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20
目录
封面封底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0-0. 
摘要 ( 105 )   PDF (3449KB)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录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1-0. 
摘要 ( 111 )   PDF (521KB)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技术
广灵驴DGAT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李武峰, 关家伟, 孙瑜彤, 邱丽霞, 杜敏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07-4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1
摘要 ( 272 )   PDF (2796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广灵驴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DGAT2基因在广灵驴脂肪沉积和提高乳脂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马(登录号:XM_023645689.1)、双峰驼(登录号:XM_010973154.1)、绵羊(登录号:XM_027979550.1)等物种的DGAT2基因mRNA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3.0在线工具设计同源引物,应用RT-PCR法扩增DGAT2基因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GAT2基因编码序列,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GAT2基因在广灵驴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肌间脂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广灵驴DGAT2基因CDS序列1 086 bp,编码361个氨基酸,提交到GenBank,获得登录号:MT993643,其编码序列与马、牛、双峰驼、猪、绵羊、人、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0%、92.0%、93.5%、92.0%、92.7%、85.3%、84.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驴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和小鼠的关系最远。DGAT2蛋白分子质量40.96 ku,脂肪系数92.85,等电点9.16,是一种具有跨膜区的稳定碱性疏水蛋白。DGAT2蛋白有28个磷酸化修饰位点,2个糖基化修饰位点,没有信号肽,主要定位在内质网,α-螺旋(39.89%)和无规则卷曲(36.01%)是主要的二级结构。DGAT2基因在检测的8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其次是心脏、肝脏和肾脏,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低。本试验结果为探究DGAT2基因在广灵驴脂肪沉积和提高乳品质性状的作用奠定基础。
狼山鸡下丘脑和卵巢组织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
薛倩, 李国辉, 张会永, 殷建玫, 周成浩, 朱云芬, 邢伟杰, 苏一军, 邹剑敏, 韩威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17-42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2
摘要 ( 229 )   PDF (1223KB) ( 2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获得狼山鸡性腺轴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等表观遗传信息,试验采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WGBS)技术检测狼山鸡下丘脑和卵巢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分析两组织DNA甲基化水平及特异甲基化模式。结果表明,狼山鸡下丘脑和卵巢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35%和3.48%,差异显著(P<0.05);下丘脑和卵巢中分别检测到6 150 000和10 320 000个甲基化胞嘧啶(mC)位点,其中mCG类型位点分别占69.99%和87.88%,下丘脑中非mCG位点占比约为卵巢中的2.5倍;与各染色体不同,两组织线粒体基因组中mCHH位点占比最高,其次是mCHG位点;卵巢基因组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极显著低于内含子和外显子区(P<0.01),极显著高于基因间区(P<0.01);下丘脑基因组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内含子和外显子区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却显著高于基因间区(P<0.05);下丘脑基因组各功能元件DNA甲基化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卵巢基因组(P<0.05;P<0.01)。综上,狼山鸡下丘脑和卵巢组织具有不同的DNA甲基化模式和特征,下丘脑中较高的非mCG位点比例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鸡卵巢和下丘脑基因组DNA甲基化对其繁殖性能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绵羊FGF10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毛囊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陈磊, 袁枫, 贺三刚, 玛依拉, 李文蓉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25-43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3
摘要 ( 262 )   PDF (2359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获得中国美利奴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基因的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对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FGF10 mRNA表达水平与中国美利奴羊毛囊生长发育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PCR扩增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CDS,并克隆到zero PCR@TM-Blunt进行测序验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GF10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绵羊FGF10基因CDS长度为696 bp(序列上传GenBank,获得登录号:MT872422),编码231个氨基酸,与牛和山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存在1个信号肽和1个跨膜结构域,其为分泌通路信号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均表达,在毛囊发育第85天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毛囊发育时期(P<0.05)。本研究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GF10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物种间的保守性,同时FGF10在绵羊毛囊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表达,由此表明,FGF10基因可能在绵羊毛囊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水貂肠炎病毒VP2基因原核表达及病毒样颗粒制备
吴铭洁, 夏霖亚, 王蕾, 张宁, 罗国良, 殷玉和, 吴丛梅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33-44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4
摘要 ( 213 )   PDF (6233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制备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parvovirus,MEV)可溶性VP2蛋白及其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优化并合成MEV VP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将重组质粒pET-30a-VP2与分子伴侣pTf16共同转化到宿主菌ER2566中,以不同培养温度、L-阿拉伯糖浓度和IPTG浓度进行诱导表达,收集样品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通过硫酸铵沉淀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由SDS-PAGE进行鉴定,透析去除蔗糖,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不同组装条件下VLPs的粒径和形态。用制备的MEV VLPs疫苗免疫水貂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以2 g/L L-阿拉伯糖、0.2 mmol/L IPTG、25 ℃培养16 h为诱导条件时,VP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分子质量约为65 ku。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VP2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将此表达产物利用硫酸铵沉淀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在pH 8.0,150 mmol/L NaCl的透析液中,VP2经自组装可形成与天然MEV形状和粒径相似且具有血凝特性(1:214)的VLPs。VLPs疫苗免疫水貂21 d后,测得水貂血清中的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均相对最高,可达1:211,说明该VLP疫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预防MEV的感染。本试验结果表明,将pET-30a-VP2与pTf16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共表达,可获得具有高免疫原性的VLPs,为后期MEV VLPs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猪链球菌4型GalR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孙珂, 祝昊丹, 周俊明, 王丹丹, 俞正玉, 吕立新, 何孔旺, 李彬, 倪艳秀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43-4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5
摘要 ( 194 )   PDF (1718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了解猪链球菌4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4,SS4)转录调控因子GalR蛋白生物学信息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对SS4 SH1510菌株GalR蛋白进行序列同源性和功能结构域检索,并对信号肽、跨膜区和等电点进行预测;同时,对SS4 SH1510菌株GalR基因进行扩增、原核表达、纯化,并用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可溶性,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SH1510菌株GalR蛋白与变形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绿脓杆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肺炎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及李斯特菌的GalR家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57%、56%、55%、55%、52%、52%和49%的同源性;结构域检索发现GalR蛋白N-末端具有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HTH)基序的小DNA结合结构域,C-末端具有Ⅰ型周质结合蛋白折叠的调节配体结合域,在这两个功能结构域的中间含有一个约18-氨基酸的连接子;GalR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等电点为5.10。SDS-PAGE分析显示,GalR蛋白绝大部分表达在上清,分子质量为56 ku;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His单克隆抗体和粗制SS4多克隆抗体兔血清能特异性识别可溶性GalR蛋白。本研究对GalR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成功地表达和纯化了GalR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alR蛋白在SS4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法尼醇X受体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马方雪, 安雅男, 王超, 李媛, 栾文静, 王雪飞, 倪丽慧, 周宏, 梁俊超, 于录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50-45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6
摘要 ( 233 )   PDF (1809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法尼醇X受体(FXR)基因稳定敲除细胞株,并考察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规则,设计3对特异性识别FXR基因第1外显子相关序列的上下游小向导RNA(small guide RNA,sgRNA),以PX459质粒为载体,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中,用嘌呤霉素进行阳性细胞筛选,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La细胞FXR基因敲除稳定株中FXR的表达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HeLa细胞FXR基因敲除效果。最后用结晶紫染色试验检测FXR基因敲除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测序后,3对sgRNA位置与方向均正确插入到PX459质粒载体内,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X459-sgRN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筛选出的细胞中FXR蛋白不表达,表明构建出稳定敲除FXR基因的HeLa细胞株;结晶紫试验结果发现,FXR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染色深度明显低于正常HeLa细胞,FXR基因敲除HeLa细胞孔D595 nm值极显著低于野生型HeLa细胞孔(P<0.01),说明HeLa细胞FXR基因敲除株的增殖能力较正常HeLa细胞显著降低。本试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获得了内源FXR基因敲除细胞株,且FXR基因敲除对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研究FXR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细胞模型,并为研究FXR在相关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凌晨, 郝成武, 张飞, 候凤, 贺笋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57-46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7
摘要 ( 191 )   PDF (211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分析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序列特性、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根据GenBank中PG45菌株P48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CP002188.1)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Overlap-PCR扩增获得P48基因全长,其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上并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预测其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信号肽、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显示,分离株P48基因序列为1 407 bp,与Mb PG45国际标准株的同源性为100%,聚类于一支;P48基因编码4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一个无跨膜、稳定的亲水性蛋白;P48蛋白存在信号肽,有4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和1个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是混合型,其中α-螺旋所占比例最高(41.76%),无规则卷曲次之(37.69%)。功能预测显示,在信号转导、胁迫应答、受体等方面该蛋白存在较高概率。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分离株P48基因片段,其编码的蛋白是一个稳定可溶、亲水性蛋白,为分析分离株P48基因的特性和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RPA技术及其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石美奕, 杨发龙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67-47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8
摘要 ( 272 )   PDF (1467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子检测技术是进行病原检测、鉴定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主要在能结合单链核酸(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和链置换DNA聚合酶3种酶的作用下等温扩增DNA或RNA,具有操作便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反应迅速等优点,可实现对疾病的现场诊断。作者简述了RPA技术的反应体系组成、反应原理、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以及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等,介绍了RPA技术在动物重要病毒性、细菌性及寄生虫病原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的局限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生理生化
乌梅散提取物对兔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尚书凤, 王琦, 郭素芬, 陈志远, 王杨科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77-48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09
摘要 ( 190 )   PDF (2009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究乌梅散提取物对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取乌梅30 g、柿蒂50 g、诃子12 g、黄连12 g、郁金12 g,通过煎熬制备乌梅散水提取物储液。兔小肠离体后恒温灌流,利用RM6240多道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和记录。观察乌梅散提取物对离体小肠自发收缩的影响,应用乙酰胆碱(Ach)致使兔小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观察中浓度乌梅散提取物(2.18 g/L)对Ach诱导的收缩的影响,并观察其对Ach引起的离体小肠细胞内Ca2+和胞外Ca2+收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药物浓度大于1.09 g/L时,可显著抑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的振幅和频率(P<0.05);Ach可极显著诱导小肠平滑肌收缩的振幅(P<0.01);2.18 g/L乌梅散提取物可极显著抑制Ach引起的痉挛性收缩振幅和频率(P<0.01);在无Ca2+台氏液中,乌梅散提取物可极显著抑制Ach引起的离体小肠细胞内Ca2+和胞外Ca2+收缩振幅及频率(P<0.01)。综上所述,乌梅散提取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可抑制小肠痉挛性收缩,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释放和胞外Ca2+内流有关。
运输应激对马血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唐安琪, 屈瑞, 买占海, 翟少华, 孙亚伟, 曹冬梅, 侯建军, 刘斌, 朱义忠, 王金泉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84-4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0
摘要 ( 178 )   PDF (2188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调查运输应激对伊犁马血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匹伊犁母马,进行400 km里程的运输,总运输时间为8 h,分别在运输0、4、8 h和落地12 h后,测定马血清急性期蛋白(APPs)、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HSPs)、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血液常规指标。结果显示,与运输0 h相比,运输8 h马触珠蛋白(HP)含量显著上升(P<0.05),运输4、8 h和落地12 h后马血清Cor含量均极显著上升(P<0.01);落地12 h后马血清HSP90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运输对马血清IFN-γ和TNF-α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运输4、8 h和落地12 h后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粒细胞(GRAN)和粒细胞比率(GRAN%)均显著上升(P<0.05),中间细胞比率(MID%)、中间细胞(MID)、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运输应激对马血清HP、Cor、HSP90浓度、血液RDW-SD、PDW、P-LCR、GRAN%、GRAN、MID%、MID和MCHC均产生显著影响,这些指标可用于评价马对运输应激的敏感性。
水生生物Nrf2-Keap1/Are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姚琦, 郑男, 郭志欣, 陈玉珂, 刘洪健, 张东鸣, 徐永平, 王秋举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492-5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1
摘要 ( 196 )   PDF (1474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是指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使机体内活性氧(ROS)增加,导致氧化/抗氧化动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一种应激反应。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内参与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由于外界环境刺激或机体自身变化等原因,使ROS产生增多或其清除能力下降时,机体就会出现氧化应激(氧化胁迫)。长期或过强的氧化应激会引起水生生物生长发育缓慢、免疫机能下降、疾病发生等危害,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营养价值降低,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Nrf2-Keap1/Are信号通路在抵抗外源性或内源性氧化应激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在水生生物中的研究尚未见系统综述。作者在综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针对鱼类及虾蟹类等水生生物,介绍了氧化应激产生的机理、Nrf2和Keap1的分子基础、Nrf2-Keap1/Are信号通路作用方式,以及该信号通路在水生生物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等,为水生生物抗氧化应激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数和相关数据支持。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不同来源纤维饲粮对福建黄兔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组织形态及盲肠纤维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丽萍, 王建烽, 李真真, 雷琼, 党浩千, 刘庆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01-50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2
摘要 ( 168 )   PDF (1008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纤维饲粮对福建黄兔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组织形态及盲肠纤维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断奶福建黄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4组分别饲喂由添加比例为25%的苜蓿草粉、甜菜渣、燕麦草、大麦糠为纤维饲料原料配制而成的饲粮。试验期为60 d,于试验第54天以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屠宰后测定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二者比值,盲肠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结果表明:①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不溶性纤维(IDF)、可溶性纤维(SDF)的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大麦糠与燕麦草组(P<0.01)。其中,甜菜渣组不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的消化率最高,与苜蓿草粉组差异显著(P<0.05)。②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的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大麦糠组(P<0.01),但显著低于燕麦草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大麦糠和燕麦草组(P<0.05),其中甜菜渣组隐窝深度最低。甜菜渣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③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盲肠3种纤维消化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大麦糠和燕麦草组(P<0.01),其中甜菜渣组的3种酶活均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所述,对比4种纤维饲粮,在饲粮配方中添加25%的甜菜渣能提高肉兔的表观消化率与盲肠纤维消化酶活性,并能改善十二指肠组织形态。
猪不同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田威龙, 李月月, 吕冬玲, 刘笑笑, 梁靓, 程锋, 陈奎蓉, 莫家远, 高九昱, 司景磊, 奉玲丽, 兰干球, 梁晶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09-51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3
摘要 ( 315 )   PDF (947KB) ( 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肠道是机体重要的消化与免疫器官,维持肠道健康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肠道微生物功能的认知,猪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正逐步成为热点。目前,尽管对某一生长阶段猪的肠道微生物组已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但仍缺乏有关商品猪整个生命周期范围内肠道微生物组动态变化的全面纵向研究。而从出生到出栏,猪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肠道微生物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发育过程。作者综述了猪哺乳期、断奶期、育肥期和妊娠期等从出生到育肥过程中不同阶段肠道微生物组的纵向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方面,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主要发生在断奶期;另一方面,虽然肠道微生物组成随着时间始终在不断变化,但仍有一部分优势菌是一直存在的,这部分优势菌被称为核心菌群,而只在特定时期才出现的菌只是胃肠道中的"过客",也最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肠道微生物组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年龄、饮食、环境、抗生素使用等,其中饮食对塑造肠道微生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可为理解猪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改善猪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的微生物技术手段提供理论参考。
一株干酪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尹珺伊, 刘秋瑾, 田秋丰, 王岩, 张军, 陈楠楠, 秦平伟, 白长胜, 孟维珊, 史同瑞, 高圣玥, 宋岩, 王佳辉, 唐玲玲, 黄宣凯, 李梦姝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16-52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4
摘要 ( 314 )   PDF (8967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分离既能用于微生态制剂又能用于青贮饲料发酵剂的优良乳酸菌,采集规模化牛场青贮饲料,取梯度稀释液涂布MRS平板,进行厌氧培养,筛选优势菌株,观察其菌落形态,并进行生化试验和特异性PCR鉴定。研究自筛乳酸菌的生长曲线、产酸曲线、培养温度及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并研究其抑菌特性、药物敏感性和安全性。试验筛选到1株菌落形态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乳白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的无芽孢杆菌。生化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可厌氧生长,运动性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吲哚试验结果均为阴性,15种糖醇发酵试验结果符合干酪乳杆菌生化特征。用干酪乳酸杆菌特异性引物对菌株进行PCR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727 bp处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与生化鉴定结果相符,将分离菌株命名为RS1。RS1在0~4 h时发酵液pH变化不明显,处于生长延迟期;4~16 h时发酵液pH下降较快,进入对数生长期;16~36 h时发酵液pH下降缓慢,进入稳定期。RS1在培养温度为20~50 ℃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40 ℃;在培养液初始pH 1.0~9.0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pH为6.0~8.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3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7 mm;对恩诺沙星和头孢他啶耐药;经14 d灌服小鼠生长状况良好。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筛选到的干酪乳杆菌RS1安全、无致病性,在微生态制剂及生物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发酵麸皮营养品质改善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研究
李暄, 闻治国, 杨培龙, 杜立志, 孟昆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25-53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5
摘要 ( 259 )   PDF (1591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麸皮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但同时含有粗纤维和植酸等,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充分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降低麸皮的抗营养因子含量,释放多种活性物质,从而大幅提高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作者主要综述了有关麸皮的营养成分、发酵菌种、发酵工艺优化、发酵产物营养品质改善及其功能特点等的研究进展。麸皮中含粗蛋白质、粗脂肪、酚酸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物质以复杂的结构与形式存在麸皮中,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有效利用。麸皮发酵常用的菌种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这些菌种分泌的多种酶系在麸皮的发酵降解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采用合理的优化策略获取最优发酵工艺可显著提高目标产物含量,其中响应面法是应用最多的方法。麸皮通过微生物发酵提高了其酚酸类物质、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对动物提高抗氧化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环境及提高生产性能起到促进作用。
遗传繁育
香猪基因组外显子SNPs检测及繁殖和体型性状候选基因分析
孙凌翥, 冉雪琴, 刘畅, 牛熙, 黄世会, 王嘉福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37-55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6
摘要 ( 217 )   PDF (3222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从基因组水平上探究香猪性成熟早、产仔数少、体型小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下载与香猪在繁殖和体型性状方面有明显差异的梅山猪、杜洛克猪的重测序数据作为参照,对26头香猪、24头梅山猪和24头杜洛克猪的重测序数据进行SNPs检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值分析,筛选香猪基因组外显子上与梅山猪、杜洛克猪高度分化的SNPs位点,并使用AS-PCR方法和Sanger测序方法统计其中8个SNPs位点的群体等位基因频率。最后,对含有高度分化SNPs位点的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SNPs检测获得香猪基因组外显子上SNPs共236 710个,包括193个终止密码子丢失、1 238个终止密码子获得、90 945个错义SNPs和144 334个同义SNPs。得到1 046个香猪高度分化SNPs,包括429个错义SNPs、2个终止子丢失、6个终止子获得和609个同义SNPs,影响52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并发现X染色体上44-58 Mb的一段富含高度分化SNPs的热点区域。群体等位基因频率验证结果与重测序结果一致,鉴定了8个位点均为香猪与梅山猪、杜洛克猪高度分化的SNPs。对524个含有高度分化SNPs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富集到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雌激素信号途径等繁殖相关通路;GO功能注释到细胞内雌激素受体信号、纤毛运动等繁殖相关条目,骨骼系统形态发生、骨骼发育、成骨细胞分化等体型相关条目。得到含有香猪高度分化SNPs的18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PTGFR、TRO、DNAH17、PKDREJ、KAT8、DNAI2、VDR、TEX14、QSOX1、AR、WNK3、ADCY3、SPEF1、MIGA2、SLC2A8、PSMF1、TBC1D20、IFT172和7个体型相关基因IBSP、NR6A1、HSPG2、TARS、PDZD2、FGF4、AMER1,可能是决定香猪性成熟早、产仔数少、体型小的关键基因。
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曾鑫, 王琬婷, 藏赛鸽, 岳子婷, 罗军, 李聪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54-56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7
摘要 ( 218 )   PDF (927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探究母羊出生年度、季节、胎次、泌乳阶段4个固定效应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影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萨能羊原种场2006-2018年的645只泌乳母羊为研究对象,每月采集乳样1次,采样日早、晚各采集1次,将两次乳样等比例混合后,采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脂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密度、冰点和酸度共8个指标,结合羊场产奶量记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SAS 9.4软件进行表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再采用GLM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对产奶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西农萨能奶山羊平均300 d产奶量为507.67 kg,乳脂率为3.58%,乳蛋白率为3.20%,乳糖率为4.19%;总固形物含量为12.21%,非脂固形物含量为8.46%;出生年度、胎次对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出生季节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P>0.05);泌乳阶段、出生年度对乳脂率等8个乳成分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对除乳蛋白率和总固形物的其他6个乳成分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胎次及泌乳阶段是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两种主要非遗传因素,第3、4胎母羊产奶性能最佳,泌乳早期的乳品质更优,揭示了对种群进行良种选育工作和羊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也为后期进行奶山羊经济性状遗传评估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干扰和过表达BAMBI基因对猪卵泡颗粒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孙义姗, 杨飞, 黄涛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63-57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8
摘要 ( 208 )   PDF (3515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激活素膜结合抑制剂(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and activin membrane-bound inhibitor,BAMBI)基因对猪卵泡颗粒细胞的调控作用,本研究设计构建BAMBI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并将构建好的干扰(pSIREN-BAMBI-sh1、pSIREN-BAMBI-sh2、pSIREN-BAMBI-sh3)和过表达(pcDNA3.1-BAMBI)重组质粒转染猪卵泡颗粒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有效片段的筛选,并对TGF-β信号通路下游基因(TGF-βRⅠ、TGF-βRⅡ、SMAD1、SMAD2、SMAD3、SMAD4、SMAD5)和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最后,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AMBI干扰和过表达对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BAMBI干扰和过表达载体成功构建,pSIREN-BAMBI-sh2抑制BAMBI表达的效果最好,干扰效率最高。干扰BAMBI时,TGF-βRⅡ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使得SMAD2、SMAD3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过表达BAMBI时,TGF-βRⅡ表达显著下降(P<0.05),使得SMAD2、SMAD3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上调BAMBI可显著抑制猪卵泡颗粒细胞增殖,极显著促进猪卵泡颗粒细胞凋亡(P<0.01)。研究结果表明,BAMBI基因显著影响猪卵泡颗粒细胞的生长发育,可能通过调节TGF-β信号通路间接影响猪的繁殖性能。
奶牛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腾飞, 张燕, 王彦平, 赵善江, 朱化彬, 王玲玲, 麻柱, 戴蕴平, 庞云渭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74-58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19
摘要 ( 236 )   PDF (894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体系,提高体外胚胎生产效率,本研究先利用屠宰场采集的新鲜卵巢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通过胚胎发育潜力来筛选最佳的体外胚胎培养液;再进一步研究不同种公牛精液和供卵母牛对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CR1aa培养液和mCR1aa培养液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mCR1aa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提高(28.1% vs 20.6%,P<0.05);选取的3头荷斯坦种公牛精液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号种公牛精液体外受精后囊胚率(38.7%)显著高于2号和3号(23.8%&22.9%)(P<0.05);随机选择的3头活体采卵供体母牛(H1、H2、H3)获得的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无显著差异,但H1和H2供体母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H3供体牛(P<0.05),且H1供体牛体外受精囊胚率显著高于H2供体牛(P<0.05)。结果表明,mCR1aa培养液能显著提高体外受精囊胚发育率,适用于体外胚胎生产;种公牛精液和供体母牛个体差异会直接影响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的生产效率,为奶牛活体采卵-体外受精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动物乳腺干细胞研究进展
王小月, 苗家麟, 董旭晟, 王中华, 林雪彦, 王云, 侯秋玲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81-59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0
摘要 ( 189 )   PDF (1175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腺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器官,在青春期和生殖周期中,其上皮细胞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专门的干细胞和祖细胞推动的。研究乳腺干细胞对动物乳腺发育、哺乳和乳腺癌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如今,在乳腺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乳腺干细胞是组织学上未分化的上皮细胞,可以对称分裂产生两个相同的干细胞,或不对称地产生一个干细胞和一个腔上皮祖细胞或基底/肌上皮祖细胞。通过标记滞留细胞、染料排斥法、干细胞抗原-1标记、细胞表面标记物标记以及谱系示踪等方法可以鉴定出多种不同类型的乳腺干/祖细胞,应用多种不同方法分离鉴定乳腺干细胞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异质性。乳腺的研究主要分为6个阶段:胚胎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在乳腺不同发育阶段,乳腺干/祖细胞的类型及特性不同。有研究表明,在胚胎期就有基底和管腔谱系的祖细胞产生,静止的乳腺干细胞也可能来自于胚胎期,出生后,静止干细胞可以在卵巢激素的刺激作用下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产生乳腺细胞谱系和自我更新。作者介绍了乳腺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存在、形态特征、鉴定方法,简述了乳腺干细胞在胚胎期、青春期和妊娠期的特征,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应用的展望。
水牛发情期唾液生殖激素和结晶与卵泡发育的关系
贾银海, 黄明光, 徐文文, 李芳芳, 文信旺, 李铭, 杨秀荣, 吴柱月, 蒋和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92-59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1
摘要 ( 252 )   PDF (1598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明水牛唾液生殖激素、唾液结晶和卵泡发育变化的规律。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水牛唾液和血清中的生殖激素,制作唾液结晶,并分析生殖激素和唾液结晶与卵泡变化的关系。运用唾液结晶法、直肠检查法、唾液结晶+B超法、直肠检查+B超法4种方法在生产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牛发情当天唾液雌激素(E2)的水平为233.51 pg/mL,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开始缓慢降低。水牛唾液中孕激素(P4)水平在发情前2 d达到16.17 ng/mL,发情当天降到8.91 ng/mL。促卵泡素(FSH)在水牛发情前2 d逐渐下降,从37.91 ng/mL降到34.64 ng/mL,但在发情2 d后逐渐升高,达到61.20 ng/mL。促黄体素(LH)在发情前1 d逐渐下降,从5.15 ng/mL降至发情当天4.12 ng/mL,但在发情1 d后升至5.77 ng/mL。B超监测卵巢卵泡从发情前2 d迅速生长,到发情当天达到20 mm大小,直到破裂排卵卵泡的大小变化不显著。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期一直维持到下次发情前4 d左右,期间在发情后14~17 d的黄体最大,与水牛唾液中LH分泌峰一致。唾液结晶+B超鉴定方法判定的发情率最高(86.67%),与其他几种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妊娠诊断结果也表明,唾液结晶+B超鉴定方法判定的妊娠率(61.53%)显著高于直肠检查法、唾液结晶法和直肠检查+B超法3种方法鉴定的结果(P<0.05)。综上所述,卵巢上卵泡的发育与唾液中生殖激素的浓度显著相关,发情当天唾液结晶呈现典型的树枝状,唾液结晶+B超法的发情鉴定准确率最高。
杜洛克公猪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及全程料重比的预测公式建立
高若男, 孙晓梅, 解鑫, 杨福兴, 鲁慧文, 崔浩, 闫梦阳, 黄涛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99-6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2
摘要 ( 241 )   PDF (13453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杜洛克公猪在不同体重区间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F/G)等性状的相关关系,评估在较高始测重的情况下测定杜洛克公猪生长及料重比性能的有效性,探究杜洛克公猪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30~110 kg)料重比的相关性,并建立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回归方程,以期增加测定站的年测定量,提高其利用率。使用8台奥饲本种猪生长性能测定系统,测定119头杜洛克公猪在30~11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分析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相关性,并与全程料重比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杜洛克公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在30~110 kg期间均呈增加趋势,并在90 kg出现1个生长期拐点,之后其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都有下降趋势。不同体重阶段的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40~90 kg阶段的回归方程Y=0.316+0.873X1的决定系数为0.76,该回归方程校正准确率高,说明可通过40~90 kg料重比来衡量全程料重比,这样既能缩短料重比测定时间,为准确估算全程料重比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种猪测定站的利用率。
预防兽医
褐黄血蜱雌蜱不同消化阶段中肠蛋白组学分析
李中波, 尧国民, 侯强红, 程天印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07-6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3
摘要 ( 181 )   PDF (1687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明4个时间段褐黄血蜱(采自刺猬体表)中肠蛋白质成分,揭示参与血餐消化的蛋白种类及其含量变化规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采集于刺猬体表的4个时间段褐黄血蜱的中肠蛋白组成分进行检测。基于该蜱的唾液、中肠转录组翻译文库及Uniprot数据库,利用软件Mascot 2.2对所获肽段及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褐黄血蜱中肠蛋白提取液中共检测出特异性肽段3 046条,鉴定303种蛋白,其中271种为高可信蛋白;在所有的高可信蛋白中,23种含量较为丰富,125种在后期消化阶段(第2至第4阶段)的含量为0,123种的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24种蛋白的含量变化明显,其中12种含量上升明显,12种含量下降明显)。确定148种高可信蛋白来自于刺猬血清,推断24种可信蛋白可能参与蜱虫对血餐的消化。
1株猪腺病毒3型的分离培养及其fiber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陈果亮, 唐青海, 杨海, 杨灿, 王芳宇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19-63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4
摘要 ( 246 )   PDF (6023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临床1份腹泻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并探究该病原编码的主要抗原蛋白的生物学特点。采用巢式PCR检测病料猪腺病毒3型(Porcine adenovirus type 3,PADV3)核酸并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进行病毒血清学鉴定,PCR扩增fiber基因,将其ORF区克隆至pET-28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重组fiber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测定抗体免疫活性。结果表明,病料为PADV3核酸阳性,感染ST细胞产生典型的"葡萄串"细胞病变效应(CPE),P5~P11代次中的PADV3核酸稳定,分离的毒株P5代为PADV3型血清学阳性,fiber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 296 bp(GenBank登录号:MT774498),与PADV3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86.1%),与其他毒株相似性均低于40%;原核表达的重组fiber蛋白分子质量为45.2 ku,fiber蛋白多克隆抗体与PADV3感染的细胞呈特异性的细胞核染色。本试验成功分离得到1株PADV3毒株,命名为PADV3-HY1812,所制备的fiber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gE蛋白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曲哲会, 赵瑜, 张喜文, 连慧香, 赵云焕, 陈斌, 郭晓秋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31-6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5
摘要 ( 263 )   PDF (2772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获得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RV)gE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利用PCR方法从PRV感染猪的肺脏、脑和扁桃体混合组织中扩增PRV gE基因,连接至克隆载体pMD18-T(pMD-gE)后进行测序与进化树分析。以pMD-gE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其膜外结构域部分基因(gE-outside),将其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质粒pET-gE-outside。将重组质粒pET-gE-outside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TM(DE3)pLysS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表达产物的分析与鉴定。经亲和层析技术纯化重组PRV gE蛋白并免疫小鼠,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进行三免3周血清中鼠抗PRV gE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和鉴定。PCR和测序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PRV gE基因,与国内2011年以后流行毒株属于相同分支。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PRV gE-outside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正确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5 ku,且可与猪抗PRV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反应。经亲和层析纯化的gE-outside蛋白浓度为1.23 mg/mL。将其免疫小鼠,三免3周的小鼠血清中鼠抗PRV gE-outside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04 800,并可与gE-outside蛋白发生免疫反应。综上,本研究制备了重组PRV gE蛋白和鼠抗PRV gE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为PRV感染机制研究及建立快速、高效免疫学检测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和材料。
卵黄抗体提取方法及其在畜禽细菌性肠道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贺维朝, 张会艳, 王浩, 赵青余, 汤超华, 张军民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40-64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6
摘要 ( 243 )   PDF (1640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菌性肠道感染是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易引起畜禽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等问题,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在养殖过程中多采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特别是不合理使用,使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发展安全可靠的抗生素替代品已然成为当今畜牧行业的研究热点。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s,IgY)是通过免疫接种产蛋鸡后,在蛋黄中表达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可用于相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IgY具有产量大、性质稳定、安全高效等诸多优点,目前IgY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已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过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文章介绍了IgY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总结并比较了5种IgY提取方法的去脂率、抗体效价、总蛋白含量等指标,最后详细介绍了IgY在防治畜禽常见细菌性感染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以期为IgY的高效生产及疾病防治提供研究依据和技术支持。
中药复方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增殖的作用
程邓芳, 梅晨, 刘娟, 王宏俊, 先宏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50-6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7
摘要 ( 175 )   PDF (2118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筛选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有独特防治效果的中药复方,本试验基于禽流感发病临床症状、结合中药复方用药基本原则,组方芩根提取液(Qingen extract,QG),以奥司他韦(达菲,DF)为阳性对照药,通过研究药液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测定药液对犬肾上皮细胞(MDCK)毒性作用,并从病毒吸附、增殖和灭活3个方面做了药效评价。结果表明,QG对NA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 130 μg/mL;QG和DF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2 500和500 μg/mL,H9N2 AIV的TCID50为10-4.36/100 μL;QG浓度为156.25~2 500 μg/mL范围内,对H9N2 AIV的病毒毒力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在MDCK细胞上呈现出一定的抗吸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表明QG在对抗H9N2 AIV的NA活性、抑制H9N2 AIV吸附靶细胞和在细胞内复制有一定的作用。
抑制素α主动和被动免疫对哈萨克羊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丽娜·沙肯, 巴合提·博代, 杨华, 解津刚, 董巧燕, 吾热力哈孜·哈孜汗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58-6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8
摘要 ( 158 )   PDF (2080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抑制素α(INHα)主动和被动免疫对哈萨克羊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在对抑制素α重组质粒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的基础上,将经纯化、鉴定的抑制素α重组蛋白免疫接种新疆双峰骆驼,制备驼抗抑制素α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纯化,检测抗体效价,验证抗体的特异性。之后选择3~5岁、发情时间相近并处于间情期的45只成年哈萨克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作为抑制素α多克隆抗体免疫组(A组)、抑制素α重组蛋白免疫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隔10 d连续进行3次加强免疫,应用ELISA法检测在绵羊繁殖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的5种生殖激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素(P4)、雌激素(E2)、抑制素(INH),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IPTG的最佳诱导浓度是0.6 mmol/L,在4 h时诱导出产量较高的抑制素α包涵体蛋白,纯化后的抑制素α重组蛋白纯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经进一步验证发现,制备的抑制素α抗体效价为1:512 000,该抗体可与抑制素α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说明成功制备了具有免疫原性的抑制素α重组蛋白和高效价的驼抗抑制素α多克隆抗体。免疫后A组LH、P4含量和B组FSH、LH、P4、E2、INH含量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A组FSH含量和E2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INH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通过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发现,抑制素α蛋白和抑制素α抗血清两种免疫制剂免疫后,试验动物均没有出现不良症状。说明两种抑制素α抗原均可对哈萨克羊血液生殖激素的分泌产生良好效果,相比之下抑制素α抗血清免疫效果更佳。
广西南宁市水牛肝脏内前后盘吸虫的鉴定
吴正姣, 侯林静, 饶国顺, 靳纬坤, 方芳, 张为宇, 邸文达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68-67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29
摘要 ( 189 )   PDF (1275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明广西南宁地区水牛体内前后盘吸虫的种类,通过对其肝脏来源虫体进行鉴定,确定水牛感染的具体种属。本研究对南宁市某屠宰场水牛肝脏进行剖检、病理观察,并采集肝脏内寄生的前后盘吸虫进行虫卵孵育,对孵育所得的虫卵及虫体进行形态观察,对成虫虫体进行HE及苏木素染色,观察其内部的结构,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成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虫体感染的肝脏表面有出血点,且呈现淤血、化脓灶、肝脏肿大、质地偏软等肉眼可见病变。虫卵呈椭圆形、淡灰色、有卵盖且内含圆形胚细胞,卵黄细胞不充满整个虫卵。对成虫染色观察可见虫体由体壁及内部生殖、消化等系统构成。体壁由皮层和肌层组成,虫体可见生殖系统、消化管和一些肌束与纤维组织,其中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生殖器官,消化管分布于整个体腔。虫体核糖体基因ITS-2扩增产物为441 bp,分析显示与GenBank中Explanatum explanatum(AB743577.1)相似性达99.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此虫体与Explanatum explanatum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一个分支。综合剖检病理变化,虫卵特性,虫体形态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结果,确定该虫体为前后盘科的Explanatum explanatum。本研究结果为前后盘科吸虫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丰富该科的虫体种类,此外初步了解广西南宁地区水牛前后盘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准确防治吸虫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布鲁氏菌分泌蛋白BspD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芮芮, 马忠臣, 张弘扬, 王震, 努尔赛力克·努素甫, 王勇, 陈创夫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76-68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0
摘要 ( 202 )   PDF (2206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获得布鲁氏菌BspD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其潜在生物学功能。根据流产布鲁氏菌(Brucella abortus)2308的BspD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07618.1)获得BspD基因序列,对布鲁氏菌BspD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目的基因嵌入pMD19-T载体,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重组入pET-28a(+)载体,构建pET28a-BspD重组载体,经过双酶切、测序验证后,IPTG诱导表达菌株,SDS-PAGE法鉴定BspD的表达,His标签蛋白纯化柱纯化BspD蛋白,BCA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用纯化BspD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Western blotting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及反应原性。结果表明,成功表达出37 ku BspD蛋白,BCA方法测得纯化BspD浓度为2 000 μg/mL;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出BspD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2 800,成功制备出BspD多克隆抗体,但其反应原性较低。生物学信息分析得出BspD蛋白具有亲水性,存在跨膜区,无信号肽,有17个磷酸化位点和11个抗原决定簇,BspD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达到86.80%,还存在少量延伸链、无规则卷曲、β-折叠等;在线软件Phyre 2构建BspD三级结构证实其多为α-螺旋。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分泌蛋白BspD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纳米抗体的制备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严昊, 冯建远, 张子仪, 杨松鑫, 徐春雨, 韦萌, 黄清萍, 陈海兰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85-69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1
摘要 ( 464 )   PDF (1310KB)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体是一类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的免疫球蛋白,也是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抗体研究的深入,抗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可作为亲和配体或探针用于蛋白互相作用、蛋白与核酸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定位与分布等研究,也可作为免疫抑制剂或治疗药物用于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还可结合各种标记技术用于疾病诊断、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监测。但传统抗体生产成本高、组织穿透力差、免疫排斥反应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新型小分子抗体的寻找和研究,先后研制出嵌合抗体、小分子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抗体。其中,纳米抗体(nanobody,Nb)又称重链可变区(variable heavy chain domain,VHH)抗体,是一种仅由一个重链可变区组成的单域抗体。纳米抗体保留了重链抗体完整的抗原结合能力,且具有分子质量小、组织穿透性强、抗原亲和力高、能识别隐藏表位、免疫原性低、结构稳定、水溶性好、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等优点,在疾病诊断、癌症和感染性疾病治疗、小分子药物及毒素残留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作者首先介绍了纳米抗体的特点,然后简述了纳米抗体的制备流程,重点综述了纳米抗体在疾病诊断、疾病治疗、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纳米抗体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基础兽医
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昆明小鼠肝肾组织的损伤作用研究
王怡菲, 曹楠, 许丹宁, 郑洵珣, 吴晓彤, 梁舒棋, 黄运茂, 田允波, 李婉雁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695-70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2
摘要 ( 259 )   PDF (15035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小鼠肝肾组织及功能的损害程度,试验选取40只5周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连续3 d分别腹腔注射40、80、120及160 mg/(kg·BW)环磷酰胺溶液,注射后第7天采集肝脏和肾脏组织样品及血清,制备石蜡组织切片及透射电镜切片,观察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中甘胆酸(CG)、胆碱酯酶(ChE)、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含量/活性。结果显示,环磷酰胺可引起小鼠肝肾组织病理损害,呈剂量依赖性,肝脏比肾脏更早出现损伤。石蜡切片及透射电镜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环磷酰胺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肝索紊乱、肝血窦扩张、微胆管淤胆、门管区及中央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增生、组织间出血、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及气球样变性,凋亡及坏死细胞增多。肾脏组织损伤主要表现在出血及纤维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空泡样变、线粒体损伤、核固缩,上皮细胞基底膜增厚。环磷酰胺对膀胱的损害不严重。与对照组相比,40~160 mg/(kg·BW)剂量组小鼠血清中ChE活性及PA水平,120~160 mg/(kg·BW)剂量组AST活性,80~160 mg/(kg·BW)剂量组BUN水平及80 mg/(kg·BW)剂量组U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余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环磷酰胺注射剂量在80~120 mg/(kg·BW)时可引起昆明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及细胞明显的病理损伤。该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合适的环磷酰胺注射剂量用以制备动物肝脏免疫抑制模型提供试验依据。
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CAC猪组织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研究
贺兆源, 卢阳, 陈晋元, 谢恺舟, 张跟喜, 张涛, 戴国俊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04-7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3
摘要 ( 253 )   PDF (1245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便于中国兽药残留标准的改进和相关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国畜产品贸易提供数据参考,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促进中国畜产品经济的更好发展,本研究首先对中国新国标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的猪组织中兽药残留种类和兽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标准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对美国、欧盟、日本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猪组织中兽药残留种类和兽药MRLs标准与中国新国标进行对比,通过对规定兽药总数、中国没有规定而其他标准有规定的兽药种类、其他标准严于中国标准的兽药种类等几项内容的比较,找出差异。结果显示,中国新国标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补充和修改;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规定的猪组织中兽药MRLs标准越来越完善,大部分标准与欧盟、美国、日本和CAC规定标准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然而在部分种类兽药MRLs标准的规定方面和这些国家或组织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国需加强与各个发达国家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的兽药残留标准的发展,加快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更新。
广东省1株猪2型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邓智丹, 黄良宗, 白挨泉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17-72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4
摘要 ( 189 )   PDF (2222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诊引起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发生死亡的病因,本试验采集病猪肝脏、脾脏、心脏、脑、关节液和淋巴结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纯化培养、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用血清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生长曲线测定及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成牛血清琼脂平板上呈圆形、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该菌株的生化试验结果符合链球菌的特征,PCR扩增结果显示猪链球菌保守基因片段(gdh和gapdh)和猪2型链球菌特异的cps2J基因片段均为阳性,表明该分离菌株为猪2型链球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毒力因子基因型为gdh+/gapdh+/epf+/mrp+/sly+/orf2+/fbps+。分离菌株用营养肉汤培养6 h达到对数生长期,培养10 h的菌液D600 nm值为0.31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敏感,但对强力霉素耐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感染分离株的BALB/c小鼠未出现死亡且无明显临床症状,毒力较低。本研究为该猪场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猪β防御素-2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内外抑菌活性研究
王安田, 黄靖, 孙瑜凡, 宋炳晓, 谭臣, 黄琦, 周锐, 黎璐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26-73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5
摘要 ( 234 )   PDF (3998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β防御素2(porcine beta defensin 2,PBD-2)在体内外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抗菌效果,为评估PBD-2在抗生素替代品中的应用前景提供参考。首先,在体外检测不同浓度PBD-2对猪源ExPEC PCN033的杀菌活性。随后,选取5周龄,体重在18~22 g之间的雌性昆明小鼠,检测PBD-2处理组和PBS对照组小鼠(n ≥ 5)感染不同剂量的ExPEC PCN033后的存活率,脑、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液中的载菌量、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2、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脑、脾脏、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程度。结果表明,PBD-2在25 μg/mL时即可在体外极显著抑制猪源ExPEC PCN033的生长(P<0.01),且抑制作用随PBD-2的浓度升高而增强。在体内,与PBS对照组相比,PBD-2处理有效降低了小鼠感染不同剂量ExPEC PCN033后的死亡率。提高PBD-2的治疗剂量对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更加明显。腹腔注射和肌内注射的方式在PBD-2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方面优于口服途径。PBD-2治疗在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方面略低于氯霉素治疗。同时,PBD-2治疗极显著降低了小鼠感染ExPEC PCN033 21 h后的脑、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液中的细菌载量(P<0.01),降低了血液中的IL-6、IL-12和IL-1β的含量(P<0.01),减轻了脑、脾脏和肺脏组织的病变程度。上述结果说明PBD-2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猪源ExPEC的活性,同时在小鼠体内对猪源ExPEC感染具有治疗作用,表明PBD-2具有开发成为治疗性药物或者抗生素替代品的潜力。
广西某猪场猪链球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郭长明, 陈怀君, 朱善元, 袁敬知, 葛强, 李珣, 王晓晔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36-7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6
摘要 ( 203 )   PDF (2805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年12月广西玉林某猪场猪连续发生多起保育猪突然死亡病例,为确诊该猪场猪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对发病猪场进行采样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gdh基因PCR扩增、血清型和7个毒力基因的鉴定、耐药性检测以及耐药基因的鉴定。结果显示,从两头病死猪中各分离出1株细菌,在TSB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大小一致的圆形菌落,初步鉴定为革兰阳性链球菌,分别命名为GXYL-F1、GXYL-N2。经猪链球菌特异性基因gdh及血清型引物鉴定,两分离株均为9型猪链球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两分离菌株均可发酵水杨素、麦芽糖、M.R.和七叶苷。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gdh、fbps、sao、sbp2'和orf2均为阳性,mrp、epf、sly基因均为阴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分离株均对新霉素、链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和磺胺嘧啶这9种药物呈耐药性,此外分离菌株GXYL-F1还对恩诺沙星耐药。两分离菌株均扩增出耐药基因aadA1、qnrB、qnrS。表明该猪场保育猪突然死亡是由9型猪链球菌引起。上述研究结果为该猪场制定9型猪链球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了解猪链球菌流行血清型多样性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
穴位埋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
史晓宇, 宋越, 冯敏, 高珍珍, 杨英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47-75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7
摘要 ( 191 )   PDF (2349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探讨埋线疗法对运动疲劳的改善作用。以运动性疲劳大鼠为研究对象,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跑台组、埋线组,每组12只,埋线组进行相应穴位埋线,研究其对骨骼肌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采用7周递增跑台训练法构建运动疲劳模型。7周训练结束后,除空白组外,跑台组、埋线组进行大速度力竭运动,记录力竭时间,测定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及疲劳相关生物标志物,制作骨骼肌切片。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跑台组、埋线组血糖、糖原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尿素氮、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骨骼肌切片光镜下均观察到病理损伤现象。埋线组ATP含量、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跑台组(P<0.05),肌酸激酶含量上升幅度低于跑台组。综上所述,穴位埋线可以使机体具有更多的能源物质、更少的代谢产物,并可能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提高能量供应等调节机体能量代谢水平,延缓运动疲劳的产生。
12C6+离子束辐照对茶树精油质量及其杀灭口蹄疫病毒效果的影响
梁妍, 陶蕾, 宋向东, 刘宇, 赵凤舞, 李雪虎, 辛志君, 陆锡宏, 梁剑平, 冯建强, 周翔, 王震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55-76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8
摘要 ( 198 )   PDF (139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索12C6+离子辐照茶树精油后,茶树精油活性成份的变化及其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杀灭效果。采用50、100、150、200 Gy的12C6+离子束辐照茶树精油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法和红外色谱法分析辐照前后茶树精油主要成分变化及其质量沉积效应;检测茶树精油中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含量变化;将辐照前后茶树精油原液以及1:2、1:4辐照后稀释的精油注射50日龄成年鼠检测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将稀释成1:2、1:4、1:6、1:8的辐照后茶树精油分别与等量的1:500的O-FMDV强毒充分混匀,皮下注射4~5日龄乳鼠,连续观察7 d,观察小鼠有无FMDV感染症状。试验结果表明,以100 Gy的12C6+离子束辐照茶树精油后,松油烯-4-醇含量由37.90%升高到39.03%,1,8-桉叶素含量无明显变化,羟基化合物含量明显增高;辐照前后茶树精油原液以及稀释后精油注射未见不良反应,辐照后茶树精油临床用药安全;乳鼠感染混有不同浓度的O-FMDV后,1:2、1:4稀释倍数的茶树精油组感染O-FMDV的乳鼠未出现死亡,注射部位未见炎症、坏死等,阳性对照组全部死亡。结果表明,12C6+离子束辐照茶树精油最佳剂量为100 Gy,在乳鼠体内抗O-FMDV效果的最大稀释度为1:4,12C6+离子束辐照可以提高茶树精油对FMDV的杀灭效果。
临床兽医
不同麻前给药配合乳化七氟烷对矮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无创血压影响的对比
杜垣逸, ALANCIA CAROL Clifton, 刘娜, 范玉莹, 贾昊天, 葛瑞东, 李秀云, 邹希明, 刘云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63-77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39
摘要 ( 191 )   PDF (1245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麻前给药方案配合乳化七氟烷进行麻醉时对矮马无创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半野生矮马为研究对象,将10匹矮马随机分成KFXES组、KFDBES组两组,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KFXES组使用氯胺酮、静松灵、芬太尼对矮马进行诱导麻醉,KFDBES组使用氯胺酮、布托啡诺、右旋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对矮马进行诱导麻醉。矮马保持自主呼吸,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恒速静脉滴注6%乳化七氟烷维持麻醉2 h。在给药前记录常态下试验动物基础体征,在麻醉后持续2 h记录矮马的生命体征,分别于0、30、60、90、120 min监测无创血压,并同步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因子的浓度。结果显示,在试验过程中,KFXES组矮马的血压与试验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0~60 min时,对RAAS的抑制性两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时间超过90 min时,KFXES组对RAAS的抑制显著弱于KFDBES组(P<0.05)。因此,氯胺酮、芬太尼、布托啡诺及右旋美托咪定复合乳化七氟烷相对于氯胺酮、静松灵及芬太尼复合乳化七氟烷对半野生矮马进行麻醉时血压稳定性更好,在麻醉90 min后对RAAS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矮马的麻醉方法或剂量优化提供参考。
质量安全
不同储存温度下鸡蛋表面和内部真菌动态研究
王瑾, 柳焕章, 刘建钗, 张鹤平, 程龙, 张晶晶, 李想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772-78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2.040
摘要 ( 213 )   PDF (1347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通过检测商品鸡蛋在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蛋壳表面和内容物中真菌的数量和类别,了解真菌污染的动态变化,为改善鸡蛋储存条件并延长保鲜期提供参考。采取冀南某养殖小区不同养鸡场180枚新鲜鸡蛋,分别在25和4 ℃无菌环境下储存42 d,每7 d进行一次蛋壳和蛋液的真菌数量和类别检测。真菌数量检测参照国家标准GB 4789.15-2016;真菌种类鉴定采用形态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法。试验结果显示,鸡蛋内外真菌检出率和数量均随储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长;蛋壳比蛋液真菌检出时间早、检出率高,蛋液处理组真菌检出率在21~28 d快速增长;在相同时间点,25 ℃处理组真菌数量(菌落数)显著高于4 ℃处理组,蛋壳处理组显著高于蛋液处理组(P<0.05);在蛋壳和蛋液中共分离鉴定了168个真菌菌株,分属于18个种(属),其中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优势种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蛋液与蛋壳处理组的总菌落数和分离株数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在采样养殖场环境下,鸡蛋的真菌污染普遍存在;样品真菌检出率和菌落总数均随储存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冷藏(4 ℃)是防止鸡蛋真菌污染扩展的有效方法;蛋液的真菌污染可能主要来自蛋壳表面的真菌污染;样品鸡蛋污染真菌的多样性较高,其优势种属多为环境常在菌,但污染真菌中也有部分致病或产毒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