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源朗, 齐平平, 丁海生, 赵辉玲, 黄冬维.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不同剩余采食量皖南黄兔盲肠中微生物菌落多样性[J].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2): 549-557. |
[2] |
史宏昭, 刘洋, 姚睿智, 刘鹏, 李士泽. 冷应激复温对ICR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3): 932-941. |
[3] |
臧佳佳, 李冰, 滕奕, 杨雨珠, 皮得金, 陈嵚崟, 郭双双, 赖玉娇, 易丹. 葛根素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抗氧化功能及菌群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12): 4846-4857. |
[4] |
许静漪, 罗汉鹏, 付琪, 胡羽飏, 段禹交, 黄思琪, 周月玲, 杨桐桐, 张亚一, 郭刚, 刘巧香, 王雅春. 北京地区泌乳牛夏季鼓膜温度昼夜节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9): 3362-3371. |
[5] |
陶志云, 朱春红, 施祖灏, 徐文娟, 章双杰, 宋卫涛, 刘宏祥, 李慧芳. 鸭疫里默氏菌对鸭盲肠组织形态结构和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6): 1702-1708. |
[6] |
王亚男, 冯曼, 周英昊, 毛森, 邱殿锐, 郭建军, 李素霞, 王洪彬. 冀北寒区秋冬季节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4): 1282-1288. |
[7] |
赵寿培, 李雪梅, 高玉红, 孙新胜, 郭建军, 郝赞艮, 毛森. 冀中平原奶牛舍温热环境评价及温热参数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11): 3510-3517. |
[8] |
魏殿华, 高静雯, 汪骁轩, 张莉, 齐亚银. 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HSP60、HSP70和HSP9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46(12): 3680-3689. |
[9] |
姜文杰, 李英花, 姚雪瑞, 赵予晗, 高青山, 朴春浩, 孙福亮, 许永男. 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9): 2507-2515. |
[10] |
罗汉鹏, 李源韬, 刘嘉莉, 徐伟, 张海亮, 董刚辉, 李锡智, 黄锡霞, 王雅春. 不同耐热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差异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8): 2263-2269. |
[11] |
李隐侠, 王慧利, 邓维, 张莉, 张俊, 钱勇, 孟春花, 曹少先. 高温环境下湖羊直肠温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J].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1): 271-277. |
[12] |
张梅, 周玲玲, 张苗苗, 钟新献, 邵军, 范丽娜, 耿鹏瑞, 李一丹, 李岩, 廖和荣. Bcl-2、PCNA基因在鸡、鹌鹑及其杂交种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7): 2050-2056. |
[13] |
白俊艳, 杨帅, 庞有志, 王旭, 孙港. 鹌鹑野灰相关蛋白基因外显子Ⅰ的多态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5): 1425-1430. |
[14] |
康润敏, 李瑶, 吕学斌, 姬高升, 应三成, 曾凯, 李琰, 殷明郁. 利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猪盲肠微生物菌落多样性[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11): 3121-3129. |
[15] |
巨晓军, 马尹鹏, 杨海明. 非特异性卵黄抗体对雏鸡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44(10): 2916-2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