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3-09-20
生物技术
水牛缝隙连接蛋白43基因克隆及表达
林浪, 龚云, 王梦, 屈春凤, 黄时海, 雷小灿, 石德顺, 李湘萍
. 2013, 40(9):  1-7. 
摘要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基因序列,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对Cx43基因在水牛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应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水牛Cx43基因序列,其中编码区全长1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质量43.13 ku,等电点为8.88。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水牛Cx43核苷酸序列与牛、羊、猪、马和人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8%、94%、93%和92%,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推测,Cx43基因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对水牛Cx43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分析发现,其具有缝隙连接蛋白的特有结构。定量RT-PCR结果显示,Cx43在水牛卵巢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睾丸、肾脏、心脏和皮肤次之,肝脏和大脑表达量较低。免疫组化结果发现,Cx43蛋白表达随卵泡发育时期的不同而变化,Cx43蛋白随卵泡发育表达逐渐增强。
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吕继洲, 王振宝, 袁向芬, 吴绍强
. 2013, 40(9):  8-15. 
摘要 ( 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其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获得2种革蜱的16S 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和Mrbayes 3.2软件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草原革蜱16S rR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草原革蜱16S rRNA序列聚类,而边缘革蜱COⅠ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边缘革蜱COⅠ序列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能简易、准确鉴定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廖亚琳, 梁艺瑜, 王秀珑, 冯敏, 谭利强, 曹伟胜
. 2013, 40(9):  15-18. 
摘要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利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gp85单因子血清纯化后的抗体成功建立了检测ALV-J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DAS-ELISA)。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对ALV-J抗原的最小检出量为0.165 μg/mL。用该法对48份临床血浆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PCR方法的符合率达到85.2%。
深度测序鉴定绵羊microRNA转录组
张世芳, 魏彩虹, 陆健, 张小宁, 周鑫磊, 张淑珍, 王光凯, 曹家雪, 赵福平, 张莉, 杜立新
. 2013, 40(9):  19-22. 
摘要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集的Texel绵羊胎儿的背最长肌样品包括5个发育阶段:70、85、100、120和135 d。通过采用Solexa测序技术对混池样品进行了microRNA(miRNA)深度测序,获得了16532850条原始序列读数。使用ACGT101-miR v4.2分析软件对miRNA测序数据进行了深度发掘;通过与最新的哺乳动物成熟miRNA序列(miRNA数据库:miRBase v17.0)、miRNA前体序列、绵羊基因组序列(绵羊基因组数据库,2010年2月)的比对分析,对绵羊microRNA转录组数据库进行了大幅更新,pre-miRNA(miRNA前体)序列增至1529条,编码的miRNA成熟体序列增至1999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深度测序获得的5个miRNA在混池样品中进行了验证。绵羊miRNA的研究起步较晚,而miRNA的发现与鉴定将促进基因调控机制及miRNA功能的研究。
巢式PCR检测H1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郭捷, 谢芝勋, 罗思思,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庞耀珊, 范晴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40(9):  23-26. 
摘要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快速、准确检测H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方法,本研究针对H1亚型AIV血凝素(HA)基因保守区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进行巢式PCR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PCR方法能特异性检测到H1亚型AIV,其敏感性最低能检测到13.2 fg/μL的H1亚型AIV RNA模板。本研究建立的巢式PCR方法为H1亚型AIV的早期诊断及有效防制提供了快速、特异且敏感的检测方法。
一株鸭源新城疫病毒毒力基因分析及其对鸭的致病性研究
黎先伟, 孙敏华, 何静, 汪招雄, 刘大伟, 杨凤, 任涛
. 2013, 40(9):  27-32. 
摘要 ( 3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中国鸭源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毒力特点,从2009年广东地区发病鸭群中分离和鉴定出1株新城疫病毒(简称NDV-104),对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融合蛋白(fusion,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分离株的MDT、ICPI和IVPI分别为56.4 h、1.95和1.64,结合F蛋白裂解位点(112~117位)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了分离株为新城疫强毒。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病毒对雏鸭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F基因遗传进化结果显示,分离株属于基因Ⅶd亚型。F、HN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结果表明,分离株与2000年以来国内外分离到的基因Ⅶ型NDV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6.6%~99.3%和97.0%~99.7%,而其与常用疫苗株B1、V4、Clone30、Mukteswar和LaSota的F、HN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且与LaSota株和V4株的同源性最低,分别仅为88.1%和87.6%,说明分离株与经典新城疫病毒毒株存在一定的差异。
绵羊肺腺瘤病毒受体透明质酸酶-2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朱福余, 马学恩, 于立新, 么宏强
. 2013, 40(9):  32-36. 
摘要 ( 3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受体透明质酸酶-2(Hyal-2)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本试验设计了扩增JSRV受体Hyal-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出Hyal-2全长基因,将该基因定向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pGEX-4T-1-Hyal-2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逐步优化条件至稳定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后,通过亲和层析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表明,Hyal-2基因正确地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诱导含重组质粒pGEX-4T-1-Hyal-2的表达菌高效表达了带GST标签的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分子质量为80 ku,与预期大小一致,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为带GST标签的融合蛋白;通过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制备Hyal-2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及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蒙古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苗海明, 顾悦, 杨金丽, 高爱武, 黄亚娟, 王海荣
. 2013, 40(9):  37-41. 
摘要 ( 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适合于蒙古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然后通过克隆测序检测引物扩增片段的正确性,最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最佳的PCR反应参数为: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30 s,58 ℃退火45 s,72 ℃延伸1 min,40个循环;72 ℃延伸5 min。各目的基因的熔解曲线峰值单一,目的产物稳定。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蒙古绵羊肌内脂肪沉积基因的Real-time PCR方法,可用于绵羊肌内脂肪沉积基因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鲤鱼外周血白细胞TLR5M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孙真, 贾生美, 冯祥汝, 陈义龙, 翟新新, 沈雪飞, 张俊辉, 王文东, 杨振国, 卢强
. 2013, 40(9):  41-45. 
摘要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鲤鱼TLR5M的EST序列为基础进行5'-RACE试验,获得了其cDNA的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该序列共3182 bp,包含38 bp的5'端非编码区,486 bp的3'端非编码区,1个265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885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麦瑞加拉鲮鱼TLR5基因同源性高达84.46%。
乐至黑山羊肾溶菌酶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胡宇飞, 江明锋, 张鹏, 罗樊, 朱莲莲, 王永
. 2013, 40(9):  46-51. 
摘要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对乐至黑山羊肾溶菌酶(LZLyK)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并对其活性进行了测定。采用比较基因组技术,成功克隆了LZLyK基因,其cDNA长444 bp,编码14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同源性与绵羊溶菌酶2(M32498.1)最高,达96.9%。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 LZLyK,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LZLyK得到正确表达,分子质量约为16、30 ku。采用比浊法测定了LZLyK蛋白的活性,其活性为15 U/mL,表明LZLyK蛋白具有一定抗菌活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在乐至黑山羊肝脏、肾脏、气管和皱胃中均有肾溶菌酶基因的表达,在胃中表达量较高。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16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贾晓晓, 焦寒伟, 郭莳雨, 史巧芸, 荣辉, 张珈宁, 朱华培, 杜丽, 成鹰, 王凤阳
. 2013, 40(9):  51-54. 
摘要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成功克隆外膜蛋白16(outer membrane proteins 16, Omp16)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试验根据GenBank中羊布鲁氏菌M5-90株外膜蛋白Omp16基因序列(登录号:JF918760.1)设计1对引物,从布鲁氏菌基因组中扩增出大小约为507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凝胶回收纯化目的片段,连接入pMD20-T质粒,转化E.coli DH5α并测序,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Omp16,转化入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其表达,最后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方法鉴定诱导得到的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ET-Omp16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了Omp16基因,诱导得到的蛋白经鉴定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证明成功表达了目的基因。
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内参基因的筛选
吴巧, 张斌, 汤承, 岳华
. 2013, 40(9):  55-60. 
摘要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评定H5N1禽流感病毒(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H5N1 AIV)感染小鼠后,脾脏组织中6个候选内参基因酪氨酸3/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tyrosine 3-monooxygenase/tryptophan 5-monooxygenase activation protein,Ywhaz)、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1(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1,Hprt1)、琥珀酸脱氢酶A亚基(succinate dehydrogenase flavoprotein subunit,Sdha)、β-肌动蛋白(β-actin,Actb)、肽基脯氨酰异构酶A(peptidyl prolyl isomerase A,Ppia)和18S核糖体RNA(18S ribosomal RNA,18S rRNA)的稳定性。通过H5N1 AIV强毒株A/DK/GD/378/08感染小鼠,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于12、24、48、72、96、120和144 h检测感染组与对照组中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然后用Genorm软件对内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正常小鼠脾脏组织中6个内参基因稳定度由高到低分别为Ywhaz/Hprt、Sdha、Actb、Ppia、18S rRNA;H5N1 AIV感染的小鼠脾脏组织中6个内参基因稳定度由高到低分别为Ppia/Sdha、18S rRNA、Hprt、Ywhaz、Actb;综合评价正常和H5N1 AIV感染后小鼠脾脏组织中6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度由高到低分别为Sdha/Hprt1、Ywhaz、Ppia、Actb、18S rRNA。因此,小鼠脾脏组织中Ppia和Sdha是研究H5N1 AIV在机体中复制时最理想的2个内参基因;Sdha和Hprt1则是在研究H5N1 AIV与机体相互作用时最理想的2个内参基因。
利用SUMO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猪O型口蹄疫病毒VP0、VP1、VP3基因
宋妮, 温永俊, 王凤雪, 武华
. 2013, 40(9):  61-65. 
摘要 ( 4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O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全基因合成了FMDV结构蛋白前体蛋白P1基因,同时设计了扩增FMDV结构蛋白VP0、VP1和VP3基因的引物。以P1基因为模板,分别经PCR扩增获得FMDV VP0、VP1和VP3基因。扩增产物克隆于Blunt载体中,酶切后将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SUMO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SUMO-VP0、SUMO-VP1和SUMO-VP3,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可见融合蛋白均获得高效表达,融合蛋白表观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5、48和40 ku。在IPTG浓度为1.0 mmol/L,温度为37 ℃,诱导5 h时融合蛋白表达量最大。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均可被FMDV阳性血清识别,反应原性良好。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杨凤, 黎先伟, 孙敏华, 严福强, 韦庆兰, 向斌, 任涛
. 2013, 40(9):  65-69. 
摘要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JM-1/10株VP2基因克隆至pcDNA-3.1(+)启动子CMV之后,随后将CMV-VP2基因序列一同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质粒 pFastBacTM Daul中构建了pFast-CMV-VP2。将pFast-CMV-VP2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重组质粒Bacmid-CMV-VP2。用 Bacmid-CMV-VP2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vBac-CMV-VP2。将该重组杆状病毒转导BHK-21细胞,48~72 h后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到VP2蛋白具有特异性荧光;样品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得到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重组 vBac-CMV-VP2 既能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也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分子鉴定2种猪食道口线虫熔解曲线分析试验的建立
舒丽, 程田, 翁亚彪, 林瑞庆, 邹尚书
. 2013, 40(9):  70-74. 
摘要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猪有齿食道口线虫和四棘食道口线虫IGS rDNA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于种内保守、种间差异明显的序列片段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区分2种猪食道口线虫的熔解曲线分子鉴定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通过熔解曲线差异而准确鉴定猪食道口线虫2个种,与其他线虫和吸虫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能检测猪食道口线虫单虫卵样品和FTA卡片的DNA模板。该研究为猪食道口线虫种类准确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准确、敏感、特异且快速的分子手段。
猪硫辛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曹菁菁, 张晓梅, 鲁维飞, 郭豫杰, 韩立强, 王林枫, 杨国宇
. 2013, 40(9):  75-79. 
摘要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通过电子延伸及RT-PCR技术克隆猪硫辛酸合成酶(lipoic acid synthase,Lias)基因,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基因在猪体内组织的表达分布。基于电子延伸序列设计1对引物,成功克隆了猪Lias基因(GenBank登录号:JN797612.1),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同时利用RT-PCR方法分析了Lias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克隆的猪Lias基因长度为1119 bp,包括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2个氨基酸;克隆的猪Lias基因与小鼠、褐鼠、人、牛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1.5%、69.0%、77.3%、70.4%;推导的cDNA编码区(CDS)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鼠、褐鼠、人、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1.5%、79.4%、89.4%、88.2%;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猪与小鼠、褐鼠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布结果表明,Lias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空肠、直肠、回肠、脂肪、皮肤和肌肉中都有表达;Gel-Pro软件分析结果表明,Lias基因在肾脏和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直肠和回肠。
6株羊源乳酸杆菌电转化条件的优化
方明建, 王磊, 陈玉林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40(9):  80-85. 
摘要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质粒pLEM415-egfp电转化源于陕北白绒山羊瘤胃的乳酸杆菌,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及电场强度对6株羊源乳酸杆菌电转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其转化条件。在37 ℃培养条件下,培养6株羊源乳酸杆菌,当D600 nm 达到0.4、0.6、0.8、1.0和1.2时,离心收集菌体,制备感受态细胞;在电阻200 Ω、电容25 uF条件下,分别采用1.5、2.0和2.5 kV 3种电场强度电击转化感受态细胞。结果表明,羊源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罗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棒状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和弯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获得最高转化效率的D600 nm和电场强度分别为0.8、1.2、1.0、0.6、0.8、0.4和1.5、1.5、1.5、1.5、1.5、2.0 kV。羊源乳酸杆菌最佳转化条件的确立,为后续乳酸杆菌转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藏绵羊乳腺乳铁蛋白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建波, 江明锋, 王永
. 2013, 40(9):  86-90. 
摘要 ( 4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四川若尔盖县藏系绵羊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藏绵羊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LF基因全长2127 bp,共编码708个氨基酸,N端有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该蛋白质等电点为8.4,预测分子质量为77.2 ku;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LF在乳腺、气管、淋巴、肝脏、泪腺和脾脏中都有表达,在肺脏中不表达。本试验克隆了藏绵羊LF cDNA全序列,并对LF和乳铁蛋白肽(lfcin,Lfc)核苷酸和蛋白质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
鸡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昆丽, 谢芝勋, 滕丽琼, 刘加波, 谢丽基, 庞耀珊, 范晴, 邓显文, 罗思思, 谢志勤
. 2013, 40(9):  90-95. 
摘要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鸡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在保守区域各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鸡胚成纤维细胞的cDNA为模板构建重组阳性质粒。采用梯度稀释重组标准品质粒DNA,构建SYBR GreenⅠ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各基因的熔解曲线均呈单一熔解峰,IL-1β、IL-18、TNF-α和GAPDH的扩增效率分别是101.2%、95.6%、100.1%和98.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8、0.9957和0.9989。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35个Ct值内可检测到100个模板拷贝数;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组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4%。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鸡IL-1β、IL-18和TNF-α mRNA的检测,为导致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因子表达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犬瘟热核酸疫苗的构建及表达性研究
孙建涛, 侯绍华, 于萍, 朱鸿飞, 梁欠, 郝志明
. 2013, 40(9):  96-100. 
摘要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利用T-A克隆技术,构建克隆载体pEASY-Blunt-F,BamHⅠ酶切pEASY-Blunt-F,回收F基因,将其克隆至pSCA1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SCA1-F。经DNA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SCA1-F成功构建。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F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表达。此外,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pSCA1-F能引起转染的细胞发生凋亡。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兽用亚单位疫苗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春菊, 任炜杰, 王志亮
. 2013, 40(9):  101-105. 
摘要 ( 3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为蛋白质表达载体,昆虫细胞或幼虫为受体的真核表达系统。与原核细胞相比,昆虫细胞可对外源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如多肽折叠、糖基化、酰基化、磷酸化、二硫键形成及蛋白质水解等。因杆状病毒对畜禽无致病性,这使得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兽用亚单位疫苗生产平台。作者对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兽用亚单位疫苗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郑立双, 李向楠, 孙城涛, 刘红羽, 刘勋, 贺明, 吕文发
. 2013, 40(9):  105-108. 
摘要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它是一种能直接检测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较为简便、快捷、高效、敏感、广泛的方法。作者将主要介绍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优缺点,现就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的动物miRNA表达分析策略
宋嘉哲, 孙福伯, 庄开歌, 薛恺
. 2013, 40(9):  109-113. 
摘要 ( 4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人体内有约6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受到到miRNA调控。近年来,miRNA参与调控的与动物生长相关的细胞周期、发育、分化和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针对miRNA表达检测的常用方法有很多,其中基于反转录PCR(RT-PCR)的放大检测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手段最灵活的一种研究策略。主要包括miRNA的全定量PCR法(miR-Q)、基于茎环引物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Poly(A) 加尾性通用反转录法、miRNA表达谱的高通量RT-PCR分析和miRNA扩增谱系(mRAP)法。作者对这几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的动物miRNA表达分析策略分别进行了介绍,对其原理、方法和应用范畴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不同乳酸菌组合对发酵液体饲料品质的影响
覃春富, 范永辉, 张佩华, 李佳玲, 柴宇光, 朱丹
. 2013, 40(9):  114-118. 
摘要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用液态发酵法研究不同菌种来源对乳酸菌发酵液体饲料(fermentation liquid feed,FLF) 感官、pH和菌落计数的影响,分别以乳酵素(Lactobacillus enzymes,LE)、乳酵素+基础料(enzymes mixture,EM)、5 mg/kg 乳酸菌种+基础料(spawn mixture,SM) 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CON)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发酵罐保持发酵底物:水=1:3,(36±1)℃恒温发酵192 h,每隔24 h做1次感官评定和pH测定;取发酵72 h的样品进行培养,分别计数培养48和72 h的菌落。结果表明,EM和SM均具有良好的感官性能,保质期长,其活菌落计数均极显著高于LE与对照组(P<0.01),但EM与SM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pH均先降低后升高,LE处理组pH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试验组。提示,LE发酵方式不能改善FLF品质,EM和SM发酵方式的饲料品质优于LE,EM与SM发酵效果类似。
营养限制及补偿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
兰儒冰, 高爱武, 杨金丽, 张崇志, 侯先志, 考桂兰
. 2013, 40(9):  118-123. 
摘要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0%、10.0%、10.0%、5.7%。营养补偿期(9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水平一致(ME 9.75 MJ/kg、CP 12%)。营养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背最长肌pH、失水率和剪切力值及胴体营养水平。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RG3组羔羊背最长肌pH1和胴体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CG组(P<0.05),胴体干物质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补偿期结束时,RG2组羔羊背最长肌pH1显著高于CG组(P<0.05);RG1和RG2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RG3组羔羊胴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因此,背最长肌pH、嫩度及胴体化学组成均受到营养限制的影响,经补偿后除嫩度外均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随着受限程度的加剧,恢复速度越慢。
不同性别雷州黑鸭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测定
马猛, 汤绮明, 苏瑛, 陈琦, 张辉腾
. 2013, 40(9):  124-127. 
摘要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机选取60只健康无病的300日龄雷州黑羽鸭,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及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公鸭全净膛率和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鸭(P<0.05);母鸭腹脂率和皮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鸭(P<0.01),而胸肌率却极显著低于公鸭(P<0.01);公、母鸭胸肌肉色(L、a、b值)、腿肌蒸煮损失率和胸肌嫩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母鸭胸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鸭(P<0.05),胸肌和腿肌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鸭(P<0.01)。提示,雷州黑鸭屠宰率和全净膛率都较高,母鸭肉质和肌肉营养成分高于公鸭,胸肌优于腿肌。
2个四元杂交配套系商品猪屠宰性能的比较研究
侯明俸, 孟繁明, 蔡更元, 吴珍芳, 刘德武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40(9):  127-130. 
摘要 ( 5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通过对64头皮杜×长大和18头皮杜×长蓝四元杂交配套系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以比较胴体和肉质性状的优劣,旨在为进一步从事优质猪肉的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在活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活体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IMF)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和最后肋背膘厚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而屠体重和日增重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②在胴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肩部最厚处背膘厚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胴体长和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③在肉质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IMF、pH1和大理石纹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肉色b指标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pH24 h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5),同时皮杜×长蓝的嫩度比皮杜×长大更好;④2种配套商品猪的肉色评分均在3~4之间,属于正常肉色;pH1大于5.9,pH24 h小于6.0,表明肉质正常;皮杜×长大的IMF在1.5%~2.0%之间,皮杜×长蓝的IMF高于2.0%;2个品种的剪切力均小于4 kg,属于消费者喜欢的类型。
生理生化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ICR小鼠模型的建立
尹海畅, 吕兴锋, 刘思国, 王伟, 王建超, 孟庆文
. 2013, 40(9):  131-135. 
摘要 ( 4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能引起人和动物较为严重的感染症状。现广泛使用具有免疫活性的小鼠模型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来评价不同LM菌株的致病性。为建立LM的ICR小鼠模型,本研究采用1/2a血清型的N21 LM菌株,分别以106、107、108、109和1010 CFU的剂量口腔灌注感染6周龄ICR小鼠,每组10只;另取10只接种PBS作为对照组,测定LM对ICR小鼠的LD50;另取40只小鼠,平均分为2组,公母各半,以测定的LD50剂量接种LM,分别对各组小鼠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变化、体重变化及组织中细菌载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N21 LM菌株对ICR小鼠的LD50为109.25 CFU;感染周期为10 d左右,感染小鼠出现被毛粗糙、精神萎靡、阴茎垂出及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肝脏先后出现实质内灶状细菌团块、形成血栓、细胞坏死等;脾脏主要表现为白髓内淋巴细胞减少;肺脏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菌落计数和Real-time PCR的检测结果发现肝脏中细菌载量最高,脾脏次之。结果表明,ICR小鼠能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感染模型。本试验结果为研究LM的致病机制、疫苗研究及抗菌肽转基因小鼠抗LM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nocodazole对绒山羊成纤维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影响
杨惠茹, 肖红梅, 蔡婷, 俎红丽, 于新蕾, 刘志红, 李金泉, 王志新
. 2013, 40(9):  136-139. 
摘要 ( 7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探索更加优化的条件,使绒山羊成纤维细胞经处理后更多的处于有丝分裂G2/M期。本研究分别采用秋水仙素和nocodazole试剂对绒山羊成纤维细胞进行周期同步化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2/M期的细胞数量并进行比对,观测最佳作用浓度。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使用浓度不宜过大,且添加秋水仙素时间的不同也会对试验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另外在相同条件下,经nocodazole处理的绒山羊成纤维细胞周期同步化效果比秋水仙素好,最优的处理条件是300 ng/mL nocodazole处理成纤维细胞24 h,所得G2/M期的细胞所占比例为15.10%。结果提示,对于绒山羊的成纤维细胞来说,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时选择nocodazole更好一些。
鸡支康口服液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洪伟鸣, 左伟勇, 宋亮, 黄文强, 郁杰
. 2013, 40(9):  140-143. 
摘要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根据《兽药试验技术规范汇编》进行了鸡支康口服液对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研究,试验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28 d后剖杀各组小鼠,观察其临床表现,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脏器系数和组织病毒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的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红细胞压积及淋巴细胞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检测指标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糖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检测指标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的主要内脏器官未见明显异常。试验结果表明,鸡支康口服液对小鼠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甚微。提示,其按临床剂量使用无毒性反应,安全可靠。
env基因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体外感染和复制能力的影响
吴晓婵, 李娇, 曹伟胜, 廖明
. 2013, 40(9):  143-146. 
摘要 ( 2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env基因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体外感染和复制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方法构建重组病毒,将血管瘤病变型ALV-J HN06株中env元件替换至髓细胞瘤病变型ALV-J NX0101株的相应位置,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NX-HNenv。重组毒株能在DF-1细胞上稳定增殖,并能被JE9特异性单抗识别,证明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重组病毒NX-HNenv株。结果显示,同一亚群内env基因的替换对病毒的体外感染和复制能力无明显影响。
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杨永立, 王利, 吴满林
. 2013, 40(9):  147-150. 
摘要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榨汁法、水煮法和醇提法制备库拉索芦荟提取物,通过K-B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3种方法芦荟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用3种方法制备的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榨汁法、水煮法和醇提法得到的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3株维氏气单胞菌的平均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1、0.5和0.125 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为1、1和0.25 g/mL。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3株维氏气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其中醇提法的抑菌效率高,水煮法的抑菌作用其次,榨汁法的抑菌效果较弱。
绢蒿浸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段海丰, 剡根强, 王静梅, 王荣, 刑伟元, 万鹏
. 2013, 40(9):  151-154. 
摘要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新疆石河子南山地区牧草绢蒿对雏鸡T淋巴细胞增殖与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称重法、MTT法、菌落计数法、ANAE染色法及攻毒试验分别对小鼠的体重、T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数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发病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绢蒿浸液能不同程度的提高雏鸡体重、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降低吞噬细胞吞噬性,减少感染大肠杆菌雏鸡的发病率,提高抗感染能力。提示,绢蒿浸液对正常雏鸡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从黄芩毛状根中提取、纯化黄芩苷的研究
施春阳, 齐香君, 钱卫东
. 2013, 40(9):  154-157. 
摘要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黄芩苷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毛状根中黄芩苷富集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利用硅胶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LX-6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富集效果最好,较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8.69 g/L,吸附流速为6 BV/h,上样体积为16 BV,树脂床径高比为1:14;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流速为6 BV/h,用量为10 BV;硅胶柱层析洗脱剂条件为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7:3:1.5:0.5)。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该树脂可有效地提取黄芩毛状根中的黄芩苷,黄芩苷吸附量达131.2 mg/g,黄芩苷的回收率超过69.1%,经纯化后黄芩苷纯度为98.45%。
牛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付石军, 郭时金, 阚德英, 李金林, 李峰, 汤少伟, 沈志强
. 2013, 40(9):  158-165. 
摘要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钙蛋白酶系统在动物屠宰后肌肉蛋白质水解和肌肉嫩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肪酸结合蛋白参与脂肪酸的转运代谢,影响肌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与背膘厚、大理石花纹、嫩度和系水力等肉用性状有较高关联度;生肌调节因子在肌肉分化过程中可控制启动成肌细胞的融合和肌纤维的形成;肌肉生成抑制素是控制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影响畜禽瘦肉率、改善肉质性状的重要营养基因。作者综述了钙蛋白酶系统家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生肌调节因子和肌肉生长抑制素等影响肉牛肉品质性状的基因,以期在肉牛育种选择中找到使产肉量和肉质得到同步提高的途径,进一步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来改善肉牛的肉质性状。
金荞麦超微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航, 汤承, 岳华, 王洪鸽, 王成龙
. 2013, 40(9):  165-168. 
摘要 ( 3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荞麦超微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等分为4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75、1.25、0.75 g/kg 体重金荞麦超微粉悬液,连续给药7 d;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最后一次给药后间隔12 h,各组小鼠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接种,随后在给药结束后的第7、14和21天取小鼠外周血用于分离淋巴细胞和血清,用CCK-8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微量血凝抑制试验评价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水平,同时称量各组小鼠体重;给药结束后21 d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脾脏指数。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金荞麦超微粉可极显著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抗体水平和体重(P<0.01),同时极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脾脏指数(P<0.01)。试验结果表明,金荞麦超微粉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为开发金荞麦超微粉成为新型天然植物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
遗传繁育
内蒙古白绒山羊抓绒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
周娟娟, 唐培荣, 王志新, 魏永龙, 孟瑞强, 王志英, 张文广, 张燕军, 苏蕊, 刘志红, 王瑞军, 李金泉
. 2013, 40(9):  169-175. 
摘要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参考内蒙古白绒山羊2003~2011年的生产性能记录,并对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中利用Excel和SAS程序整理数据。产绒量在2004、2008、2009、2011年呈明显降低趋势,而抓绒后体重增加。随年龄变化,4岁之前产绒量逐渐增加,4岁以后开始下降但仍有极少数羊的产绒量存在不同程度增加;抓绒后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不考虑年份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产绒量与抓绒后体重4岁之前随年龄变化趋势一致,但随产绒量增加,抓绒后体重出现增加幅度变小的趋势;反之,随抓绒后体重增加,产绒量出现增加减缓趋势。而4岁以后,随产绒量增加,抓绒后体重降低;反之,随抓绒后体重增加,产绒量降低。表明在绒山羊生长后期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
萨能奶山羊乳体细胞数与乳汁成分变化的研究
李卫娟, 胡钟仁, 刘琴, 周亚平, 李东江, 杜文华, 赵德宏, 赵富, 王莲梅
. 2013, 40(9):  175-179. 
摘要 ( 3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DHI检测方法对云南高原饲养的萨能奶山羊进行体细胞数统计和相关分析,探讨奶山羊体细胞数对羊奶主要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乳体细胞数与乳脂率呈正相关(P=0.141),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尿素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汁体细胞数的增加对羊乳的品质产生很大影响,造成羊乳蛋白、脂肪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上升;乳糖和非蛋白氮含量降低。从多种因素考虑,6月份所测得的体细胞数和乳成分含量可作为萨能奶山羊乳品质质量标准的参考。
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羊生长发育模型分析
马友记, 胡祥, 李发弟, 姜仲文
. 2013, 40(9):  179-182. 
摘要 ( 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种模型拟合度均在0.91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较Logistic模型好。因此,采用Gompertz模型参数估算出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母羊的拐点体重分别是24.06和16.16 kg,拐点月龄是2.73和1.80个月,最大月增重是7.92和7.64 kg,瞬时生长率是7.27和5.18,相对生长率是0.21和0.17。由此证明Gompertz模型可以用于指导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的选育。
人α-乳清蛋白转基因克隆牛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分析
王洁雯, 王敬姣, 赵姝君, 李宁, 李世杰, 张萃
. 2013, 40(9):  183-187. 
摘要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转基因克隆动物外源基因拷贝数及拷贝数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α-乳清蛋白(human alpha-lactalbumin,HLA)转基因克隆牛及其子代共5头牛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其中K060923为亲代,172、081、189、隆娃为子代。HLA基因在亲代转基因克隆牛K060923中的拷贝数为1.145,在子代转基因克隆牛172、081、189和隆娃中分别为0.998、1.107、0.891和0.842。结果表明,5头牛中外源基因拷贝数都在1左右,说明人α-乳清蛋白基本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
成黑色素细胞生成过程中信号调节的研究进展
杨春玲, 郝甜甜, 李强飞, 陈婷, 毛华明, 邓卫东
. 2013, 40(9):  187-194. 
摘要 ( 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体内的黑色素细胞合成了黑色素从而决定其肤色和毛色。全身各处的黑色素细胞有2种来源:①由神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②由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分化为成黑色素细胞进而发育成熟为黑色素细胞从而行使其功能。通过对小鼠和人类的发育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嵴细胞衍生的黑色素细胞的发育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多重信号因子的调控。其中影响黑色素细胞发育过程的转录因子有SOX10、MITF和PAX3,信号通路有KIT及其配体KITL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EDN3及其受体EDNRB信号通路。MITF被认为是黑色素细胞发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调控因子,而3条通路也被认为与神经嵴细胞来源的黑色素细胞的发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且能调节MITF功能及其活性。作者总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早期神经嵴细胞的发育调控可能是乌骨鸡和乌骨绵羊乌质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
疾病防治
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致奶牛关节脓肿和腹泻的研究
王旭荣, 王国庆, 张景艳, 杨志强, 孟嘉仁, 李建喜
. 2013, 40(9):  195-198. 
摘要 ( 4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查明2012年底甘肃省某奶牛场奶牛关节脓肿和腹泻的病因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经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BVDV)和牛轮状病毒(BRV)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血清中钙磷含量测定等综合分析,确诊该病是由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这2种分离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氟哌酸及复方新诺明等常用药物严重耐药,均对氟苯尼考中度敏感。经氟苯尼考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后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一株兔源耐药性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智, 李再新, 曾光菊, 李丙超, 胡卫东, 赵志平, 刘章琴, 陈欲云
. 2013, 40(9):  199-203. 
摘要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对从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仔兔血液中分离的1株疑似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分离培养、镜检、生化检测、荚膜染色、16S rDNA序列测序、药敏试验和动物体内感染等方法,对该疑似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疑似菌呈杆状、含有丰富的荚膜多糖,其16S rDNA序列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标准菌株序列相似性达到99%,且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和氯霉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抗性。腹腔注射该菌(109 CFU/mL),仔兔全部死亡;而口腔灌喂,仔兔有较强的耐受性(无死亡)。结果表明,从患病仔兔血液中分离到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且具有致病性。
引发仔猪水样腹泻的多重耐药、高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鉴定
薛雨佳, 于大勇, 崔敏, 吕岩, 闫广谋
. 2013, 40(9):  204-208. 
摘要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来,长春地区多个养猪场发生高致病性、高死亡率的仔猪水样腹泻,腹泻仔猪经多种药物反复治疗,均无疗效。试验从发病仔猪肠壁内膜分离到2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经鉴定,分离菌株为多耐药、高致病性菌株。将分离株进行生化试验及其16S rRNA序列的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分离菌株16S rRNA与GenBank登录的大肠埃希菌序列同源性达99%。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埃希菌能引起仔猪水样腹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常用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均对其无效。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冯书营, 董仕桢, 张树逍
. 2013, 40(9):  208-213. 
摘要 ( 4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目前发现的禽流感病毒中感染性最强、致死率最高、流行最广的一类病毒,该病毒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发生流行,给禽类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针对该病尚无高效特异的治疗方法,进行疫苗的接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关键环节。因此,研制安全、高效、廉价的新型疫苗成为当前禽流感防制工作的热点之一,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者从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RNAi技术应用等方面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归纳出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禽流感疫苗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以期为深入进行禽流感的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犬瘟热病毒免疫蛋鸡血清抗体与卵黄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庄金秋, 梅建国, 姚春阳, 沈志强, 丁壮
. 2013, 40(9):  214-217. 
摘要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了解产蛋鸡对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抗原的免疫反应及其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的消长规律,为制备卵黄抗体提供依据。将CDV接种Vero细胞和DF1细胞进行传代并测定其病毒滴度,选取细胞病变出现早、病毒滴度高的Vero细胞毒作为接种病毒抗原免疫蛋鸡。每10 d免疫蛋鸡1次,第4次免疫后每30 d加强免疫1次。免疫前及免疫后每10 d采血分离血清,每5 d收集鸡蛋提取卵黄抗体,用琼脂扩散法和间接ELISA法测定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血清抗体比卵黄抗体的滴度高,两者呈正相关性,卵黄抗体出现较血清抗体迟3~5 d,卵黄抗体在第3次免疫后3~5 d就已达到较高水平,此时即可开始收集鸡蛋制备卵黄抗体。
微生态制剂防制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朱丹丹, 刘宇, 徐铭, 李丹, 王岩, 吴博, 王爽, 史同瑞
. 2013, 40(9):  218-221. 
摘要 ( 4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房炎是奶牛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不仅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严重影响牛奶的质量。微生态制剂因其安全、绿色,有望替代抗生素而被广泛应用。文章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制剂防制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理及国内外对微生态制剂防制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经验交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荞麦超微粉原花青素B2含量
王航, 汤承, 岳华
. 2013, 40(9):  222-224. 
摘要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为测定金荞麦超微粉中有效成分原花青素B2的含量,将四川金荞麦饮片粉碎至0.75 nm以下的超微粉,50%乙醇提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花青素B2的含量。结果显示,在0.0352~1.4080 μg/mL范围内原花青素B2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797X+592.3,r=0.996,金荞麦超微粉中原花青素B2含量在1.305~1.541 mg/g之间。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稳定、精确的检测原花青素B2含量,为金荞麦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附睾特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张国林, 李振, 高晋生, 曹宁贤, 张春香
. 2013, 40(9):  225-228. 
摘要 ( 2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附睾特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pididymal specific 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5)可保护精子免受氧化应激,维持精子遗传信息的完整性,促进精子发育成熟,其重要生理功能在提高动物繁殖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基因调控转录表达的机制尚不明确。现作者主要对基因表达特性、表达调控和转录调控等内容进行综述。
晋汾白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研究
郭晓红, 王效京, 张敏, 刘宏, 石建中, 徐凯, 黎威, 张燕青, 高鹏飞, 周忠孝, 曹果清, 李步高
. 2013, 40(9):  228-231. 
摘要 ( 6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晋汾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通过复杂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而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新品种。试验对6个世代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后备公猪6世代与0世代相比,初生重提高了0.13 kg,断奶重提高了0.56 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1.69 kg,180日龄体重提高了12.46 kg,7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7.00 g,差异均显著(P<0.05);后备母猪180日龄体重6世代比0世代显著提高了10.84 kg(P<0.05)。后备公猪和母猪4、5世代的初生重、断奶重、180日龄体重和70~180日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世代(P<0.05)。选育结果表明,晋汾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竹枝粉对肉兔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谭千洪, 王永康, 梁欢, 左国江, 胡源
. 2013, 40(9):  232-234. 
摘要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176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加利福尼亚断奶肉兔,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竹枝粉+17%苜蓿草粉、15%竹枝粉+12%苜蓿草粉、18%竹枝粉+9%苜蓿草粉;Ⅳ组为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7%苜蓿草粉,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竹枝粉替代苜蓿草粉对肉兔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各组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6.27%、10.62%和3.47%;试验各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9.29%、9.19%和3.67%;试验各组半净膛屠宰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1%、1.35%和0.26%;试验各组全净膛屠宰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8%、2.55%和0.80%。提示,添加10%竹枝粉+17%苜蓿草粉效果最明显。