霉素、氟苯哒唑、氧氟沙星、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奈丁酸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