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智明, 张磊, 何义波, 张俊鹏, 张树义. 组学技术在乳牛隐性乳房炎领域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9): 3510-3518. |
[2] |
尹丽, 卢成淑, 曾国芳, 曾诗媛, 吕佳榆, 王华坤. 基于TMT和PRM技术筛选车叶草苷干预CUMS大鼠海马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11): 4513-4525. |
[3] |
孟庆泽, 刘景泽, 李政, 唐明尧, 邓亮, 董建宝. 驴高脂血症发病机制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10): 4301-4309. |
[4] |
吴涛, 齐云霞, 刘伟, 朱洪龙, 黄冬维, 丁海生, 赵辉玲, 程广龙, 赵小伟.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初乳和常乳摄入对初生犊牛肝脏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1): 37-45. |
[5] |
陈嘉康, 吕春荣, 苗永旺, 权国波. 脂质组学技术在家畜精液质量评价和体外保存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2): 4697-4706. |
[6] |
卢立叶, 牛富贵, 王中华, 林雪彦, 王云, 侯秋玲.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生物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 361-367. |
[7] |
代国栋, 闫鸿斌, 李立, 付宝权, 贾万忠.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候选疫苗分子筛选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6): 2177-2187. |
[8] |
宋秋红, 孟庆翔, 吴浩, 伊思蒙, 周振明.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马铃薯渣和红薯渣的营养价值评定与比较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4): 1222-1228. |
[9] |
翁秀秀, 刘欣欣, 乐祥鹏, 李万宏, 李发弟. 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研究湖羊初乳和常乳乳蛋白质组差异[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3): 865-872. |
[10] |
和东迁, 陶金忠, 陈丽尧, 王俊奎. 绵羊毛囊及其角蛋白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1): 248-256. |
[11] |
牛春宇, 石琳琳, 孙苗, 刘彦民, 黄少磊, 程超, 李培锋. 组学技术在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12): 3882-3889. |
[12] |
欧亚红, 王玉可, 张莉蕴, 王延新, 彭大鹏, 谢书宇, 黄玲利, 潘源虎, 陈冬梅, 王旭, 王玉莲, 陶燕飞. 代谢组学技术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46(6): 1865-1872. |
[13] |
王欣悦, 张莉. 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畜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46(4): 1063-1073. |
[14] |
付雪峰, 杨涵羽璐, 石刚, 徐新明, 张恩平, 狄江, 张艳花, 黄锡霞, 田可川. 不同羊毛纤维直径细毛羊皮肤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研究[J]. , 2016, 43(4): 879-891. |
[15] |
王乐乐, 赵濛, 韩文静, 王志新, 张燕军, 李金泉.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绒毛用羊中的应用[J]. , 2015, 42(12): 3179-3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