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3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20
生物技术
JSRV-Env重组质粒诱导转染TC-1、TC-1-Hyal2细胞后对TGF-α及VEGF因子表达的影响
骆爽, 孙丽红, 斯日古楞, 么宏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15-222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1
摘要 ( 239 )   PDF (3466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脂质体法将JSRV-Env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小鼠肺上皮细胞(TC-1)和表达绵羊Hyal-2的小鼠肺上皮细胞(TC-1-Hyal2),而后探讨两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此分析TGF-α、VEGF与绵羊肺腺瘤病(ovine pulmonary adenomatosis,OPA)发生的关联性及其在细胞癌变过程中的作用。体外培养TC-1和TC-1-Hyal2细胞,按照不同质粒可将TC-1和TC-1-Hyal2细胞分别设为pEGFP-C1-env转染组、pEGFP-C1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对TGF-α、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pEGFP-C1转染组及未转染组),在转染pEGFP-C1-env的两细胞组中VEGF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两细胞组中TGF-α 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同两对照组相比,转染pEGFP-C1-env的TC-1-Hyal2细胞上清液中VEGF、TGF-α蛋白浓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在相同转染处理的TC-1细胞组中其蛋白浓度也极显著升高(P<0.01),而TGF-α的蛋白浓度呈显著升高(P<0.05)。比较pEGFP-C1转染和未转染各细胞组中TGF-α、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发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经JSRV-Env诱导转染上述两细胞系后TGF-α、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结果提示JSRV-Env可能上调两细胞因子,进而可推测TGF-α、VEGF的表达变化与OPA发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由此为衍生出的OPA针对二者进行基因靶向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陆川猪PTTG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覃兆鲜, 农素群, 关志惠, 梁旦, 覃倩, 蓝晞, 潘天彪, 谢炳坤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23-222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2
摘要 ( 244 )   PDF (4421KB) ( 5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克隆陆川猪PTTG1基因全长CDS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GenBank公布的猪PTTG1预测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和预测了陆川猪PTTG1基因的理化性质与二级结构。结果表明,陆川猪PTTG1基因全长CDS序列为609 bp,编码202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牛、黑猩猩、人、猕猴、大鼠、小鼠、原鸡和斑马鱼相对应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15%、87.85%、87.52%、87.03%、76.03%、74.38%、55.74%和44.48%;PTTG1基因编码的蛋白无信号肽,属于亲水性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存在16个磷酸化位点。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不同物种PTTG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陆川猪PTTG1基因,为今后研究PTTG1基因在猪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

鉴别猪瘟野毒与疫苗毒的单一与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马萍, 李达, 汤德元, 张元鑫, 张华, 曾智勇, 刘霞, 韦冠东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30-223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3
摘要 ( 308 )   PDF (3983KB) ( 1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一种对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临床样本快速、简便的检测技术,以区分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野毒和疫苗毒感染,为规模化猪场CSF净化奠定基础。通过对GenBank中CSF野毒、疫苗毒及近源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比对,发现CSF兔化弱毒疫苗株3’-NTR独立存在富含T的插入序列,根据这一特点分别在该插入序列的上、下两端设计2对单一RT-PCR引物并选择特异保守区域设计了二重RT-PCR引物,优化筛选能够鉴别CSF野毒与兔化弱毒疫苗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能鉴别CSF野毒和疫苗毒的单一与二重RT-PCR鉴别诊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表明,单一RT-PCR检测CSFV各引物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2.2 pg(单一RT-PCR中的1对引物)和1.7 pg(单一RT-PCR中的另外1对引物);二重RT-PCR检测CSFV各引物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8.2 pg(CSF野毒)和6.7 pg(CSF疫苗毒),两种方法均检测不到PRV、PRRSV、JEV、BVDV、PCV2的DNA/RNA。采用该方法对146份可疑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SF疫苗毒与野毒在能繁母猪、育肥猪、保育猪和哺乳仔猪中的二重感染率分别为6.3%、7.4%、8.3%、8.6%。本研究建立的单一与二重RT-PCR方法都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优、重复性好的特点,该研究对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dR对多能基因及甲基化相关基因在徒手克隆胚胎中表达模式的影响
陆杏蓉, 李志鹏, 孙俊铭, 吕玲燕, 许钟峯, 刘庆友, 石德顺, 崔奎青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40-224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4
摘要 ( 205 )   PDF (2524KB) ( 4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多能基因Oct4和Nanog及DNA甲基化相关基因Dnmt1和Tets在徒手克隆(handmade cloning,HMC)胚胎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5-Aza-CdR处理重构胚对这些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Oct4、Nanog和Tet3的表达在2细胞时期达到顶峰,Dnmt1和Tet2基因的表达随HMC胚胎发育而下降,而Tet1基因随HMC胚胎发育表达上升。使用5-Aza-CdR处理重构胚没有改变Oct4、Tet1和Tet3基因的表达模式,使Nanog基因在胚胎发育初期表达增加,Dnmt1和Tet2基因在胚胎发育初期表达降低。研究初步确立了Oct4、Nanog、Dnmt1和Tets基因在HMC胚胎的表达模式,5-Aza-CdR对重构胚的处理可对HMC胚胎的甲基化模式产生影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FS株Nsp9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赵孟孟, 宋中宝, 冯松林, 王文佳, 邢星, 冯嘉萍, 张桂红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49-225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5
摘要 ( 296 )   PDF (2424KB) ( 3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9基因的功能进行预测,利用RT-PCR法从细胞毒中扩增PRRSV FS株的Nsp9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测序得到Nsp9基因序列,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sp9序列生物学信息。结果显示,Nsp9基因全长1 929 bp,目的基因的蛋白分子质量为70.5 ku,pI为7.78,表明该蛋白不稳定;抗原性分析显示,Nsp9基因存在多个抗原位点,柔韧性较好,多处位点的亲水性较强,适合作为单抗制备的表位;同种亚型不同毒株的Nsp9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6.9%~98.9%,这表明Nsp9基因高度保守,可进一步作为检测靶蛋白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诊断与疫苗免疫;亚细胞定位预测该基因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而不是细胞核内;同源建模预测三级结构结果显示,三维结构呈右手型,具有3个亚结构域,没有信号肽。此外,亲本株Nsp9基因与疫苗株Nsp9基因存在多个氨基酸的突变,这些氨基酸的插入与缺失是否与病毒的聚合酶活性和毒力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哈萨克马和焉耆马不同组织中IGFBP-5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吐尔逊江·吾木尔艾力, 孟军, 王建文, 曾亚琦, 姚新奎, 李林玲, 姚芳芳, 王欢, 任海帆, 黄晶晶, 阿米娜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57-226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6
摘要 ( 203 )   PDF (1829KB)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5,IGFBP-5)基因在哈萨克马和焉耆马不同组织部位中的mRNA表达规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在哈萨克马和焉耆马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大肠、盲肠、肋间肌、背最长肌、臂肌和臀肌等不同组织中IGFBP-5基因mRNA表达量,同时比较该基因在哈萨克马和焉耆马相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哈萨克马和焉耆马表达量最高的均为背最长肌,其次是臂肌,并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大肠、盲肠等内脏组织表达量(P<0.05),大肠中的表达量最低;焉耆马的肾脏、小肠、大肠、盲肠、背最长肌和臂肌中表达量高于哈萨克马相同部位的表达量,其中焉耆马背最长肌和大肠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哈萨克马的相同部位(P<0.01),小肠和盲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哈萨克马的相同部位(P<0.05)。本试验为深入研究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中国马生产性能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牦牛HOXA1基因的时空表达及其对机体调控机制的研究
张亚南, 石仙, 熊显荣, 兰道亮, 李键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65-227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7
摘要 ( 214 )   PDF (2048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获得牦牛HOXA1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组织表达谱和时序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多脊椎骨形成的原因及其机制奠定基础。通过RT-PCR技术克隆多脊椎骨牦牛HOXA1基因,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多脊椎骨牦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多脊椎骨牦牛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RT-PCR结果表明,多脊椎骨牦牛HOXA1基因序列全长为88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870 bp,编码290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牦牛与普通牛、野牦牛、人、野猪、马、家鼠、黑猩猩、原鸡和野猪的同源性为75.4%~98.1%。组织表达分析表明,HOXA1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小肠、肌肉、胃、卵巢、子宫、输卵管、乳腺、睾丸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时序表达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HOXA1基因在多数组织中的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

马鹿Zfx/Zfy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魏丽敏, 孙丽荣, 张永生, 席继锋, 李超程, 王绪海, 王香祖, 贾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72-22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8
摘要 ( 285 )   PDF (1597KB)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Zfx/Zfy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马鹿Zfx/Zfy基因进行扩增,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马鹿Zfx基因序列长为2 115 bp,GenBank登录号为KP257294.1,编码696个氨基酸;Zfy基因序列长为2 406 bp,GenBank登录号为KU041539,编码801个氨基酸。依据Zfx/Zfy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表明,马鹿Zfx基因与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聚为一类的野牛、藏羚羊、虎、家猫、家牛、家犬、绵羊的亲缘关系稍远;Zfy基因与家牛、野牛、藏羚羊、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动物及人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首次克隆了马鹿Zfx/Zfy基因,为研究该基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一步法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胡鸿惠, 南文金, 黄健强, 吴静波, 彭国良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79-228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09
摘要 ( 263 )   PDF (1336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临床腹泻病例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快速检测的一步法双重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PEDV和TGEV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性引物,经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和选择,结果显示,该一步法双重RT-PCR检测方法能同时特异性扩增PEDV和TGEV,该方法可检测到稀释度1×10-5的疫苗毒。应用本方法检测2015年度实验室收集的疑似样品,PEDV阳性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PEDV和TGEV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猪瘟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刘梅芬, 王淑娟, 闫若潜, 王东方, 曹伟伟, 赵雪丽, 李勤楠, 李宁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85-22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0
摘要 ( 234 )   PDF (2294KB) ( 4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巢式RT-PCR(nested RT-PCR)方法,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CSFV E2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CSFV总RNA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CSFV nested RT-PCR方法,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5份临床疑似CSFV感染样品进行了应用检测,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SFV nested RT-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扩增CSFV,但对ST正常细胞对照和其他8种病原对照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敏感性高,最低检测病毒含量为1 TCID50;自35份疑似CSFV感染样品中检出19份阳性样品,PCR阳性产物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均为CSFV E2基因片段。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SFV nested 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CSFV的快速检测,为CSF的早期检测诊断提供了特异、灵敏的方法。

羊口疮病毒ORF059基因的真核表达研究
朱姝, 庞峰, 李国华, 李亚颖, 彭冬梅, 杨小健, 聂鑫, 曹瑞勇, 王凤阳, 杜丽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91-229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1
摘要 ( 267 )   PDF (1200KB) ( 6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扩增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ORF059基因并进行真核表达。提取羊ORFV HCE弱毒株基因组为模板,参照GenBank上ORF059的基因序列,利用DNAMAN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ORF059目的片段,凝胶回收后将其连入pEGFP-N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EGFP-ORF059-N1,测序正确后瞬时转染NIH3T3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ORF059基因片段大小为1 005 bp;重组质粒pEGFP-ORF059-N1构建正确;转染pEGFP-ORF059-N1的NIH3T3细胞有明显的绿色荧光;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64 ku。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ORF059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蛋白原核表达和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郭宏伟, 郑鸣, 乔宏兴, 马辉, 赵绪永, 王永芬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296-230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2
摘要 ( 213 )   PDF (1179KB) ( 3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构建了pET28a-TGEV-N重组表达质粒,完成TGEV N蛋白的表达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N蛋白可被猪TGEV阳性血清识别。用TGEV 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TGE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5%;检测血清的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5%,与7种常见猪病血清无交叉反应。针对临床血清,用该方法检测结果与中和试验结果相比,符合率为100%。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检出TGEV抗体,重复性和特异性好,为标准化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肉羊微生物固态发酵饲料组方筛选及翻料工艺的研究
张立明, 郭鹏, 张政, 张棋炜, 刘大程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02-23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3
摘要 ( 218 )   PDF (1150KB) ( 4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制一种肉羊微生物发酵饲料,并确定其固态翻料工艺。以酿酒酵母菌BC、XR4与枯草芽孢杆菌A15为协同发酵菌株;选取麦麸、米糠、枣渣等为发酵饲料原辅料,采用DPS软件对原料进行均匀混料试验设计,选取8个组方进行固态发酵试验,通过测定发酵料中的活菌数,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等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来筛选最优的组方。同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翻料工艺的研究,其中,对照组不翻料,试验1组翻料1次,试验2组翻料2次,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的料温变化、发酵料活菌数及3种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来确定翻料工艺参数。结果显示,8个试验组中的活菌数均呈现先上升然后快速下降的趋势,3种营养活性物质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其中组方7的综合指标最优,其活菌数最高达到了37.30×105 CFU/g,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含量分别为97.41 mg/100 mg、37.66 mg/100 mg、20.17 μg/100 mg;翻料工艺试验中,发酵结束时2个试验组的活菌数和3种营养活性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的活菌数最高值、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1%、7.5%、7.6%、3.0%。

低粗蛋白质补充氨基酸日粮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崔家军, 张鹤亮, 张兆琴, 李亚奎, 李广东, 赵秀成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10-231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4
摘要 ( 225 )   PDF (966KB) ( 7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胎次、预产期、体重相近的妊娠母猪24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粗蛋白质(CP)水平为14.5%,试验组Ⅰ和Ⅱ为低CP补充氨基酸日粮,其CP水平分别为12.5%和10.5%。各处理氨基酸水平相同。试验期为从配种后20 d左右确定受孕后开始,直到产仔结束。试验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母猪采食低CP日粮,对其繁殖性能如总产仔数、活仔数、初生重及背膘厚无显著影响(P>0.05)。②对照组血清尿素氮的含量与试验组Ⅰ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组Ⅱ(P<0.05)。试验组Ⅰ的血清尿素氮的含量与试验组Ⅱ差异显著(P<0.05)。血糖含量随CP水平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对照组血糖含量与试验组Ⅰ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试验组Ⅱ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和Ⅱ血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③饲料CP的表观消化率随着CP的降低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组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Ⅱ显著高于试验组Ⅰ和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妊娠母猪采食低CP补充氨基酸日粮,对其繁殖性能及背膘厚无显著影响。

不同屠宰体重对江口萝卜猪胴体性状、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影响
杨忠诚, 龚俞, 杨茂林, 廖乔平, 杨昌平, 吴宇萍, 盘道兴, 刘若余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17-232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5
摘要 ( 258 )   PDF (1153KB) ( 4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屠宰体重对江口萝卜猪胴体性状、肉品质、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0、70、80、90、100、110 kg各6头江口萝卜猪测定了其不同体重阶段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其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江口萝卜猪在体重达80 kg之前,其屠宰率、眼肌面积随体重的增加增长较快,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明显,80 kg时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种类,其中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江口萝卜猪在体重达90 kg之后脂肪过多沉积,各体重组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总体上看,江口萝卜猪在体重达80 kg左右时其胴体性状及肉质性能较好,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具有理想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构成比例适宜。因此,综合各项测定指标江口萝卜猪在体重达80 kg左右屠宰较优。

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绵羊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金亚倩, 郝松华, 赵俊星, 马雪豪, 苏锐, 任有蛇, 张春香, 张建新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26-233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6
摘要 ( 278 )   PDF (964KB) ( 4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在绵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皮渣,旨在研究其对绵羊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4只5月龄、体重25 kg左右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公羊,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不同葡萄皮渣添加水平(0、5%、10%、20%)日粮。结果表明,10%添加组日增重(ADG)显著高于0、5%添加组(P<0.05);10%添加组肝脏及肾脏重量显著高于0、5%添加组(P<0.05);10%和20%添加组的大肠重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添加葡萄皮渣能极显著增加皱胃重量(P<0.01)。适量添加葡萄皮渣能显著提高绵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其中以10%添加水平最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变化趋势相同,均以5%添加组最低,显著低于0、20%添加组(P<0.05);与未添加组相比,5%添加组绵羊血清肌酐(CRE)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明显提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20%添加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皮渣可提高绵羊日增重,促进肝脏、肾脏及消化器官的发育,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血清抗氧化水平。综合各个指标,葡萄皮渣添加量以10%为宜。

延边黄牛公牛与阉牛牛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郭盼盼, 毛元廷, 李香子, 严昌国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33-233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7
摘要 ( 326 )   PDF (957KB) ( 8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主要对延边黄牛公牛与阉牛肉质中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选择品种相同,年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延边黄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其中试验组为阉牛,对照组为公牛,在试验日粮相同、饲养条件一致的条件下,育肥373 d后进行屠宰。结果显示:①试验初期,两组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素氮及胆固醇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试验末期,试验组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成分含量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试验组背最长肌中油酸含量、油酸/亚油酸分别比对照组高6.51%和229.42%,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对照组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硬脂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③对照组背最长肌中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含量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延边黄牛阉牛体脂肪沉积较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尤其是油酸含量明显高于公牛,肉质及口感好,适合生产高档牛肉。

笼养与平养蛋鸭蛋品质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李建东, 陈希萍, 黄得纯, 廖艺枢, 景栋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39-234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8
摘要 ( 247 )   PDF (1034KB) ( 6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比较笼养和平养方式对不同品种蛋鸭蛋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评价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鸭蛋品质提供参考依据。随机选取40周龄笼养和平养的金定鸭(青壳蛋)和山麻鸭(白壳蛋)鸭蛋各30枚于产后24 h内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笼养蛋鸭蛋重极显著大于平养蛋鸭蛋重(P<0.01),蛋重与蛋壳重、蛋白重和蛋黄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不同类型鸭蛋的蛋黄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青壳蛋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笼养青壳蛋的蛋壳强度亦高于平养青壳蛋(P<0.05)。蛋的比重与蛋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503,P<0.01),与蛋壳强度的相关系数亦达到0.536(P<0.01)。4种类型鸭蛋的哈氏单位均达到72以上。虽然蛋白重与蛋黄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蛋白重与蛋黄比率之间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蛋的比重与蛋黄重和蛋黄比率之间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就蛋品质而言,蛋鸭养殖以采用笼养模式、选择青壳蛋鸭品种为宜。

饲料和畜禽产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倪腾腾, 彭大鹏, 谢书宇, 陈冬梅, 王玉莲, 潘源虎, 陶燕飞, 袁宗辉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44-235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19
摘要 ( 263 )   PDF (993KB) ( 7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阿维菌素类药物(AVM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但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时间较长,因此简单、快速、高灵敏度、高通量且低成本的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尤为重要。作者综述了应用于饲料和畜禽产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荧光免疫分析法、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快速检测技术,并对快速筛选方法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以期对目前多残留筛选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秸秆蒸汽爆破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涛, 陈万宝, 孟庆翔, 周振明, 任丽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52-23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0
摘要 ( 273 )   PDF (966KB) ( 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蒸汽爆破技术是一种物理化学相结合的纤维处理工艺,通过蒸汽蒸煮和爆破作用达到改变纤维化学组成和结构的目的。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处理农作物秸秆,具有能够提高动物采食量和秸秆消化率的作用,有利于中国秸秆资源开发。作者介绍了蒸汽爆破技术的原理及加工工艺,综述了蒸汽爆破技术对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在秸秆饲料开发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旨在对秸秆蒸汽爆破技术在畜牧业中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藏绵羊燕麦青干草冷季补饲特征研究进展
李福厚, 王召锋, 侯扶江, 程云湘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58-236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1
摘要 ( 262 )   PDF (1132KB) ( 4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冷季牧草不足及营养品质下降是制约藏绵羊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提高高寒牧区草地及藏绵羊的生产力势在必行。作者查阅了藏绵羊冷季燕麦青干草补饲方面的文献,综述了藏绵羊冷季补饲的迫切性、燕麦青干草生产研究现状、燕麦青干草补饲对藏绵羊消化性能、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并针对今后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料在饲喂价值、补饲机制及冷季补饲技术的普及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对燕麦青干草在藏绵羊补饲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藏绵羊生产中冷季补饲技术提供参考。

生理生化
PCV2通过NF-κB/NLRP3信号通路调控体外培养PAMs分泌IL-1β
李海花, 张蕾, 杨春蕾, 赵向华, 乔家运, 王文杰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66-237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2
摘要 ( 310 )   PDF (1569KB) ( 7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s)产生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分子机制,试验选取2头PCV2和PRRSV抗原、抗体均为阴性的6周龄普通仔猪,无菌分离PAMs,以体外培养的PAMs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PAMs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生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AMs中NLRP3和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用小干扰RNA(siRNA)方法和核因子-kappa B(NF-κB)抑制试验分析NLRP3和NF-κB对PCV2诱导PAMs产生IL-1β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PCV2感染PAMs后能够显著或极显著增加IL-1β、NLRP3(1 h除外)和ASC(1、3 h除外)的生成(P<0.05;P<0.01)。siRNA能使58.3%的NLRP3基因沉默,且NLRP3沉默后PCV2诱导PAMs产生IL-1β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NF-κB被抑制后PCV2诱导PAMs产生IL-1β的水平也明显下降。结果表明,PCV2通过NF-κB/NLRP3信号通路调控体外培养PAMs分泌IL-1β。

microRNAs在动物皮肤及毛囊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吴月红, 李勇, 杨易, 何玉龙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73-23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3
摘要 ( 224 )   PDF (1017KB) ( 6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表达调控是动物被毛生长和发育的决定性因素。microRNA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基因调控元件,在多种哺乳动物皮肤及毛囊中均有表达,并在转录后水平调节皮肤和毛发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从microRNA水平上解析绵羊、山羊及羊驼等被毛生长特点及发生机理,为提高毛用型经济动物的毛发品质和产量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更深入地研究皮肤组织中microRNA的功能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作者主要针对目前已报道的在绵羊、山羊及羊驼等哺乳动物皮肤及毛囊发育中microRNA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炎症反应致肌肉蛋白质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胜军, 刘妍, 刘玉兰, 汪文俊, 张晶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79-23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4
摘要 ( 209 )   PDF (1192KB) ( 1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骼肌消耗是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和(或)分解代谢加快的结果,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状态下,如病原菌感染、创伤、肿瘤等。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炎症在肌肉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炎症反应导致肌肉蛋白质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自噬溶酶体降解途径及PI3K/Akt、p38/MAPK、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为开发新的方法治疗肌肉降解提供参考。

橄榄苦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昱, 秦序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88-239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5
摘要 ( 228 )   PDF (1434KB) ( 4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为探讨橄榄苦苷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机制,将50只健康小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橄榄苦苷组、依达拉奉组、橄榄苦苷+依达拉奉组。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21 d,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ATP酶、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TNF-α、IL-1β、MDA的含量及MPO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IL-10、ATP酶、SOD、CAT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大脑皮层BDNF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橄榄苦苷或依达拉奉治疗后,脑组织TNF-α、IL-1β、MDA的含量及MPO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IL-10、ATP酶、SOD、CAT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大脑皮层BDNF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橄榄苦苷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更加显著。综上所述,橄榄苦苷和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自由基损伤和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有关,橄榄苦苷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厚朴总酚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曹蓉, 谢堃, 侯德兴, 贺喜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395-24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6
摘要 ( 276 )   PDF (964KB) ( 6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厚朴总酚是一种提取于传统中药厚朴的酚类混合物,主要包含厚朴酚、和厚朴酚两种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和抗腹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厚朴总酚的抗氧化作用则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基础。作者对厚朴总酚通过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阻断脂质过氧化3种途径发挥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抗氧化作用及作为“绿色”抗氧化剂应用于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遗传繁育
细毛羊LAMB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纤维直径的关联性分析
赵冰茹, 黄锡霞, 田可川, 付雪峰, 徐新明, 柏妍, 田月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01-241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7
摘要 ( 199 )   PDF (3059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LAMB1基因外显子在细毛羊中的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纤维直径的关联性。基于DNA池重测序技术获得的SNPs数据,共筛选LAMB1基因外显子区域20个SNPs,利用直接测序法、PCR-SSCP及生物信息学软件对10个错义突变SNPs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利用SAS 8.1的GLM程序分析其对新疆巩乃斯种羊场育种核心群300只细毛羊的遗传效应及与被毛纤维直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0个SNPs中10个是同义突变SNPs;10个错义突变SNPs验证后7个发生错义突变,导致蛋白性质改变,3个呈假阳性。突变后LAMB1蛋白疏水性更强,预测是不可溶性蛋白。SNP5中TT基因型个体纤维直径显著高于TC和CC基因型个体(P<0.05),SNP9中GG和TT基因型个体纤维直径显著高于GT基因型个体(P<0.05)。虽然DNA混池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完整地检测到基因的SNPs,并将假阳性最小化,但还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揭示LAMB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丰富,突变SNPs在外显子中分布不平衡,LAMB1基因SNP5(rs159769941)和SNP9(rs159769901)可以考虑作为影响细毛羊被毛纤维直径的有效遗传标记。

水牛GABA A型受体π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郝文艳, 陈培芳, 代小丽, 王萍, 吴大平, 石德顺, 李湘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12-241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8
摘要 ( 175 )   PDF (2268KB) ( 3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γ-氨基丁酸(GABA)是大脑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递质,除与兴奋的传递有关外,还在内分泌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水牛GABA A型受体的π亚基基因(GABRP)CDS序列进行了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GABRP基因在水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应用RT-PCR技术成功获得了广西本地水牛GABRP基因序列,长为1 401 bp;BLAST比对结果显示,广西本地水牛的GABRP核苷酸序列与和河流型水牛的同源性为99%,GABRP在不同物种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GABRP蛋白主要在水牛乳腺组织的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GABRP基因在泌乳期及非泌乳期水牛乳腺组织中都有表达,且非泌乳期GABRP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ABRP基因在水牛乳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水牛瘦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庞春英, 邓廷贤, 陆杏蓉, 朱鹏, 段安琴, 梁贤威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18-242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29
摘要 ( 221 )   PDF (1625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检测水牛瘦素(Leptin)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为进一步开展水牛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奠定基础。运用DNA混合池结合直接测序及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法在182头奶水牛个体中进行Leptin基因SNP位点的筛选和分型。结果表明,在试验群体中Leptin基因共发现7个SNPs,位于内含子1、内含子3和外显子3区域,分别是A3123G、A3776G、A4154G、A5228G、A5524C、G5573T和A5751C。除了SNP5和SNP6位点在尼里-拉菲水牛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属于低度多态之外,所有SNPs位点在3个水牛群体中均属于中度多态。经χ2检验,所有SNPs位点的突变在尼里-拉菲水牛群体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本研究成功筛查7个水牛Leptin基因SNPs位点并进行了基因分型,为下一步开展奶水牛Leptin基因的标记-性状关联分析奠定基础。

畜禽长链非编码RNA的功能及其研究方法
陆启荣, 刘孟轲, 李丽, 程古月, 郝海红, 王旭, 戴梦红, 袁宗辉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25-243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0
摘要 ( 273 )   PDF (1718KB) ( 9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的RNA分子,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主要参与脂肪代谢、肌肉发育、胚胎发育、性别决定与分化等多种生物过程和疾病的调控。在LncRNA研究中,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简述了LncRNA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物学功能,重点介绍了LncRNA的主要研究方法:基因芯片、RNA-seq、Northern blotting、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RNA结构平行分析(PARS)、快速预测R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CatRAPID)等,同时介绍了LncRNA与DNA、RNA及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方法:RNA-pulldown、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IP)、光活性增强的核糖核苷交联和免疫共沉淀(PAR-CLIP)、RNA反义纯化(RAP)、RNA纯化的染色质分离(CHIRP)及RNA靶标的捕获杂交分析(CHART)、交联,连接以及混合测序(CLASH),为畜禽动物中LncRNA的研究提供借鉴。

不同卵黄成分、大豆卵磷脂及β-环糊精胆固醇对马精子冷冻效果的影响
毋状元, 罗永明, 董红, 霍飞, 郑新宝, 于伟浩, 徐文慧, 陈静波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35-244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1
摘要 ( 240 )   PDF (966KB) ( 5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比较添加不同浓度的卵黄成分(全卵黄(EY)、卵黄浆蛋白(EYP)、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水溶性卵黄蛋白(livetin))、大豆卵磷脂(SL)及β-环糊精胆固醇(CLC)对马精子冷冻效果的影响。选择4匹成年英纯血种公马进行采精,试验1:以INRA82+3.5%的混合抗冻剂作为基础冷冻液,添加0、2%、4%和8%浓度的EY、LDL、EYP或水溶性卵黄蛋白;试验2:以4%全卵黄组为对照,添加1%、2%和4% SL;试验3:在INRA82+3.5%的混合抗冻剂+4% EY基础液中添加0、0.75、1.5和3 mg/mL浓度的CLC。结果显示,EYP、LDL及水溶性卵黄蛋白3种卵黄组分均对马精子冷冻具有显著保护作用(P<0.05),但不同卵黄组分之间及与EY组相比保护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低浓度(1%)的SL精子冻融后活力与对照组(4% EY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高浓度SL组(2%和4%)冻融后精子TM、PM及RA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CLC解冻后精子活力与未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卵黄中EYP、LDL和水溶性卵黄蛋白均对精子保护有效,保护效果与EY无显著差异;1% SL可获得与卵黄相似的保护效果;在含有卵黄的基础冷冻液中添加CLC未能提高精子冻后活力。

北京油鸡多趾性状与产品品质相关性研究
吕学泽, 贾亚雄, 胡彦鹏, 赵春颖, 李兴民, 陈继兰, 陈余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41-24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2
摘要 ( 220 )   PDF (950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趾型北京油鸡产品品质的差异,通过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肉品特征的比较分析,获知北京油鸡多趾特征与其产品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为北京油鸡特色养殖及产品品质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试验选取肉蛋兼用型北京油鸡,分为3组(双四趾、单五趾和双五趾),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共720只,分别对其生产性能(体重、产蛋率和蛋重)、蛋品质(哈氏单位)及肌肉品质(保水性、剪切力、TPA、核苷酸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双五趾北京油鸡在120和240日龄的体重均略高于双四趾和单五趾北京油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双五趾北京油鸡160日龄的蛋重显著高于其他趾型北京油鸡(P<0.05)。双五趾油鸡腿肌保水性显著好于其他趾型(P<0.05),腿肌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显著低于双四趾和单五趾油鸡(P<0.05),而内聚性和弹性则显著高于其他趾型(P<0.05),双五趾油鸡腿肌的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趾型腿肌(P<0.05),不同趾型间北京油鸡风味物质无显著差异(P>0.05)。双五趾北京油鸡在前期体重与蛋重方面表现优于双四趾北京油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不同趾型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各有优势。总体来看,北京油鸡腿肌品质与趾型相关性大于胸肌。

疾病防治
PRRSV野毒感染猪群免疫接种弱毒活疫苗的效果分析
许心婷, 施开创, 李常挺, 龙飞翔, 莫胜兰, 陈汉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47-245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3
摘要 ( 249 )   PDF (1554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在两个小型猪场各选取两窝仔猪,在免疫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弱毒活疫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应用RT-PCR检测PRRSV核酸,应用N-ELISA和G-ELISA两种试剂盒检测PRRSV抗体。结果发现,免疫前0 d可以从仔猪血清中检测到PRRSV野毒株核酸,可持续到免疫后30 d;相对应的母猪在免疫前0 d可从血清中检测到PRRSV野毒株核酸。试验仔猪在免疫前0 d未能检测到PRRSV抗体,但在免疫后30~150 d均可检测到PRRSV抗体,其中N-ELISA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在免疫后30、60 d高于G-ELISA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而在免疫后120、150 d则低于G-ELISA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使用两种ELISA试剂盒共同检测216份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5.83%;配对χ2检验,P>0.05,两者差异不显著;Kappa值为0.87,属于极强一致性;两者相关系数r为0.605,具有显著线性相关。表明免疫接种弱毒活疫苗可以有效清除野毒感染猪群中的野毒株,N-ELISA和G-ELISA两种ELISA试剂盒均可用于评估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猪伪狂犬病病毒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孙彦琴, 马震原, 闫若潜, 王东方, 曹伟伟, 郭育培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55-246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4
摘要 ( 219 )   PDF (1283KB) ( 7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PEDV膜蛋白M基因和PRV gE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以PRV和PEDV混合总RNA为反转录模板,初步建立了PRV和PED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验证和临床应用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两种病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0 TCID50/mL病毒含量,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特异性地扩增PEDV和PRV细胞培养物,但对其他7种病原对照扩增不出任何条带,对26份临床疑似PEDV和PR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测序鉴定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EDV和PR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为临床上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伪狂犬病的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方法。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鉴定及伪狂犬病的防控
黄元, 陈晶, 赵翠玲, 陈锦良, 向蓉, 王晓虎, 向华, 黄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61-24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5
摘要 ( 229 )   PDF (1421KB) ( 6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1年以来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在中国大范围流行致伪狂犬病(PR)再次暴发。广东某猪场发生疑似PR引起母猪较大范围的流产,为此本试验展开对该病诊断和防控方法的研究。随机抽取流产和未流产母猪血清,应用ELISA检测PRV gE和gB抗体;同时采集发病仔猪脑组织PCR检测PRV gH片段。对全场母猪紧急接种PRV变异株灭活苗,分别应用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前后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已发生流产母猪血清PR gE抗体均为阳性,而未流产母猪血清抗体见弱阳性;流产母猪PRV gB抗体的S/P值高达4.0,未流产母猪也达3.3。PCR检测3头病仔的脑组织均为阳性,测序表明其gB基因与2012年流行毒株BJ-YT-2012序列相似性为100%。ELISA检测免疫灭活疫苗前母猪血清PRV gB抗体S/P值为1.603,免疫4周后升高到2.88;特别是中和抗体从1:24升高到1:213。这与免疫疫苗1周后母猪流产开始减少,2周后母猪少见流产的结果吻合。研究结果提示,PRV经典株疫苗产生的PRV gB抗体对变异株的保护作用不佳,而变异株疫苗的保护效果显著。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pcDNA3-HN)在雏鸡体内主要组织器官定植情况检测
金三俊, 董佳琦, 武洪志, 宋建楼, 王传奇, 郭照宙, 刁新平, 程相朝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68-247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6
摘要 ( 194 )   PDF (1795KB) ( 4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检测重组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pcDNA3-HN)在雏鸡体内主要组织器官定植情况,本研究将1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重组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pcDNA3-HN)和PBS免疫,在免疫后4、24、48、72、96、120、144及168 h,分别检测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和重组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pcDNA3-HN)在雏鸡心脏、肝脏、脾脏、盲肠和血液的定植情况。结果显示,在免疫后24 h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在血液中数量达到了一个峰值,24~48 h血液细菌数量下降,48~96 h血液中细菌数上升并在96 h达到另一个峰值,96~168 h血液中细菌数量下降,在心脏、肝脏、脾脏、盲肠这几个脏器中,细菌的数量分别在4~72 h呈上升趋势并在72 h达到峰值,72~96 h脏器细菌数量下降,96~120 h菌数上升并在120 h达到峰值,随后细菌数量下降;免疫重组减毒沙门氏菌ΔcrpC79-13(pcDNA3-HN)组在雏鸡各脏器细菌总数变化及定植情况与ΔcrpC79-13相似。结果表明,重组菌株ΔcrpC79-13(pcDNA3-HN)与亲本菌株ΔcrpC79-13均可在雏鸡心脏、肝脏、脾脏、盲肠等器官定植,且在各脏器中菌株定植变化趋势一致但数量下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新城疫病毒增殖作用及免疫干扰的研究
张东涛, 宋振威, 周学章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74-248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7
摘要 ( 207 )   PDF (1943KB) ( 4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观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和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之间的增殖干扰现象,分析在免疫过程中两种疫苗存在的免疫干扰,为确定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0日龄鸡胚尿囊腔接种不同浓度的IBV、NDV以及不同浓度混合的IBV和NDV,收集尿囊液测定其血凝效价(HA);用不同浓度的IBV、NDV以及不同浓度混合的IBV和NDV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及SPF雏鸡,收集血清,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及抑制效价。结果表明,同胚培养时,无论先接种IBV后接种NDV还是先接种NDV后接种IBV或IBV和NDV同时接种,IBV对NDV均有干扰作用,而NDV对IBV没有干扰作用;接种IBV和NDV的小鼠,其产生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均低于单独免疫组,免疫的次序及免疫间隔时间对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均有影响,IBV对NDV的免疫效果具有较大的干扰作用。不同针混合免疫方式能提高IBV和NDV的抗体效价;接种IBV和NDV的雏鸡,免疫次序及免疫相隔时间对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均有影响,IBV对NDV的免疫效果具有较大的干扰作用;雏鸡和小鼠免疫血清HI试验数据表明,免疫次序及免疫间隔时间对IBV和NDV抗体的产生均有影响,但对NDV抗体的产生影响更明显,随着免疫间隔时间的增加,IBV和NDV的抗体水平呈增加趋势,雏鸡比小鼠更能敏感地反映出IBV对NDV的免疫干扰作用。混合注射时IBV和NDV的抗体水平均降低,IBV对NDV的免疫效果有干扰作用。因此,在同胚培养、小鼠及雏鸡的免疫中,IBV对NDV有干扰作用,而NDV对IBV无干扰作用。混合接种时IBV和NDV抗体效价均下降,IBV对NDV的免疫效果有干扰作用。免疫次序及免疫间隔时间对IBV和NDV抗体的产生均有影响,但随着免疫间隔的增加,IBV和NDV的抗体水平呈增加趋势。

伪狂犬病及其对毛皮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欣彤, 刘昊, 刘帅, 闫喜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83-248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8
摘要 ( 243 )   PDF (983KB) ( 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2010年以来,伪狂犬病在国内外呈暴发和蔓延趋势。免疫后猪感染伪狂犬现象在欧美地区和中国多数省份都有报道,且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发生。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阳性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7%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26%。同时中国东北、华北和山东一带还有不同程度的水貂、狐狸等毛皮动物感染发病的情况,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阳性带毒率高达30.6%~37.2%。另外,适应了毛皮动物的伪狂犬病病毒会引起毛皮动物迅速发病和较高的死亡率。为了更好地研究该病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地制定防控措施,作者对目前伪狂犬病在国内外的流行情况、疫苗的使用种类和该病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系统的概括,并总结了在毛皮动物上发病的特有现象,就该病如何在毛皮动物中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防控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和展望。

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邓永强, 汪开毓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90-249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39
摘要 ( 234 )   PDF (1036KB) ( 7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乳链球菌是常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常导致新生儿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奶牛乳腺炎。近年来,在水生动物体内也频繁分离到该菌,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该菌每年都在中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罗非鱼主要养殖区暴发流行,严重威胁着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者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毒力因子(荚膜多糖、CAMP因子、表面免疫原性蛋白、α蛋白、C5a肽酶)和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经验交流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蒙洪娇, 朱世馨, 相冬, 孔祥杰, 姜海龙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496-250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40
摘要 ( 234 )   PDF (967KB) ( 4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质(CP)水平是维持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及完整性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保护仔猪断奶后的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简述了日粮CP水平对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肠道黏膜通透性、微生态及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日粮CP水平在断奶仔猪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猪精子质量的流式细胞检测分析
吴梦, 丁玉春, 刘作华, 刘文, 罗林, 葛良鹏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502-250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9.041
摘要 ( 248 )   PDF (1422KB) ( 5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将流式细胞术应用于猪精子分析,同时检测精子功能的多个特性,以保证精子具备多种特性且功能完整,顺利完成授精过程。分别采用SYBR-14/PI(Propidium Iodide)、YO-PRO-1/PI、PNA/PI及Mito Tracker/YO-PRO-1 4种染色方法对荣昌猪精子的质膜完整性、细胞凋亡、顶体完整性及线粒体功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以SYBR-14+/PI-表示质膜完整的活精子,YO-PRO-1-/PI-表示活精子,PNA-/PI-表示未发生顶体反应的活精子,Mito Tracker+/YO-PRO-1-表示线粒体活性高的活精子,以上述检测指标的综合结果判定精子功能的完整性。本试验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荣昌猪精子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种猪不孕症提供理论依据,对有效治疗不孕症有重要意义。

国外畜牧科技
猪β-防御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鉴定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508-2508. 
摘要 ( 160 )   PDF (897KB) ( 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β-防御素1(PBD-1)基因在猪的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由该基因编码的肽是一种抗菌肽,对大多数微生物具有直接活性,在猪口腔中形成第一道抗菌屏障。试验旨在分析猪(大白猪×约克夏猪×Ankamali猪)PBD-1基因外显子1、2的多态性。选取100头猪,采集血样,苯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测定DNA质量及浓度,对PBD-1基因外显子1、2进行PCR扩增及SSCP分型。结果发现,PBD-1基因外显子1、2各存在3种基因型,外显子1的SNP位于5’-UTR区,外显子2的SNP位于成熟肽编码区。PBD-1基因外显子1的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7、0.30和0.03,所有品种中GG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但在大白猪×约克夏猪群体中未检测到TT基因型;PBD-1基因外显子2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0.27和0.23,在大白猪×约克夏猪群体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在Ankamali猪群体中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结果表明,PBD-1基因存在一个明显的遗传变异位点,进一步研究将着重于建立免疫猪群的基因分型PCR方法。

葡萄果渣粉、山竹果皮粉和莫能菌素对阉奶牛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9):  2508-2508. 
摘要 ( 128 )   PDF (897KB)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果渣粉(GPP)、山竹果皮粉(MPP)和莫能菌素对阉奶牛采食量、养分消化率、微生物、瘤胃发酵特性、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和氮平衡的影响。根据4×4拉丁方,将4头初始体重为(220±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阉奶牛随机分为4组。T1组为对照组,T2组补充33 mg/kg日粮的莫能菌素,T3组补充2% GPP(以干物质摄入量为基准),T4组补充30 g/kg日粮的MPP,每头试验牛饲喂0.2% BW精料,自由采食用3%尿素处理的稻草(UTR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P组UTRs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莫能菌素、GPP和MPP组的氨态氮(NH3-N)和血液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GPP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GPP、莫能菌素和MPP组的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此外,GPP、MPP和莫能菌素组原虫种群数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纤维分解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GPP组阉牛的氮保留量、微生物粗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氮合成效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GPP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精饲料中,能够提高采食处理后稻草的阉牛瘤胃发酵效率、消化率,并加快微生物蛋白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