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2-08-20
特约综述
牛奶中汞的风险分析
郑楠, 王加启, 许晓敏, 屈雪寅, 韩荣伟, 黄良策, 叶巧燕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3. 
摘要 ( 701 )   PDF (1KB) ( 14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水和土壤中汞的含量大幅增加,加大了食品中汞污染的隐患。奶牛摄入、饮用高汞含量的饲料和水都会代谢到乳中。因此,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危害要给予高度关注。作者就牛奶中汞的存在形式、来源、危害、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科学认识。
生物技术
脂质体瞬时转染siRNA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去乙酰化蛋白酶1的表达
杨洋, 吴国娟, 李培锋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4-10. 
摘要 ( 668 )   PDF (1KB) ( 18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有效的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从而抑制其乙酰化组蛋白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1)的表达。使用阳离子脂质体法瞬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荧光标记siRNA(FAM-siRNA)筛选转染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确定最优条件并检测不同位点(374,525和822)HDAC1-siRNA的抑制效果,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HDAC1-siRNA对RTECs增殖的影响,并设立曲古霉素处置组作为试验对照。荧光表达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30 pmol siRNA∶1.5 μL LipofectamineTM 2000为最佳转染条件,HDAC1-374的干扰效果最明显。MTT检测结果显示,HDAC1-374与TSA一致,证实HDAC1-siRNA能有效抑制RTECs的增殖。本试验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siRNA法成功抑制了RTECs中HDAC1的表达。
副猪嗜血杆菌aro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2种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牟和平, 王兴美, 叶亚琼, 李家伟, 李玉谷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0-15. 
摘要 ( 567 )   PDF (1KB) ( 1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对分离的5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卫星" 生长试验、生化鉴定和PCR检测。通过对aro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这5株菌同标准菌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6.3%~99.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2%~99.5%。此外,还建立了分别针对副猪嗜血杆菌(Hps)、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敏感性试验表明,三重PCR最低能检出Hps、PPV、PRV、PCV2的DNA分别为12、16、7.6和6.3 pg。
靶向envLTR基因的siRNA抑制ALV-J 复制的研究
李娇, 冯少珍, 黄武, 吴晓婵, 李育豪, 曹伟胜, 廖明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6-19. 
摘要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envLTR基因,根据它们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4~5对siRNA,并将其克隆至pSilencer 4.1,构建siRNA重组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染DF-1细胞6 h后以103 TCID50接种ALV-J,利用Real-time RT-PCR在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重组质粒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相比,pSi4.1-env各重组质粒对env基因的抑制效果达到18.15%~63.43%,pSi4.1-LTR各重组质粒的抑制效果则达到19.37%~45.41%。
Texel和乌珠穆沁绵羊妊娠中后期胎儿背最长肌中 AKT基因的发育表达模式
张小宁, 陆健, 任航行, 魏彩虹, 张莉, 赵福平, 杜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0-25. 
摘要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绵羊胎儿期骨骼肌中表达稳定性高的内参基因,探讨AKT基因在绵羊妊娠中后期背最长肌中的发育性表达模式。以Texel和乌珠穆沁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DHC、YWHAB、RPLPO、RPS18、B2M 5个内参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检测AKT基因mRNA丰度在其胎儿期70、85、100、120和135 d间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在品种间和不同生长阶段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对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5个内参基因的定量结果经GeNorm程序统计学分析处理,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RPS18>RPLPO>SDHC>B2M>YWHAB,确定用RPLPORPS18和SDHC 3个基因校正绵羊胎儿期不同生长阶段的目的基因表达量。在5个发育阶段中,两个品种绵羊胎儿AKT基因表达模式有一定差异,AKT表达量在Texel绵羊85和120 d时均有明显的增加,而在乌珠穆沁绵羊的100 d时出现1个表达峰,这与试验对两品种绵羊组织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印证了Texel绵羊在85和120 d以及乌珠穆沁绵羊在100 d时存在肌发生波的推测。以上结果初步揭示绵羊妊娠中后期生长发育过程中AKT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和品种差异,为深入研究AKT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短小乳杆菌内蒙古分离株S-层蛋白的普查、鉴定和基因分析
兰丽, 魏建民, 王艳霞, 王敏, 满达, 格日勒图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6-30. 
摘要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层蛋白(S-layers protein)是位于某些细菌表面的高度有序的具有超微结构的一种外膜蛋白。本试验以蒙古族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短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为材料,应用SDS-PAGE技术对若干乳杆菌进行S-层蛋白的普查,并应用PCR方法克隆出L.brevisslp基因,对该slp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L.brevis样品在44~55 ku之间出现目的条带,与文献报道的S-层蛋白大小范围一致;PCR方法正确扩增出大小约为1300 bp的slp基因, 经DNAStar软件遗传分析发现该基因与鸡乳酸杆菌株(GenBank登录号:AY597266.1)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最近,与其他种类乳酸菌遗传距离也非常相近;经Genetyx生物软件推导出的S-层蛋白大小理论值约为47 ku,具有显著的外膜蛋白的特性。本试验为后续遗传改造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猪细小病毒和猪源脑心肌炎病毒的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朱向博, 刘业兵, 王晶钰, 张晓杰, 梁耀峰, 王利勤, 董睿, 陈婷, 李成山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31-35. 
摘要 ( 3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建立能同时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PPV VP2基因和EMCV 3D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 5.0软件设计出PPV和EMCV的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特异性检测PPV和EMCV的二重PCR方法,PPV和EMCV的敏感性检测极限分别达7.62和1.22×10-1 pg/μL。通过对临床36份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适合于临床检测应用。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米立娟, 王永志, 刘晔, 张守峰, 扈荣良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35-38. 
摘要 ( 5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狂犬病病毒BD06株脑毒免疫BALB/c小鼠,制备G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灭活的BD06脑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法进行4轮筛选,获得6F12、1B12共2株具有中和活性的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一株针对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构象表位的单抗6F12和一株针对糖蛋白线性表位的单抗1B12。小鼠中和试验结果显示,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具有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结果表明,获得了两株针对狂犬病病毒G蛋白不同抗原表位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为狂犬病病毒特性研究和检测奠定了基础。
IFN-α优化基因的真核表达及抗病毒活性的研究
张淑琼, 高娟, 曾思遥, 蒋再学, 陈瑞爱, 罗满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39-44. 
摘要 ( 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根据酵母系统密码子的偏嗜性,对成熟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密码子偏嗜性改造,利用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αC来表达犬IFN-α成熟蛋白基因。并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系统以细胞病变抑制法为基础来测定重组犬α干扰素的效价,同样方法测定了表达产物对PRV和CDV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实现了犬α干扰素在酵母中的高表达,表达量高达58 mg/L,SDS-PAGE检测大小约为24 ku,比预测分子质量大,推测发生了糖基化。表达产物具有较强的种属特异性,在Vero细胞上对PRV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达到了3.6×107 U/L,对CDV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犬IFN-α以后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Arkadia表达载体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条件的优化
廖芳芳, 李娇, 王惠川, 张中文, 吴国娟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44-47. 
摘要 ( 3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优化泛素化酶Arkadia质粒表达载体pGPU6/GFP/Neo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的条件,为研究Arkadia表达载体在小鼠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hathy,AAN)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以小鼠RTECs为转染对象、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转染介质,采用Real-time PCR和CCK-8法检测不同的质粒与脂质体比例条件下Arkadia mRNA的表达差异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的转染时间条件下表达载体对Arkadia mRNA沉默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Arkadia-pGPU6/GFP/Neo载体的转染效率表现出了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当质粒DNA∶LipofectamineTM 2000为0.66 μg∶2 μL、转染时间为24 h时,对Arkadia mRNA表达的抑制最明显并且对细胞的毒性最小。最终确定了Arkadia-pGPU6/GFP/Neo载体转染小鼠RTECs的最佳条件。
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娟萍, 姚敬明, 赵喜有, 吴忻, 孟帆, 刘文俊, 樊振华, 米瑞娟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48-52. 
摘要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基因序列,对各病毒基因区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PPV 的VP2、PRV的 gD、和PCV2的ORF2基因为各病毒的诊断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3种病毒的多重PCR技术,可同时扩增PPV 313 bp、 PRV 217 bp和PCV2 447 bp的特异性片段。用多重PCR技术与单项PCR技术对比检测试验证明两者的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同时鉴别诊断这3种病毒。从10个发病猪场和门诊病例的病猪采集的211份样品,用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检出PPV阳性42份,阳性率为19.91%;PRV阳性26份,阳性率为12.32%;PCV2阳性56份,阳性率为26.54%;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25份,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1.85%。检测结果表明,山西省猪群已感染这3种疫病。
绿脓杆菌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太翔, 孙军, 赵晗, 李秀勇, 孙涛, 刘文鹏, 田国宁, 韩亮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53-56. 
摘要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利用绿脓杆菌的序列信息分析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测绿脓杆菌的方法。从培养的绿脓杆菌中提取DNA,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 technology,PSQ)针对保守核苷酸区段的测序分析。通过焦磷酸测序后获得的序列信息与已知的目的基因的序列比对,能进一步确证毒株的序列信息为绿脓杆菌。利用焦磷酸测序能快速获取核酸的序列信息,可为毒株及早确证奠定基础。
鹅细小病毒SS/10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胡自立, 刘海玲, 黄武, 饶雷, 罗开健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56-60. 
摘要 ( 4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从佛山市某专业户送检的雏鹅肝组织中分离到1株鹅细小病毒(命名为SS/10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毒株的番鸭胚半数致死量为10-4.6/0.3 mL,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其对10日龄雏鹅没有致死性,从组织切片观察肠、肝脏、肾脏和脑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对该毒株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其VP1、VP2和VP3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番鸭分离株DY株的同源性较其他参考毒株(鹅分离株)的同源性低,NS1和NS2基因的同源性没有这种差异;其VP3基因与82-0321V,VG32/1和标准株B株在同一分支上,与82-0321V亲缘关系最近,与番鸭细小病毒GD株亲缘关系最远;其VP3基因与B株相比少了505-507位的糖基化位点NRT。
新疆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型的多重PCR鉴定
尚文婧, 赵新斐, 王静梅,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61-64. 
摘要 ( 469 )   PDF (1KB) ( 14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鉴定分离自新疆北疆绵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鉴定来自病发地区部分羊场的发病绵羊、健康绵羊、羊舍环境和乌鸦粪分离的30株李斯特氏菌分离株的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株血清型。结果为4株发病绵羊株有3株鉴定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型为1/2a或4b,1株为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株健康绵羊株血清型为1/2a;其余来自羊舍水源的3株、乌鸦粪的2株及健康绵羊16株为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明来自发病绵羊、健康绵羊及参考菌株LM血清型之间具有相关性。
新疆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型的多重PCR鉴定
尚文婧, 赵新斐, 王静梅,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61-64. 
摘要 ( 332 )   PDF (1KB) ( 14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鉴定分离自新疆北疆绵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鉴定来自病发地区部分羊场的发病绵羊、健康绵羊、羊舍环境和乌鸦粪分离的30株李斯特氏菌分离株的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株血清型。结果为4株发病绵羊株有3株鉴定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型为1/2a或4b,1株为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株健康绵羊株血清型为1/2a;其余来自羊舍水源的3株、乌鸦粪的2株及健康绵羊16株为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明来自发病绵羊、健康绵羊及参考菌株LM血清型之间具有相关性。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李富祥, 李华春, 宋建领, 杨仕标, 朱建波, 廖德芳, 姚俊, 高华峰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68-72. 
摘要 ( 4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Hps参考株AB078973(基因登录号)同源性为100%,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3株血清5型参考株AB078972、AB078973、AB078974的16S 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0%~99.4%之间,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YN-1株。
昆明鼠白细胞介素-1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中原, 李佳缘, 周东辉, 朱兴全, 陈佳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73-76. 
摘要 ( 400 )   PDF (1KB) ( 13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参照GenBank登录的小家鼠(Mus musculus)白细胞介素-1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刚地弓形虫RH株诱导昆明(KM)鼠72 h后的脾细胞进行扩增,克隆得到了KM鼠的成熟IL-15核苷酸序列。经测序分析发现,KM鼠成熟IL-15序列长度为345 bp,编码114个氨基酸,与小家鼠IL-15序列相似性达到100%。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KM鼠成熟IL-15序列与挪威鼠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2%和95.5%;与土拨鼠、人、灵长类、兔、犬、猫、牛、野猪等哺乳动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1.2%~78.8%和69.5%~74.7%;与珍珠鸟、非洲蟾蜍和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6.1%~50.9%和16.1%~32.5%。KM鼠IL-15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免疫增强作用奠定了基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典株与变异株RT-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维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76-79. 
摘要 ( 542 )   PDF (1KB) ( 14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经典株和变异株的鉴别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经典株与变异株Nsp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能鉴别诊断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从经典株与高致病性株PRRSV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549和459 bp的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对猪瘟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能分别检测出1 pg经典株和0.1 pg变异株RNA含量。建立的RT-PCR鉴别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可以准确、快速鉴别出PRRSV经典株与变异株,将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临床诊断、病料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特异、灵敏的鉴别诊断方法。
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王轶男, 贾立军, 薛书江, 张影, 钱年超, 张守发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80-82. 
摘要 ( 383 )   PDF (1KB) ( 1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序列(AY661522.1),应用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31软件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瑟氏泰勒虫DNA为模板,建立了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PCR诊断方法。该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1020 bp,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8%;建立的PCR方法与猪附红细胞体、犬新孢子虫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最低DNA检出量为1.5 pg/μL;通过对6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并与血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等特点,适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的检测。
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王轶男, 贾立军, 薛书江, 张影, 钱年超, 张守发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80-82. 
摘要 ( 316 )   PDF (1KB) ( 1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序列(AY661522.1),应用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31软件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瑟氏泰勒虫DNA为模板,建立了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PCR诊断方法。该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1020 bp,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8%;建立的PCR方法与猪附红细胞体、犬新孢子虫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最低DNA检出量为1.5 pg/μL;通过对6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并与血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等特点,适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的检测。
纳米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在牛病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
王武军, 白泉阳, 郑腾, 徐淑菲, 孔繁德, 黄一帆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87-90. 
摘要 ( 479 )   PDF (1KB) ( 14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综述了以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代表的纳米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近年来在牛病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分析和预测其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牛病临床检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截短表达与活性检测
曹贵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91-94. 
摘要 ( 5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参照已发表的PCV2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PCV2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了长约480 bp的ORF2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BL21(DE3)表达菌,经IPTG诱导得到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法在变性的条件下纯化重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浓度为0.396 mg/mL。纯化蛋白经免疫印迹、间接ELISA检测证明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肉牛生长发育与产肉性能影响的研究
周振勇, 张杨, 蔺宏凯, 张金山, 李红波, 闫向民, 杜玮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95-100. 
摘要 ( 643 )   PDF (1KB) ( 16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添加剂在相同配方下对肉牛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健康的新疆周岁褐牛公牛30头,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日粮相同,试验Ⅰ组精料中添加1%的肉牛育肥饲料复合添加剂,试验Ⅱ组精料中添加0.2%的巴尔吡尔。对肉牛骨骼与脏器组织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在腰角宽、髋宽上差异显著(P<0.05),另外,能显著增加试验Ⅱ和试验Ⅰ组的血液与复胃的重量(P<0.05);具有增加胴体重与高档、优质肉产量,提高屠宰率,调控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生长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在育肥增重、胴体、净肉、高档优质肉销售收益上获利增加额分别为42.7、130.6、142.22、141.6和-15.8、38.2、76.1、149.7元。因此,两种添加剂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肌肉、骨骼、脂肪组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巴尔吡尔添加剂具有增加肉牛脂肪代谢,降低体脂的功效,可作为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肉牛育肥生产中。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L-精氨酸对妊娠期獭兔血清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彭易柱, 堵光莹, 王多伽, 刘畅, 邵大富, 费中平, 何娟, 张晶, 孟杨, 唐鸿宇, 张梦晗, 汤鑫, 沈景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01-104. 
摘要 ( 4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L-精氨酸对妊娠期獭兔血清中1型(Th1)和2型(Th2)细胞因子的影响,为妊娠期獭兔日粮的配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发情獭兔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6组配种后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45%、0.60%、0.75% L-精氨酸。测定在妊娠第10、20、30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浓度。结果表明,妊娠10 d时,试验4~6组IL-2浓度显著低于试验1~3组(P<0.05);妊娠20、30 d 时,试验3~6组IL-2浓度显著低于试验1、2组(P<0.05);妊娠10、30 d时,试验3~6组IL-4浓度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妊娠20 d时,试验2~6组IL-4浓度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与试验1组相比,IFN-γ浓度在添加量为0.15%时显著降低,并不再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显著变化。因此,妊娠期獭兔日粮中L-精氨酸适宜添加量为0.30%。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杨晓虹, 金鹿, 李俊良, 任景乐, 郭晓宇, 曹平, 高义彪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05-108. 
摘要 ( 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菌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384只15周龄的海兰褐蛋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2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试验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开产日龄比对照组晚;在27~30周龄时试验2组显著提高了产蛋率并降低了料蛋比(P<0.05),而试验3组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升高(P>0.05);试验组的繁殖性能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因此,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蛋种鸡产蛋前期的生产性能,本试验中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100 g/t。
蒙脱石主要作用机理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聪, 周凌云, 董淑慧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08-111. 
摘要 ( 4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蒙脱石(MMT)是由硅、铝及少量铁、镁、钙等矿物质元素组成的层纹结构、片状结晶的天然的硅铝酸盐,来源于天然膨润土矿,并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牧生产中。作者主要从蒙脱石的理化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奶牛乳尿素氮的研究进展
杨露, 熊本海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12-115. 
摘要 ( 581 )   PDF (1KB) ( 16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是指牛奶中尿素氮的浓度,是评定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和使用MUN能够判断日粮配方是否合理,管理计划是否恰当。作者综述了MUN的产生机制、监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目前应用该指标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总之,它的应用对动态预测反刍动物营养需要、科学配制日粮具有重要意义。
柴术抗激散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应激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孙耀贵, 程佳, 李宏全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16-120. 
摘要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柴术抗激散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应激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28±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添加0、1%、2%、3%柴术抗激散的日粮,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2%和3%的柴术抗激散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可显著降低35和56日龄仔猪的血清皮质醇水平(P<0.05),显著提高35和56日龄仔猪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三碘甲状腺素、胃泌素水平(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柴术抗激散可有效缓解断奶应激对仔猪造成的伤害,且在日粮中添加2%的柴术抗激散效果最好。
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沈素芳, 范寰, 马彦娜, 李治欣, 陈业金, 王文杰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20-123. 
摘要 ( 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水平的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将280只1日龄肉仔鸡按体重随机分成7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结果表明,1~21 d,添加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均重(P<0.05),而不同种类微生态制剂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2~42 d,微生态制剂Ⅰ、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水平的升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从整个试验期(1~42 d)来看,添加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水平的升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增加(P<0.05),而料重比呈线性下降(P<0.05)。因此,添加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青贮饲料添加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包万华, 卜登攀, 周凌云, 孙鹏, 姜雅慧, 余雄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24-128. 
摘要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贮饲料因营养价值高、成本低且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但其制作过程中涉及物质的降解、益生菌的发酵等过程,故在制作青贮饲料过程中常使用青贮添加剂。青贮添加剂对青贮饲料起防腐、促进发酵、提高适口性等作用。青贮添加剂按其作用可以分为:抑制性添加剂、促进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作者综述了近几年来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应用效果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有机铬在断奶仔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浩, 王晓翠, 许丽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28-131. 
摘要 ( 3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铬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营养学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断奶仔猪饲养方面,应用效果较好。作者对有机铬在动物体内吸收、运输及排泄的特点,以及参与糖、脂类及含氮物质代谢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腹泻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γ-氨基丁酸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谭良溪, 张铭, 张复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32-135. 
摘要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一种在动物体内起神经镇定作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一些内分泌细胞中,是一种重要的神经抑制性递质,对提高畜禽采食量、泌乳量、成活率、抗应激、降低呼吸频率、缩短发情间隔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作者对GABA的制备、生理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
生理生化
不同消化酶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分离的影响
白瑞, 于志慧, 杨刚, 王海东, 范瑞文, 董常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36-138. 
摘要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羊驼皮肤黑素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色素沉积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取1~3岁的青年羊驼皮肤,用胰酶、胰酶∶EDTA、DispaseⅡ酶3种不同的消化酶消化羊驼皮肤,再用胰酶∶EDTA消化,分离得到羊驼黑素细胞,接种于多种促进黑素细胞生长的营养成分DMEM/F12培养基中,通过观察黑素细胞的生长、细胞接种数和细胞贴壁数检验黑素细胞的纯度。结果表明,DispaseⅡ组处理的羊驼皮肤,分离得到的黑素细胞明显多于其它2个组(P<0.01)。综上所述,选用DispaseⅡ酶作为分离羊驼皮肤的消化酶,可获得较纯的黑素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树突状细胞对体外培养的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赵良中, 李瑶, 张铎, 陈爽, 时文艳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39-141. 
摘要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树突状细胞(DC),示踪树突状细胞的生长,并研究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C)的活化及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连续贴壁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将质粒EGFP-N1转染入DC,示踪转染前后DC表面分子表达的变化;转染后的DC和NKC共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5及IFN-γ的浓度。转染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0及HLA-DR的表达增高;转染后DC与NKC共同培养后,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5及IFN-γ的浓度均增加。本试验方法能成功诱导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成熟树突状细胞,其与自然杀伤细胞共同培养后,可以促进NKC的活化。
钼暴露对雌性小鼠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及 Smac蛋白表达的影响
林霖, 李勤凡, 汪纪仓, 王宏伟, 张才, 杨自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42-145. 
摘要 ( 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观察钼暴露对雌性小鼠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及Smac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60只35日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补钼Ⅰ组、补钼Ⅱ组),分别饮用含钼浓度为0、200、400 mg/L的去离子水,连续染毒90 d后取样检测肾脏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Sma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补钼Ⅰ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补钼Ⅱ组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补钼Ⅱ组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补钼Ⅰ组、补钼Ⅱ组小鼠肾皮质Smac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钼暴露对小鼠肾脏能产生脂质过氧化损伤,钼可以通过上调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蛋白表达参与肾脏的损伤过程。
遗传繁育
哺乳动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杨春, 邢秀梅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45-148. 
摘要 ( 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修饰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通常甲基化发生在胞嘧啶第5个碳原子上,由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家族催化形成的。DNA甲基化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并且直接影响到基因的活性。DNA甲基化对于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哺乳动物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主要包括转录成分的沉默、基因失活、染色体的完整性和大部分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在牛卵丘-卵母复合体体外成熟进程中的表达
关洪敏, 米焱, 张伶俐, 李海军, 曹贵方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49-154. 
摘要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初步了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在牛卵丘-卵母复合体体外成熟进程中的潜在作用,试验运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体外成熟过程中不同时间段(0、8、16、24 h)以及添加不同浓度FSH成熟培养16 h后的牛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中tPA基因相对表达变化,观察添加不同浓度FSH成熟培养16 h后卵丘细胞膨胀程度差异,并统计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情况。结果显示,卵丘-卵母复合体在体外成熟初期,tPA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体外成熟16和24 h的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中显著高于0和8 h组;在添加不同浓度FSH (0、0.01、0.1和1 IU/mL)体外成熟16 h的各处理组,卵丘细胞中tPA mRNA相对表达量随FSH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卵丘细胞的扩散程度亦随之增加;同时tPA mRNA相对表达量在0.01 IU/mL FSH添加组卵母细胞中显著高于其他各FSH添加组。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牛卵丘细胞中tPA基因的表达受FSH正向调节;tPA可能促进了卵丘细胞在体外成熟过程中的扩散;同时,tPA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是否与其第一极体排出有关,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山羊角蛋白14基因启动子分析及其多态性研究
阿如汗, 勿都巴拉, 张燕军, 张文广, 李金泉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55-160. 
摘要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内蒙古白绒山羊DNA为模板,参照牛的角蛋白14(keratin 14,K1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长度为2834 bp(GenBank登录号:JQ063036)的片段,包括山羊K14基因启动子区2631 bp和结构基因第1外显子区203 bp。序列比对山羊K14基因启动子序列及其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山羊K14基因启动子结构与人K14基因启动子不同,只含有Sox-5、GATA-1、GATA-1/2结合位点等3个共同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但与牛K14基因启动子有较高的相似性,含有Sox-5、SRY、CdxA、MyoD、MZF1、GATA-1/3、Nkx-2结合位点等7个共同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发现山羊K14基因启动子区存在deltaE、GATA-2、GATA-1、Sp-1、AML-1a等5处独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此外,对山羊K14基因启动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4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2处SNPs位于Nkx-2(-2004—-1996 bp)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或Nkx-2(-1590—-1583 bp)临近几个碱基内。
云岭山羊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兰志刚, 李卫娟, 李东江, 邵庆勇, 权国波, 洪琼花, 杨允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61-164. 
摘要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屠宰场云岭黑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玻璃化冷冻的效果。试验中选用20% EG+20% DMSO为冷冻液、冷冻环为载体,以20 s、40 s玻璃化时间冷冻GV和MⅡ期的卵母细胞。结果表明,GV期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和卵裂率都很低,且解冻成熟培养后冷冻组的成熟率和卵裂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效果较好,毒性试验组和冷冻组形态正常率分别为91.1%和83.3%,明显高于GV期;孤雌激活后毒性组卵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20 s、40 s玻璃化时间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GV和MⅡ期各组均无显著差异。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在冷冻保存中最好冷冻MⅡ期的卵母细胞,以便提高后期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卵母细胞玻璃化时间在40 s内均不影响卵母细胞的活力和发育潜力。
中国荷斯坦牛PPAR-α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与耐热性能的关联分析
方文良, 黄金明, 王长法, 鞠志花, 李建斌, 李荣岭, 李琳, 仲跻峰, 何剑斌, 李秋玲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65-170. 
摘要 ( 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牛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α)基因的内含子3,获得589 bp的片段,利用DNA测序技术发现1个新SNP位点,即44087(G/A);同时利用PCR-RFLP技术对这该SNP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分别分析了771头中国荷斯坦牛、136头鲁西黄牛和37头渤海黑牛PPAR-α基因该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这3个群体中PPAR-α基因44087(G/A)位点普遍表现为GG基因型频率最高,优势等位基因为G;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该位点在中国荷斯坦牛和鲁西黄牛群体中都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这个基因座位上均有丰富的多态信息含量。对中国荷斯坦奶牛44087(G/A)位点不同基因型与SCS、产奶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行最小二乘均值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PPAR-α基因该位点GA基因型是优良基因型,其个体的SCS值显著低于GG基因型(P<0.05),并且GA基因型乳蛋白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在炎热环境中产奶下降率显著低于GG基因型(P<0.05)。由此分析GA基因型可能有利于提高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选择GA基因型的个体,可以降低热应激给奶牛带来的危害,同时又能够提高牛奶品质和产量。
疾病防治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弱毒与牛病毒性腹泻弱毒抗原免疫干扰的研究
郭利, 张淑琴, 王炜, 冷雪, 武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70-173. 
摘要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使用3~6月龄健康易感牛9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抗体均阴性),共分3组,每组3头犊牛。第1组首免肌肉注射IBRV-LNM弱毒疫苗株种毒,接种1周后,每头牛接种BVDV-SM弱毒疫苗株;第2组只接种BVDV-SM弱毒疫苗株种毒,接种时间同第1组;第3组为对照组,接种MDBK细胞培养液。接种BVDV-SM疫苗毒后每周采血至疫苗毒接种后28 d,测定接种后BVDV抗体效价,并采用BVDV-JL检验用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第1组与第2组试验动物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能够抵抗BVDV-JL强毒攻击达到免疫保护的效果,说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LNM弱毒疫苗株接种后在牛体内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SM疫苗毒不产生免疫干扰作用。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感染黄鸡病毒血症和抗体反应动态的研究
王小芬, 刘雪美, 廖亚琳, 吴晓婵, 廖明, 曹伟胜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74-178. 
摘要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血管瘤病变型相关的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SCAU-HN06株通过尿囊腔途径接种黄鸡11日龄鸡胚,对其出壳后不同时间点(1、2、3、4、5、6、7、8、9、10、12、14、16、18、20周)的病毒血症、ALV-J特异性抗体及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分别进行了动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SCAU-HN06组在1周即检测到病毒血症,7周时有一个高峰,9周后病毒血症阳性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从6周时开始检测到ALV-J特异性抗体,但监测过程中抗体阳性率最高仅为33.3%(18周),其余均在22%以下;泄殖腔p27抗原阳性率在前3周迅速升高,3周时达到顶峰,随后维持较高的阳性率。由研究结果可知,经鸡胚接种ALV-J的感染黄鸡可导致持续性病毒血症,并容易产生免疫耐受;这项研究可为黄鸡ALV-J的防控与净化提供科学依据。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施开创, 陈芳芳, 胡丽萍, 屈素洁, 莫胜兰, 郑敏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79-185. 
摘要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将其接种4周龄健康BALB/c小鼠,观察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变化,测定心重/体重比值,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及血清中病毒含量,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感染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后第4天开始死亡,第5~7天死亡达到高峰;心脏、脑出现典型的大体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心重/体重比值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炎症分值显著增加;感染后第1天即可在心脏、脑、脾脏及血清中检测到大量病毒,直至第14天仍能检测到病毒;血清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心脏、脑、脾脏组织中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且细胞因子表达的高峰期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严重病理损害及死亡高峰期密切相关。结果表明,猪源EMCV GXLC株对小鼠具有高度致病性,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在EMCV对小鼠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苏丹萍, 王文豪, 张显浩, 张丹琳, 贺东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86-189. 
摘要 ( 4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在集约化养殖场的猪群中经常出现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的发展。2011年9月,广东某个千头母猪场的猪群大量发病,表现为高热、咳嗽、食欲下降、皮肤发绀、关节肿大等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PCR和RT-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该病的防控方案。
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李琳, 姚新华, 邵洪泽, 尹荣兰, 任科研, 许志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89-194. 
摘要 ( 4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防制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对雏鹅的危害,分别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小鹅瘟JLDA株和鹅副黏病毒JLSY株制作抗原液,应用PALL浓缩技术进行浓缩,保证灭活病毒抗原含量足,比例均衡。选取10号白油佐剂,按油相与水相比1∶1配制成复相制备二联灭活苗,黏稠度低。结果显示,对鹅的免疫效力不低于相应单苗,两种病毒之间没有交互抑制作用,且二联灭活苗安全性能好,疫苗吸收良好。种、雏鹅产生抗体快,免疫种、雏鹅,具有产生免疫力早,保护期长等特点,于2~8 ℃至少保存12个月。
猪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李淑红, 王京仁, 成钢, 曾文虎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95-198. 
摘要 ( 3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湘西北地区某猪场患病的仔猪的粪便及病变的脾脏、肝脏、淋巴结、肺脏、肾水肿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用Kirby-Bauer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5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患病仔猪分离到大肠杆菌和猪葡萄球菌两种细菌。其中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呋肟、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先锋必素敏感,对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先锋五号、头孢曲松钠、新霉素中介,对羧苄青霉素、强力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葡萄球菌对先锋霉素Ⅴ、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对头孢曲松钠中介,对其他抗生素耐药。其中大肠杆菌对药物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均为33.33%;葡萄球菌的敏感率为13.33%,中介率为6.67%,耐药率为80.00%。
初产母牛乳腺炎的防制
徐倩倩, 郭时金, 张颖, 王艳萍, 张志美,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198-201. 
摘要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腺炎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同时受到环境、病原菌及动物自身条件的影响,初产母牛乳腺炎的发病率要高于经产母牛,针对初产母牛的特点,作者从卫生管理、乳头密封剂的应用、疫苗控制、产前挤奶、蝇的控制、乳腺炎母牛乳汁的饮用、乳房水肿的防控、综合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11年黄三角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李峰, 林初文, 张松林, 苗立中,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02-205. 
摘要 ( 376 )   PDF (1KB) ( 1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从黄河三角洲区域2011年规模化肉鸭商品鸭场送检的病料中,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分离到54株鸭源高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对多种抗生素存在多重耐药,其中对链霉素、氨苄西林和克林霉素3种药物的耐药性达到90%以上。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药物。对分离菌进行了O抗原血清型分型,初步鉴定有12种血清型存在,其中O78、O35、O2、O18分别有12株、8株、6株和5株,为该区域优势血清型。本试验为了解和掌握该区域鸭源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进一步研究和防控该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锦州地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隋慧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05-207. 
摘要 ( 492 )   PDF (1KB) ( 1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锦州市某猪场7份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料中分离到4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进行了细菌培养特性试验、纯化后镜检、V因子需要试验、卫星现象检查、生化试验、PC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4株分离菌株对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均较敏感;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均为耐药;对链霉素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从微血管内皮细胞角度研究用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
张翠, 董海兵, 白换力, 张立艳, 秦倩倩, 吕爽, 付本懂, 申海清, 韦旭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08-211. 
摘要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通过从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现状、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关系、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等方面阐述中药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牛结核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杨金生, 刘云志, 黄海楠, 任科研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12-214. 
摘要 ( 6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牛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实施免疫接种是大多数国家控制牛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制更为有效的结核病疫苗,大量的候选疫苗用于牛的测试,但效果不一,它们共同的也是致命的缺点是免疫保护力低。文章就牛结核病疫苗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流行病防治
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张亮权, 梁焕斌, 王衡, 高李泽, 王德刚, 尤佳, 张桂红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15-219. 
摘要 ( 4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双抗原夹心ELISA对2009—2011年间采自广东省各地区的若干猪场的484份血清样品,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69份病猪胆汁样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得到猪源戊型肝炎病毒(swine hepatitis E virus, swHEV),并基于ORF2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相似性分析和遗传进化树分析,以期初步了解广东各地猪群戊型肝炎(hepatitis E, HE)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试验结果显示,全部被检查猪的swHE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1.9%(348/484),分离的猪源HEV毒株均属于基因Ⅳ型,阳性率为71.0%(49/69)。调查结果表明基因Ⅳ型swHEV在广东地区普遍流行。
兽医临床
4种常见淡水鱼肠道菌群的分析
周玉法, 李代军, 刘东燕, 刘敬博, 姚淑红, 蔡玉梅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20-223. 
摘要 ( 543 )   PDF (1KB) ( 16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山东省东平湖库区常见淡水鱼肠道菌群的组成, 作者对该库区内的草鱼、鲢鱼、鲫鱼和鲤鱼4 种鲤科鱼肠道菌群中的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每种鱼肠道中的菌群数量和种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鱼肠道中均存在哈夫尼亚菌属、致病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柠檬酸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链球菌属,其中鲤鱼和鲫鱼肠道菌群的总量比较接近,两者共同含有菌属的数量差别不大。
一例肉鸡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管夕柱, 李开锋, 张启迪, 刘文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23-226. 
摘要 ( 4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对某发病肉鸡场的病死鸡进行了病原学诊断。通过病原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血清型鉴定、PCR扩增等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最终确定为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敏试验,筛选出了大肠杆菌的高敏药物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而粪肠球菌只对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度敏感,其余均显示为耐药。将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用于发病鸡群的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及时减少了经济损失。
经验交流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宁海容, 彭瑛, 金兴良, 冼世雄, 谢春艳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27-230. 
摘要 ( 4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牛奶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残留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虽然中国已经建立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标准方法,但操作复杂、应用不便,且难以解决目前某些抗生素残留的新情况,有待进一步更新。文章综述了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牛奶抗生素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国内外食品源及动物源弯曲菌流行性及耐药性调查研究进展
陈霞, 李娟, 骆鹏杰, 袁敏, 吴永宁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30-236. 
摘要 ( 376 )   PDF (1KB) ( 10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弯曲菌是重要的食品源性致病微生物,在很多动物中属于正常携带细菌,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可引起人类肠炎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在畜牧养殖业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造成动物源弯曲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对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越来越重视,文章将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弯曲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调查工作做简单的总结,为中国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工作的开展提供比较及理论分析数据。
牛结核病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吴位珩, 徐景峨, 孙启跃, 杨莉, 文才智, 杨茂生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37-240. 
摘要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GenBank中的牛结核分枝杆菌IS6110的基因片段,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制了用于检测牛结核病的PCR试剂盒,该试剂盒扩增的阳性条带为317 bp;敏感性结果显示,该PCR检测试剂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025 pg/μL;特异性试验表明,仅结核分枝杆菌扩增结果为阳性,副结核分枝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20 ℃至少可保存12个月,且重复性良好。应用该PCR试剂盒对24份临床样本进行了检测,其PCR检测结果与结核菌素试验检测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牛结核病PCR检测试剂盒能够对牛结核临床样本进行快捷、灵敏、准确的检测。
半舍饲与地面平养对京海黄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李宁川, 金美东, 王金玉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40-242. 
摘要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舍饲、地面平养对京海黄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日龄京海黄鸡80羽,随机分成2组,每组40羽,分别为半舍饲组和地面平养组,均饲喂统一日粮。结果表明,地面平养可以提高京海黄鸡的生产性能;半舍饲可以极显著降低腹脂率、增加腿肌率(P<0.01),显著增加肌肉的剪切力(P<0.05),降低嫩度,具有增加pH、肉色和系水力的趋势。
羔羊代乳粉在新疆肉羊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郭同军, 侯广田, 刘伟, 路远, 杨秀荣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43-245. 
摘要 ( 3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羔羊代乳粉在羔羊早期断奶和肉羊产业化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疆当前羊肉供需不平衡,羊肉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在肉羊产业中使用羔羊代乳粉,发展肥羔肉和优质小羊肉生产,建设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养羊业,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北方地区夏季通风喷淋对肉牛增重、免疫及内分泌指标的影响
赵育国, 史彬林, 闫素梅, 张雄杰, 崔玉铭, 刘晓静, 郭祎玮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8):  246-249. 
摘要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探索通风喷淋对肉牛增重、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的影响。选择体重、月龄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28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通风喷淋,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两个重复组,每个重复7头牛,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通风喷淋可明显改善畜舍环境,并使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日增重略有提高,料重比略有降低;极显著降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及皮质醇(CORT)含量(P<0.01),且使血清生长激素(GH)、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在试验不同阶段都显著升高(P<0.05)。可见,加强通风喷淋可提高肉牛增重和免疫功能,改善动物福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