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05
上一期   
目录
封面封底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0-0. 
摘要 ( 24 )   PDF (3889KB) ( 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录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 
摘要 ( 27 )   PDF (359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技术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发育相关的circRNA
陆庆伟, 唐森, 李彬, 秦崇凯, 刘文娜, 蒲雪, 王亚倩, 吴翠玲, 付雪峰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793-18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1
摘要 ( 74 )   PDF (19498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疆南绒山羊皮肤毛囊的生长发育机制,加深对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候选基因遗传调控和功能的认识,为指导疆南绒山羊后期培育,改善其绒产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皮肤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进行分析,筛选出不同比较组的差异表达circRNA(DE circRNA),对其宿主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及蛋白互作(PPI)分析,并联合前期转录组数据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结果】在9个疆南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共鉴定到2 482个circRNAs。其中包含138个DE circRNAs,退行期和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休止期和生长期比较组中分别存在54、74、65个DE circRNAs。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揭示,DE circRNA宿主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整合素介导信号通路、细胞整合素复合物等功能通路,以及一些与毛囊生理过程有关的信号通路,如MAPK、TGF-beta、Hedgehog等。结合PPI网络推测14个circRNAs可能参与调控疆南绒山羊皮肤次级毛囊生长发育。通过6个DE circRNAs、20个DE miRNAs、3个DE mRNAs和2个DE lncRNAs构建了疆南绒山羊ceRNA网络。【结论】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与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发育相关的关键circRNAs,包括novel-gene5238-2、novel-gene7855-1、novel-gene4455-1等。研究结果为circRNA在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特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疆南绒山羊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
水牛SFRP1基因序列分析、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组织表达分析
黄丽清, 段安琴, 郑海英, 杨春艳, 尚江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07-18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2
摘要 ( 48 )   PDF (14789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获取水牛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CDS区序列,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构建SFR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SFRP1基因在水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索SFRP1基因在水牛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水牛卵巢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RT-PCR对SFRP1基因CDS区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水牛SFRP1基因与不同物种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并预测SFRP1蛋白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等。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连接至pCMV-HAhyPBase-mcheery载体并转染至水牛颗粒细胞,检测转染后荧光和基因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水牛不同组织中SFRP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水牛SFRP1基因CDS区长927 bp,共编码308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水牛SFRP1基因氨基酸序列与黄牛、牦牛、山羊、虎鲸、黑猩猩、北极狐、猫、人、小鼠的相似性分别为100%、100%、99.65%、98.58%、98.23%、98.23%、98.58%、98.23%、96.45%,存在CRD_FZ、NTR_like和DUF3367结构域。水牛SFR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黄牛、绵羊、山羊、牦牛、野牛、马鹿、野骆驼、猪、人的相似性分别为97.3%、95.9%、95.8%、94.5%、94.2%、93.7%、80.4%、78.5%和77.3%。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水牛与黄牛、牦牛、野牛聚为一支。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FRP1蛋白呈碱性,为不稳定蛋白;第1—15位氨基酸处存在信号肽,为分泌型蛋白,存在跨膜结构,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存在21个磷酸化位点和8个O-糖基化修饰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构成;水牛、黄牛、人的SFRP1蛋白三级结构高度相似。成功构建pCMV-mcheery-SFRP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水牛颗粒细胞,转染72 h后pCMV-mcheery-SFRP1重组质粒组细胞内SFRP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FRP1基因在水牛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结论】SFRP1基因在不同物种以及遗传进化过程中具有高保守性,在水牛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研究结果为今后探究SFRP1基因在水牛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努比亚山羊Rheb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邹菊红, 莫智化, 刘雨帆, 邹剑伟, 卢俊, 何海恩, 王璠, 黄艳娜, 蒋钦杨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19-182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3
摘要 ( 34 )   PDF (4246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旨在对努比亚山羊大脑富集Ras同源物(Ras homolog enriched in brain,Rheb)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揭示Rheb对努比亚山羊骨骼肌调控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用RT-PCR方法从努比亚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扩增Rheb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验证正确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构建该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来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正确性。【结果】努比亚山羊Rheb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555 bp,编码 184个氨基酸,Rheb蛋白分子式为C910H1456N236O279S6,分子质量为20 359.34 u,原子总数为2 887,理论等电点为5.93。Rheb蛋白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包含跨膜结构域。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努比亚山羊Rheb蛋白中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40.76%、7.07%、22.83%和29.35%。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heb转染山羊骨骼肌细胞后,与空载体组相比,Rheb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本试验成功克隆努比亚山羊Rheb基因编码区序列,并构建pcDNA3.1-Rheb真核表达载体,这为深入理解Rheb基因在努比亚山羊肌肉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不同日龄白羽王鸽胸肌中lncRNA和mRNA功能分析
张弛, 刘超, 王一曼, 苗冬枝, 陈静, 王莹, 杨海明, 王志跃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27-183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4
摘要 ( 36 )   PDF (922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不同日龄乳鸽胸肌发育的差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确定影响乳鸽生长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探究乳鸽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为促进乳鸽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乳鸽于1(D1)、7(D7)、14(D14)和25(D25)日龄分别称重,随后在D7和D25时进行屠宰,利用RNA-Seq技术对所选日龄白羽王鸽胸肌的lncRNA进行测序并预测其靶基因,构建lncRNA-mRNA互作网络,对筛选的差异表达lncRNA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乳鸽于7~14日龄日增重最快,25日龄乳鸽体重到达上市日龄。从构建的6个文库中共获得56 421个lncRNAs和30 208个mRNAs,其中2 335个lncRNAs差异表达,靶向1 553个mRNAs。lncRNA-mRNA调控网络显示,lncRNA与mRNA间存在相互调控。GO与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与GTpase活性等相关,差异lncRNAs及其靶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骨骼肌组织发育、TGF-β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关键lncRNAs可能通过这些信号通路调控乳鸽胸肌发育。其中LTCONS_00012834、LTCONS_00032767、LTCONS_00045211和LTCONS_00002003分别靶向XIRP1、PITX3、BMPR1BMYLK4基因,发挥关键作用。实时荧光定量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趋势一致,说明测序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共获得了2 335个差异表达lncRNAs和1 553个mRNAs,4个差异表达lncRNAs:LTCONS_00032767、LTCONS_00012834、LTCONS_00002003、LTCONS_00045211分别靶向与骨骼肌发育相关基因PITX3、XIRP1、MYLK4和BMPR1B,且这些基因受到多个lncRNA的调控。结果为阐明乳鸽胸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白羽王鸽的分子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鸡DCAF1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复制的影响
潘诗雨, 尹娜, 王佳兴, 王强州, 陈世豪, 白皓, 常国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37-184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5
摘要 ( 29 )   PDF (535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分析鸡损伤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和泛素连接酶复合物骨架蛋白库林4相关因子1(DDB1 and CUL4 associated factor 1,DCAF1)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构建DCA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究其对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复制的影响。【方法】在NCBI中下载相关物种DCAF1蛋白氨基酸序列,采用Mega 11.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ProtParam、ProtScale、TMHMM等在线程序分析鸡DCAF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及二、三级结构和互作蛋白等生物信息;构建鸡DCAF1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ALV-J感染对DCAF1 mRNA和ALV-J Env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过表达DCAF1对ALV-J复制的影响。【结果】鸡DCAF1蛋白由1 496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质量约为170 ku;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鸡与红鸭亲缘关系最近,与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鸡DCAF1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表达,包含ARM折叠、LisH和WD40重复3个主要结构域与末尾1个酸性结构域,其互作蛋白为DDB1、CUL4A、SAMHD1等。鸡DCAF1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分别占比44.85%和41.18%,延伸链和β-折叠占比次之,分别是9.76%和4.21%。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基本一致,建模一致性为93.79%。ALV-J感染24、48 h后,DCAF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感染0 h时(P<0.01);过表达DCAF1后,与感染对照组相比,ALV-J Env蛋白显著升高(P<0.05)。【结论】鸡DCAF1蛋白由1 4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约170 ku,属于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域。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CA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ALV-J感染的细胞中,DCAF1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而过表达DCAF1则显著促进ALV-J复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鸡DCAF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ALV-J互作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布鲁氏菌BspF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孙灿, 魏硕, 鄢余静, 赵天艺, 朱德馨, 邓兴梅, 郭嘉, 张辉, 孙志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46-185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6
摘要 ( 37 )   PDF (6033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布鲁氏菌BspF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一步探究BspF蛋白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布鲁氏菌BspF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抗原决定簇及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构建重组质粒pET-32a-BspF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BspF蛋白并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及纯化情况。通过CCK-8法检测纯化后BspF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毒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BspF蛋白对细胞中炎症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BspF蛋白分子质量为48.75 ku,属于不稳定蛋白,具有15个抗原决定簇,不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BspF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获得大小为60 ku的目标蛋白。纯化后蛋白以50 μg/mL终浓度刺激RAW264.7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BspF组细胞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NLRP3、Pro-Caspase-1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布鲁氏菌BspF蛋白能通过NLRP3炎症小体触发宿主细胞炎症反应,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为布鲁氏菌致炎机制的研究和抗炎靶点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
营养与饲料
磷脂与大豆异黄酮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叶金玲, 范秋丽, 王一冰, 林厦菁, 阮栋, 罗琦丽, 苟钟勇, 蒋守群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57-186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7
摘要 ( 36 )   PDF (1523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磷脂与大豆异黄酮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期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为促进黄羽肉鸡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采用2(添加或不添加大豆异黄酮)×3(不添加磷脂、添加大豆磷脂或溶血磷脂)双因子设计。选用900只健康、体重一致的48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第1组饲粮添加3.00%菜籽油(对照组);第2组饲粮添加1.00%大豆磷脂,等量替代第1组饲粮中的菜籽油;第3组在第1组基础上添加500 mg/kg溶血磷脂;第4~6组分别在第1~3组基础上添加300 mg/kg大豆异黄酮。试验期32 d。于80日龄以重复为单位对肉鸡进行空腹称重并统计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每重复选取1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采血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取胸肌评价肉品质,并测定丙二醛(MDA)、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48~80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母鸡饲粮中添加磷脂与大豆异黄酮均可显著降低肉鸡死亡率(P<0.05),并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粮中添加磷脂或大豆异黄酮均可显著降低血浆中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MDA含量(P<0.05),均可显著增加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P<0.05);饲粮中添加溶血磷脂或大豆异黄酮均能显著降低肉鸡肌肉蒸煮损失(P<0.05);饲粮中添加磷脂可显著增加宰后45 min胸肌肉色红度值(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显著降低胸肌中MDA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以显著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GSH含量以及胸肌中PUFA、n-3 PUFA、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P<0.05),并可显著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和胸肌中n-6 PUFA/n-3 PUFA值(P<0.05)。【结论】在48~80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母鸡饲粮中单独添加磷脂与大豆异黄酮均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胸肌中脂肪酸组成,提高肉品质。
水禽羽毛生长机制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龙美合, 郑春田, 陈伟, 金成龙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68-187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8
摘要 ( 47 )   PDF (883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羽毛是水禽的关键经济性状,也是重要的外貌特征,羽毛在飞翔、保温、游泳、防护、调控温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羽毛的结构复杂,羽毛类型及组成也大不相同,另外羽毛的发育需经过三代逐级生长才最终长成。毛囊的生长发育在羽毛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毛囊的结构及组成,毛囊发生发育的过程到毛囊生长期、退行期和静止期3个时期的更新,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分类等无一不显示出毛囊发育是羽毛生长发育的关键。羽毛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家族、SHH信号通路、Notch信号、Hox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多种因素参与外,还受到各种营养物质的调控,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养禽业集约化发展和旱养规模化的进步,水禽羽毛问题(如生长缓慢、无光泽、异常脱落等)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其羽毛品质及屠宰外观,导致极大经济损失。作者主要从水禽羽毛生长、毛囊的结构与发育等方面阐述了参与水禽羽毛生长和毛囊发育的相关因子,并整理归纳了对羽毛生长发育具有积极调控作用的营养物质,以期为解决水禽羽毛问题和推进水禽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棉秸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及真菌毒素检测分析
郭同军, 薛宇昂, 高丽, 韩旭彪, 史应武, 桑断疾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80-189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09
摘要 ( 28 )   PDF (235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新疆6个棉花主产区棉秸秆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和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等指标的含量,以期填补棉秸秆饲料化利用药物残留等基础数据缺失的问题。【方法】在新疆6个棉花种植区中各随机选一块棉田,设置前、中、后3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5个1 m2的样方,留茬15 cm,采集样方内所有棉秸秆,用剪枝钳剪碎混匀后按四分法采集1 kg样品,用于检测58种农药残留、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氟和5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结果】新疆6个棉花主产区样品中检出的农药残留分别仅为3、5、3、3、2和1种,大部分登记喷施的农药在棉秸秆样品中并未检出残留。检出的棉秸秆样品中氰戊菊酯、三唑磷、虫螨腈、毒死蜱、甲氰菊酯、吡唑醚菌酯、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啶虫脒的最大残留量为0.150、0.190、0.087、0.210、0.043、0.058、0.024、0.014和0.015 mg/kg,均低于食品安全标准 GB 2763―2021中大米的限定值。棉秸秆样品中均检出了砷、铅、镉和铬这4种重金属污染物,最高含量分别为0.428、2.400、0.180和1.090 mg/kg,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 GB 13078―2017中的限定值,符合饲料标准。棉秸秆样品中均未检出AF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氟的最高含量为20.67 mg/kg,低于饲料标准中的限定值。【结论】棉秸秆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GB 13078―2017中农药残留、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氟和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可以安全用作草食家畜的粗饲料。
蚕沙的营养特征、处理工艺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贾少炎, 李袁飞, 梅华迪, 刘杰, 贾新正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893-190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0
摘要 ( 33 )   PDF (129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蚕沙是桑蚕产业的副产物,具有产量丰富和价格低廉,富含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及钙、磷、铜、铁、锌、锰等矿物元素,同时含有黄酮、多酚、维生素、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的特点,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然而,蚕沙中含有大量微生物、纤维素、亚硝酸盐、单宁、果胶、植酸等有毒有害或抗营养物质,直接饲喂会对动物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这严重限制了蚕沙的饲料化利用。采用一些技术手段,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不仅可降解蚕沙中的果胶、纤维素、亚硝酸盐、木质素、植酸、单宁等抗营养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且还能提高其粗蛋白质、粗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进而改善蚕沙的营养结构和营养价值,这对推进蚕沙的饲料化利用和缓解中国饲料资源紧缺等问题意义重大。在动物生产中,饲粮中适宜的蚕沙添加或替代水平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调控机体免疫和代谢等作用,在畜牧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应用前景。作者就蚕沙的营养特点和组成成分、处理工艺,以及蚕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蚕沙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东方山羊豆营养成分测定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王诗仪, 司玮, 汤超华, 张军民, 张会艳, 赵青余, 王学敏, 马琳, 赵金山, 秦玉昌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03-191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1
摘要 ( 29 )   PDF (209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测定东方山羊豆营养成分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探索不同提取溶剂对东方山羊豆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东方山羊豆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参考国家标准测定东方山羊豆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以水和浓度为30%、50%、70%、90%的乙醇溶液分别提取东方山羊豆,对应获得提取物A~E;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福林酚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东方山羊豆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评价东方山羊豆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东方山羊豆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总多糖含量、DPPH自由基半抑制浓度(IC50)、ABTS自由基IC50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东方山羊豆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含量分别为19.74%、2.53%、37.10%和8.79%。提取物B和C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97.56和100.78 mg/g,提取物C中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分别为89.91和38.69 mg/g,均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P<0.05);提取物C和D中DPPH自由基IC50分别为0.13和0.11 mg/mL,ABTS自由基IC50分别为0.73和0.74 mg/mL,均显著低于其他提取物(P<0.05);提取物C和D中FRAP值分别为1 497.87和1 431.85 mmol/g,均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东方山羊豆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自由基IC50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东方山羊豆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东方山羊豆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强相关性,其中5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
迷迭香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彭颖, 相亦飞, 易丹丹, 刘霞, 王梦会, 赵林艺,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12-192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2
摘要 ( 31 )   PDF (130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迷迭香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可以从紫草科、葫芦科、唇形科等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抗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在兽医临床中,迷迭香酸及其来源植物广泛应用于生猪、家禽、反刍动物、水产和兔等多种经济动物的生产中,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围绕迷迭香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多种经济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迷迭香酸的基础研究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限制基础饲粮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
董佳强, 马志刚, 霍明东, 王志强, 黄宇翔, 邹跃, 郭文凯, 吕明哲, 张红, 杨昊天, 杨坤, 魏念冬, 周景明, 韩永胜, 江波涛, 陈志峰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21-193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3
摘要 ( 31 )   PDF (402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限制基础饲粮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28日龄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A组籽鹅自由采食基础饲粮,B、C和D组籽鹅分别以A组采食量的85%、72.5%和60%饲喂基础饲粮,自由采食水培大麦苗。试验期42 d。70日龄时,每个重复抽取2只籽鹅屠宰后取空肠和回肠混合内容物及盲肠内容物,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①籽鹅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和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4组籽鹅肠道微生物共有4个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共有7个优势菌属: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拟杆菌属、罕见小球菌属、颤螺菌属、栖粪杆菌属和螺杆菌属。D组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A组(P<0.05);B、C和D组螺旋体门、梭杆菌门、棒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气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A组,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③经LEfSe分析发现,A组籽鹅肠道微生物有标志物种4个:放线菌门、栖水菌属、乳杆菌属和乳杆菌科;B组有标志物种3个:叶绿体纲、链形植物目和间孢囊菌科;C组有标志物种11个:黄色单胞菌科、黄色单胞菌目、慢生根瘤菌科、草酸杆菌科、伯克氏菌目、劳尔氏菌属、β-变形菌纲、TM7菌门、TM7_3菌纲、Rs_045菌科和I025菌目;D组籽鹅肠道未发现标志物种。【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限制基础饲粮采食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影响较小,但会影响菌群相对丰度,并能抑制部分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健康状态;但基础饲粮供给比例过低可能引起菌群失衡。
豆粕抗营养因子及酶解豆粕制备肽的研究进展
赵满琦, 陈星, 陈志敏, 刘国华, 郑爱娟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31-193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4
摘要 ( 31 )   PDF (129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豆粕作为大豆提取豆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因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均衡和营养元素全面而成为中国主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之一。然而,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脲酶、大豆球蛋白和非淀粉多糖等)会严重阻碍动物对豆粕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豆粕肽作为豆粕蛋白质不完全水解的产物,具有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耗能低、避免氨基酸相互竞争以及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特点。因此提高豆粕中肽的含量可以显著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目前以豆粕为原料制备肽的主要方式有化学法、微生物发酵法以及酶解法,相较于前两种制备方法,酶解法对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去除,以及提高豆粕中肽的含量具有更强的特异性。作者概括了豆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影响其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此外,还对化学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肽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总结了酶解豆粕制备肽的优势和实际应用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酶解法消除豆粕抗营养因子和制备肽提供了参考依据。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犬猫毛发质量改善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柔淇, 乌音嘎, 卢宇来, 罗得源, 蔡文韬, 齐智利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39-19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5
摘要 ( 25 )   PDF (127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毛发作为犬猫最直观的基本特征,具有保护皮肤、观赏性等重要功能,一直以来备受宠物主人关注。当犬猫的皮肤与毛发健康处于不佳状态时,会引起皮肤炎症、瘙痒甚至脱毛等异常状况,严重影响宠物健康。如何维持和改善犬猫毛发健康状态是宠物营养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是一类含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长链脂肪酸,已被证明对皮肤和毛发健康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在犬猫毛发健康产品的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综述了PUFA对维持和改善犬猫毛发健康的作用机理,以及动物、植物、微生物3种来源的PUFA在犬猫毛发健康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PUFA在犬猫毛发健康产品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遗传繁育
整合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差异表达基因
田祚宁, 邢凯, 张银花, 包帅, 曹永春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47-19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6
摘要 ( 29 )   PDF (975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整合中国地方猪和瘦肉型猪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中国地方猪和瘦肉型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找出导致二者肉质性状差异的潜在候选基因,以期为猪肉品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整合自测数据以及NCBI-SRA数据库下载的中国地方猪和瘦肉型猪的原始测序数据,包括8个中国地方猪品种的32个样本和2个瘦肉型猪品种的14个样本,对数据进行过滤、质控、比对、统计后使用R语言DEseq2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富集及蛋白互作(PPI)分析。【结果】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共鉴定出19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中国地方猪相较于瘦肉型猪有149个基因表达上调,42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基因富集分析得到9条显著富集通路,差异表达基因可能通过调控脂肪沉积和代谢、糖代谢、胰岛素生成、能量代谢、色素沉积等过程影响肉质性状。通过PPI分析鉴定出21个在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其中FABP3、SLC38A4、KITLDHB基因处于PPI网络的核心位置。【结论】试验鉴定出FABP3、CTSLPLIN5、SLC38A4、KITAPPL1、IDNKLDHBND6、SLC39A8、GPR27、KCNJ13等基因与中国地方猪和瘦肉型猪肉质性状差异有关,直接或间接地调控了肉质性状。研究结果为新基因的挖掘及调控猪肉质性状基因的探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荣昌猪、约荣猪和杜长大三元猪肉色与肌红蛋白相关性研究
杨培萱, 胡颖, 冯潇慧, 杨飞云, 周晓容, 黄金秀, 李敬, 汤超华, 秦玉昌, 张军民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58-196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7
摘要 ( 38 )   PDF (231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荣昌猪、大约克夏猪×荣昌猪(约荣猪)与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杜长大三元猪)的肉色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差异,验证肉色与肌红蛋白的相关性,为商品猪肉色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荣昌猪(n=15)、约荣猪(n=20)、杜长大三元猪(n=20)背最长肌肉样,结合肉色度值、可见吸收光谱及公式对宰后45 min、6 h、12 h和24 h荣昌猪、约荣猪、杜长大三元猪的肉色和肌红蛋白含量分别进行测算,并探究猪肉色和肌红蛋白的关联性。【结果】荣昌猪肉红度值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P<0.05);宰后45 min,3种猪肉亮度值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3种猪肌红蛋白扫描光谱在543和580 nm处出现氧合肌红蛋白特征峰,峰高显示荣昌猪>约荣猪>杜长大三元猪。宰后45 min,荣昌猪肉中总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约荣猪和杜长大三元猪(P<0.05),氧合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P<0.05),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约荣猪和杜长大三元猪(P<0.05)。宰后24 h,荣昌猪肉中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及氧合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45 min和6 h(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红度值、总肌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含量之间存在显著高度正相关(P<0.05)。【结论】荣昌猪肉因红度值高、总肌红蛋白含量高和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低而肉色更鲜红,猪肉色优劣与肌红蛋白含量及其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
miR-455-3p对奶山羊化学诱导乳腺上皮细胞乳脂代谢的影响
李卫清, 王国栋, 吕丹薇, 张丹丹, 刘权辉, 潘思尧, 黄奔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69-197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8
摘要 ( 27 )   PDF (521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miR-455-3p对奶山羊化学诱导乳腺上皮细胞(CiMECs)乳脂代谢的影响,为研究微小RNA(miRNA)对山羊乳腺功能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单一小分子化合物RepSox(TGFβR-1/ALK5抑制剂)诱导山羊成纤维细胞(GEFs),诱导8 d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特异性标记物免疫荧光染色和油红O染色鉴定CiMECs是否诱导成功。使用脂质体将miR-455-3p的过表达载体(miR-455-3p mimics、miR-455-3p mimics-NC)和干扰载体(miR-455-3p inhibitors、miR-455-3p inhibitors-NC)转染至CiMECs,通过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CCK-8)试剂盒、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5-3p对于CiMECs的增殖率、甘油三酯分泌情况及乳脂代谢基因表达量。【结果】GEFs诱导8 d后形成类似于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岛状、多核和鹅卵石状细胞形状。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iMECs可表达上皮特异性标志物抗原,包括细胞角蛋白14(CK14)和CK18;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诱导后的细胞具有分泌脂滴的功能。CiMECs转染结果显示,miR-455-3p mimics极显著促进了miR-455-3p的表达(P<0.01),miR-455-3p inhibitors显著抑制了miR-455-3p的表达(P<0.05)。CCK-8及甘油三酯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iR-455-3p mimics组细胞增殖率、甘油三酯分泌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miR-455-3p inhibitors组细胞增殖率、甘油三酯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后CiMECs中HADHB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miR-455-3p mimics组HADHB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miR-455-3p inhibitors组HADH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抑制miR-455-3p可促进奶山羊CiMECs增殖,降低脂肪代谢基因HADHB的表达,从而提高山羊奶中脂肪酸含量。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利用miRNA改善山羊乳品质提供参考。
单细胞测序及其在动物繁殖机理研究中的作用
林广, 毛帅翔, 柳广斌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79-19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19
摘要 ( 38 )   PDF (3130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基于单个细胞层面上获取自身细胞全部遗传信息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单个细胞的细胞内动力学,并通过数百万个细胞的高维目录回答生物学问题,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染色质可及性、表观基因组学和跨物种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在动物繁殖机理研究中,单细胞测序技术以单细胞分辨率破译细胞和分子景观的强大能力成为了一种重要科研工具,对解决动物繁殖过程中相关细胞的分类、细胞间互作关系、细胞间通讯联系、繁殖关键基因挖掘等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动物繁殖过程中细胞内生物学和动力学特征的见解。作者简要介绍了单细胞测序的原理和3种测序类型,并总结了其在动物生殖生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无量山乌骨鸡肝脏组织发育特征及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研究
施艳燕, 陈建忠, 吴培福, 吴芸, 陈粉粉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88-199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0
摘要 ( 26 )   PDF (328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无量山乌骨鸡肝脏组织发育过程中脂质沉积和脂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1(D1)、42(D42)、84(D84)、126(D126)日龄共4个阶段的无量山公鸡和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体重和肝脏组织重量并计算肝脏指数,HE石蜡切片染色鉴定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检测试剂盒(单试剂GPO-PAP法)检测肝脏组织中TG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LPL和肝酯酶(hepaticlipase,HL)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中LPL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LPL基因表达量和肝脏组织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无量山乌骨鸡公鸡和母鸡在不同生长阶段肝脏重差异均显著(P<0.05),D42和D84肝脏指数分别与D1和D126相比差异显著(P<0.05);公鸡和母鸡肝脏组织中TG含量均在D84时出现峰值;母鸡LPL和HL活性在D126时达到顶峰且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公鸡LPL和HL活性在D42时达到顶峰,公母鸡总脂酶活性分别在D42和D126时达到顶峰且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公鸡和母鸡肝脏组织LPL基因mRNA表达的峰值分别在D42和D1,且母鸡LPL基因mRNA表达量在D1、D42和D126共3个发育阶段均与HL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无量山乌骨鸡肝脏组织重量、肝脏指数、TG含量、脂酶含量和LPL基因mRNA表达量在不同发育阶段变化较大,而成鸡脂酶活性主要受性别影响,母鸡中LPL基因mRNA表达量与HL活性显著相关。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无量山乌骨鸡肝脏脂肪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核膜孔亚复合物Nup98/Rae1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成熟的影响
罗安凤, 华再东, 杨彩侠, 陈矾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1998-200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1
摘要 ( 29 )   PDF (572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核膜孔蛋白98(Nup98)和核糖核酸输出因子1(Rae1)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4周龄SPF级雌性昆明小鼠,分离小鼠卵母细胞并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卵母细胞中Nup98和Rae1基因表达量;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up98和Rae1共定位情况;利用电转siRNA干扰技术敲低小鼠卵母细胞中Nup98和Rae1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并观察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和第一极体排出(first polar body extruction,PBE)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敲低Nup98和Rae1基因后小鼠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排列情况;利用染色体爬片技术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结果】Nup98和Rae1基因在小鼠卵母细胞中均有表达。在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时期,Nup98和Rae1共定位于核膜边缘;在减数分裂过程中,Nup98和Rae1聚集于染色体动粒上。siRNA干扰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敲低Nup98和Rae1基因后,对另一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双敲Nup98和Rae1基因后,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率无显著影响(P>0.05),小鼠卵母细胞发育9.5 h时的PBE率极显著升高(P<0.01),染色体分离比率和非整倍体率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Nup98和Rae1基因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参与染色体分离,影响非整倍体的发生,从而影响受精胚胎的发育潜力。
黄芪多糖对绵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
王振国, 李瀚森, 张丽, 周千, 时娟娟, 石磊, 任有蛇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07-201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2
摘要 ( 30 )   PDF (292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稀释液中添加黄芪多糖对杜泊种公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假阴道法采集6只成年杜泊种公羊的精液,将活率>80%的精液混合,使用Tris-果糖-海藻糖-柠檬酸基础稀释液和降温稀释液对绵羊新鲜精液进行逐步稀释,低温缓慢降温到4 ℃后,分别于含黄芪多糖(0、0.01、0.05和0.1 mg/mL)的冷冻稀释液中进行平衡处理,将平衡后的精液分装于0.25 mL冻精细管中,置于液氮上方熏蒸后于液氮中冷冻保存。通过精子辅助分析系统检测冷冻-解冻后精子质量指标(活力和活率)和精子运动参数(平均路径速度、曲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速度、摆动指数、线性度和直线运动指数),采用精子低渗肿胀试验检测质膜完整性,使用双荧光染色检测精子DNA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结果】精液冷冻前后,绵羊精子活力、活率和运动能力均明显降低。0.01 mg/mL黄芪多糖添加组精液冷冻解冻后精子活力、活率、平均路径速度、线性度、摆动指数以及线粒体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0.01 mg/mL黄芪多糖组精子曲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指数以及质膜完整性和DNA完整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0 mg/mL黄芪多糖组(P<0.05),与0.05 mg/mL黄芪多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冷冻稀释液中添加0.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保护绵羊精子结构,有效提高冷冻-解冻后绵羊精子活力、活率和运动能力,改善绵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
预防兽医
新型阿卡斑病毒NSs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蔡畅, 陈赫威, 宋瑞鹏, 覃绍敏, 刘金凤, 秦树英, 孙倩, 陈童锦悦, 欧长波, 刘兴友, 马玲,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15-202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3
摘要 ( 23 )   PDF (786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新型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NS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制备抗多克隆抗体,为新型AKAV检测及功能研究提供必要材料。【方法】使用蛋白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网站,对新型AKAV NSs蛋白进行系统分析。克隆NSs全长基因,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NSs重组蛋白,优化蛋白诱导条件并分析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收获破碎菌体,经8 mol/L尿素变性、Ni2+-NTA亲和层析纯化、透析及浓缩后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ting鉴定;将纯化的重组NSs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应用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反应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Ss蛋白由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等电点为12.10,属于碱性蛋白,不稳定指数约为79.04,平均亲水性为指数为―0.059,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试验成功构建了NSs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Ss,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显示,成功表达重组NSs蛋白,分子质量为29.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6 384 000,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表明所制备抗体能够与NSs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试验成功获得纯化的新型AKAV NSs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制备获得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新型AKAV疫苗开发、检测及NSs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LIPI-3和LIPI-4共存对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的影响
钱瑞宣, 李楠, 康立超, 马勋, 刘彩霞, 史唯地, 寇丽君, 任慧杰, 祁亚涛, 殷中科, 刘璐, 王静, 王正荣, 蒋建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27-203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4
摘要 ( 24 )   PDF (480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毒力岛3(LIPI-3)和LIPI-4共存对LM毒力的影响,揭示它们对细菌毒力的潜在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LM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LM928(存在LIPI-4)和LM873(同时存在LIPI-3和LIPI-4)2个LM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侵染HCMEC/D3细胞监测2种菌株对HCMEC/D3细胞的黏附和侵袭情况;通过鸡胚感染试验评估2株菌对鸡胚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采用溶血试验来测定菌株的溶血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HCMEC/D3细胞凋亡情况,以评估菌株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2株菌在BHI培养条件下及感染HCMEC/D3细胞后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结果】LM928和LM873株的黏附率无显著差异(P>0.05),LM928株的侵袭率极显著高于LM873株(P<0.01)。LM873株的LD50是LM928株的约1 000倍;LM928和LM873株的溶血价分别为24和23。LM928株感染24和48 h后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M873株(P<0.05;P<0.01),而LM873株的凋亡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LM928和LM873株在BHI培养基中培养时,与LM928株相比,LM873株毒力基因mpl、inlB、inlC、inlP、actA、plcAplcBsigB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毒力基因hly、inlAiap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下调(P<0.01;P<0.05)。LM928和LM873株侵染HCMEC/D3细胞后,与LM928株相比,LM873株毒力基因inlPactA、plcA、plcBprf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毒力基因hly、mpl、inlA、inlB、inlCiap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下调(P<0.01)。【结论】LIPI-3和LIPI-4共存降低了LM的毒力,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LIPI-3和LIPI-4在细菌毒力调控中的分子机制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猫球形马拉色菌脂肪酶SMG1基因的真核表达及重组载体脂肪酶活性分析
王开开, 赵懿侔, 张含露, 邱实, 刘艺佳, 张文鑫, 杨丰利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37-204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5
摘要 ( 24 )   PDF (746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马拉色菌(Malassezia)是引起猫外耳炎的病因之一,具有脂质依赖性,脂肪酶SMG1基因能调控球形马拉色菌脂肪酶的合成。本研究旨在构建脂肪酶SMG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获得SMG1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并对脂肪酶酶活性进行分析,为后续马拉色菌脂肪酶SMG1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疑似猫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病例的致病菌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并通过相似性比对确定菌种类型;利用DNAworks软件优化脂肪酶SMG1基因,构建克隆载体并鉴定;使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构建SMG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筛选及鉴定;对重组载体脂肪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试验成功从疑似患有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的患猫耳道中分离得到1株马拉色菌菌株,鉴定为球形马拉色菌;通过对马拉色菌脂肪酶SMG1基因密码子的优化,将密码子适应指数(codon adaptation index,CAI)提高至0.95;成功构建脂肪酶SMG1基因克隆载体,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APZαA-SMG1并转入毕赤酵母X33中,诱导表达后使用SDS-PAGE分析,蛋白产物大小为35 ku,脂肪酶酶活性测定为0.023 U/mL;重组脂肪酶SMG1在30 ℃酶活性最高(0.027 U/mL),与40、45 ℃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球形马拉色菌在猫耳道皮肤温度附近有较高的脂肪酶活性,同时脂质促进了马拉色菌的生长;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可成功表达并分泌重组脂肪酶SMG1。试验结果为后续猫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的致病机制研究、脂肪酶抑制剂研制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1株羊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侯宫明珠, 周海琴, 余星雨, 李娜娜, 李扬, 屈勇刚, 李彦芳, 梁晏, 严多, 杨舒涵, 邱正青, 陈斯奇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47-205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6
摘要 ( 24 )   PDF (1233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多重耐药病原菌的出现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试验拟对1株羊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裂解性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分析,为寻找可用于防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噬菌体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羊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YH-2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粪污样品中分离纯化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测定噬菌体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酸碱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对其基因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肺炎克雷伯菌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vB_KpnP_PYH-2(简称PYH-2),电镜观察发现PYH-2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其噬菌斑中心透亮,周围有晕圈。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晕圈会向四周扩散。噬菌体PYH-2不仅可以裂解1株羊源肺炎克雷伯菌,还能裂解5株奶牛乳房炎源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PYH-2的最佳MOI为 0.001,潜伏期为15 min,爆发期为10 min,裂解量为63 PFU/cell;在40~50 ℃和 pH 4.0~12.0的环境下均能保持稳定活性。噬菌PYH-2基因组全长45 958 bp,GC含量为51.86%,不含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全基因组中包含52个开发阅读框(ORFs),只有21个为已知功能基因,其中尾部相关蛋白有6个。【结论】本研究分离到1株潜伏期短、生物特性稳定、能高效杀菌的噬菌体,可作为裂解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候选毒株,为噬菌体防治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2005-2023年中国猪群中猪瘟病毒流行报告: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黄石磊, 罗干, 程鹏, 牛铮, 郭建华, 邹宏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58-207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7
摘要 ( 28 )   PDF (651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全面了解中国猪群中猪瘟病毒(CSFV)的流行感染情况,为后期CSFV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证据。【方法】本研究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国内外6种主要数据库中检索中国猪群CSFV流行情况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通过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分和CSFV流行率的数据提取,对文献中提取的数据利用StataMP17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分析CSFV的整体流行率,利用Meta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CSFV整体流行率的异质性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从6种主要数据库中共筛选出55篇CSFV流行情况的相关文献纳入本次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其中18篇文献被纳为高质量文献,37篇文献纳为中等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2005-2023年中国猪群中CSFV的整体流行率为12%(95% CI:0.09~0.15);Meta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文献的异质性来源不包括采样时间和猪种类(P>0.05),而影响CSFV流行率的因素包括诊断方法、季节变化、气候因素、海拔高度、纬度因素、经度因素及地区分布(P<0.05)。【结论】本研究从数据上确定了中国猪群中CSFV整体流行情况,其整体流行率不高,流行趋势为地区性的散在流行,以慢性和非典型毒株流行为主。本研究结果对掌握猪群CSFV流行的全局状况和有效防控及猪瘟(CSF)净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HIF-1α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鸡巨噬细胞炎症的调节作用研究
冯晓梦, 高超, 陶新磊, 李小方, 吕晓萍, 高雪丽, 赵一, 李亚楠, 刘超男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71-208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8
摘要 ( 19 )   PDF (782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鸡巨噬细胞(HD11)在脂多糖(LPS)诱导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和线粒体功能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试验以HD1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LPS作用于细胞,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筛选LPS最佳作用浓度;同时在最佳LPS作用浓度下,筛选LPS最佳作用时间。将HD1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加入最佳作用浓度LPS培养,对照组加等量的完全培养液,按照LPS最佳作用时间培养后,提取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HIF-1α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水平变化。【结果】LPS诱导的HD11细胞炎症模型中最适条件为1 μg/mL LPS培养12 h,以此条件成功建立了细胞炎症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检测到2 06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319个上调,744个下调。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免疫系统应答、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50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HIF-1α等信号通路。其中有13个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集中在HIF-1α相关信号通路,包括Toll样受体4(TLR4)、NFB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等。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F-κB p65、HIF-1α、VEGF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下降(P<0.0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LPS诱导鸡巨噬细胞炎症模型,HIF-1α与NF-κB信号通路相互串扰共同参与LPS诱导的细胞炎症过程。同时,细胞线粒体功能下降,导致ROS生成增多,进而促进HIF-1α的表达,共同加重了炎性反应和代谢紊乱。
血清4型禽腺病毒感染LMH细胞后干扰素刺激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量的动态变化
万丽军, 王盛, 谢芝勋, 任红玉, 谢丽基, 范晴, 罗思思, 李孟, 张艳芳, 曾婷婷, 黄娇玲, 张民秀, 谢志勤, 李小凤, 韦悠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81-209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29
摘要 ( 28 )   PDF (644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鸡肝癌细胞(LMH)感染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后干扰素(IFN)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量变化,为研究FAdV-4与ISGs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将FAdV-4感染LMH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病变,并收集感染0、12、24、36、48、60、72、84和96 h的细胞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点IFN-α和IFN-β及ISGs基因在转录水平上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LMH细胞感染FAdV-4 48 h时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在感染12 h后,FAdV-4快速增殖,60 h时达到峰值;感染病毒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IFN-α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后12和24 h,IFN-β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在36 h时迅速上调表达至峰值(P<0.05),在48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之后时间点的表达量有所下降且趋于稳定,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G12、IFIT5及DDIT4基因在感染前期变化不大,在感染后36 h时迅速上调,在感染后96 h达到峰值(P<0.05);ZFP313、IFITM3及Viperin基因在感染前期表达量变化不大,随后在36 h迅速上调表达至峰值(P<0.05),在48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之后时间点的表达量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CD47、OASPKR基因均呈现下调表达。【结论】在FAdV-4感染LMH细胞后,IFN及多种ISGs在转录水平呈现规律性变化,与病毒在LMH细胞中复制存在一定的联系,表明这些天然免疫因子可能在抗FAdV-4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C型禽偏肺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及优化
郭禹, 程晶, 左玉柱, 范京惠, 姜海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091-2100.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0
摘要 ( 21 )   PDF (630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rus,aMPV)是副黏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成员,其所造成的鸡肿头症和产蛋率下降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为更好地预防aMPV并研究其发病机制,本研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插入C型aMPV(aMPV/C)基因组中,构建表达EGFP的重组aMPV,并使用不同的载体及启动子构建aMPV迷你基因组,来优化aMP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reverse genetic system,RGS)的构建。【方法】将EGFP插入pBluescript-aMPV RGS的P和M蛋白之间非编码区并进行拯救,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重组病毒滴度及遗传稳定性。为优化RGS的构建,采用含有T7启动子的pBluescript SK(+)和含有T7、CMV启动子的pcDNA3.1两种载体构建aMPV迷你基因组。首先将aMPV/C基因组两端的先导区(leader)和尾随区(trailer)与EGFP的cDNA进行PCR扩增,并切胶回收;其次将各胶回收片段按照leader-EGFP-trailer的顺序进行无缝克隆连接,并测序验证;最后将连接完整的迷你基因组反向插入两个载体中,构建aMPV/C的迷你基因组(pBR-aMPV/C和pc-aMPV/C)。在拯救迷你基因组的试验中,将两个aMPV/C迷你基因组与3个表达N、P和L蛋白的质粒共转染到BHK-21细胞中,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拯救的aMPV-EGFP重组病毒测序结果显示,EGFP已成功插入aMPV基因组中,并在前3代aMPV-EGFP重组病毒中稳定表达。aMPV-EGFP重组病毒滴度在感染96 h后达到105.5 TCID50/mL。而pBR-aMPV/C和pc-aMPV/C两个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也证明了含有EGFP的aMPV迷你基因组构建完成。将3个重组质粒分别与辅助质粒共转染至BHK-21细胞中,转染24 h后观察到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证明aMPV-EGFP重组病毒及pBR-aMPV/C和pc-aMPV/C两个aMPV 迷你基因均都成功表达了EGFP。【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两个aMPV迷你基因组并拯救了aMPV-EGFP重组病毒,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而CMV和T7作为aMPV/C RGS中的启动子时,二者的拯救效率相同。pBluescript SK(+)和pcDNA3.1均可用于aMPV/C RGS的构建,本研究为aMPV/C RGS的构建提供了多种方法。
四川、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李燕, 唐智慧, 符立发, 黄家艳, 吴丹, 曹随忠, 王保宁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01-21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1
摘要 ( 24 )   PDF (233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定性检查,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统计球虫阳性粪样中每克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了解不同牦牛场、不同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情况。【结果】8个牦牛场均检测出球虫感染,阳性样品共85份,平均感染率为22.6%(85/376),平均OPG为1 643。共检出9种艾美耳属球虫,优势虫种为阿拉巴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37.6%(32/85),多呈混合感染。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2~6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7.9%(11/29);其次是7~12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1%(57/184);>12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率为10.4%(17/163)。【结论】四川和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球虫感染,均以混合感染为主。牦牛球虫感染率、感染强度以及优势虫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牦牛之间存在差异。
基础兽医
补肾通腑方对脂多糖诱导的认知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张杰, 李思敏, 宋晓雨, 王旭, 许玉珉, 段建平, 马云枝, 赵敏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10-212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2
摘要 ( 24 )   PDF (1235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补肾通腑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认知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抗炎保护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法制备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甘露特钠胶囊组,补肾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灌胃,1 次/d,连续8周,其中补肾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的灌胃剂量分别为15.12、7.56、3.78 g/kg,甘露特钠胶囊组灌胃剂量为0.094 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纯水灌胃。于第8周末,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等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明显延长,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排列紊乱、稀疏,有细胞空洞等损伤表现;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共表达升高、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Iba1共表达降低(P<0.05);海马区TNF-α、IL-6、IL-1β等的表达显著升高,NMDA、GABA、Ach等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甘露特钠胶囊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显著缩短,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排列较紧密、整齐,细胞形态趋于正常,iNOS/Iba1共表达显著降低,仅补肾通腑方高剂量组Arg1/Iba1共表达显著升高(P<0.05);海马区TNF-α、IL-6、IL-1β等的表达显著降低,NMDA、GABA、Ach等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肾通腑方能够改善LPS诱导的认知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海马区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海马区NMDA、GABA、Ach等记忆相关因子水平有关。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和凋亡的干预作用
宝华, 户春丽, 安彦昊, 张春华, 马燕芬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22-2131.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3
摘要 ( 20 )   PDF (1579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症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保护机制。【方法】利用LPS诱导BMECs构建细胞炎症模型。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EGCG最佳浓度。将BMECs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和EGCG+LPS共处理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炎性因子、凋亡因子以及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利用试剂盒检测BMECs的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MECs凋亡情况。【结果】使用LPS处理BMECs后,与0 h相比,各时间段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IL-1β基因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成功构建BMECs细胞炎性损伤模型。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EGCG最佳作用浓度为5 μmol/L。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BMECs中IL-6、IL-8、丙二醛(MDA)、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基因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B细胞淋巴瘤蛋白-2(Bcl-2)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相比,EGCG+LPS组细胞中IL-6、IL-8、IL-1β、MDABaxCaspase-3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cl-2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MECs红色荧光明显减弱,绿色荧光有所增强,而EGCG和LPS共孵育后则对BMECs红色荧光没有明显影响,绿色荧光相对减弱;ROS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绿色荧光明显增强,而EGCG和LPS共孵育后,细胞绿色荧光有所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后死亡细胞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而EGCG和LPS共孵育后凋亡细胞则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EGCG可以通过抑制LPS诱导BMECs中ROS释放和缓解线粒体损伤等综合作用,缓解炎性反应并抑制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EGCG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理论基础。
替米考星肠道定位制剂的制备、体外释放度考察及表征鉴定
刘栩沂, 陈芷欣, 王鸿鑫, 叶钰莹, 韩梓杰, 张楠, 张德显, 邓桦, 杨鸿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32-214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4
摘要 ( 18 )   PDF (583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替米考星肠溶制剂,提高替米考星在酸中的稳定性,使其在小肠定位释放,提高替米考星的溶解速率和生物利用度,为该药的新剂型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1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二元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肠道pH触发定位释放型制剂。以体外累积溶解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最佳制备条件,并选择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扫描电镜法鉴定物相。【结果】最佳的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肠溶制剂制备工艺是联合载体Eudragit L100∶PVP=10∶1、药载比为1∶2,搅拌时间为2 h,固化时间为12 h,该制剂在酸性介质中2 h溶出量<10%,在pH 6.8的缓冲溶液中2 min内溶出度为75.02%,10 min时完全溶解,大大提高了替米考星的溶解速度。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在17°和23°衍射强度高于替米考星原料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在1 593和1 457 cm-1尖锐吸收峰消失;扫描电镜图中可看出替米考星均匀地分散在载体中,表明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的形成。【结论】本研究选用联合载体成功制备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肠溶制剂,其在酸中稳定,在pH 6.8缓冲液中有较好的溶出度。
1株致仔猪脑膜炎的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刘丁语, 刘宝玲, 何振文, 罗琴, 乔常宏, 陈翔宇, 王晓虎, 向华, 王刚, 谭臣,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43-2153.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5
摘要 ( 29 )   PDF (733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确定广东某猪场送检的疑似猪链球菌引起仔猪脑膜炎的病猪组织中的病原,并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和致病性,为猪场用药及探索该病原引起脑膜炎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疑似猪链球菌引起的仔猪脑膜炎送检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分子学鉴定,并对其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测定、小鼠感染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仔猪脑组织分离株在血平板上出现溶血现象,革兰染色镜检细菌被染成紫色,形态为圆形,部分呈链状排列。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能发酵棉子糖、乳糖、菊糖、七叶苷,不能发酵山梨醇、甘露醇、阿拉伯糖、松三糖、D-核糖,马尿酸盐还原试验为阴性,与猪链球菌相符。测序分析后确定分离株为猪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为9 型猪链球菌,命名为GDS209。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GDS209对头孢噻吩(先锋Ⅰ)、头孢氨苄(先锋Ⅳ)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0种抗菌药耐药,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氟苯尼考、阿莫西林3种抗菌药敏感。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GDS209携带gdhgapdhfbpsorf2、srtAccpA毒力基因,不携带mrpslyluxSepf毒力基因。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GDS209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109 CFU。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分离株GDS209能引起昆明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脑不同程度的淤血和炎症。【结论】本研究分离到1株9型猪链球菌,该分离菌对大部分猪场常用抗菌药耐药,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氟苯尼考、阿莫西林3种抗菌药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9型猪链球菌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地锦草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王辉钦, 段莹莹, 杨彦平, 杨苗, 崔晓文, 崔一喆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54-216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6
摘要 ( 25 )   PDF (2416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结合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地锦草防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性成分和靶点,探究其潜在机制,进而保护动物肠道。【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地锦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PharmGKB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取潜在靶点,分别借助STRING和DAVID 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及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PyMOL 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通过体内试验利用30只BALB/c小鼠制作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地锦草低(5 mg/mL)、高(15 mg/mL)剂量组、美沙拉嗪组(52 mg/mL)。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7 d自由饮用3% DSS诱导UC模型,各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1次,根据小鼠体重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0.1 mL/10 g,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连续7 d,测其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结肠长度,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含量。【结果】地锦草主要活性成分有山柰酚、4’-5二羟基黄酮和鞣花酸等,对应的药物靶点256个,疾病靶点4 265个,潜在靶点128个,核心靶点7个。GO功能富集涉及对活性氧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炎症反应、膜筏、小窝、激酶调节剂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4’,5-二羟基黄酮和PPARG、鞣花酸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鞣花酸和IL6具有较强结合潜力。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严重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水样血便,DAI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甚至有小溃疡的出现,表明小鼠UC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膜层炎症细胞浸润减少,DAI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结肠挛缩情况好转,TNF-α和IL6含量显著减少(P<0.05),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5),抑制炎症发生。【结论】地锦草中的山柰酚、4’-5二羟基黄酮和鞣花酸等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PPARG和IL6等核心靶点参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生物功能,抑制炎症,减轻肠道损伤,从而发挥防治UC的效用。
黄芩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表征及体内外释药研究
高建亭, 路晨月, 师鑫潮, 何欣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69-217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7
摘要 ( 24 )   PDF (1099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改善黄芩素(baicalein,BAI)的溶解性能,提高其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扩大其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烯乙酸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为载体,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黄芩素固体分散体(BAI-ASD),并对其进行表征,包括: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中特征衍射峰的位置、强度等信息,初步判断固体分散体是否制备成功;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进行热性质研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形貌。通过溶出试验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在此基础上考察鸡口服BAI-ASD的药动学特征。【结果】旋转蒸发法产物的PXRD中无BAI的晶体衍射峰,同时DSC中也无明显的吸热峰,表明成功制备了BAI-ASD,且BAI在ASD中以无定形态存在。体外溶出结果显示,BAI在240 min内的累积溶出仅为6.62%,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9和2∶8时ASD的累积溶出提高,240 min内的累积溶出分别为29.89%和52.67%。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BAI-ASD在45 ℃,75% RH条件下,90 d内稳定性良好。药动学结果显示,鸡灌胃给药24 h内BAI-ASD的峰浓度(Cmax(0-24))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分别为(5.20±0.82)μg/mL和(17.03±0.67)μg·h/mL,分别为BAI的1.91和2.64倍。【结论】以Soluplus为载体利用旋转蒸发法制备的BAI-ASD稳定性良好,可有效提高BAI的累积溶出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两种卡洛芬注射液在犬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张璐, 邱基程, 龚晓会, 曹玉颖, 孔靖元, 曹兴元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78-218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8
摘要 ( 21 )   PDF (283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卡洛芬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比较两种以卡洛芬为活性成分的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24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成2组,按单剂量、双周期和双序列的交叉设计,分别皮下注射4.4 mg/kg BW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RIMADYL,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0.5、1、2、3、4、6、8、12、24、36、48和72 h从臂头静脉采血。对UPLC-MS/MS方法的特异性、线性、检测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进行考察。利用建立好的U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卡洛芬的浓度,并用WinNonlin 8.1软件对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消除半衰期(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等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判定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在10~5 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和10 ng/mL;高、中、低、定量限4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在91.45%~111.61%范围内,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15%。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Tmax分别为(2.27±1.09)和(2.33±1.10)h;Cmax分别为(20.02±5.24)和(19.92±5.42)μg/mL;T1/2分别为(8.54±3.71)和(8.65±2.64)h;AUC0-t分别为(246.78±55.94)和(249.22±53.33)μg·h/mL。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相似,且受试制剂相比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和AUC0-∞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之间。【结论】本试验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血浆中卡洛芬浓度的测定,卡洛芬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RIMADYL具有生物等效性,临床上均可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本试验结果可为卡洛芬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新疆喀什某规模化安格斯牛场犊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马紫薇, 马学军, 马亚楠, 孙亚伟, 吾买尔江·牙合甫, 邵白新月, 杨作斌, 王选艺, 王梦娇, 钟旗, 马雪连, 姚刚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88-219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39
摘要 ( 25 )   PDF (588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导致犊牛猝死、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等,对犊牛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集20份组织样品及6份圈舍粪土样品,采用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型及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在FTG液体培养基中出现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在TSC培养基中长出黑色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在绵羊血平皿上长出具有典型的双溶血环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菌体粗短、成单个或双个排列的革兰阳性直杆菌,形态学及镜检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点。2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0株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38.46%。经毒素基因分型鉴定,其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9株,检出率为90.0%,D型产气荚膜梭菌1株,检出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卡那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0.0%;对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为50.0%,而其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氟苯尼考及多西环素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bla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00.0%;blaSHVqnrAaac(6')-Ⅰb-c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0.0%(2/10)、10.0%(1/10)和20.0%(2/10);未检出blaCTX-MqnrS 2种耐药基因。【结论】新疆喀什地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主要以A型为主,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试验结果可为后期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英纯血马蹄病与血液指标和肠道菌群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卢冲, 卢亚宾, 付涵, 缪荣浩, 买占海, 况玲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198-2209.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40
摘要 ( 19 )   PDF (12685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马患蹄病与血液指标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检查挑选6匹(12±3)岁龄患蹄病的英国纯血母马为试验组(S组),另选6匹体重、年龄相近的英纯血健康母马作为对照组(C组),对试验马进行3 d的临床检查及评估。采集两组马颈静脉血及直肠粪便,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采用16S rRNA测序法检测马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果】临床检查发现,S组马均有跛行,蹄甲变形等症状。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两组马血液中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S组马血液中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高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S组马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肌酐含量等呈现上升趋势,白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呈现下降趋势(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在门分类水平上,与C组相比,S组马肠道菌群中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SR1菌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在属分类水平上,与C组相比,S组马肠道菌群中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土微菌属(Pedomicrobium)、海洋杆菌属(Pontibacter)、库特氏菌属(Kurth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韧皮部杆菌属(Candidatus_Endomicrobium)、微小杆菌属(Microvirga)、消化球菌属(Peptococc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马肠道菌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菌种共10种。【结论】马发生蹄病后体内会出现炎症反应,造成肝肾功能受到损伤、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发生改变,同时消化能力降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代谢紊乱与马蹄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马蹄病的发生提供了线索。
1株马源马红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致病性分析
段兴勋, 刘璐, 高仕文, 马玉辉, 蔡涛, 刘来珍, 顾伟芳, 赵红琼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210-221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41
摘要 ( 28 )   PDF (1307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R.equi)感染可导致宿主发生致命的化脓性肺炎。本研究拟对从新疆地区1例死亡马驹肺脓汁中分离获得的马红球菌临床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旨在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采集死亡马驹肺脓汁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生化反应、16S rRNA PCR扩增测序鉴定菌株种属并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使用药敏纸片扩散法鉴定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利用小鼠感染试验评估菌株致病性。【结果】分离菌株在NANAT平板上生长状态良好,菌落呈灰黑色、黏稠样,在TSA培养基上呈奶白色、黏液状,革兰染色镜检可见两头钝圆的球杆状或棒状的革兰阳性球杆菌。生化反应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不发酵糖类,不产生靛基质、不液化明胶,氧化酶阴性,分解尿素。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马红球菌分离株WGC11为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多黏菌素B及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对其余所选抗菌药物均敏感。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腹腔攻毒4 d内死亡率为33.3%(2/6),剩余存活小鼠剖检可见肺部出现脓肿及出血,肝脏及脾脏肿大、出血淤血;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脾脏、肝脏、肺脏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病变。【结论】本研究从新疆地区马驹肺样本中分离鉴定出1株致病性马红球菌,该菌株具有较强致病能力且存在天然耐药,试验结果为马红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与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张峻豪, 匡磊, 雷镒妃, 赵天睿, 许灏钧, 陈斌, 王丹, 韦阳飞, 洪灯, 胡长敏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219-22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42
摘要 ( 24 )   PDF (256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是通过磁场作用使得磁珠表面所吸附的靶标物从样品中分离的前处理技术。免疫磁珠捕获靶标后,免疫磁珠-靶标复合物磁吸固定在管壁,洗脱杂质即可得到靶标。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富集效果主要受抗体特异性、磁珠直径、磁珠添加量、孵育时间和样本pH影响,其中抗体特异性是影响磁珠富集效果的关键。利用免疫磁珠可吸附抗体的特性,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中替代包被步骤,可大幅减少检测时间;免疫磁性分离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联用后,可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效率。笔者从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原理、一般分离步骤、常见影响因素,以及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层析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流式细胞术、电化学传感器、液相色谱法等应用方面进行阐述,为免疫磁性分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参考。
三萜类化合物对肠道炎症的药理作用
刘李林, 谭宇, 杨帆, 易金娥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228-2236.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43
摘要 ( 24 )   PDF (124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富含多种异戊二烯单元的天然产物,其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并在缓解肠道炎症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首先,三萜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来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起到抗肠道炎症的作用;其次,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改善活性氧的产生,平衡氧化还原系统,降低氧化应激损伤,达到抗炎的作用;再次,三萜类化合物也能通过调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多条信号通路(NF-κB/MAPK/Nrf2信号通路)来改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含量达到免疫平衡作用;第四,三萜类化合物还可通过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修复损伤的肠道黏膜上皮,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刺激性物质的渗透来抑制肠道炎症;另外,三萜类化合物与肠道菌群间具有紧密联系,能维持肠道微生物稳定,保持肠道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综上,三萜类化合物通过调控炎症、氧化应激、免疫平衡、黏膜屏障、肠道微生物5个途径,发挥对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目前对于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本综述为进一步探索、开发和利用三萜类化合物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其在肠道炎症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的抗菌机制
连凯琪, 王宇航, 曾雅静, 周玲玲, 张元臣, 张明亮, 张改平, 王双山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237-2244.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44
摘要 ( 25 )   PDF (656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明新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抗菌效果和机制。【方法】测定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抑菌曲线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核酸、蛋白质的泄露,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通过核酸凝胶电泳检测抗菌肽LL-1与肺炎克雷伯菌DNA的结合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为50 μg/mL;抑菌曲线表明,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2 MIC的抗菌肽LL-1在6 h内能完全抑制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肽LL-1能导致肺炎克雷伯菌的ALP和β-半乳糖苷酶发生泄漏,且1/4 MIC的抗菌肽LL-1即可导致其泄漏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核酸和蛋白质泄露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抗菌肽LL-1能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胞内容物外流;此外抗菌肽LL-1还能与肺炎克雷伯菌DNA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抗菌肽LL-1会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表面变得粗糙、菌体变形等。【结论】抗菌肽LL-1能增加肺炎克雷伯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并结合其DNA,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机制奠定基础。
内化菌耐受性Tr值评估方法研究
孙志刚, 王潇, 司晓慧, 吕若一, 宋连宇, 刘晓晔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5):  2245-225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05.045
摘要 ( 23 )   PDF (548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全面考虑宿主细胞、内化菌、抗菌药物三者互作的评估方法来精准比较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情况。【方法】以IEC-6、RIMVECs和RAW264.7细胞为宿主细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作为内化菌,以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等7种化学药品及槲皮素和山柰酚等4种中药标准品为抗菌药物,检测抗菌药物细胞外最小杀菌浓度(MBCEX),建立细菌-细胞感染互作模型,利用细菌菌落计数检测抗菌药物细胞内最小杀菌浓度(MBCIN)。测定内化菌感染细胞的百分比(N)及药物治疗后内化菌感染细胞的百分比(ND)。通过计算得到内化菌耐受值(Tr),对内化菌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进行评估。【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多黏菌素、利福平、四环素、万古霉素7种化学药品和中药标准品黄芩苷均产生了耐受性(Tr值>1),其中,对环丙沙星耐受性Tr值最高,耐受程度最严重;对槲皮素、山奈酚和儿茶素不产生耐受性(Tr值≤1)。不同内化菌对四环素的耐受性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产生的耐受性Tr值大于沙门菌。不同宿主细胞对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的影响显示,IEC-6细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的耐受性最高。【结论】耐受性Tr值评估方法不仅可有效评估内化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受程度,还可比较不同宿主细胞对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的影响,将内化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耐受性可视化和数据化地呈现出来,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