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20
生物技术
定量检测牛雌性发育候选基因FOXL2表达方法的建立
徐超;杜卫华;赵家平;余大为;王栋;郝海生;李光玉;朱化彬
. 2012, 39(1):  1-5. 
摘要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剂量敏感的翼状螺旋/叉头转录因子2(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2,FOXL2)设计引物,构建包含FOXL2基因cDNA片段的质粒,作为中国荷斯坦牛FOXL2基因mRNA定量检测的标准品,建立了FOXL2基因mRNA 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达101拷贝,线性范围为101~106拷贝,阈值循环数(Ct)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89),扩增效率高(E=99.62%),可以作为检测牛FOXL2基因mRNA定量检测方法。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L株 Nsp1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周思旋;徐健;周碧君;王开功
. 2012, 39(1):  6-10. 
摘要 ( 7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贵州JL株Nsp10基因(GenBank登录号:EU88632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其生物学特征,为下一步Nsp10的表达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应用BioEdit、DNAStar、PsortⅡ、SignalP、TMHMM、ProtFun、Clustal_1.81、Mega等软件对Nsp10蛋白的理化参数、信号肽、跨膜区域、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抗原性、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及与其他PRRSV毒株相应片段同源性等进行分析和预测。该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26.38 ku,pI为8.93,为稳定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具有良好的形成抗原表位的条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蛋白极有可能位于细胞质,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7.4%~100%。该蛋白保守性较高,是可溶性蛋白,有良好的抗原性,具备作为靶蛋白建立免疫方法的条件。
猪源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工程乳酸菌电转化条件的优化
叶丽萍;王春凤
. 2012, 39(1):  11-13. 
摘要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pW425et-Vp4基因工程乳酸菌的转化效率,对影响电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以得到最佳的电转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猪轮状病毒Vp4基因工程乳酸菌电转化的最佳条件为:当感受态细胞的D600 nm值为0.4时,在MRS培养基中加入1%甘氨酸+0.3 mol/L蔗糖,电场强度为11 kV/cm,脉冲时间为3.8 ms,电击后细胞复苏3~4 h等条件时,得到较高的转化效率,最高可达3.8×104 CFU/μg DNA。
小鹅瘟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二联PCR检测试剂盒组装和初步应用
任科研;姚新华;苑淑贤;李琳;邵洪泽
. 2012, 39(1):  14-16. 
摘要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制小鹅瘟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二联PCR检测试剂盒,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根据小鹅瘟和鹅病毒性肠炎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分别对试剂盒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保存期进行研究,之后进行临床扩大试验。该二联PCR诊断试剂盒能扩增出预期的小鹅瘟375 bp核酸片段和鹅病毒性肠炎223 bp核酸片段,与鸭瘟病毒、鹅副黏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能检测到小鹅瘟病毒104 ELD50/mL,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2.5×10-1ELD50;不同批次的试剂盒对同一样品检测结果一致;常温下至少可保存5个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该二联PCR检测试剂盒能够对小鹅瘟和雏鹅病毒性肠炎早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检疫提供了检测手段。
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离鉴定和体外增殖特性研究
王贵华;陈义锋;汤波;刘明明;陈翠云;赵亚荣
. 2012, 39(1):  17-22. 
摘要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离鉴定猪圆环病毒2型(PCV2)毒株并研究其体外增殖特性,本研究采用PCR法分别对从山东、山西、北京和河北收集的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病猪的病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PCV2阳性的病料处理后接种PCV阴性的PK15A细胞连续传代进行病毒分离,观察每代细胞是否有病变,采用PCR、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第3代培养物进行鉴定,对各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将PCV2各分离株连续传20代,对其体外增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离到5株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别命名为DBN-SD02、DBN-SX07 DBN-BJ08、DBN-HB12和DBN-HB13株,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660967、FJ660968、FJ660969、FJ660970和FJ660971。各分离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767 bp,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除DBN BJ-08属于PCV2a基因型外,其余均属于PCV2b基因型,基因组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5%~99.7%,体外增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感染滴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分泌表达
张茂;邹娴;林纯;刘德武;吴珍芳;蔡更元
. 2012, 39(1):  23-27. 
摘要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从宇佐美曲霉菌株GIM3.36中克隆得到木聚糖酶基因xyn的成熟肽编码序列(555 bp),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HisTM A中的不同位置,分别得到重组质粒pcDNA-spna和pcDNA-spnb,重组质粒经过酶切、测序鉴定其读码框的正确性。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猪肾细胞(PK15),通过RT-PCR证实其在PK15细胞中表达,并在细胞培养液中测定木聚糖酶酶活,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DNA-spna转染细胞后表达的酶活力最高为8.53 U/mL,较pcDNA-spnb表达的酶活(6.87 U/mL)高24%,实现了微生物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分泌表达,为xyn基因在转基因方面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非洲马瘟病毒VP7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李富祥;杨仕标;艾军;周晓黎;赵文华;王金萍
. 2012, 39(1):  28-31. 
摘要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获得具有天然活性的非洲马瘟病毒重组VP7蛋白,制备针对非洲马瘟VP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快速抗体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PCR扩增、胶回收纯化后经Xba Ⅰ和Hind Ⅲ特异性酶切,将VP7基因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B,经PCR、酶切、测序鉴定后,成功构建了携带VP7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B-AHSV-VP7。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生素、PCR筛选,获得转座的杆粒Bacmid-AHSV-VP7,并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再感染Sf9昆虫细胞,收获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VP7重组蛋白得到表达,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5 ku,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动物饲料中沙门氏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孙园园;赵鹏
. 2012, 39(1):  32-36. 
摘要 ( 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GenBank公布的沙门氏菌高度保守的fimY蛋白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软件设计4条针对沙门氏菌fimY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Mg2+浓度、dNTP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系及符合率等方面,优化LAMP各种反应条件,建立针对沙门氏菌LAMP快速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比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100倍,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检出量为6.2 CFU/mL;对24份样品的3次检测结果与国标法完全一致。证明建立的针对fimY蛋白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用于现场检测。
崂山奶山羊Myostat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唐大运;陈晓亮;吴健敏;朱化彬;杜卫华;王栋;赵学明;陈汉忠;林秀坤
. 2012, 39(1):  37-40. 
摘要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克隆了崂山奶山羊Myostatin基因序列,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了其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通过从崂山奶山羊肌肉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后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出Myostatin基因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染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方法验证其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出崂山奶山羊Myostatin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大小为1128 bp,GenBank登录号:GU377303.1;构建pcDNA-MST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成纤维细胞48 h后通过RT-PCR检测,结果显示,Myostatin表达量显著增加,表明成功构建pcDNA-MSTN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yostatin的生物学功能及转基因羊培育奠定基础。
减毒沙门氏菌在疫苗和疫苗载体方面的研究进展
李正;程相朝
. 2012, 39(1):  40-44. 
摘要 ( 3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沙门氏菌不仅可以用作疫苗,也是理想的疫苗载体,已受到医学与兽医学的广泛重视。沙门氏菌可以经黏膜途径免疫(口服或鼻内),操作方便,对接种对象刺激小;此外,沙门氏菌为胞内侵袭细菌,能有效递呈抗原,激发抗沙门氏菌和诱导外源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与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同时诱导黏膜免疫与全身免疫。文章对沙门氏菌的入侵机制、免疫机理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为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探讨
董书伟;荔霞;刘永明;王胜义;王旭荣;刘世祥;齐志明
. 2012, 39(1):  45-49. 
摘要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作为重要的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筛选重大疾病的特异生物标志物和研究发病机理的新途径。文章总结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简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的应用概况,并探讨了其在中兽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郭浩;王燕飞;邹明强;于东升;刘小雷;云彩麟;杜景娇;朱萧燕
. 2012, 39(1):  50-55. 
摘要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药污染和兽药残留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开发简便、价廉、快速的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目前,国内外在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研制出各种适合于农兽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在农兽药多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讨论了各种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恩拉霉素微生物检定法的研究
陈敏;金萍;方中
. 2012, 39(1):  56-60. 
摘要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检定菌,检定培养基Ⅰ号为试验用培养基,采用双碟法进行恩拉霉素样品测定。通过浸提溶液组成、浸提时间、检定菌浓度考察,优化了检定条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恩拉霉素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的线性范围,并对所建立的微生物检定法进行准确度、最小检出限等考察。结果表明,采用丙酮浸提液B、浸提恩拉霉素样品80 min,恩拉霉素浸提较完全。在检定菌浓度106 个/mL的条件下,恩拉霉素浓度在0.56~35.79 U/mL之间,其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的抑菌圈直径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60。将建立的恩拉霉素微生物检定法用于恩拉霉素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5.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5%。本方法可用于含恩拉霉素的样品测定。
桔青霉毒素细胞毒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鲁银;袁慧
. 2012, 39(1):  60-63. 
摘要 ( 4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桔青霉毒素是一种真菌毒素,多存在于发霉饲料和含红曲添加剂的食品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严重危害。作者总结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桔青霉毒素的报道,从体外和体内两个角度详细的综述了桔青霉毒素的毒性和常用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桔青霉毒素的诊断、检测和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绵羊肝片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冉旭华;闻晓波;王春仁;刘娣;孙中武;李晓娟;王密
. 2012, 39(1):  64-67. 
摘要 ( 4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扩增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F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根据GenBank发表的部分Fh GST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Fh GST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测定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获得Fh GST基因全长682 bp,编码218个氨基酸,与澳大利亚分离的肝片吸虫GST同源性较高,与大片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GST也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虫株GST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Fh GST蛋白不适合用作诊断抗原,但由于其存在交叉反应,GST基因作为分子疫苗的候选基因具有重要意义。肝片吸虫GST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GST蛋白的功能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刘萍;陈苗苗;刘学荣;牟克斌;黄银君
. 2012, 39(1):  67-70. 
摘要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杂交瘤技术使鼠源单克隆抗体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建立了治疗性抗体的第一个里程碑。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应用DNA重组技术和抗体库技术对鼠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先后出现了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抗体,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鼠单抗临床应用的不足,使抗体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顶复门原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廖申权;戚南山;吴彩艳;吕敏娜;袁建丰;余劲术;孙铭飞
. 2012, 39(1):  71-74. 
摘要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酵解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中,是顶复门原虫的主要供能方式。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是糖酵解途径的重要酶,与顶复门原虫的生存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抗寄生虫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文章主要从顶复门原虫糖酵解途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基因分析、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微生物胞外酶研究进展
王强;曹省艳;王强;李波;黄谦;汪露;王钒
. 2012, 39(1):  75-77. 
摘要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微生物胞外酶的意义已引起广泛关注,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文章就其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奶牛乳蛋白源前体物生成与利用的相关影响因素
赵静雯;赵圣国;孙鹏;胡小丽
. 2012, 39(1):  78-81. 
摘要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蛋白的高低是衡量乳品质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作者阐述了乳腺、肝脏、小肠和瘤胃中氨基酸合成、转运和利用方面对乳蛋白合成的影响,旨在为提高乳蛋白含量和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中药添加剂对海南文昌鸡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茂忠;陈湛娟;许丽
. 2012, 39(1):  82-85. 
摘要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添加剂对海南文昌鸡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180只雌性文昌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的金霉素;第3、4、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和0.3%的中药添加剂。试验共进行6周。每周称重、计量采食量。第35、56日龄时,每组分别取接近平均体重鸡6只,屠宰后迅速取胰腺和十二指肠内容物速冻,然后制备匀浆以测定胰腺蛋白酶活性和十二指肠内容物淀粉酶活性。结果显示,0.2%中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日增重(P<0.05),0.2%的中药添加剂能够提高胰蛋白酶活力,但差异不显著(P>0.05),0.2%和0.3%的中药添加剂均能够显著提高肠道内容物中淀粉酶活力(P<0.05)。因此,中药添加剂能够提高文昌鸡胰蛋白酶和肠道淀粉酶活力,以0.2%的添加量较适宜。
霉菌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
刘艳丽;杨斌;常志顺;王传禹;杨向东
. 2012, 39(1):  85-88. 
摘要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了动物的生产性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外对各种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文章就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和脱毒机制作一综述,探讨不同霉菌毒素脱毒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日粮中添加不同纤维分解菌对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李蕊蕊;马凤莲;李青竹;娄玉杰
. 2012, 39(1):  89-91. 
摘要 ( 3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纤维分解菌对鹅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0日龄健康农安本地鹅6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试验组从0日龄每3 d饲喂一次纤维分解菌,喂菌量为109 CFU/mL,纤维分解菌分别为:从鹅肠道内分离扩增的芽孢纤维分解菌(A组);从白蚁肠道内分离扩增的芽孢纤维分解菌(B组);从牛粪中分离扩增的芽孢纤维分解菌(C组);对照组用等量的蒸馏水代替。测定鹅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结果表明,A、B、C组提高了鹅的日增重、采食量,显著降低了料重比,B组作用效果较好、A组次之,C组较差。
生理生化
体外诱导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乳腺样上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朱孟芝;董雅娟;龚宜超;王文明;刘玮;柏学进;
. 2012, 39(1):  92-97. 
摘要 ( 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培育转基因肉牛提供种子细胞及进一步丰富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多向分化潜能,本试验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探讨在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催产素和孕酮等条件下,体外诱导牛BMSC向乳腺样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利用不同浓度的诱导液对纯化稳定的P4、P8和P12代牛BMSC进行体外诱导,并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和RT-PCR鉴定。结果显示,诱导后部分BMSC细胞呈多角形,而不再呈明显的梭形和纺锤形,经细胞角蛋白18免疫荧光染色后出现明显的荧光。P4代牛BMSC在诱导液Ⅱ的诱导作用下分化效果显著。RT-PCR结果显示,诱导分化后细胞角蛋白19基因、β-酪蛋白基因及αs1-酪蛋白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因此,在体外,多因子联合诱导可使牛BMSC初步分化为乳腺样上皮细胞并且在诱导液Ⅱ的联合诱导下分化作用最明显。
朊蛋白与金属离子之间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晓晶;鞠传静;万家余;孟轲音;李忠义;郝镯;汤鑫;王东旭;刘文森;刘林娜;刘晋平;钱军
. 2012, 39(1):  97-100. 
摘要 ( 3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朊病毒(PrPSc)是由动物体内正常朊蛋白PrPc构象改变形成的,PrPSc与PrPC在氨基酸序列上完全一致,PrPC中α-螺旋丰富而PrPSc富含β-折叠。目前,科学家还未研究清楚PrP的生理机能。人们普遍认为:人和动物感染朊病毒病时除PrP外还存在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影响着PrPC变构、PrPSc传播、PrPSc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等病变过程,因此,研究朊蛋白的各种辅助因子将有助于阐明这方面的问题,这些辅助因子包括各种金属离子,如Ca2+、Cu2+、Fe2+、Mn2+。作者概述金属离子对朊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朊病毒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方青;屈雪琪;李英女;曹慧玲;高英杰;张哲光
. 2012, 39(1):  101-104. 
摘要 ( 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提供理论依据。将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麦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采用经典尾静脉注射油酸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肺体系数、病理切片、超微结构及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的含量变化,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肺组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参麦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变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体系数,减轻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同时降低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的表达。证实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肺组织匀浆中TNF-α、ICAM-1的含量,而发挥抗炎作用。
破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RANK信号通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罗成;林秋叶;徐志强;谷大海
. 2012, 39(1):  105-109. 
摘要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破骨细胞是一种终末细胞,以分离培养的方法难以获得大量的破骨细胞,不易满足研究的需要。构建高效的破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对破骨细胞生物学研究非常重要。RANKL-RANK-OPG调节轴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主要调节形式,其中RANK是该调节轴的核心。文章综述了破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和RANK信号通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重组瘦蛋白对猪内分泌代谢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艾薇;高士争
. 2012, 39(1):  110-113. 
摘要 ( 3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利用重组瘦蛋白进行动物饲养试验,研究了重组瘦蛋白对猪内分泌代谢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腹腔注射0.5和1.0 mg/kg体重重组瘦蛋白后,血清胰岛素含量从注射7 d后开始降低,并且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其中7~21 d显著低于对照组,降低的幅度为12%~20%(P<0.05);血清T3含量在注射后7~14 d和28~42 d有显著提高(P<0.05);T4含量在注射后7~21 d差异显著(P<0.05);GH含量在注射后7~28 d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的幅度为9%~25%(P<0.05);血清IGF-Ⅰ含量在注射后7~21 d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的幅度为9%~16%(P<0.05);同时,腹腔注射0.5和1.0 mg/kg体重重组瘦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胴体瘦肉率提高6.70%和7.30%(P<0.05);脂肪率降低16.00%和18.75%(P<0.05);背膘厚降低18.14%和23.01%(P<0.05);板油重降低22.95%和24.59%(P<0.05)。可见,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重组瘦蛋白后在一定时间内对猪内分泌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重组瘦蛋白可显著提高猪肉的瘦肉率,降低脂肪率、背膘厚和板油重,从而起到了调节猪胴体品质的作用。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及其与热应激反应的关系
袁海;宋雪梅;姜俊芳;郭江汀;石放雄;蒋永清
. 2012, 39(1):  114-118. 
摘要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内,是哺乳动物细胞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可将细胞表面信号刺激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与细胞增殖、存活、分化、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在机体发生热应激时,MAPKs信号途径被激活,调控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变化。作者综述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机制和生物效应,重点阐述了MAPKs通路与热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
遗传繁育
肝素、咖啡因、丙酮酸钠、BSA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鲁京兰;李继鹏;崔成都
. 2012, 39(1):  118-121. 
摘要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为延边黄牛体外胚胎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进行了肝素、咖啡因、丙酮酸钠、BSA对延边黄牛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BO液为基础液,添加20 μg/mL肝素时,精子顶体反应率和受精率分别为82.52%和75.34%,高于添加20 μg/mL咖啡因组(P<0.05)和添加10 μg /mL肝素与10 μg/mL咖啡因协同作用组(P>0.05);结合使用肝素(20 μg/mL),添加0.0020 g/mL丙酮酸钠时,精子顶体反应率和受精率分别为78.13%和71.57%, 高于添加0.0015 g/mL和0.0025 g/mL丙酮酸钠组(P<0.05);结合使用肝素(20 μg/mL),添加0.006 g/mL BSA时,精子顶体反应率和受精率分别为80.78%和71.44%,高于添加0.001 g/mL和0.003 g/mL BSA组(P<0.05)。因此,添加适当浓度的肝素、丙酮酸钠和BSA可显著提高延边黄牛精子体外获能效果及体外受精率。
63株IBV分离株M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分析
郑俏伟;龚军;刘大伟;何琴;王建华;郭露铰;徐成刚;廖明;任涛
. 2012, 39(1):  122-127. 
摘要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1993-2010年从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的63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野毒株,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所分离野毒株的M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国内外IBV毒株的M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国IB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变异规律。结果显示,所测毒株M基因具有6种不同长度的开放阅读框,这些长度的差异是由于5'端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造成的;N端含有1~2个N-糖基化位点,其中1个糖基化位点"Asn-Cys-Thr"(NCT)是高度保守的。63个IBV分离株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8.9%~100%,分离株与参考株间相似性为87.2%~1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63个IBV分离株可分为9个基因型,2005-2010年IBV中国流行株大部分与Mass型疫苗株处于不同的基因型,而且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都小于94%。
猪孤雌激活早期胚胎线粒体分布及mtDNA拷贝数变化的研究
成文敏;魏红江;潘伟荣;信吉阁;黄言;曾养志
. 2012, 39(1):  127-131. 
摘要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线粒体分子探针标记技术检测孤雌激活早期胚胎线粒体的分布变化,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tDNA拷贝数的变化,揭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线粒体分布、mtDNA拷贝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成熟卵母细胞电激活后,由2-细胞胚胎开始,卵裂球内线粒体分布均匀且密集,每个细胞均有分布,卵裂球之外的空隙未见线粒体分布,直到囊胚形成,线粒体均有分布。孤雌激活4-细胞胚胎mtDNA拷贝数显著高于8-细胞胚胎mtDNA拷贝数(907210.77±145520.77,186224.33±103308.00,P<0.05),但显著低于2-细胞胚胎、桑椹胚、囊胚的mtDNA拷贝数(1563422.54±224666.51、1697626.25±176999.53和1752301.29±101146.64,P<0.05)。孤雌激活扩张囊胚mtDNA拷贝数最高,为2812545.67±156819.31,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胚胎的mtDNA拷贝数(P<0.05)。由此可见,孤雌激活早期胚胎发育进程中线粒体分布及mtDNA拷贝数会发生变化。
利用MALDI-TOF质谱比较水牛卵泡液多肽变化的研究
付强;刘振方;杨丽;张明;卢克焕
. 2012, 39(1):  132-136. 
摘要 ( 3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检测卵泡内小肽的表达,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建立了成熟卵泡液的多肽表达模型,比较小卵泡(直径<4 mm)、中等卵泡(直径4~8 mm)和成熟卵泡(直径>8 mm)的多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3种形态的卵泡液存在12个显著差异多肽,其中在成熟卵泡内上调6个,下调有5个;在中等卵泡内上调4个,下调5个。其中分子质量约为1746 u的多肽在成熟卵泡中特异性表达,可作为卵泡成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之一。
猪肉质性状功能基因在野猪群体内的变异研究
杨广礼;郭艳;闫永峰;韩进诚;付冬丽;欧阳;施传信;徐珂
. 2012, 39(1):  136-141. 
摘要 ( 4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肉质性状功能基因突变位点在野猪群体里面的遗传变异规律。以MC4R基因(D298N G>A)、RYR1基因(c.1843 C>T)、PRKAG3基因(1849 G>A)和IGF2基因(3072 G>A)突变位点为基础,通过PCR-RFLP、PCR-SSCP技术,对72头圈养野猪群体进行突变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RYR1基因在c.1843 C>T突变位点的CC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C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没有TT基因型,该突变位点处于不平衡状态(P<0.01和P<0.05)。在MC4R基因D298N G>A突变位点上,GG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而PRKAG3基因(1849 G>A)的突变位点检测结果是GG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没有发现AA基因型。IGF2基因3072 G>A在野猪群体内没有发现多态性,经测序验证全部为GG基因型。这3个基因突变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本研究得出该野猪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较小,符合其品种特性。
长顺绿壳蛋鸡雌激素受体1基因SNP与蛋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韦雄;邹成松;张勇;李丹超;王现科;孙娟;杨忠诚;陈祥
. 2012, 39(1):  142-145. 
摘要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加快贵州长顺绿壳蛋鸡选育与开发利用,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24只长顺绿壳蛋鸡的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ESR1)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与其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顺绿壳蛋鸡ESR1基因中出现AA、AC和CC 3种基因型,其由于A(-999)C 1个SNPs所导致,经χ2适合性检验,基因型分布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基因型与蛋品质性状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个体间的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比率、蛋白比率、蛋壳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AA与AC基因型个体的蛋壳厚度差异显著(P<0.05),在不影响其它性状的情况下,选择AA基因型个体可得到良好的蛋壳厚度,从而增强蛋品质。
雌激素诱导小鼠胸腺萎缩过程中细胞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尹帆;李江;李英;马勇江;张媛;李玉谷
. 2012, 39(1):  146-151. 
摘要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雌激素诱导小鼠胸腺萎缩过程中胸腺指数、胸腺显微和超微结构、胸腺细胞凋亡率及部分细胞因子和凋亡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雌激素后,小鼠胸腺指数显著下降,胸腺中凋亡细胞数量显著上升,细胞因子TGF-β1表达量显著升高,IL-6表达量略为升高,而IL-7表达量显著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FADD表达量显著上升,FasL表达量略有上升,而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雌激素可能一方面通过调节胸腺细胞因子抑制胸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通过激活Caspase级联程序的启动和执行阶段及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促进胸腺细胞的凋亡,从而诱导小鼠胸腺萎缩。
猪水通道蛋白7基因第4内含子多态性分析
戈新;邢晋祎;贾坤航;刘忠琛;李培培;王建华;刘正良
. 2012, 39(1):  151-154. 
摘要 ( 3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国内外猪种水通道蛋白7(aquaporin 7,AQP7)基因多态性,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猪AQP7基因与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猪AQP7基因第4内含子G/A在6个猪群中的多态性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经PstⅠ酶切后发现了GG、AG和AA 3种基因型。在莱芜猪、里岔猪、鲁莱猪、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5个猪种中G均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在沂蒙猪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χ2检验结果发现,基因型分布在莱芜猪、鲁莱猪和沂蒙猪群体达到了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而里岔猪、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群体中均未达到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在群体间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群体遗传特性分析表明,有效等位基因数在0.3084~0.4953之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2609~0.3726之间,属于中度多态。本研究结果提示,地方猪种、引进猪种和培育猪种AQP7基因内含子4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A等位基因作为脂肪沉积的有利等位基因尚需进一步验证。
电激活参数与渗透压阶段培养法对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
黄雷;樊俊华;武海燕;李林;高青;李奎;敖红
. 2012, 39(1):  155-158. 
摘要 ( 3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摸索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并探索渗透压阶段培养法对孤雌胚胎后期发育的影响。猪卵母细胞成熟培养42~44 h后,分别在电场强度2.1、2.3、2.5 kV/mm和脉冲时间30、60、90 μs的9组电激活参数下进行孤雌激活试验;卵母细胞在2.1 kV/mm和30 μs的参数下进行孤雌激活后,分别培养于渗透压为271、280、290、302 mOsm的PZM-3中,48 h后移入渗透压280 mOsm的PZM-3中继续培养96 h;孤雌胚胎于电激活后先在含2 mmol/L 6-DMAP的PZM-3中培养4~6 h,然后移入不含6-DMAP的PZM-3中继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两个参数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脉冲时间相同条件下,卵裂率在不同电场强度条件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2.1和2.5 kV/mm的电场强度条件下,脉冲时间为30 μs时的卵裂率显著高于60和90 μs(P<0.05),而2.3 kV/mm电场强度下3个脉冲时间试验组的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囊胚率无显著差异(P>0.05);孤雌胚胎在渗透压为290~310 mOsm的PZM-3中培养48 h,卵裂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渗透压对囊胚率无显著影响(P>0.05);6-DMAP对孤雌胚胎卵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提高囊胚率(P<0.05)。结果提示,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需要较高的电场强度(2.1~2.3 kV/mm)而脉冲时间不宜过长(30 SymbolmA@s);48 h的高渗培养和6-DMAP的辅助激活有助于孤雌胚胎的后期发育。
种公牛个体识别与鉴定方法研究
赖寿贵;刘丑生;何高明;邱小田;刘刚;韩旭
. 2012, 39(1):  159-163. 
摘要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摸索出适于multiple-primer PCR的反应体系中物质成分及其浓度和采用排列组合方法排除干扰引物。结果表明,在10×Buffer(Tris-HCl 100 mmol/L和KCl 500 mmol/L,pH=9.7) 2.5 μL、DDT为8 mmol/L、dNTP为0.8 mmol/L、MgCl2为2.6 mmol/L、5%甘油、0.25%二甲亚砜和0.5%甲酰胺,Taq酶10 U的25 μL的反应体系中,能够成功为总量为32 pmol/L的11对互不影响的微卫星引物进行multiple-primer PCR。通过这种方法,多个微卫星位点可以同时进行PCR,极大地提高了种公牛个体识别与鉴定的工作效率。
疾病防治
牛源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王旭荣;张礼华
. 2012, 39(1):  164-167. 
摘要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查明牛源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从中国部分地区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病牛乳中分离鉴定出78株无乳链球菌地方菌株,制备沉淀反应抗原及6株标准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单因子血清抗体,采用环状沉淀试验,对78株无乳链球菌地方菌株进行了血清学分型鉴定;同时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血清型主要为X型(60.26%),其次为Ⅲ型(10.26%)、R型(7.69%)、Ⅱ型(7.69%)和Ⅰb型(5.13%),Ⅰa型尚未发现。无乳链球菌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如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氟哌酸和头孢他啶/棒酸均较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棒酸和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的耐药性,其耐药率达50%~100%。本研究对进一步研制有效的药物及疫苗,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牦牛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任丽倩;于学辉;宋定州;甄康娜;覃蔚;王远微
. 2012, 39(1):  168-172. 
摘要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源大肠杆菌的遗传进化关系,明确其与人和其他动物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采集来源于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的60份临床健康成年牦牛肛门棉拭子样本,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通过常规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征和16S rRNA PCR检测的研究,确定49株为大肠杆菌。对其中9株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16S rRNA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菌株组内同源性为98.8%~99.9%,与GenBank中其他菌株的同源性为94.0%~100%。结果表明,牦牛源大肠杆菌与牛源菌株的遗传距离最近,与羊源菌株的遗传距离最远,与人、猪、鸭、鸡源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近,其中有2株菌与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和志贺氏菌聚为一支,从遗传进化的关系看其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潜在病原菌。
屠宰猪肠道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致病性试验
黄福标;卢冰霞;刘磊;郭旋;张民秀;兰家暖;廖承球;赵彩群;黄伟坚
. 2012, 39(1):  172-177. 
摘要 ( 4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广西南宁市猪源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耐药状况及致病力情况,在南宁市某生猪屠宰场随机直接从131头屠宰猪的肠道采集样品,采用鉴别培养基分离,生化鉴定的方法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5种抗生素敏感试验,最后对分离株进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31份屠宰猪的肠道中共分离到沙门氏菌45株,检出率为34.35%;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4株,甲型副伤寒杆菌2株,肠炎沙门氏菌3株。45株分离菌株全部耐药,耐药率高达100%,其中44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占97.78%。45株沙门氏菌中有40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致病率达88.89%。这表明南宁市的屠宰猪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污染,并且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以及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沙门氏菌在猪群中的污染和限制抗生素在养猪过程中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食品安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ELIS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与应用
李剑秋;赵灵燕;周彩琴;吴赟竑;吴雪军;倪柏锋;徐辉
. 2012, 39(1):  178-180. 
摘要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应用ELISA方法共检测25个猪场26个猪群507份血清的PRRS抗体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猪群的检测数据,结合猪群临床表现和病原污染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将猪群分为无PRRSV污染,临床健康;PRRS病毒污染,临床稳定;PRRS病毒污染,临床发病且控制困难等3种流行模式,并提出了应用猪群PRRS ELISA检测值标准差、个体检测极值及盒须图(Box-and-Whisker Plot)进行分类的具体指标和PRRS分类控制的建议。
芩连液与白虎汤对气分证家兔免疫调节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比较
张世栋;严作廷;王东升;李世宏;荔霞;李锦宇;李宏胜;陈炅然;龚成珍
. 2012, 39(1):  181-184. 
摘要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比较自拟方芩连液和白虎汤对气分证的疗效差别,以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制作气分证家兔模型,在两种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了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的含量变化,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白虎汤对气分证家兔升高了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AOC的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但能使血清SOD下降,MDA上升;芩连液可使得IgM和IgG含量下降,SOD上升,MDA无显著变化,而T-AOC含量下降。结果表明,白虎汤对气分证家兔免疫调节和总抗氧化能力的保持优于芩连液,但对SOD和MDA调节不及芩连液。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
王娟萍;姚敬明;吴忻;孟帆;韩一超;刘文俊;樊振华;米瑞娟;程海龙
. 2012, 39(1):  184-187. 
摘要 ( 3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为了查清山西省规模化种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情况,课题组采用ELISA试剂盒,对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465头哺乳猪、456头保育猪、436头育肥猪、419头母猪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查明了哺乳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11%,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0.57%,育肥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22%,母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9.69%,证明被检猪群免疫抗体不理想,尤其是保育猪抗体水平较低。同时对12个规模化种猪场,4类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猪瘟疫苗的133头哺乳猪、110头保育猪、105头育肥猪、135头母猪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乳猪在吃奶前超免猪瘟高效细胞苗6头份,21日龄时二免猪瘟高效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三免猪瘟高效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1 d跟胎免疫效果最好,使保育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9.29%,有些猪场使用该方法免疫后,使保育猪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生长发育逐渐走向正常;而采用仔猪在断奶后28日龄至35日龄时首免猪瘟普通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8 d跟胎免疫的方法效果最差,不宜推广应用。通过对山西一些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的调研,基本查清了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效果和最佳免疫方法,可为养猪场防控猪瘟提供依据。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蒋成砚;李开明;谢昆;魏静萍;陈莲
. 2012, 39(1):  188-191. 
摘要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常引起不同生长阶段猪的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猪机体免疫功能不全和对疾病高度易感,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建立一种快速的检测技术对该病的防制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检测方法做了大量研究,文章对PCV2的检测方法作一介绍。
构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DNA疫苗的展望
张双翔;周碧君;程振涛;文明;王开功;陈军义;江楠;崔亚兰
. 2012, 39(1):  192-195. 
摘要 ( 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诞生的DNA疫苗以经济适用、制作简易、免疫高效及安全可靠为优点,已迅速成为动物疾病预防的研究重点,被称作"疫苗的第三次革命"。文章要概述了DNA疫苗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抗原基因研究方面讨论了构建该病DNA疫苗的意义与重要性,对构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DNA疫苗作一展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免疫过程中猪细胞因子的应答及意义
梅林;单悦;付云云;郎广平;郭敏;白雪;温涛;罗胜军;邢海云;高英杰;杨举;赵建增;梁志选
. 2012, 39(1):  195-200. 
摘要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猪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长年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接种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是控制PRRS的首选策略,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由于疫苗毒株存在免疫抑制等因素,预防效果不理想。因而,深入研究PRRSV感染和/或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学应答机理是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疫苗的必然基础。作者回顾性地综述感染PRRSV或接种PRRSV疫苗后宿主产生细胞因子的动态规律,探讨猪体防御PRRS的机制及开发新型高效疫苗的新思路。
貂犬瘟热病的诊断
永措;刁富花;汪生贵
. 2012, 39(1):  201-203. 
摘要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貂犬瘟热是危害貂、狐、貉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作者对某貂养殖场的病死貂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确诊病死貂为貂犬瘟热病毒感染。鉴于养殖场中该病的存在及对养貂业的危害,建议加强对貂犬瘟热病的诊断及监控。
鸭源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张文波;李宏睿;冷闯;邓舜洲;余根莲
. 2012, 39(1):  203-205. 
摘要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为确定江西新余地区鸭发病的病原,对3个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分离,并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从病死鸭的肝脏和心脏中分离到5株鸭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分离菌对试验鸭和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对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先锋必和大观霉素较为敏感。
流行病防治
干扰素作用机制及其在抗口蹄疫病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静静;邵军军;常惠芸
. 2012, 39(1):  206-209. 
摘要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适宜刺激产生的一种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抗多发性硬化、抑制细胞增长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自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干扰素以来,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文章综述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及其在抗口蹄疫病毒中的应用进展。
集约化养猪场嗜流产衣原体病流行状况的初步调查
田德雨;刘哲翔;李靖;杨君敬;信先;汪明;何诚
. 2012, 39(1):  210-213. 
摘要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对北京郊区5个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采集血清共507份,同时采集密切接触饲养人员、仔猪、育肥猪的喉头拭子、母猪阴道拭子及公猪的精液共183份。分别使用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法国ELISA试剂盒检测抗体;利用直接荧光染色法检测抗原,包括166份猪喉头拭子、阴道拭子和精液以及17份饲养人员喉头拭子。结果发现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ELISA试剂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4%和2.17%;抗原平均阳性率为14.8%,其中精液阳性率达到37.5%,母猪阴道拭子阳性率为27.5%,饲养人员阳性率为23.5%。本试验证实北京郊区猪嗜流产衣原体在种公猪、母猪群和饲养员呈高流行趋势。同时研究结果显示,5个被调查的规模化猪场嗜流产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有报道的其他省市,这与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高于ELISA试剂有关。针对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种公猪精液污染衣原体现象,阻断向母猪和饲养人员传播,以降低人兽共患病发生的风险。
兽医临床
大型肉鸡养殖场中死淘鸡病原菌分析
蔡亚娜;白华;齐静;魏甜甜;单虎;刘玉庆;胡明
. 2012, 39(1):  213-217. 
摘要 ( 4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对山东某地区8个大型集约化肉鸡养殖场的27只死淘鸡进行剖检、电镜观察、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了细菌混合感染为其显著特征,此地区优势致病菌依次为粪肠球菌、浅绿气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用专利产品(专利号:ZL 2009 2 0253251.5)吸管药敏检测盒对死淘鸡病变组织的细菌混合感染进行药敏检测,对照传统的药敏检测结果,表明吸管药敏检测盒具有准确的原位药敏检测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了解肉鸡养殖场潜在的致病因素、提供可行的预防方案。
经验交流
畜禽粪便气化可行性研究
秦恒飞;周建斌;张齐生
. 2012, 39(1):  218-221. 
摘要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在国内外生物质气化研究的背景下,为了准确判断畜禽粪便是否具有气化的潜力,对猪、牛、鸡3种畜禽粪便进行工业分析、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热值分析及热解干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其气化的可行性。
马冈鹅胚胎生长曲线拟合与比较分析
郭金彪;王瑞晓;景栋林
. 2012, 39(1):  222-224. 
摘要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马冈鹅的胚重和胚长进行了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马冈鹅胚胎的生长曲线,拟合度(R2)均高于0.99,其中以von Bertallanffy模型拟合胚重的效果最好,Gompertz模型拟合胚长的效果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95和1.000)。本研究结果为及时了解马冈鹅胚胎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参考依据。
贝类折光马尔太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谢丽基;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谢志勤
. 2012, 39(1):  225-227. 
摘要 ( 3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基因库中折光马尔太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检测贝类折光马尔太虫的PCR方法。该方法对折光马尔太虫模板进行扩增,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478 bp的特异性扩增带,而对派琴虫、单孢子虫、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河弧菌等病原体的扩增,结果全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最低能检测到1 pg的折光马尔太虫DNA。用该PCR对广西沿海的119份牡蛎病料进行检测,折光马尔太虫的阳性率为1.68%,结果提示了中国南方沿海的养殖贝类中存在折光马尔太虫的感染,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贝类折光马尔太虫的临床快速检测。
羊痘的研究进展
许世勇
. 2012, 39(1):  228-230. 
摘要 ( 3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痘被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重大传染病,在中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全身性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据文献报道,在中国和美国等国家都出现过人感染羊痘病毒的病例,有本病的国家和地区的易感动物及有关产品被世界各国列为严格限制进出口的对象,因此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文章就发病情况、疫苗研制、诊断和防控等方面对羊痘作一综述。
速眠新和异氟烷对蟒蛇的全麻效果研究
刘建才;曹婷;于萍;张建省;刘雅芳;张立岭;
. 2012, 39(1):  230-233. 
摘要 ( 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使用速眠新和异氟烷两种常用全身麻醉剂对缅甸蟒的麻醉效果进行了研究。对15条蟒蛇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0.1、0.2、0.4 mL/kg)速眠新麻醉剂和对6条蟒蛇使用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后,进行麻醉效果的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动物2~4倍的速眠新Ⅱ注射剂对蟒蛇的麻醉效果不明显;4%的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剂可用于蟒蛇的诱导麻醉,2.5%的异氟烷可用于蟒蛇的维持麻醉,其麻醉效果显著,具有诱导麻醉迅速、维持麻醉稳定、肌松作用好、安全性高、可控性强、苏醒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结果显示,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剂可运用于蟒蛇的临床麻醉保定中。
新疆木垒长眉双峰驼的放牧管理
哈尔阿力;阿扎提;哈迪夏;胡纳皮亚;卡别尔
. 2012, 39(1):  234-236. 
摘要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对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木垒长眉双峰驼放牧管理的现状、管理水平进行了简单介绍,借此认识、总结、推广骆驼放牧管理经验,推动养驼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